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分析了负温砼及其负温钢筋砼冬期施工时由于防冻剂选用不当而出现了裂缝问题,并提出了处理方法。为保证负温砼质量及其负温砼结构的可靠性判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Mazars模型下负温高强混凝土受冻损伤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C50~C70级负温高强砼 (HSCMT)早期受冻 7d转正温养护 56d后静力弹性模量进行试验 ,并对比未受冻害的HSCMT ,以分析冻结损伤变量Dv,采用Mazars模型分析损伤演化过程 ,以给HSCMT研究及将来的工程应用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
负温高强混凝土冻结损伤纤维束模型研究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根据负温高强混凝土冻结显微孔结构密度分布结果 ,建立了冻结损伤纤维束模型 ,为进一步研究负温高强混凝土的冻结损伤基因 ,推断负温高强混凝土的失效概率 ,及负温高强混凝土受冻害的防止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4.
负温高强混凝土冻结损伤参数适应性条件研究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从应变等效性假说的基本原理出发 ,研究了负温混凝土冻结损伤参数———弹性模量法中受冻后测试的损伤混凝土弹性模量的物理概念 ,从而分析了掺防冻剂混凝土及不掺防冻剂混凝土受冻后的弹性模量变化过程及其选用该参数的适应性条件 ,为判断负温高强混凝土材料冻结失效过程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5.
根据寒区施工的特点,研究了-10℃的C50级负温泵送高强砼的配比,并在工程中进行应用,同时确定C50级高强负温泵送砼冬季负温施工限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检测负温砼强度中执行JC475—92行标的有关困难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判断合格负温砼强度的方法,以供工地检测负温砼强度参考。  相似文献   

7.
根据负温高性能砼的材料特性 ,按照陈建奎教授推荐的高性能砼用水量计算方法 ,初步探讨了负温高性能砼中用水量的计算问题  相似文献   

8.
一次冻结模式对防冻剂混凝土抗冻临界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一次冻结模式探讨了不同初始强度下负温防冻剂砼性能。研究表明:初始冻结强度在宏观规模析冰的一次冻结法中为非敏感参数,无法确定负温砼抗冻临界强度。  相似文献   

9.
在寒区岩土工程中,季节性冻融是温度由正温经过数月缓慢变化到负温的过程及其逆过程,而昼夜冻融和气候骤变造成的冻融是温度由正温经过较短时间迅速变化到负温的过程及其逆过程。因此,研究冻结速度对岩石损伤结构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利用CT扫描技术和岩石冻融实验,探讨了开放环境下冻结速度对3种铜川砂岩损伤扩展的影响,运用扫描层面内CT数统计频率分析法着重对冻融岩样扫描层面内的CT数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对寒区岩土工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依据GBJ107-87的砼强度评定方法提出了工地上评定负温防冻剂砼强度的适宜方法,供质检、施工及工地现场砼评定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从材料科学观点出发,反思了负温混凝土科学研究的成就,明确了负温混凝土材料科学研究的层次观念,提出了供讨论的负温防冻剂混凝土今后研究观点。  相似文献   

12.
变负温自然养护对混凝土强度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英姿  赵霄龙 《建筑技术》1997,28(11):766-768
冬季混凝土施工均处于变负温而非恒负温环境,故研究变负温养护对混凝土强度发展的影响至关重要。选用三种养护条件:(1)自然变负温养护;(2)室温养护;(3)恒负温养护。在三种养护条件下,采用数据采集系统对混凝土内部、环境等进行系统测试,获得了不同养护条件下混凝土内、外部温度曲线及相应温度下不同龄期强度发展规律。由于变温条件增加了水泥石体系中自由能差、使水泥粒子和水分子有反应的能量和动力。所以变负温差护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负温下砼受冻害成因时,以冻结温度、时间、砼强度等级、水灰比、防冻剂的类型、抗冻临界强度等参数为变量,采用逐步Logistic判别函数进行分析新拌砼从入模到具有相当的抗冻临界强度时的受冻害成因。结果表明,对新拌砼冻害影响关系最强的参数为防冻剂的类型、抗冻临界强度及水灰比,由此构成负温下砼受冻害成因,在砼工程防冻害减灾技术中宜从这三个参数入手。  相似文献   

14.
负温混凝土科学技术研究再反思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从负温混凝土研究材料科学观点中的细观层次与宏观工程应用技术要求出发 ,反思了负温混凝土科学技术领域自 1994年 10月以来所开展的七项研究工作 ,并说明了负温混凝土科学技术领域所取得的主要成果 ,提出了供讨论的负温防冻剂混凝土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负温高强混凝土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回顾与总结了近十年来我国负温高强混凝土技术的研究状况与主要研究问题,涉及到负温高强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冻结模式、强度发展规律、抗冻临界强度、损伤过程、可靠度、防冻剂作用机理等问题,说明了我国冬期施工在这一领域中所取得的主要成果,并提出了供讨论用的负温高强混凝土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负温混凝土工程冻害风险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论述了负温混凝土工程冻害风险识别方法 ,并简述了Delphi方法及关联树法的原则 ,从防冻投资、减灾费用、冻害损失三个方面简述了冻害风险估计方法 ,并具体评价了负温混凝土工程冻害风险中常用指标。  相似文献   

17.
增钙灰混凝土抗冻临界强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北方广大地区冬季气温低、时间长,混凝土施工均处于负温的条件下,因此研究负温条件下的混凝土的性能极为必要。本文既着眼于绿色混凝土,又致力于混凝土的负温施工,研究了增钙粉煤灰负温混凝土的抗冻临界强度和显微结构。  相似文献   

18.
负温高强混凝土冻结损伤结构模糊可靠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负温高强混凝土的冻结损伤特征出发 ,利用负温高强混凝土的抗冻临界强度区域的模糊性 ,研究了负温高强混凝土的冻结损伤结构模糊可靠度问题 ,初步建立了模糊可靠度指标 βf 和初指标βα 的概念 ,同时 ,导出了 βf的近似计算公式 ,以C5 0~C6 0级高强混凝土的KI 型裂缝冻结为例说明了模糊可靠度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