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观察采用髌骨下入路注射透明质酸钠(HA)治疗髌骨软化症(CP)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诊断为CP的患者(n=88), 根据影像学特点进行分组,表现为早期CP的纳入CP组(n=50),具备骨关节炎表现的纳入髌股关节炎组(n=38)。两组均采用髌 骨下给药位点HA注射治疗,每周1次,连续用药5周。评估参数包括首要指标:记录给药前、给药后4、12、26、52周的WOMAC 评分和Lequesne指数;次要指标:给药前、给药后1~4周的步行30 m用时、上下楼梯用时。结果两组的患者在给药后4、12、26、 52周的WOMAC评分及Lequesne指数分别与各自的给药前相比均有显著改善(P<0.01)。两组之间比较,在给药前、给药后4、 12 周的WOMAC评分及Lequesne 指数评分对比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髌股关节炎组在给药后26 及52 周的 WOMAC评分及Lequesne指数显著高于CP组(P<0.05)。两组的患者在给药后1、2、3、4周的步行30 m用时、上楼梯用时、下楼 梯用时均显著改善(P<0.05);而两组之间比较,未发现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髌骨下入路关节腔内注射HA治疗CP 疗效显著。HA治疗早期CP的中远期疗效显著优于出现髌股关节炎的晚期CP。  相似文献   

2.
贺菊乔教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用药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采用数据挖掘软件统计研究贺菊乔教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CP)的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贺教授治疗CP 患者461 例、共计1 752 诊次的处方资料,使用SPSS 17.0 和Clementine 12.0 软件进行关联分析,探究贺教授治疗CP 的学术经验.结果 分析出各味中药的使用频次及2 味、3 味中药的关联情况,充分体现了贺教授以清热利湿和活血化瘀之法论治CP 的用药特色.结论 基于关联规则得出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反映了贺教授治疗CP 的学术经验,为今后临床治疗CP 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超声电导靶向经皮给药治疗Ⅲ型慢性前列腺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超声电导经皮给药治疗Ⅲ型慢性前列腺炎(CP/CPPS)的疗效.方法 CP/CPPS患者随机分为超声电导经皮给药组(观察组)和传统的口服用药治疗组(对照组),给予相同的抗生素、扩血管药物和解痉镇痛药物,观察治疗后不同时间的疗效.结果 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治疗2个疗程超声电导经皮给药和口服用药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8.9%和46.5%,NIH-CPSI分别下降了53.1%和33.1%,两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传统口服给药相比,同类药物经超声电导经皮给药治疗CP/CPPS疗效更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慢性胰腺炎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年至2004年10年间收治的30例慢性胰腺炎C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经B超、ERCP或MRI检查确诊;慢性酒精中毒是其主要病因;30例CP患者中有20例采用药物治疗,8例采用外科手术治疗,2例采用内镜治疗.结论:B超、ERCP、MRI等影像学检查有助于CP的诊断,内镜治疗可成为治疗CP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5.
慢性胰腺炎(chronic pancreatitis,CP)是一种因胰腺实质发生不可逆损害而导致胰腺内外分泌功能显著减退为特征的良性疾病,其典型病理特征是胰腺纤维化、腺泡萎缩、慢性炎症和胰管的变形与阻塞.CP主要病理生理学变化是胰腺导管的压力增高,而这种压力的增高是CP患者发生腹痛的重要原因,因此,采用内镜或外科手段进行胰腺引流减压是治疗CP患者腹痛的主要方法[1].慢性胰腺炎的治疗以消除病因和缓解症状为主,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上采用胰管支架置入治疗慢性胰腺炎的病例越来越多.我院于2009年5月至2013年5月经内镜置入胰管支架治疗CP 36例,随访观察患者的术后情况,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慢性胰腺炎(CP)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9月收治的慢性胰腺炎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在我院参加体检的非胰腺炎人群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可能导致CP出现的危险因素.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在肝胆性疾病、高脂血症、免疫性疾病、Hp感染等病史因素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感染是C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应该对Hp感染患者采取更加有针对性的治疗,谨慎防范Hp感染者发生CP的风险,采取必要、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抗生素在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P/CPPS)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将CP/CPPS患者分为A、B 2组,每组100例,对A组患者给予对症治疗,对B组患者在A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同时给予抗生素,观察治疗后2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积分(NIH-CPSI)的变化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 A、B 2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且加用抗生素的B组患者的NIH-CPSI积分明显低于未用抗生素A组患者的NIH-CPSI积分(10.6±3.3 vs 4.2±3.0,P<0.05).结论抗生素在CP/CPPS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加用抗生素联合治疗更有利于CP/CPPS症状的改善.  相似文献   

8.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心理状态与健康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 prostatitis,CP)是中青年男性的常见病,多发病,占泌尿外科门诊的25%。慢性前列腺炎的药物治疗效果差,病程迁延,易复发,不仅生理上给患者带来不适,并且在很大程度上给患者心理健康造成较大危害[1]。本研究目的在于探究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心理状态,提出健康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硫普罗宁治疗肺源性心脏病(CP)肝功能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7例CP肝功能损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4例,在CP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硫普罗宁,对照组加用安慰剂(Vit.C,Vit.B6),治疗前和治疗后10天分别采患者外周静脉血测定TBIL、ALT、AST,比较肝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 治疗后10天治疗组肝功能各指标(TBIL、ALT、AST)均较对照组降低且差异显著(P<0.01),ALT、AST恢复的显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1,P<0.05).结论 硫普罗宁有明显保护肝细胞作用,促进CP肝功能损害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依据临床路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肛周脓肿进行管理及执行,观察临床路径在提高医疗服务的效果.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临床路径组(CP组)和非临床路径组(非CP组),观察两组问在医疗质量、住院天数、住院费用、药品费用、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等方面的差异.结果:CP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药品费用均显著低于非CP组,CP组病人满意率高于非CP组.结论:肛周脓肿中医临床路径在确保医疗质量的前提下,科学、有效、合理地控制医疗成本,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陈智  杨侃  刘陶文 《微创医学》2005,24(2):278-279
小儿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指从妊娠到新生儿期各种原因而导致的脑非进行病变为基础,形成永存的、但可以变化的运动和姿势异常.国外CP发病率为1‰~5‰,我国为1.8‰~4‰,其中痉挛型CP占70%,以0~3岁发病率最高,被认为是近代最常见的儿童病[1].CP严重影响出生人口素质的提高与自我生活质量,给社会及家庭造成极大负担.近几年来,在开展CP治疗方面国内外都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也存在许多障碍.本文综述痉挛型CP的治疗方法及其难点.  相似文献   

12.
田宁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9):120-120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CP)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血浆脑钠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MODS患者4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CP组。常规治疗组(n=20)采用MODS常规治疗,CP组(n=20)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CP。结果:治疗7天后CP组血清BNP、心肌酶水平、LVEF、APACHEⅡ评分均明显改善,治疗7天后两组之间上述指标的比较,CP组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或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加用CP可以能显著降低MODS患者BNP水平,对心肌起到保护作用,并可降低死亡率,改善MODS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慢性前列腺炎(CP)合并勃起功能障碍(ED)患者心理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NIH-CPSI和IIEF-5,对96例CP合并ED患者随机分为心理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对两组患者均采用有效、足量的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的同时,对心理治疗组患者增加心理治疗.结果 经过治疗,心理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的NIH-CPSI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IIEF-5方面,心理治疗组比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对CP合并ED患者,采取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的同时结合心理治疗,是能够更加有效地改善ED症状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为选择CML的最佳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明确诊断为CML的患者239例,根据患者接受治疗情况分为CML慢性期(CP)患者伊马替尼治疗组(55例)、CML加速期(AP)和急变期(BP)患者伊马替尼治疗组(30例)及CML慢性期患者化疗和/或干扰素治疗组(154例)。监测各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完全血液学缓解(CHR)、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CCR)、主要分子学缓解情况(MMR)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监测伊马替尼耐药患者的血药浓度水平、染色体及基因突变情况。结果:CML CP伊马替尼治疗组中,CP早期(诊断1年内开始治疗,CP<1年)患者46例,接受治疗3个月CHR达100%;12个月CCR达83%;18个月MMR达30%;CP晚期(诊断超过1年开始治疗,CP>1年) 患者9例,其CHR、CCR和MMR分别为88%、30%和22%。CML AP和BP伊马替尼治疗组中,AP患者12例,CHR、CCR及MMR分别50%、25%和17%。BP患者18例,22.0%的患者达CHR,16.7%的患者达CCR,无MMR病例。CML CP化疗和/或干扰素治疗组患者154例,CHR达47.4%,CCR及MMR均为0%。CP患者CHR、CCR和MMR与CP化疗和/或干扰素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伊马替尼治疗组中共有14例患者出现伊马替尼耐药,其中CP患者4例(4/55),AP患者3例(3/12),BP患者7例(7/18)。2例 CP患者在监测中发现血药浓度下降。5例耐药患者检出复杂染色体核型,其中CP患者2例,AP患者2例,BP患者1例。4例耐药患者监测到基因突变。结论:伊马替尼治疗CML CP患者在血液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学缓解等方面明显优于化疗和/或干扰素治疗。伊马替尼治疗CP患者疗效优于AP及BP患者,CP早期患者接受伊马替尼治疗,缓解情况优于CP晚期患者。
  相似文献   

15.
内镜下胃刷涂片快速检出幽门弯曲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幽门弯曲样菌(CP)与慢性胃炎、溃疡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CP感染的检查有胃镜活检标本的培养、直接涂片、快速尿素酶试验、W-S银染等,均需活检钳取样,不仅需要一定设备,也给患者造成一定创伤.本文介绍一种直接从胃镜下胃刷涂片检测CP的方法,具有简便、快速、正确、对患者无损伤的优点,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双氯芬酸钠栓塞肛联合特拉唑嗪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P/CPPS)的临床疗效.方法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患者60人,随机分成三组:单用双氯芬酸钠栓组、单用特拉唑嗪组、双氯芬酸钠栓联合特拉唑嗪组,分别给药六周,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6周后,3组患者的各症状评分均有显著降低,联合用药组对症状改善优于单用双氯芬酸钠栓或特拉唑嗪.结论 双氯芬酸钠栓塞肛联合特拉唑嗪治疗可以有效缓解CP/CPPS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前列安栓治疗慢性前列腺炎7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伟 《中国全科医学》2004,7(6):422-422
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 Prostatitis,简称CP)是泌尿外科门诊男性青壮年的常见病。作者从2001年11月—2002年12月应用前列安栓经直肠给药治疗CP患者76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慢性胰腺炎(CP)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至2004年间收治的30例C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经B超、CT、MRI、ERCP、MRCP中一项或数项检查确诊;胆源性疾病是其主要病因;其中20例行药物治疗,5例腹痛无缓解转为内镜或手术治疗.内镜治疗者6例,手术治疗者9例.结论B超、CT、ERCP、MRCP等影像学检查有助于CP的早期诊断.内镜治疗是1种有前途的治疗方法,其疼痛缓解率与手术相当.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推拿康复治疗痉挛型小儿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的机制.方法 选择30例痉挛型小儿CP患者采用选择性脊柱推拿康复疗法进行治疗,同时设立10名性别和年龄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使用统一的观察量表观察病人的肌痉挛程度、关节活动度和7项疗效评估情况,疗程结束后进行统计分析.分别采集治疗前、治疗3 m后各CP患者和健康者的外周血3 mL,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应用炎症细胞因子与受体PCR芯片进行基因表达检测,绘制基因表达谱,筛选有表达差异的基因.外周血离心取血清,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和IL-10蛋白表达.结果 治疗后患儿肢体的肌痉挛程度和关节活动度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项疗效评估有效率为90.00%,表明推拿康复疗法对CP取得较好的疗效.基因芯片检测结果表明,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治疗前CP患者组表达上调的促炎性反应细胞因子与受体基因有7个,表达下调的抗炎细胞因子与受体基因有6个.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 m后CP患者组中表达上调的抗炎细胞因子与受体基因有4个,下调的促炎细胞因子与受体基因有6个.ELISA检测结果发现,治疗前CP患者组外周血血清中TNF-α和IL-6蛋白水平都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IL-10蛋白水平都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 m后CP患者组血清中TNF-α和IL-6蛋白水平都明显降低,IL-10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治疗前CP患者组血清中TNF-α/IL-10和IL 6/IL-10比值均显著升高(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 m后CP患者组血清中TNF-α/IL-10和IL-6/IL-10比值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CP患者存在促炎性细胞因子基因表达上调和抗炎症细胞因子基因表达下调,这可能是CP患者机体中出现高促炎性反应状态的原因和发病的新机制;推拿康复疗法可能通过下调促炎性细胞因子基因表达和上调抗炎性细胞因子基因表达,重塑促-抗炎性细胞因子网络和促-抗炎性反应体系新的平衡来治疗痉挛型小儿脑瘫.  相似文献   

20.
对134例临床患者,胃镜直视下采粘膜标本做以下检测:1.应用CP试剂做尿素酶试验;2.按常规切片,HE染色,病理检查后再用1000倍油镜检菌。检测发现:1.消化道病CP阳性率为53.6%,显著高于正常粘膜11.11%(P<0.01);2.胃炎与溃疡急性活动期,CP阳性率69.44%,显著高于非活动期28.57(P<0.01);3.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及复合性溃疡,CP阳性率分别为75.5%、54.0%、100%。其中2例多发性溃疡及3例复合性溃疡,CP阳性率为100%。4.对CP阳性的胃炎及溃疡患者,随机抽样25例,选用CP敏感庆大霉素治疗4周,其症状缓解率为84.0%,活动性炎症转为非活动性68.0%,CP转阴率88.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提示:1.CP感染与上消化道慢性炎症及溃疡有相关性。2.加CP敏感的抗生素治疗有显著疗效。3.CP感染可能是上消化道慢性炎症与溃疡病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