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海尕斯库勒油田N1-N21油藏油井酸化残酸返排困难的技术瓶颈是影响尕斯油田N1-N21油藏油井酸化增产效果不断提高的主要技术难题和阻碍。为了进一步提高酸化返排措施效果,青海油田采油一厂于2009年开展了新型氮气泡沫酸化及气举返排工艺现场应用的技术攻关和先导性实验,解决了其它几种酸化措施后残酸、残液返排方式返排压力低、效果差和成本高的技术难题,实现了油井泡沫酸化残酸、残液返排技术的新突破。现场先导性实验研究应用结果表明,两口井酸化返排施工成功率达到100%,残酸排出的彻底率达到80%,取得了较好的残酸、残液返排效果和社会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采用机械助排工艺解决了青海尕斯库勒油田N1-N21油藏油井酸化残酸返排施工中其它三种返排技术存在的返排压力低、费用高和效果差的技术难题。现场应用机械助排工艺两井次,残酸返排施工成功率达到100%,残酸排出的有效率达到80%。  相似文献   

3.
高压作业气举快速返排技术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井增产措施结束后,为了减少和降低压裂液或酸液对油层的伤害,需要将入井流体及时排出,但对于低压油藏仅靠自然放喷不能达到返排残液降低伤害的目的。为此设计了可承受高压的系列偏心工作筒和气举阀,研制出高压作业气举快速返排技术,本技术是指在压裂或酸压管柱上配套高压气举工具,施工结束后不起出增产措施管柱,直接采用气举方式实现压裂液快速返排的一项技术。现场450余井次的应用表明,该技术能显著提高压裂液或酸化液返排率,缩短排液时间,对强化措施效果,提高油井有效利用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在现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针对林区油井水力压裂改造规模的扩大,试油压裂产生的废水大量增加,传统方法处理废水成本高,环保压力大问题。采用液体回收处理再利用技术让压裂返排液和抽汲液体经过回收装置和添加剂处理后,实现同一口井和相邻井间返排液的回收再压裂利用。现场应用表明,回收液体利用率达到90%以上,单口水平井节约用水24.86%,单口直井节约用水最高可达50%,为今后压裂返排液利用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5.
新疆油田地区常见的压裂液主要包括胍胶冻胶压裂液及乳液等体系,随着大型体积压裂工艺在新疆区块的广泛普及,当务之急是寻求有效的返排液处置措施。本文介绍了新疆油田压裂返排液的处理现状,详细阐明了对应的研究理论基础、思路和返排液处置方案,即采用"除油-沉降-杀菌"联合工艺进行返排液复配,再结合"氧化破胶-混凝沉降-过滤"技术对废液实施回注处理。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回注处理技术可有效降低2个试验油厂废液中的COD含量(平均去除率可达88%)和含油量(平均去除率可达92.5%),可实现对新疆油田地区返排液的高效处理和回用,对落实油田现场的降本增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压裂技术已逐渐成为油田增产的主要手段。随着更加严格的《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即将颁布,新疆玛湖油田在未来几年可能会面临大量聚合物型压裂返排液外排的压力。基于高效、低成本的处理要求,开发了“电絮凝预处理+电化学氧化”工艺处理压裂返排液。结果表明:当电絮凝预处理条件为阴阳极板均为铝板、极板间距为0.5 cm、电流密度为10 mA/cm2、通电时间为15 min时,压裂返排液COD去除率达到65.4%,浊度达到4 NTU。对电絮凝预处理后的压裂返排液进行电化学氧化处理,在阳极为镀钌铱钛板、阴极为不锈钢板、电流密度为25 mA/cm2、电源脉冲频率为4 000 Hz、占空比为65%、pH=7.2、反应时间为90 min的条件下,新疆玛湖油田压裂返排液COD可以降至80 mg/L以下,油质量浓度降至1.0 mg/L以下,氨氮降至0.5 mg/L以下,悬浮物降至30 mg/L以下。处理后压裂返排液水质指标满足陆上排放标准要求且成本较低,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现阶段,压裂作业作为当前油井增产的重要措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在对油井实施压裂时,应适当添加一些助剂,以实现石油增产的目的。此外,由于油田在开展压裂作业时,所产生的返排液对油田水体会造成污染,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应切实做好对压裂返排液的相关处理工作。本文就结合油田在进行压裂作业的同时存在的问题与现状,对压裂返排液技术进行相应的研究与讨论。  相似文献   

8.
屈文强 《当代化工》2021,50(1):192-195
压裂及酸化作业后返排液处理是近年来低渗油田及非常规油气田开发面临的重要问题,在作业现场对返排液进行处理,处理后回注地层是最有效的解决措施.通过在延长油田某低渗油田开发区块现场取返排液水样进行化验分析,分析处理后水质指标情况,并利用实验分析了处理后压裂及酸化后排液对岩心的伤害情况.研究表明:现场水处理工艺处理后的水质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前常用的气举阀排液技术为常压气举阀排液技术,可以满足地层压力较低、井口回压低、举升深度要求不高的气井的气举排液。但随着页岩气的规模化开发,压裂气举一体化施工工艺逐步推广,以及一些新区高井口回压情况下的排液需求不断增多,常压气举阀已经不能满足要求。根据彭水地区常压页岩气勘探开发排液采气现场需要,通过设计研发一种高压气举阀及工作筒,并优化气举参数设计,形成了高压气举阀排液技术,并在现场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0.
致密油体积压裂过程中产生的压裂返排液已成为当前油田地表水体主要污染源之一。系统分析不同关井时间后和不同返排阶段的返排液成分及规律分析,研究表明:同一油井,在不同返排阶段下,返排液中Na元素逐步增加,B元素等其他元素含量均呈现下降趋势;在不同返排时间下,随著返排时间的延长,压裂返排液中Na+离子、Al3+离子含量上升,其它离子含量均降低。研究压裂返排液中的重点元素分布特征,为压裂返排液处理工艺、装置设计及现场实施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1.
油田压裂返排液具有高黏度、高浊度、高COD、高稳定性的特点,采用单一工艺技术无法实现达标处理。针对此,文章综述了目前油田压裂返排液组合深度处理工艺,分析并指出了各组合工艺的技术特点、适用条件及存在问题,并展望了未来压裂返排液处理技术的潜在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压裂作业是油气田开发中的重要技术手段,但注入的压裂液在不同储层中组成成分各不相同,导致压裂返排废水成为一种成分复杂的热力学稳态体系,排放量大且较为集中。海上油气田压裂作业中,返排废水对海洋生态与环境威胁大,受平台空间场地、设备体积的限制,要求时效短、快速高效,给压裂废水处理带来挑战。陆地油田压裂返排废水的处理主要是生物法、化学法、物理法以及各种组合处理方法;本文以陆地油田处理为基础,结合海上压裂返排废水处理技术,提出了一种“电化学破胶聚集”+“吸刷深度分离”的耦合工艺技术,以期为处理海上压裂返排废水提供新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3.
针对QJ油田大规模缝网压裂井压后返排率低,产量递减快的实际,依据润湿性转变的机理,现场应用生物酶技术,通过改变储层润湿性,实现压裂能量的置换,恢复油井产能,现场试验取得了较好效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致密储层体积压裂改造形成复杂缝网的前提下,应用润湿反转技术,发挥压裂液存留液的渗析置换作用,进一步发挥致密储层压裂效果的观点,并对影响压裂液油水置换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了调研分析,为油田提高致密储层采收率提供借鉴思路。  相似文献   

14.
本井气柱塞气举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吐哈油田自91年投产以来,随着油田的开发地层压力逐年下降而气油比呈急剧上升趋势,特别是温米油田出现了大批的高气油比油井,这给目前采用的有杆泵和电潜泵举升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吐哈油田气藏为凝析气藏,埋藏深,单井产能低,气井开发滑脱损失较大,井底积液较多,造成产气量的较大损失,目前采用的泡沫排水采气工艺效果不理想,发泡剂消耗大,泡排作业频繁,排水采气技术成本较高,亟需开发适应油田特点的新型排水采气工艺技术。而本井气柱塞气举能很好的适应高气油比和气井排水采气的特点。为此,我们开展了本井气柱塞气举技术研究,并进行了现场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油田部分低含水高气油比油井的开发和气井的排水采气提供了有效的举升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油田生产过程中,当油井的产能下降时,应用油层的水力压裂技术措施,提高油层的渗透性,达到增产的效果。油井压裂技术措施对低渗透油藏的开发具有非常好的效果,因此,有必要研究油井压裂技术措施,达到最佳的增产状态,不断提高油田开发的效率。  相似文献   

16.
随着石油产量的增加,水力压裂过程中产生的压裂返排液造成的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因此,油田公司对压裂返排液的处理不容忽视。本文对国内外的压裂返排液处理方法进行了综合调研,详细介绍了压裂返排液的各种处理技术,并展望了压裂返排液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为油田压裂返排液处理技术的进一步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针对渤海油田油井酸化返排液井口加碱中和,进入平台处理系统,容易对平台油气水处理系统造成冲击的问题,总结了近年来渤海油田现场酸化返排液处理工艺的发展情况,指出油井酸化返排液处理,必须避免对平台油气水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目前较好的方法是油井酸化返排液经处理后回注注水井。  相似文献   

18.
油井重复压裂是指油井在第一次压裂后生产一段时间因各种原因产量下降,再在同层进行第二次(或二次以上)压裂的工艺。吉林油田红岗阶地属于低孔低渗油藏,已历经十几年注水开发和多次加密调整,储层横向、纵向及层间矛盾逐渐突出,剩余油分布的复杂性越来越强。此阶段储层特性与开发初期相比已有较大的不同。本文针对低渗透油藏特点,研究低渗油藏重复压裂技术。提出了重压井压前选井选层的原则以及压裂时机的确定。在重复压裂时以提高砂液比施工技术为基础,以扩大压裂规模为思路。现场应用13口井,有效率达到100%,达到了油田控水稳油的目的,对老油区的改造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油田压裂返排液处理工艺对油田开采非常重要,一定程度上关系到油田开采效率。油田压裂过程是油田开采中的重要步骤,返排液问题是影响石油开采的重要问题,容易对过滤装置以及过滤膜造成一定的损害,从而影响到油田的开采效果。对油田压裂返排液处理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简要阐述了油田压裂返排液的主要影响,并对当前常用的油田压裂返排液处理技术进行了总结,同时以XX油田返排液处理为例,提出了其处理要点。  相似文献   

20.
锦州油田已开发多年,在长期的注水和蒸汽吞吐开发过程中,油井出砂一直是制约油田正常生产的一个主要因素,目前该厂常用的防排砂工艺,如机械防砂、压裂防砂、螺杆泵等,均不适用于防治套变油井出砂问题,因此经过多次现场试验研究、总结,开发并研制出了一种新型高强度固砂剂,有效解决了此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