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淦军 《农家致富》2010,(17):38-39
根据蔬菜作物布局、病虫发生基数和气候等闲素综合分析.今年江苏省秋季蔬菜主要病虫呈偏重发生趋势,其中烟粉虱、斜纹夜蛾、茄二十八星瓢虫、豇豆英螟、霜霉病、灰霉病偏重发生;甜菜夜蛾、小菜蛾、菜青虫、黄曲条跳甲中等发生:白粉病轻发生。  相似文献   

2.
为害蔬菜的害虫有200种以上,比较重要的有30~40种,北林区为害叶菜类蔬菜的有菜粉蝶(菜青虫)、小菜蛾、斜纹夜蛾、甜菜夜蛾、银纹夜蛾、黄曲跳条甲、蜗牛等;为害豆科蔬菜的有豇豆螟、豆荚螟等;还有危害多种作物的蚜虫、红蜘蛛等。下面介绍常见害虫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3.
烟粉虱对蔬菜安全生产构成严重威胁。首先在设施大棚内分别测试了烟粉虱在诱集植物苘麻与茄子、豇豆间的寄主选择,然后利用苘麻对设施豇豆上的烟粉虱进行了防治。结果表明,豇豆上烟粉虱成、若虫数量均显著低于苘麻,而茄子上仅烟粉虱若虫数量显著低于苘麻。诱集3周后,诱集区豇豆上的烟粉虱成、若虫数量与非诱集区无显著差异;当仅在苘麻上施用杀虫剂7 d后,诱集区豇豆上的烟粉虱若虫数量显著低于非诱集区。本研究表明,将苘麻作为诱集植物防治设施蔬菜上的烟粉虱具有明显的潜力和优势。  相似文献   

4.
昆山地区蔬菜烟粉虱寄主种类及种群动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5~2008年对昆山地区蔬菜上的烟粉虱寄主种类、为害程度及主要蔬菜上的烟粉虱种群动态进行了调查。共查到烟粉虱蔬菜寄主11科38种(变种),主要分布在茄科、葫芦科、十字花科和豆科等蔬菜上,其中以茄子、黄瓜等11种蔬菜为重发生;烟粉虱在昆山地区蔬菜地上,每年经历冬季大棚温室越冬、春夏增殖为害并向露地扩散、秋季田间繁殖为害、晚秋回迁大棚温室越冬这一循环过程;烟粉虱不能在昆山地区露地蔬菜上越冬。  相似文献   

5.
外来入侵烟粉虱发生危害与防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对不同寄主植物和不同蔬菜种类烟粉虱发生调查,阐述了烟粉虱不同寄主蔬菜发生为害特性,提出了烟粉虱冬季防控措施以及蔬菜育苗期间烟粉虱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6.
高温天气有利于各种蔬菜害虫发生,常见的有斜纹夜蛾、黄曲条跳甲、甜菜夜蛾、二十八星瓢虫、小菜蛾、豆荚螟和烟粉虱等,生产上应有针对性地选择药剂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7.
<正> 烟粉虱是近几年来新上升的虫害,它具有为害作物广、数量多、为害重、传病毒、难根治等特点,常常造成蔬菜毁种。2002年,由于烟粉虱传播病毒,导致冀南秋冬茬瓜类、茄果类蔬菜近乎绝收。因此,须加强对该虫害的认识和防治。 1 烟粉虱的识别 在生产上,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常常混合发生,农民往往把烟粉虱误认为白粉虱,二者的主要区别有以下几方面: 1.1 寄主范围不同。烟粉虱的寄主范围非常厂一,可为害50多种作物,如蔬菜、棉花、花卉、豆科作物等。温室白粉虱主要为害大棚和温室蔬  相似文献   

8.
外来入侵生物烟粉虱寄主植物与为害特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对不同寄主植物和不同蔬菜种类烟粉虱发生调查,利用塑料黄板涂抹机油在城郊蔬菜基地诱测烟粉虱成虫数量,明确烟粉虱主要寄主植物种类,并测定了烟粉虱对不同寄主蔬菜发生为害敏感性和不同高度空间分布特性。  相似文献   

9.
烟粉虱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烟粉虱在和县已由次要害虫上升为蔬菜、棉花上的主要害虫,成为蔬菜、棉花生产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分析烟粉虱发生与为害特点,针对烟粉虱发生规律,提出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0.
烟粉虱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烟粉虱是我国蔬菜生产上的重要害虫,严重为害温室、大棚、露地果菜类蔬菜,以黄瓜、菜豆、茄子、番茄、甜椒、莴苣受害最重。烟粉虱以成虫和若虫吸食寄主植物叶片的汁液,造成被害叶褪绿、变黄,甚至全株枯死,严重影响产量。此外,烟粉虱还分泌大量蜜露,堆积于叶面和果实上,引起煤污病,降低商品价值。我市植保站根据近年烟粉虱日趋为害严重的情况,于2002~2003年开展烟粉虱的发生调查与防治技术研究,两年来已基本上掌握了烟粉虱的为害特点和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1.
烟粉虱是蔬菜生产上最重要害虫之一,分布广,繁殖快,主要为害大棚蔬菜,是典型的难防害虫。近年来随着大棚蔬菜种植面积的扩大,烟粉虱为害加重,严重影响了蔬菜生产;同时广大市民对食菜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研究和应用蔬菜害虫综合防控技术已成为广大菜农和市民的迫切要求。为了系统研究烟粉虱的发生规律,我们从2009年开始对烟粉虱进行田间系统调查等工作,初步掌握了该虫在蔬菜上的发生规律,进而提出了系统的综合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12.
目前,国内已知害虫约400种,可分为地下害虫、食叶害虫、刺吸害虫及蛀食害虫等。为害蔬菜叶部的害虫有菜夜蛾类害虫、烟粉虱、棉粉虱、蓟马、潜叶蝇、瓜绢螟、豆野螟、黄条跳甲、茶黄螨、烟青虫、刺皮瘿螨、红蜘蛛等。这些害虫不仅造成蔬菜减产,而且影响蔬菜的品质,降低商品价值。总之,在蔬菜生产的各个阶段都可能受到害虫危害。为保证蔬菜的产量和品质,必须做好害虫防治工作。一、夜蛾类害虫  相似文献   

13.
白粉虱、烟粉虱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省蔬菜田白粉虱、烟粉虱发生严重。白粉虱为害不仅局限在温室,在露地发生为害程度也逐年加重,烟粉虱在我省发生分布也十分广泛。以番茄、茄子受害最重,黄瓜、豆角、辣椒、十字花科蔬菜次之。白粉虱、烟粉虱不但刺吸植物汁液,使叶片褪绿变黄,使光合作用降低,直接影响植  相似文献   

14.
6种药剂防治烟粉虱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属同翅目,粉虱科,小粉虱属,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重要害虫之一,目前寄主植物估计已经超过600种,主要为害棉花、大豆、蔬菜和园林花卉等植物,世界各地每年经济损失超过3亿美元[1]。我国的烟粉虱记载于1949年[2],很长一段时间,烟粉虱不是农作物的主要害虫。近年来,我国粉虱种群发生动态出现了明显变化,徐婧等[3]报道了Q型烟粉虱入侵浙江杭州、宁波等地,并在辣椒、黄瓜等作物上大发生为害情况;之后在温州大棚辣椒上也采集到Q型烟粉虱。这与罗晨等[4]报道的烟粉虱有逐年加重为害与蔓延的趋势相吻合。为了有效控制辣椒烟粉虱为害,作者选取了6种药剂进行防治烟粉虱田间防治试验,现将试验结果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续第4期第15页) 技术原理 在保护地蔬菜设施上覆盖防虫网,基本上可免除甜菜夜蛾、斜纹夜蛾、菜青虫、小菜蛾、甘蓝夜蛾、银纹夜蛾、黄曲条跳甲、猿叶虫、蚜虫、烟粉虱、豆野螟和瓜绢螟等20多种主要害虫的危害,还可阻隔蚜虫、烟粉虱、蓟马、美洲斑潜蝇传播病毒病,达到防虫兼控病毒病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正(续第4期第15页)技术原理在保护地蔬菜设施上覆盖防虫网,基本上可免除甜菜夜蛾、斜纹夜蛾、菜青虫、小菜蛾、甘蓝夜蛾、银纹夜蛾、黄曲条跳甲、猿叶虫、蚜虫、烟粉虱、豆野螟和瓜绢螟等20多种主要害虫的危害,还可阻隔蚜虫、烟粉虱、蓟马、美洲斑潜蝇传播病毒病,达到防虫兼控病毒病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了解雄安新区及其周边地区烟粉虱的生物型及其种群发生为害动态,分别于2016和2017年对雄安新区及其周边5个县级辖区的烟粉虱的生物型(隐种)、种群动态和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目前该地区主要蔬菜作物上发生的烟粉虱均为Q型(MED隐种)烟粉虱;整个调查期间,均发现烟粉虱发生为害情况,不同寄主植物上烟粉虱种群动态不同,每年9月中下旬,烟粉虱在茄子和棉花上的种群密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回升;绝大多数情况下,烟粉虱在寄主植物上属聚集分布。上述研究结果为烟粉虱的预测预报和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正>烟粉虱寄主范围广、繁殖能力强、为害周期长,不仅刺吸植株汁液造成生长不良,还能传播多种病毒病,影响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把好"三关",将防治关口前移,不仅可以有效控制烟粉虱对棚室内蔬菜的当季为害,还可以大大减轻后期防治压力、尤其是夏秋季露地蔬菜防治压力,提高烟粉虱整体防控效果。一是抓秋季育苗入棚关。烟粉虱在日光温室和双层大棚内越冬的虫量是来年的主要虫源。抓好无虫苗或少虫苗入  相似文献   

19.
<正>烟粉虱和白粉虱是棚室蔬菜生产的重要害虫,它们都群集于叶片背面吸取汁液,使叶片褪绿、变黄、萎蔫,甚至枯死,其分泌物能引起煤污病。烟粉虱还会通过取食而传播多种蔬菜的病毒病。据统计,烟粉虱能为害近300种植物,几乎所有蔬菜、花卉都可受害。烟粉虱繁殖快,1年发生10代以上,体表蜡质耐药性强,大多数生活在叶背面,易于逃脱农药毒害;另外,烟粉虱成虫有光活跃,在阳光充足条件下身体不易沾药,虫子很快逃脱,药剂防  相似文献   

20.
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1,又称甘薯粉虱、棉粉虱,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重要害虫之一。该虫可为害棉花、蔬菜和园林花卉等植物,并且能传播双生病毒,平均每年在世界各地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3亿美元。近年来,我国粉虱种群发生动态出现了明显变化,广州、连云港、台州和温州等地先后报道了B型烟粉虱人侵、大发生为害情况。这与罗晨2002年报道的烟粉虱有逐年加重危害与蔓延的趋势相吻合。为了有效控制烟粉虱为害,笔者引进新型氯代烟碱类杀虫剂20%啶虫脒等不同类型的杀虫剂,进行防治烟粉虱的药效对比试验,现将试验结果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