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病例报告:男婴,10个月,因被其母发现右侧腹股沟区肿胀而于当日住院。发病9小时后体检:双侧睾丸缺如,阴囊发育不全;右侧腹股沟区肿胀、呈微红色,可扪及一触痛性包块(3×3cm);左侧腹股沟区们及一小的隐睾(直径1cm);双侧提睾反射未引出。常规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异常。由于高度疑诊右侧隐睾扭转,因而即刻采用剂量_(111)MBq(3mCi)~(99m)Tc-高锝酸盐进行骨盆和生殖器的放射性核素血管造影,结果显示右侧腹股沟包块周围动脉的灌注轻微增加,静态显像揭示包块区有一异常的炸面圈样放射性浓聚区。这种图形与漏诊的正常位置的睾丸扭转完全一样。  相似文献   

2.
我院自1985年4月至1988年5月,应用日本AlokaSSD-250型线阵实时断层装置,探头频率2.5MHz,3.5MHz。在双侧腹股沟处及上腹部做纵横、斜向扫查。共诊断隐睾10例,年龄5~16岁。10例中9例为灰阶超声1次检查确诊,并经手术证实,漏诊1例。隐睾的声象图:在隐睾的所在部位,可探及一圆形或椭圆形的内部光点分布均匀的弱回声区,边缘整齐、界限清晰、轮廓完整、后方无衰减。 隐睾的发病率约为2‰,其原因可能有纤维带阻止睾丸下降,精索过短、提睾肌发育不良或阴囊发育不全等。临床寻找隐睾常较困难,但灰阶超声可反复探查、追踪隐睾。隐睾未降至阴囊的多数停留在腹股沟部,  相似文献   

3.
隐睾的手术时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隐睾是指睾丸未能按照正常发育过程从腰部腹膜后下降至阴囊。凡双侧隐睾在内分泌治疗失败及一侧隐睾、滑动睾丸与异位睾丸者均应手术。隐睾症患儿2周岁时睾丸的曲细精管内在超微结构上可看到线粒体退化、胞浆内核糖核酸消失和精原细胞及支持细胞内胶原纤维增多,生殖细胞内开始出现空泡,这类变化在其3岁时更为明显,并有大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治疗隐睾症的理想术式。方法 对 74例隐睾患者采用阴囊肉膜外固定加睾丸牵引术治疗隐睾症。结果  74例隐睾患者均采用阴囊肉膜外固定加睾丸牵引术 ,固定睾丸 82个。 74例术后睾丸均位于阴囊底部 ,复位良好 ,随访 1-2年 ,无 1例隐睾复发。结论 阴囊肉膜外固定加睾丸牵引这一术式具有固定睾丸效果好、有效预防隐睾复发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MSCT)对腹部隐睾的显示能力及鉴别其是否恶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8枚隐睾的MSCT图像,其中4枚隐睾恶变,1枚隐睾发育不良.结果 5例8枚隐睾中3例双侧隐睾,其中2例位于腹股沟区(1例右侧恶变),1例左侧位于左肾下极中线区、右侧位于盆腔(双侧均恶变).2例单侧隐睾,左侧盆腔1例(发育不良),右侧盆腔1例(恶变).其CT征象示肿块以实质为主,肿块长轴多与睾丸下降路径一致,若肿块较大、形态不规则、密度不均并患侧睾丸动脉粗大扭曲则强烈提示恶变.结论 MSCT能检出隐睾并可清晰地显示其位置、大小、形态及与周边组织的关系,并鉴别其是否恶变,其对隐睾术前定位及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超声诊断隐睾症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隐睾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82例经手术证实的隐睾症超声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手术证实 ,超声对隐睾的定位、大小诊断符合率为 81.7% (6 7/ 82 )。腹内型隐睾 2 0例 (2 4 .4 % ) ,腹股沟管内型隐睾 5 6例 (6 8.3% ) ,阴囊上部型隐睾 6例 (7.3% )。结论 超声可作为隐睾术前定位和术后成功与否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蒂扭转是妊娠期急腹症,诊治不及时严重危及母婴生命。蒂扭转最常发生在妊娠6—16周,占60%左右,孕期蒂扭转发病率较非孕期高3倍左右,因此,对患者早期诊治与护理非常重要。从1999年2月-2002年2月我院共收治妊娠合并卵巢蒂扭转的病人35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患者 男,32岁.因右侧隐睾固定术后17个月,肿大伴坠胀感1个月来我院就诊.患者自幼右侧腹股沟处隐睾,2010年于外院行右腹股沟疝修补及右侧隐睾下降固定术,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右侧睾丸明显肿大,坠胀伴隐痛,无发热.查体:右腹股沟区可见长约4cm术后疤痕,阴茎包皮过长,右隐睾较左侧明显松弛,右侧睾丸较左侧位置低,右睾丸质硬,有触痛,左睾丸未见明显异常,透光试验(-),皮色无异常.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DWI序列是否可增加不可触及隐睾的检出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经病理证实的隐睾患者影像临床资料,其中单侧隐睾34例,双侧隐睾2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常规(T1WI、T2WI)及DWI检查,采用双盲法评估并计算MR常规序列、DWI及常规序列+DWI对于不可触及隐睾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隐睾表现为边缘清晰的椭圆形长T1、长T2信号,DWI上呈高信号。联合应用T1WI、T2WI及DWI的敏感性、准确性分别为90.9%与91.7%,均高于单独应用T1WI、T2WI或DWI(P<0.05)。结论:联合应用T1WI、T2WI与DWI序列有助于提高不可触及隐睾的准确定位和诊断。  相似文献   

10.
自1976年Silber用显微外科技术为1例9岁的腹内隐睾患儿成功地将睾丸移植入阴囊以来,报道日益增多。我院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于1981年10月为1例双侧腹内隐睾患者将左侧睾丸移植入阴囊获得成功。随访8月余,移植睾丸位于阴囊内,质地中等,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梅勇  周程  袁泽 《兵团医学》2015,45(3):25-26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隐睾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高频探头与腹部探头联合应用对29例隐睾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并与手术对照.结果:29例患者共计34个隐睾,均经过手术证实,其中超声观察到28个,检出率82.3%.结论:超声检查在隐睾术前诊断、定位以及对手术方案选择有较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腹部隐睾肿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血管成像对腹部隐睾肿瘤血管的显示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例腹部隐睾精原细胞瘤及其肿瘤血管的MSCT表现。结果 (1)5例肿瘤供血动脉均为同侧睾丸动脉,该动脉迂曲、增粗,于肿瘤后外方进入并终止于肿瘤。(2)肿瘤体积均较大,有完整包膜者2例,包膜不完整者3例,3例肿瘤密度不均匀,有坏死,肿瘤血供较丰富而肿瘤实体部分强化约14~25HU。结论 MSCT血管成像很好地显示了肿瘤供血动脉及瘤内血管分布情况,根据肿瘤由睾丸动脉供血可以作出腹部隐睾肿瘤的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3.
放射性核素腹部血流血池显像对隐睾的定位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文华  朱选文 《中华核医学杂志》1993,13(4):226-227,T015
采用^990mTc-RBC腹部血流血池显像诊断12例隐睾患者,其中9例腹部有异常放射性浓聚影,与手术所见的睾丸位置完全一致;2例显像阳性患者,手术也未发现睾丸组织。作者认为核素腹部血流血池显像对腹股沟和腹内隐睾能有效地进行术前定位。在临床诊断中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1.1一般资料对我院2003年3月以来,通过上消化道钡餐检查明确诊断的27例功能性胃扭转患者行空气灌注整复治疗。27例患者中,男22例,女5例;年龄17-58岁,平均36岁。器官轴型胃扭转15例,网膜轴型胃扭转12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胃扭转的X线诊断及手法整复的方法与注意事项。方法对395例胃扭转的X线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及常用手法整复方法的经验总结。结果胃扭转患者395例。纵轴型扭转289例,横轴型扭转67例,混合型扭转39例。其中完全型扭转186例,部分性扭转209例。经手法整复后完全复位者304例,部分性复位者83例,手法整复完全无复位者8例。结论消化道钡餐检查不仅可以对胃扭转作出明确诊断,大部分的胃扭转经手法整复后可以完全复位。  相似文献   

16.
李思洁  宁巍  王养才 《武警医学》2023,(2):104-107+111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α基因SNP12(rs6932902)位点多态性与隐睾的关系。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EBSCO、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及万方数据库(1990-01至2021-05),查找关于激素受体α基因rs6932902多态性与隐睾患病风险的病例对照研究。收集雌激素受体α基因rs6932902多态性与隐睾相关性的相关病例对照研究,应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计算合并比值比(OR)及95%可信区间(CI),并进行敏感性分析,以及发表偏倚的评价。结果 共纳入4篇病例对照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雌激素受体α基因rs6932902位点多态性与隐睾发生风险相关:基因频率A vs. G[OR=0.987,95%CI(0.594,1.612),P=0.931];显性模型AA+GA vs. GG [OR=0.845,95%CI(0.494,1.446),P=0.539];隐形模型AA vs. GA+AA [OR=1.946,95%CI(1.005,3.767),P=0.048];共显性模型GA vs. GG[OR=0.729,95%CI(0...  相似文献   

17.
乙状结肠扭转在我国并非十分常见,但在非洲等一些国家却是非常常见的急腹症。在赞比亚,其发病率远远超过急性阑尾炎(阑尾炎发病率较低)。作者于2001年1月~2003年1月和2005年1月-2007年1月在厄立特里亚和赞比亚工作4年,收治了大量的乙状结肠扭转患者。现报道214例手术病例,供国内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8.
隐睾症 医学上将睾丸位置异常或睾丸没有降至阴囊都称为隐睾症。据统计,约有10%的新生儿和2%的幼儿患有隐睾症。以往人们认为,只有双侧隐睾才会影响生育,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单侧隐睾者的不育率约占67%以上。尽管从道理上讲。单侧睾丸完全可以代偿两个睾丸的作用。但实际上。病患侧睾丸由于受温度的不良影响。或产生抗精子的某种抗体,可使对侧正常的睾丸也失去制造精子的功能。这种现象被称为“血睾障碍不育症”。  相似文献   

19.
雄性无隐睾尾部悬吊大鼠及其心肌功能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为防止大鼠尾部悬吊期间,睾丸滑入腹腔造成隐睾症,建立了无隐睾雄性尾部悬吊大鼠模型。结果表明:E凤沟管环缩术,可有效地防止睾丸滑入腹腔,且不影响睾丸的形态与功能。尾部悬吊4周大鼠睾丸重量与血清睾酮含量明显降低,无隐睾悬吊组(ST)的睾丸重量与血清睾酮水平变下降,但其均介于对照组与悬吊组之间。光镜观察发现悬吊组睾丸组织的曲精细管均明显萎缩,精原细胞退化与坏死,数量明显减少,曲精细管内精子数量减少,但S  相似文献   

20.
隐睾合并精原细胞瘤的CT征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隐睾合并精原细胞瘤的CT特点,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隐睾合并精原细胞瘤的CT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例隐睾合并精原细胞瘤中,2例位于后腹膜,3例位于盆腔腹膜外,2例位于腹股沟管.其CT征象有肿块以实质性为主;肿块可有完整包膜,如边缘不清则提示有局部侵犯;肿块长轴多与睾丸下行路径一致;腹股沟管内口附近肿块可见伪足状突起.结论:隐睾合并精原细胞瘤的CT征象有相对特征性,对于本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