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郭学勤 《生理学报》1985,37(4):346-352
在72只乌拉坦、氯醛糖麻醉兔,静脉注射三碘季铵酚后,在人工呼吸下进行实验。结果观察到,在家兔蓝斑复合核(Lo-So)区微量注射去甲肾上腺素(NE)或可乐宁(Clonidine)能减少刺激下丘脑诱发的室性期前收缩(HVE)数。而微量注射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心得安、α_1肾上腺素激动剂甲氧胺(Methoxamine)或苯肾上腺素(Phenylephrine)、α肾上腺素能阻断剂育亨宾(Yohimbine)或阿片受体阻断剂纳洛酮则对 HVE 无明显影响。在 Lo-So 区微量注射 NE 对 HVE 的抑制效应不能被事先在该区注射心得安所阻断但能被事先静脉或 Lo-So 区注射育亨宾所阻断。NE 或可乐宁的抑制效应也均可被育亨宾所翻转。可乐宁的抑制效应还可被纳洛酮所翻转。电解损毁延髓中缝大核区可消除在 Lo-So 区微量注射 NE 或可乐宁对HVE 的抑制效应。上述结果提示,Lo-So 区α_2受体的兴奋可减少 HVE 数,这些作用可能依赖于延髓中缝大核区的完整。可乐宁对 HVE 的抑制作用可能有阿片受体的参与。  相似文献   

2.
可乐宁(clonidine)是一种人工合成的α_2受体激动剂,可抑制中枢交感神经的传出冲动,产生强大的降压效应,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各型高血压的治疗。去甲肾上腺素和α-甲基多巴也是中枢α受体特异性配基;它们的作用与可乐宁不同。例如,网状外侧核内注射微量可乐宁,可引起明显的降压作用;但注射去甲肾上腺素或α-甲基多巴则不能引起。去  相似文献   

3.
实验在64只乌拉坦腹腔麻醉的大鼠身上进行。以电刺激(0.5ms,80—100Hz,10—30μA,40s)或L-谷氨酸(L-Glu)兴奋大鼠延髓腹面加压区(VSMp),肾交感神经电活动增强,肾血流阻力上升,与此同时血压上升。肾血流阻力的增加明显依赖于肾神经的完整性。非特异性α受体阻断剂酚妥拉明和特异性α_2受体阻断剂育亨宾阻断VSMP兴奋时增加肾血流阻力的作用并表现剂量依赖性关系,但特异性α_1-受体阻断剂哌唑嗪没有这种影响。特异性α_2-受体激动剂可乐宁灌流去神经肾血管表现与电刺激VSMp近似的结果。结果表明:VSMp兴奋时通过肾交感神经末梢释放以α_2受体为介导的儿茶酚氨类递质,影响肾血管的收缩活动。  相似文献   

4.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α1肾上腺素受体亚型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启德  李金玲 《生理学报》1992,44(3):229-236
本工作在离体与整体条件下比较易卒中型自发性高血压(SHRSP)大鼠与WKY大鼠血管中α_1受体的两种亚型。在离体灌流的主动脉、肾动脉与肠系膜动脉,50μmol/L氯甲基可乐定(CEC)预温育30min可使α_1受体激动时引起的最大收缩张力在SHRSP与WKY大鼠分别降为对照时的31.4±8.3%与35.2±2.9%,68.4±8.2%与80.1±7.3%,68.4±6.3%与55.4±7.0%,两者间均无显著性差别。但10μmol/L硝苯吡啶对α_1受体收缩效应的阻断作用则在SHRSP大鼠大大超过WKY大鼠,最大收缩张力分别降为对照时的3.1±1.5%与56.5±4.8%(P<0.01),9.0±4.1%与23.6±3.5%(P<0.05),5.9±2.5%与28.0±0.8%(P<0.01)。整体动物实验也显示硝苯吡啶的降血压作用及对苯肾上腺素升血压效应的阻断作用在SHRSP大鼠都较WKY大鼠显著增强。离体主动脉a_1受体激动时的快速相与持续相收缩均主要由α_(1B)亚型激动引起,硝苯吡啶对快速相收缩的阻断作用在SHRSP与WKY大鼠无显著性差别,但对持续相收缩的阻断作用则在SHRSP大鼠显著强于WKY大鼠。上述结果提示SHRSP大鼠血管α_1受体两种亚型的分布没有显著改变,但α_(1B)受体激动时继发性细胞外Ca~(2+)进入的途径由非双氢吡啶敏感性钙通道转变为双氢吡啶敏感性钙通道。  相似文献   

5.
大鼠侧脑室注射(icv)可乐宁和去甲肾上腺素(NE)引起血压降低和心率减慢。此效应可被α受体阻断剂酚妥拉明对抗。icvβ-内啡肽抗体、强啡肽抗体或大剂量阿片受体阻断剂纳洛酮也可防止可乐宁和 NE 降压效应的出现;而甲啡肽抗体、亮啡肽抗体或小剂量纳洛酮均无拮抗作用。以上结果表明,内源性β-内啡肽和强啡肽参与可乐宁和 NE 脑室注射所引起的降压效应。  相似文献   

6.
给大鼠脊髓蛛网膜下腔注射γ-氨基丁酸(GABA)受体激动剂异鹅羔胺(0.125—0.25μg)能显著降低动物的动脉血压和心率。这种作用可被 GABA 受体阻断剂氯甲基荷包牡丹碱(1.0μg)所翻转,且具有剂量-效应关系。另一种 GABA 受体激动剂 THIP(5μg)以及GABA(500μg)也同样具有降低血压和心率的作用。说明激活脊髓内 GABA 受体具有降低血压和减慢心率的作用。肾上腺素α受体阻断剂育亨宾(30μg)能翻转可乐宁(0.25μg)的降压作用,但不能对抗异鹅羔胺的作用;GABA 受体阻断剂氯甲基荷包牡丹碱可翻转异鹅羔胺的作用,对可乐宁则无效。说明脊髓内异鹅羔胺和可乐宁降血压和减慢心率的作用没有相互的依存关系。  相似文献   

7.
大量实验证明,肾上腺素能神经-效应器接点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上的α-受体性质不同,Langers首先提出,将调节效应器官反应的突触后α-受体命名为α_1-受体,而将突触前膜上调节NA释放的α-受体命名为α_2-受体。一些药物可选择性地激动或阻断突触前、后两种不同的α-受体。例如,甲氧胺、新福林选择性地激动α_1-受体;可乐宁(clonidine)、托马唑啉(tramazoline)选择性地激动α_2-受体。哌唑嗪(prazosin)主要阻断α_1-受体;育亨宾(yohimbine)主要阻断α_2-受体。在大多数血管,NA激活突触后α-受体,使血管平滑肌收缩,并因此使血管收缩。但并非所有血管平滑肌细胞上的α-受体均属同一亚型。多数离体动脉平滑肌对A、甲氧胺、NA新福林等α-激动剂发生收缩反应,但对可乐宁和托马唑啉相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中枢去甲肾上腺素(NE)能下行系统的脊髓末梢以及脊髓内的α受体在吗啡镇痛机制中的作用。结果显示,皮下注射6mg/kg 吗啡可使脊髓中的 NE 代谢终产物3-甲氧基4-羟基苯乙二醇硫酸盐(MHPG·SO_4)含量升高,提示脊髓 NE 的更新加速;反复多次注射吗啡引起吗啡镇痛耐受的动物,该反应消失。脊髓蛛网膜下腔注射α受体阻断剂酚妥拉明可部分对抗全身注射小剂量吗啡的镇痛作用,选择性的α_1受体阻断剂哌唑嗪或α_2受体阻断剂育亨宾有类似作用。阻断脊髓α_1或α_2受体对脊髓蛛网膜下腔直接注射微量吗啡的镇痛作用无显著影响,以上结果表明,下行 NE 能系统在吗啡镇痛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125只呼吸受戊巴比妥钠抑制并切断双侧颈迷走神经的家兔,分析了利他林(MP)呼吸效应的中枢部位及可能的递质。静脉注射 MP(2mg/kg)引起呼气时程显著缩短和呼吸频率显著增加。去除颈动脉体不影响 MP 兴奋呼吸的效应。将浸有2%MP 溶液的滤纸(2×2mm~2)贴敷在第四脑室底闩附近,或微量注射2%MP 2μl 到延髓 NTS 区,均可引起上述效应,但 NA区、NPBM 区和皮层体感运动区则无效。第四脑室或 NTS 区微量注射酚妥拉明均可阻断 MP兴奋呼吸的效应,但第四脑室注射心得安却不能阻断。结果提示,MP 可能作用于 NTS 区,在肾上腺素能α受体的参与下,受戊巴比妥钠抑制的家兔发生呼吸频率增快的效应。  相似文献   

10.
家兔第四脑室注射P物质对肺动脉压和颈动脉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工作将P物质(SP)注入麻醉家兔第四脑室,观察其对肺动脉压和颈动脉压的影响。结果观察到:(1)脑室注射SP后,肺动脉压升高或降低,颈动脉压上升,心率减慢。(2)切断肺动脉压下降组家兔的两侧颈部迷走神经,再ivt.SP,则引起肺动脉压的升高,降心率反应则明显减弱。(3)预先用酚妥拉明或α_1受体阻断剂哌唑嗪均可阻断SP引起的肺动脉和颈动脉升压反应。(4)α_2受体阻断剂育亨宾或纳洛酮均可增强这二个升压反应。(5)心得安对这二个升压反应无明显影响。(6)SP的心血管效应可被SP受体拮抗剂[D-pro~2.D-Trp~(7.9)]-SP阻断。 实验结果表明:脑中SP升高可通过SP受体引起肺动脉压和颈动脉压上升,心率减慢;在SP引起的加压反应的中枢环节中有肾上腺素能α_1受体活动参与;中枢肾上腺素能α_2受体系统和内啡肽系统对传递SP中枢加压作用的路径有抑制性的调制作用。看来,SP与儿茶酚胺及阿片样物质一起参与脑干对血压的调节。  相似文献   

11.
范先群  奚渭清 《生理学报》1996,48(5):497-500
用系列强度11档刺激闪光记录20例30只眼的视网膜电图(ERG)振荡电位(OP),研究OP的光强特性和参数稳定性。结果表明,OP各子波峰时和刺激光强呈指数曲线相关,相关性很高;而振幅和光强的函数关系的变异很大,相关性较低,不同对象间OP各子波振幅的变异系数较大,而峰时的变异系数较小,OP的峰时改变比振幅改变更为稳定。  相似文献   

12.
李莹  林树新 《生理学报》1997,49(4):452-454
实验以培养的SD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为模型,用四唑盐比色地及^3H-TdR掺入技术动态观察发现亮氨酸脑啡肽可显著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及DNA的合成,阿片受体阻断剂纳洛酮对VSMCs的增殖及DNA的合成无影响,但NAL可拮抗亮氨酸脑啡肽对VSMCs增殖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牛免疫缺陷病毒反式激活因子作用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臣  耿运琪 《病毒学报》1995,11(4):327-335
  相似文献   

14.
Abstract The effects of gossypol, an important allelochemical in cotton, on growth of the cotton bollworm Helicoverpa armigera (Hubner) and development of its endoparasitoid Campoletis chlorideae (Uchida) in Huanghe River Valley were studied. Growth of H. armigera larvae was accelerated by adding 0.1% gossypol in the artificial diet, causing 10.75% reduction of the vulnerable period to C. chlorideae while the suppression activity of 0. 5 % gossypol to H. armigera larvae prolonged the vulnerable period by 28.15%. Negative effects of gossypol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arasitoid were demonstrated by using the artificial diet and cotton varieties WD-151 (glandless) and HG-BR-8 (glanded). Gossypol at 0.1% concentration in artificial diet did not remarkably increase the body weight of adult wasp, but significantly extended the egg-larval time and shortened the pupal time; 0. 5% gossypol and HG-BR-8 remarkably reduced the body weight of adult wasp, also significantly prolonged the egg-larval period and decreased the pupal period. Finally, the coordinate application of high gossypol resistant cotton varieties and C. chlorideae in H. armigera control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5.
平阳霉素对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内皮细胞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鸡胚绒毛尿囊膜研究平阳霉素对血管内皮细胞移动和增殖的影响.(1)内皮细胞移动采用组织学切片、常规H-E染色,通过观察不同胚龄鸡胚CAM的组织学结构即可判定毛细血管EC移动.发现鸡胚在第8、10、12天胚龄时CAM EC都位于外胚层绒毛膜上皮之下,随胚龄增大,EC逐渐由中胚层移向外胚层.而孵育至第14天后(16、18天)CAM毛细血管EC大都移至外胚层上皮之上,紧贴壳膜.PY可明显抑制EC移动,使第18天胚龄时早已该移至外胚层之上的毛细血管EC仍停留在外胚层上皮之下.(2)内皮细胞增殖用放射自显影技术对第10天胚龄的鸡胚CAM EC进行3H-TdR标记,标记率即反映EC增殖的程度.同时用血管生长抑制剂PY对比研究对EC增殖的影响.对照组和实验组EC 3H-TdR标记率分别为41.5±3.4%和20.3±1.5%,PY可使CAM EC的DNA合成减少,即抑制EC增殖.鸡胚CAM可作为研究EC移动和增殖的体内模型,用于血管生成刺激因子和抑制因子的筛选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八种脑-肠肽侧脑室内注射对大鼠基础胃酸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乌拉坦麻醉大鼠作急性实验,采用连续灌流胃并收集流出液的方法,观察向侧脑室内注射微量脑-肠肽对大鼠基础胃酸分泌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1)雨蛙肽、八肽胆囊收缩素、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及四肽胃泌素均使总酸排出量增加;(2)生长抑素、胰多肽、P 物质、胰高血糖素则使总酸排出量减少;(3)上述肽类用侧脑室注射的剂量作肌肉注射,除四肽胃泌素也产生明显的刺激胃酸分泌作用外,对胃酸分泌均无明显影响。以上结果提示,脑内的一些肽类可能以神经递质或调制物的方式,参与中枢对胃酸分泌的调节。  相似文献   

17.
NAA对蜜环菌生长及CAT,SOD活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浓度(低于30mg/L)的α-萘乙酸(NAA)能刺激密环菌的生长,其生长量可提高0~47.1%;并促进密环菌中SOD(超氧化物歧化酶)和CAT(过氧化氢酶)活性提高,随NAA处理浓度的增加及时间的延长(0~12d)2酶活性随之增强。过高浓度则2酶活性提高率下降,但仍高于对照。10mg/LNAA处理12dSOD活性提高61.1%,处理16dCAT活性提高54.7%。10mg/LNAA处理时可提高密环菌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13.0%~17.4%。  相似文献   

18.
大鼠侧脑室注射精氨酸加压素对针刺镇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钾离子透入法引起大鼠甩尾反应为指标,测定动物的痛阈。由侧脑室注射精氮酸加压素(AVP)后,大鼠痛阈升高33.6%~68.5%,针刺镇痛效应明显加强,痛阈提高202.4%~302.7%。脑室注射抗精氨酸加压素血清,动物痛阈虽无明显变化,但针刺镇痛效应明显削弱,痛阈仅增加41.6%~71.0%。注射抗β-内啡肽血清和抗强啡肽A血清并不阻断AVP增强针刺镇痛效应。本工作的结果提示,脑内AVP参与针刺镇痛,这种作用与脑内内源性β-内啡肽和强啡肽的关系不甚密切。  相似文献   

19.
用不同剂量的He—Ne激光辐照杜梨种子,并测定其幼苗中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结果表明,适宜剂量的He—Ne激光辐照能显著提高杜梨幼苗的POD和CAT活性。  相似文献   

20.
南京地区扁豆病毒病主要毒原的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国义  陈义萱 《病毒学报》1990,6(3):233-23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