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医院护工社会化管理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医院护工社会化管理模式,以规范护工管理,提升陪护服务质量。方法:采用护工公司及护理部的双重管理模式,护理部成立专门的监管部门,统一制定及实施各项监管制度,重视素质及技能培训,规范四级质量检查措施和考核方案,定期召开三方座谈会。结果:患者及医务人员对护工的满意度与前期相比明显提高,护工的聘请率上升,陪护天数持续增加,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由护工公司直接管理、护理部统一监管的双重管理模式是护工管理的新模式;规范化管理,强化培训及多方监督是提供优质陪护服务的保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护工进行舒适护理理论培训,研究舒适护理理论应用到护工培训中对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的作用。方法对全院护工进行登记注册和培训;成立护工培训机构,聘请医院护理部、医院感染控制科及各临床科室护士长为师资,制定舒适护理教程和教学方案;随机抽取2013-09~2013-11在我院工作的护工30人,对他们护理的患者(均为1对1的陪护方式)使用Kolcaba的舒适状况量表进行调查评分和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 NSNS)进行评分,对抽取的护工进行为时1个月的舒适护理培训,使他们掌握专科舒适护理常规和技术,每次培训后进行考核,80分为及格,<80分者重新培训和考核,一个月后,对观察组30名护工护理的患者进行Kolcaba的舒适状况量表和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 NSNS)评分,同时随机选取30个护工做为对照组,对他们一对一陪护的患者也进行Kolcaba的舒适状况量表和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 NSNS)评分,对比两组间的变化。结果对护工实施舒适护理培训后,两组间比较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舒适护理培训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建议对护工的培训采用舒适护理理论。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工在老年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探索老年病护理服务模式的改革新路。方法制定护工行业标准及工作职责,通过系统的护理培训,对比实施护工技能培训前后一年内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变化。结果 2015年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明显优于2014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病区护工进行系统的护理培训,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全程、专业、人性化的护理服务,也可有助于缓解护士人力不足的现状,对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零陪护"管理在老年临床护理中的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创建"零陪护"的老年护理管理方法.[方法]取消医院各老年病区病人自带的陪护,将护士和护工有机结合,实施老年病人住院"零陪护"的全程优质服务.[结果]护理工作高效有序,病房管理整洁安静,护理缺陷明显下降.[结论]"零陪护"管理可以提高护士、护工的整体服务意识,提高老年护理质量及病人、家属的满意度,真正实现病人安心、家属放心.  相似文献   

5.
“零陪护”管理在老年临床护理中的实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创建“零陪护”的老年护理管理方法。[方法]取消医院各老年病区病人自带的陪护,将护士和护工有机结合,实施老年病人住院“零陪护”的全程优质服务。[结果]护理工作高效有序,病房管理整洁安静,护理缺陷明显下降。[结论]“零陪护”管理可以提高护士、护工的整体服务意识,提高老年护理质量及病人、家属的满意度,真正实现病人安心、家属放心。  相似文献   

6.
目的 住院患者发生跌倒由多种原因导致,其中护理人员和家属保姆等陪护人员的认知是否正确,是否及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与跌倒发生密切相关。目前住院患者的主要陪护人员有护士、护工、患者家属和自聘保姆。方法:选择2013年在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工作的内科、外科、老年科护士113名,护工28名,家属和保姆809名,结合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测评,根据结果给予相应的知识培训,干预后每隔半年进行测评一次,比较干预前后效果,为期三年。结果:干预后护士、护工、家属的知识、态度、行为认知逐步取得满意效果,合格率护士由干预前 86.88 %提高至 98.76%,护工由83.39%提高至96.89%。干预前后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 001)。结论 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提高护士、护工及家属陪护者对跌倒知识、态度、行为认知,减少院内外跌倒的发生,保障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7.
“知-信-行”模式在陪护工培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知-信-行"培训模式对医院陪护工陪护质量的影响.方法采取集体、分组培训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对陪护工职业道德规范、基本生活护理知识和陪护技巧、与病人协调沟通的能力、陪护服务的意志与信念和行为模式的转变进行培训.结果陪护工的服务质量得到提高,科室对陪护工的满意度从培训前的80.2%上升到培训后的90.5%;病人对陪护工的满意度从培训前的80.4%上升到培训后的95.2%.结论陪护工不仅缓解护理人力资源的紧缺状况,而且能为病人及家属解除后顾之忧.在陪护工培训中运用"知-信-行"培训模式,提高了培训的质量,进而提高了陪护工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根据医院护工工作现状,探讨医院化管理在护工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成立护工管理中心,实行"三统一",对护工进行规范化岗前培训和在岗继续教育,借鉴"360度考核法",由护理部、护工管理中心及病区护士长参与,对护工进行多层次、无缝隙质量控制,实施全面规范化管理。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和满意度调查问卷于实施医院化管理模式前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施医院化管理前后护工专业知识和技能考核合格率、患者和医护人员对护工的满意度及服务质量评价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护工实施医院化管理规范了医院内部陪护行为,提高了护工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为探索护工管理模式,健全陪护管理体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老年住院患者对专职陪护人员提供陪护服务的要求状况。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现象学研究的半结构化,面对面,深度访谈方法,访谈11例本院心血管内科老年住院患者,了解患者对专职陪护人员服务的要求现状。结果主题一,对专职陪护人员的要求:要求专职陪护人员具有一定职业素质及陪护相关知识。主题二,对陪护管理机构管理的要求:要求陪护机构加强对专职陪护人员的职责管理及规范费用收取的管理。主题三,老年住院患者需要亲人陪伴的情感需求。结论专职陪护人员不能满足老年住院患者的服务要求;陪护机构管理不够规范;老年住院患者需要亲情的支持。陪护机构应加强专职陪护人员职责管理,对专职陪护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亲人多陪伴以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从2003年起,根据卫生厅下发的《关于规范医院护理员管理的暂行规定》和江苏省创建基本现代化医院对护理工作提出的要求,成立了护工管理中心。为优化医疗护理环境、提高医疗护理质量、降低住院病区家属陪护率、扩大患者就医空间、减少临床护士从事非专业的护理工作提供了一定保障。目前,中心护工人数180名,分布20个病区,覆盖率90%。纵观护工专业陪护的工作过程,虽体现出能在多方面满足患者需求的优势,但与患者对医疗保健越来越多的需求和服务效果期望值,与患者心理需求社会需求的多元化、多层次相比较,暴露出护工队伍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病人对护工工作满意度现状。[方法]使用自编一般资料问卷和护工工作满意度问卷对在广州市4所三级医院的453例病人进行护工工作满意度调查。[结果]病人对护工工作满意度总得分为(1.94±0.62)分;服务素质认可度得分(2.03±0.75)分,服务技能认可度得分(1.90±0.71)分,服务价格认可度得分(2.06±0.85)分,工作重要性认可度得分(1.78±0.65)分,护工管理认可度得分(1.93±0.63)分;综合评价得分(1.95±0.76)分;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陪护价格、陪护类型是病人对护工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结论]病人对护工工作满意度居于较高水平,对护工工作重要性、服务技能认可度较高;对服务价格、服务素质的认可度较低。  相似文献   

12.
我院护理部对护工监管的实践与效果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为使老年病人能够得到专业化、个性化、科学有效的特色服务,就老年病医院对护工使用中的监管工作进行探讨。方法对护工做好录用、培训工作;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明确护工职责;对其工作质量严格监控。结果帮助护工明确在医疗服务中的角色与定位;提高了病人满意度。结论应该把老年病医院护工的使用与监管列为护理管理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3.
护士缺编,人手紧缺,已是目前医院存在的主要问题。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在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过程中,需要护士更多的配合,给病人更高质量的服务。我院从1992年试行护工服务,针对护工的特点,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首先建立管理机构、管理体制、管理形式和制定护工工作范畴。在实施过程中,通过对护工基本素质的调查;病人对护工的评价;护士对管理工作的支持,制定出实施计划,对护工进行思想教育、纪律教育、语言训练、技能培训等。从而稳定了护工队伍,提高了护工服务质量。护工的服务得到病人和家人的接受。同时病房秩序良好,陪护率减少,给病人创造出一个良好的住院环境。促进护理工作改革,使护工在临床服务中,能很好地承担部分生活护理工作,并能协助护士给病人进行简单的护理操作,减少了护士部分工作量,使护士与病人进行高一层次的护理和治疗,提高层次护理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住院患者对专职陪护的满意度,探索整体护理模式下专职陪护的培训方法.方法 以问卷形式调查有专职陪护的50例患者对陪护的满意度.结果 68%的住院患者对专职陪护满意,32%基本满意,没有患者表示不满意.最满意专职陪护能进行简单按摩、正确翻身等简单操作,比较不满意的是专职陪护的爱心、同情心不够及文化程度太低.结论 由医院进行统一管理的专职陪护基本上得到患者的认可,调动了社会支持系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但需要加强专职陪护的专业知识培训及提高其文化程度.  相似文献   

15.
余世平 《护士进修杂志》2010,25(24):2222-2224
目的探讨运用服务质量差距分析模型提高住院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的效果评价。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1~12月在某三甲医院住院的各科室患者,发放问卷1 000份,问询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患者需求量较低(50%)的选项:1 000名患者不希望异性医护人员诊治病情及体检占38%,希望医院提供护工陪护占40%;护理人员适当地给您说故事、读报、讲新闻占22%;配合、参与临床教学及科学研究占14%。其余需求选项均大于50%。结论应用服务质量差距分析模型调查问卷的结果对护理服务进行改进,提高住院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提高医院专职陪护人员的职业素质,更好地服务患者.方法把陪护人员纳入医院管理范畴,制定陪护工职责、管理制度,由专职护理人员对陪护工进行岗前指导、生活护理技能等的培训;加强自我防护、减少医院外来人员的流动,预防医院交叉感染.结果专职陪护人员的整体素质及生活护理能力得到提高,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减轻家属的负担.结论医院对专职陪护人员的培训和规范化管理,能提高专职陪护人员的整体素质和生活护理能力,达到患者、医院、陪护工三方多赢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医院专职陪护人员的培训与规范化管理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 为提高医院专职陪护人员的职业素质,更好地服务患者。方法 把陪护人员纳入医院管理范畴,制定陪护工职责、管理制度,由专职护理人员对陪护工进行岗前指导、生活护理技能等的培训;加强自我防护、减少医院外来人员的流动,预防医院交叉感染。结果 专职陪护人员的整体素质及生活护理能力得到提高,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减轻家属的负担。结论 医院对专职陪护人员的培训和规范化管理,能提高专职陪护人员的整体素质和生活护理能力,达到患者、医院、陪护工三方多赢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贯彻落实“优质护理示范工程”精神实质,夯实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树立行业新风,促进护患和谐,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深入学习“示范工程”重要性及现实意义,统一认识、达成共识;改革护理工作模式,改革排班方式,细化工作流程,改革护理用具,加强岗位能级对应管理,量化绩效考核,建立激励机制。结果开展“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活动后,患者满意度提高1~5个百分点,陪护率下降,患者自聘护工比例下降,促进了基础护理工作落实。结论开展“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活动使护理人员主动工作意识增强,直接护理患者的时间增加,促进基础护理工作落实,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降低陪护率,减少患者自聘护工费用支出。  相似文献   

19.
培训护工充实护理人力资源的方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培训护工充实护理人力资源做法的效果。方法分析护理人力资源的不足现状,利用医院富余人员,经过培训、学习,考试合格后聘用为护工,充实6个科室工作,并采用问卷调查病人满意度。结果培训护工充实护理人力资源前后病人的满意度经字2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培训护工充实护理人力资源后病人满意度提高。结论培训护工充实护理人力资源后将护士从繁重的非护理劳动中解脱出来,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武汉市老年住院患者对护理服务的需求情况及满意度,为医院改善医疗服务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马斯洛需要理论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采取分层抽样方法,选取武汉市住院老年患者148例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老年住院患者对健康指导需求及自我实现需求较高,对自尊需求最低;对护理服务的需求与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的排序基本一致。结论医院应该以患者需求为导向,主动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有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