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睡眠是一种重要的生理现象,占去了人生约1/3的时间,对人的体力、精力恢复和机体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老年人由于生理和病理的原因,睡眠质量普遍偏低,主要睡眠问题是夜间睡眠觉醒增多和睡眠深度下降,还包括白天疲劳、困倦、瞌睡增多和入睡较早等。据调查显示,老年人对自己的睡眠状况不满意率在20%-50%,并因国家与地区而异。[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吉林大学医学生睡眠质量现状,分析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为有效改善医学生睡眠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以PSQI总分≥8分作为判断睡眠障碍的标准,对吉林大学临床、公共卫生、护理3个专业的五年制在校本科生进行分层随机抽样调查.[结果]非考试期间睡眠差者占17.0%;考试期间睡眠差者占41.7%.考试期间临床专业学生PSQI总分为(8.16±3.20)分,高于护理专业学生(6.40分±2.16分)和公共卫生专业学生(6.67分±3.29分).[结论]医学生睡眠质量较差,尤其是考试期间睡眠质量更差,临床专业学生更明显.  相似文献   

3.
丁云   《护理与康复》2018,17(6):36-38
正睡眠是生理活动所必须的过程,人的精力和体力通过睡眠得到恢复。睡眠对于维持人类健康,特别是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产后睡眠障碍易导致产妇发生抑郁症[1]。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妇产科住院患者中有76.7%患者存在睡眠问题[2]。睡眠质量差是产妇的常见主诉,杨俊华等[3]曾报道69.04%住院产妇睡眠质量有问题,Dorheim等[4]研究显示57.7%产妇在产  相似文献   

4.
邵义舜  肖强  王砾 《中国康复》2007,22(1):37-39
目的:了解和分析武汉市大学生的睡眠状况并对有睡眠障碍者提出干预措施。方法:采用自编的“大学生睡眠状况调查表”对武汉10所大学的在校生1100名进行睡眠情况抽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有效问卷902名大学生中,日均睡眠时间〈6h(2.7%)、〉9h(10.4%),86.0%有午休习惯,i0.5%有或常有不良睡眠习惯;12.6%感到睡眠不好和很差;26.2%因睡眠问题引起精神不振、上课打瞌睡、走神等情况;61.6%有过人睡困难、易醒、多梦、早醒、磨牙、打鼾、呓语、梦游或早晨难醒等睡眠障碍,但仅有5.1%学生因睡眠问题求医或咨询,61.8%的学生认为对大学生的睡眠健康需要“关注”和“特别关注”;理工科学生与文史和其他专业学生比较。学习生活较紧张,睡眠时间较短,坚持午休人数较多,而睡眠效果较差。睡眠障碍率较高,对睡眠健康问题持“无所谓”态度者较高(P〈0.01)。结论:大学生短睡者较少、长睡者较多,睡眠障碍普遍和较严重。应加强对学生尤其对理工科学生的睡眠卫生健康教育和提高应用非医疗方法解决睡眠问题的能力;低年级和高年级学生应采取不同的干预方式。  相似文献   

5.
刘萍  鞠梅  孙鸿燕 《全科护理》2011,9(33):3089-3090
睡眠是休息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机体活动所必需的生理过程。睡眠在恢复、维护和促进健康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并影响人的健康水平、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等[1]。睡眠护理是基础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评估住院病人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护理专业大学生的睡眠质量现状,分析影响其睡眠质量的因素,为制订针对性的睡眠干预方案、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安徽某医学院校1~5年级护理专业本科生840人为研究对象,利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问卷、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大学生压力量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对安徽某医科大学护理专业大学生进行横断面调查,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护理专业大学生PSQI总分为(7.07±3.48)分,高于国内常模(5.26±2.38)分,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42.6%的大学生存在睡眠障碍;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级、喜欢本专业程度、焦虑、抑郁以及压力水平与睡眠质量有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级、焦虑、抑郁为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护理专业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睡眠问题,教育者应关注入学阶段以及存在焦虑、抑郁症状的学生睡眠问题,针对不同诱因制订个性化睡眠干预方案。  相似文献   

7.
黄璐 《护理研究》2013,27(17):1751-1752
[目的]探讨景观疗养护理对军队离退休老干部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对109例60岁以上的军队离退休老干部实施景观疗养护理,并以中国军人睡眠质量量表测评干预前后的睡眠质量。[结果]干预前后老干部的测评总均分、睡眠效果、睡眠潜伏期和睡眠可持续性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景观疗养护理能提高军队离退休老干部的睡眠质量,促进其身心健康,进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睡眠是一种重要的生理现象,良好的睡眠能促进机体康复和使人体生理功能更加旺盛[1];睡眠差可影响患者伤口愈合,增加感染的可能性,延长住院时间[2].对于严重交通伤患者,精神上的打击、应激障碍的噩梦、躯体的疼痛及手术都会严重影响睡眠质量,针对睡眠紊乱治疗及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70%以上创伤后患者的睡眠障碍症状可得到有效缓解[3].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吉林大学医学生睡眠质量现状,分析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为有效改善医学生睡眠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以PSQI总分≥8分作为判断睡眠障碍的标准,对吉林大学临床、公共卫生、护理3个专业的五年制在校本科生进行分层随机抽样调查。[结果]非考试期间睡眠差者占17.0%;考试期间睡眠差者占41.7%。考试期间临床专业学生PSQI总分为(8.16±3.20)分,高于护理专业学生(6.40分±2.16分)和公共卫生专业学生(6.67分±3.29分)。[结论]医学生睡眠质量较差,尤其是考试期间睡眠质量更差,临床专业学生更明显。  相似文献   

10.
陈红莲  吴玉玲  洪莉萍 《全科护理》2014,(13):1173-1174
[目的]探讨影响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睡眠质量的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应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自制睡眠质量影响因素调查表,对100例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实施相应护理干预。[结果]依 PSQI 总分及7个分项得分来看,72%慢性心力衰竭病人有睡眠问题,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影响睡眠质量相关因素回归分析:病人在疾病方面主要是呼吸困难、心悸、咳嗽咳痰,心理方面主要是担心疾病、经济困难和家庭功能不良,环境方面主要是夜间治疗护理、噪声等,影响病人睡眠质量。[结论]影响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睡眠质量的主要因素是疾病和心理因素,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提高病人的睡眠质量,促进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