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阴阳辩证法与中医哲学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哲学辩证法的核心是阴阳学说.<易传>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宇宙生命阴阳辩证法的专著.阴阳辩证法构建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精神.先秦医学阴阳观有:对立统一,交感相错;互根互用,胜复转化;动静升降,消长平衡.阴阳辩证法对中医的渗透体现于生理、病理、诊断、治疗以及临床各科等很多方面.对中医阴阳辩证法理解的深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医理论和临床的高度.  相似文献   

2.
中医临床人才具有独特的素质要求.通过文献研究及中医临床专家咨询问卷分析,可将中医临床人才的素质划分为职业道德、职业能力、知识结构、智力特征、个性特点、身心健康六大方面内容,共86项具体要素,这将为进一步研究中医临床人才素质现况,确定培养目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对中医临床基础学科属性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特性进行了论述。认为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内涵当以辨证论治理论和方药运用规律研究为主体,而其外延则相当宽广,既涉及中医基础理论,又联系中医临床各科疾病的诊治;阐述了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主要功能是深化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临床实践;提出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发展方向是完善学科体系,重视文献资料的积累和整理,拓宽学科研究领域,顺应医学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结合中医基础理论,对乙型肝炎中医五脏系统进行分析.在介绍4种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提出采用灰色综合关联方法分析了乙型肝炎中医五脏系统之间的关联性以及各个子系统的主导临床表现行为.同时,研究了与乙型肝炎五脏系统有关的54种常见临床症状、体征指标间的相互关联,并进行灰色聚类评价,旨在为中医临床诊断和中医复杂系统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PBL教学过程中问题设计是课程的组织核心,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因素.PBL问题应具有开放性、复杂性,其问题应与学习目标相一致,能反映综合知识;中医内科PBL教学中,问题设计不仅要符合知识技能教学目标,更要突出展现中医辨证论治、整体观念,体现中医临床思维特点.  相似文献   

6.
中医内科学是高等中医药院校的主要课程之一,其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中医临床诊疗思维的建立与培养.在以往的课常教学中往往主要注重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和考试的过关,因而导致许多学生毕业后中医辨证论治思维能力不强,面对患者不知所措,不懂得如何运用中医理论分析病情,更不能灵活变通,以致于自己对中医缺乏信心.为了转变这种局面,中医内科学以研究性学习为基本模式,以研究的形式理解知识、驾驭知识.  相似文献   

7.
对200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遴选出的215名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和在全国范围内随机柚取的300名中医临床人才的从医经历及其素质状况进行调查.统计结果显示,中医临床人才的成才途径主要有六种形式,分别是跟师学习-从事临床实践至今、本专科院校教育-从事临床实践-跟师学习-从事临床实践至今、本专科院校教育-跟师学习-从事临床实践至今、本专科院校教育-从事临床实践-攻读硕士或博士-从事临床实践至今、学医至硕士或博士学历-从事临床实践至今、本专科院校教育-跟师学习-从事临床实践-攻读硕士或博士-从事临床实践至今.运用灰色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对不同类型成才途径的培养效果进行了评价,得知不同的中医临床人才成才途径培养效果存在着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中医临床文献与中医教学、科研、临床密切相关,包括与中医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有关的文献内容。系统深入地对中医临床文献进行整理研究,有利于提高中医教学、科研和临床学术水平。认为:中医病证名称整理是前提和关键,在此基础上,界定文献检索和收集的范围,综合运用目录学、版本学、训诂学等文献学的方法系统整理相关文献,建立重点病种文献数据库,进行数据分析挖掘研究,加强重点病种理论研究,最后形成重点病种中医临床综合防治方案。  相似文献   

9.
道家与中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文化孕育并滋养了中医学的发展,道家与中医更是有着密切的联系.道家的哲学思想对中医理论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启发和指导作用;道术在中医医疗实践中的运用丰富了中医临床学的内容;而道教经典对民间中医临床成果的汇集和总结为现代中医的更新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经验.  相似文献   

10.
从隐性知识的理论及特点出发,围绕中医理论认识、临床技术和学术传承3个层面系统论述了中医学的隐性知识.认为应依据中医隐性知识的特点,采取不同于显性知识的保护策略,即建立专门保护制度、改变中医教育模式以及促进中医隐性知识显性化,从而传承与弘扬中医隐性知识.  相似文献   

11.
中医的核心思想是仲景所阐明的:"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即"审证求因,审因论治"的思辨原则.现代系统论是引领当代和今后很长一段历史时期的横断科学.中医学的核心思想体现出朴素系统论的哲学基础和方法论特色,与一般系统论有着天然的亲缘关系,如何将其提升到现代系统科学的层面,是中医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解决中医临床课程建设瓶颈机制的关键之所在.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中医药高等院校学生临床操作技能,以临床技能实训中心为建设平台,按基本技能、综合技能和创新技能三大模块,采用三期介入和全程开放形式,构建中医实训系统,全面提高临床实训教学的效果与质量,为中医高等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中医外科学自原始社会起,历经起源、形成、发展、成熟阶段,至目前的继承、重组、再发展阶段,从临床到理论,理论到临床,都体现了该学科的科学性。从中医外科学中体现出的科学性推论中医是科学的,现代化的中医能够为医学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对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行中医温阳益气法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择取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82例稳定性冠心病患者,随机将所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1例患者行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41例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行中医温阳益气法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比对照组低(P 0. 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LVEF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研究组LVEF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对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行中医温阳益气法治疗的效果良好,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使患者心肺功能得到改善,临床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15.
返本开新的中医哲学,首先要对中西马三元模式进行正确解读、定位和融摄,并具体落到中医理论临床的实处。马学为魂就是以真理为魂,以实践为魂,以临床疗效为魂;中学为体就是坚持中医特色与优势,以中医整体观和中医思维方式等为主体;西学为用就是取西医之长作为中医之短的补体。中西医结合的哲学解读是中西医和合。中医哲学之返本开新,是时代赋予学界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6.
在中医发展的广阔学术背景下 ,探讨了中医妇产科学具体形成的基本概况 ,体现了中医妇产科学是在临床实际中不断发展进步的历史真实的实践精神 ,并指出其对今天妇产科的实际临床诊疗所具有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7.
实验教学是传统中医教育的固有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追溯了中医教育的悠久历史 ,以实例说明中医教育是重视实验教学的 ,这是由中医本身作为实践性很强的实用科学的自身特点所决定的 ,也是中医教育本身的内在要求。从而得出结论 :实验教学是传统中医教育的固有特色与自身优势。我们今天进行教学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 ,直接关乎培育的中医人才的临床能力。只有保持固有特色 ,发挥自身优势 ,中医教育改革才有明确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建立临床思维能力、临床操作技能、医患沟通能力、研究创新能力训练等四大模块的临床实验教学课程体系,以提高中医学生的临床技能,运用计算机模拟训练系统、标准化病人、技能操作模型、高级综合技能训练系统、诊疗器械设备、中医临床研究项目等六大临床实验教学载体进行临床实验教学,从而全面培养学生"五大临床能力",使临床实验教学真正成为临床理论教学向临床实践教学过渡的桥梁.  相似文献   

19.
从数学角度,把数学集合论引入中医经络研究,以逻辑演变为推理,对经络的认识进行了大胆的探讨和证明.对将集合论引入中医经络范畴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述,把经络看作一个集合,认为它们是有形的,是由脉管、神经、体液等构成,其功能可能亦超出了现阶段对脉管、神经等功能的理解和认识范畴.且从集合论角度来分析针灸临床上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0.
外国留学生学习中医学采取了一种特有的医学教学形式,即临床带教.参与中医临床带教会话的人员主要包括医生、翻译、留学生、患者.由于翻译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留学生的学习质量,因此,翻译在临床带教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