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赵阳  郑景辉  徐文华  赵新望 《中华中医药学刊》2020,(1):105-109,I0022-I0024
目的通过系统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对薤白治疗冠心病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方法收集薤白的有效化合物;预测这些化合物对冠心病的作用靶点;对这些靶点进行PPI网络图的构建、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注释分析;将这些化合物与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薤白共收集到11个有效化合物,作用于30个冠心病相关靶点。PPI网络图显示ALB、ACE、REN、MMP9、MAPK1、NOS3、F2、MMP2、SELE、PPARG为10个联系最多的靶点。GO富集分析显示出66个生物过程、22个分子功能、11个细胞成分,涉及雌激素反应、凝血、冠脉炎症、RAAS系统、抗氧化、稳定粥样斑块6个方面。KEGG通路注释分析显示出13条通路,其中6条通路与冠心病相关,分别是:Estrogen signaling pathway、PPAR signaling pathway、Complement and coagulation cascades、Renin-angiotensin system、HIF-1 signaling pathway and TNF signaling pathway。330组分子对接结果显示233组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结论枳实薤白桂枝汤治疗冠心病具有多成分、多靶点的特点,可能通过抗凝血、稳斑块、抗氧化、抗炎症、降血脂、抑制RASS系统、增加NO保护、促进雌激素分泌8个方面发挥治疗冠心病的作用,且Estrogen signaling pathway是薤白作用冠心病的最主要通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 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研究方法分析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冠心病的药物作用机制。方法 检索TCMSP数据库,筛选瓜蒌、薤白、半夏3味药物的主要活性成分并检索其作用靶点,根据GeneCards数据库查询与冠心病有关的靶点。Cytoscape3.7.2软件构建成分-靶点网络图,运用STRING绘制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s,PPI)网络,分析相关生物功能注释和通路,用SYBYL-X 2.0软件完成靶基因与有效成分的分子对接。结果 筛选得到瓜蒌薤白半夏汤有效活性成分46个,药物相应靶点277个,疾病靶点450个,获取交集靶点82个,PTGS2、ADRB2、SCN5A、CASP3、NR3C2、AR等靶点处于网络图的核心位置。富集分析显示,主要通过RNA聚合酶II启动子转录的正调控、转录正调控,DNA模板、药物反应、基因表达的正调控、信号转导、缺氧反应、炎症反应等生物学过程干预冠心病;细胞组分主要涉及细胞外间隙、质膜、胞外区、胞质、细胞外泌体等;具有蛋白质结合、酶结合、蛋白质同源二聚体活性、细胞因子活性、受体结合、转录因子活性等分子功能。瓜蒌薤白半夏汤可能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FoxO信号通路等发挥治疗作用;分子对接显示瓜蒌薤白半夏汤有效成分与核心靶点具有较好的结合能力。结论 本研究系统筛选了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冠心病的作用靶点和生物学机制,为后续深入研究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的药物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通窍活血汤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的作用机制。方法预测通窍活血汤已知化学成分的作用靶点,构建通窍活血汤化合物-靶点网络,并对网络进行拓扑分析。对通窍活血汤作用靶点构建蛋白互作网络(PPI)、GO富集分析、KEGG通路注释分析及通路靶点聚类分析,将这些化合物与靶点进行分子对接以初步验证其作用机制。结果通窍活血汤中165个主要化合物作用于33个靶点蛋白,PPI网络中涉及关键蛋白排名前十的有IL6、NOS3、SERPINE1、IL1B、CCL2、CRP、VEGFA、AKT1、MMP9、MMP2、PTGS2、ICAM1、VCAM1,GO富集分析显示出69个生物过程、23个分子功能、16个细胞成分,KEGG通路注释分析显示出49条通路,51组分子对接结果显示44组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结论通窍活血汤主要是通过抗炎、抗氧化、钙通道的调节、血脑屏障保护、调节脑血流、稳定斑块、抑制或促进神经递质释放、促进神经元再生等方面对血管性痴呆的病理进行调节。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探讨当归补血汤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功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方法 依托TCMSP和TCMID数据库筛选出当归补血汤的活性成分和蛋白靶点,通过GeneCards数据库搜集动脉粥样硬化发病靶点,将成分靶点与疾病靶点取交集筛选出关键靶点;再通过STRING 11.0平台、Omicshare分析平台进行蛋白互作(PPI)网络、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 通路富集分析,找出核心成分及枢纽基因,通过分子对接,进一步明确其发挥治疗效用的分子机制。结果 筛选得到当归补血汤治疗动脉粥样硬化14个化合物成分,36个关键靶点,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 通路富集分析筛选得到前20条信号通路,主要集中在炎症、心血管疾病、内分泌和代谢疾病等相关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3种度值较高的活性化合物与四类枢纽靶点蛋白均存在较强的结合作用,异鼠李素和AKT1蛋白结合性最强。结论 当归补血汤中槲皮素、山奈酚、异鼠李素等核心活性成分可通过作用于TNF、IL1B、IL6、AKT1等相关枢纽靶点,调节与炎症、氧化应激、脂质代谢相关的通路,达到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该研究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新香冲剂治疗流感的作用机制。方法 首先,基于SymMap、PubChem、FAF-Drugs4、TargetNet等网站工具,筛选新香冲剂中的活性成分,预测其靶点。通过GEO数据库获得人类流感疾病靶点。利用Cytosacpe3.6.0软件构建中药-成分、成分-靶点、药物-疾病蛋白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对网络进行拓扑结构分析,筛选出关键化合物和关键靶点。提取核心子网络,利用DAVID6.8在线工具对核心子网络的靶点做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分析和京东基因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利用分子对接方法分析关键化合物和关键靶点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 成分-靶点网络分析得到9种重要的活性化合物,关键化合物为芹菜素(Apigenin)。药物、疾病网络的共同靶点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是关键靶点。GO分析显示核心子网络与抗炎、调节免疫等多个生物学过程相关。KEGG富集分析得到甲型流感疾病通路。分子对接显示,芹菜素与MMP9可通过氢键结合形成稳定的构象。结论 新香冲剂通过抗病毒、抗炎、调节免疫等机制治疗流感,调控宿主细胞MMP9的表达是其发挥作用的途径之一,以上结论有待进一步开展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 从分子层面探讨预防肺疾一号方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作用机制,并探索预防肺疾一号方的潜在治疗靶点。方法 利用TCMSP数据库及BATMAN-TCM数据库筛选预防肺疾一号方的化合物成分,在PharmMapper数据库进行潜在靶点识别,然后使用David软件对靶点进行GO富集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iGEMDOCK软件进行分子对接分析。结果 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预防肺疾一号方的6味中药,发现其有效化学成分有58个,对应47个作用靶点;通过GO分析靶点富集出81个生物学过程、26个细胞组成及31个分子功能;通过KEGG分析得出靶点显著富集的信号通路有35条;分子对接分析得出,靶点CAT和化合物Daidzein-4,7-diglucoside的结合度最高。结论 预防肺疾一号方具有多成分、多靶点的作用特点,并通过参与多种生物过程,调控多条信号通路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并发挥其药理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方法研究黄山药干预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的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作用机制,旨在为其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PharmMapper数据库检索并筛选黄山药的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利用GeneCards、DisGeNet、OMIM、DRUGBANK筛选冠心病相关靶点,取两者交集靶点;利用STRING11.0获得蛋白互作关系,并通过Cytoscape3.7.2 构建PPI网络,MCODE插件分析黄山药干预冠心病关键靶点;采用R3.6.1中的ClsuterProfiler程序包进行GO、KEGG基因富集分析,得到黄山药干预冠心病的潜在作用通路,并利用Cytoscape3.7.2构建成分-靶点-通路图;采用 AutoDock Tools 1.5.6、MOE2019进行分子对接研究。结果 黄山药中筛选得到10个活性成分,其中涉及冠心病作用靶点62个,MCODE分析最终筛选出10个关键靶点;分子对接验证亦显示评分大于4.25者占总数90%,大于5者占88.3%,即大部分靶点与成分的结合活性较好;KEGG富集分析关键靶点主要被富集在MAPK 信号通路、Ras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雌激素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等20个显著相关通路,涉及炎症反应、免疫调节等140个显著相关生物过程。结论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了黄山药干预冠心病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特点,预测黄山药主要活性成分胡萝卜苷、延龄草苷、新甾体皂苷、progeninⅢ等,可能通过ALB、EGFR、SRC、MAPKs等靶点,作用于MAPK、雌激素、Ras、PI3K/Akt等信号通路干预冠心病,分子对接结果显示,黄山药中的核心化合物胡萝卜苷、延龄草苷、新甾体皂苷、progeninⅢ等与主要靶点(ALB、EGFR、SRC、MAPK1)的结合活性较强,为进一步开展黄山药干预冠心病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细胞验证方法,探讨当归-牛膝防治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的作用机制。方法 从TCMSP筛选当归-牛膝的活性成分,并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预测其作用靶点;从GEO、GeneCards、DisGeNET、TTD数据库收集OA相关靶点。取活性成分与OA交集靶点,借助Cytoscape 3.8.2的BisoGenet构建交集靶点的蛋白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CytoNCA拓扑分析获得PPI核心靶点,ClueGO对PPI核心靶点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运用Autodock 4.2软件对关键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构建IL-1β诱导的软骨炎症细胞模型,RT-PCR与流式细胞仪验证预测结果。结果 研究显示当归-牛膝活性成分与OA的交集靶点183个,PPI核心靶点373个;PPI核心靶点的GO富集分析涉及有丝分裂细胞周期相变等调控,KEGG涉及细胞周期、泛素介导的蛋白水解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显示槲皮素、汉黄芩素、山奈酚与关键核心靶点ESR1、RELA、MAPK1、CDKN1A、CDK2具有较好亲和力。RT-PCR显示核心药效成分可调节细胞周期信号通路靶点的mRNA表达水平,增加软骨细胞的S、G2/M期比例,提高软骨指标ACAN、COL2、SOX9的mRNA表达水平。结论 该研究验证了当归-牛膝药对可介导细胞周期信号通路而促使炎症软骨细胞的软骨增殖与修复,其防治OA的综合机制可涉及调节软骨细胞周期相变、促进软骨的增殖与修复、抗炎、抗凋亡等方面的多靶点、多途径机制,对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当归 牛膝 骨关节炎 分子对接 作用机制 细胞周期  相似文献   

9.
王莹  陈岩 《中医药通报》2023,22(1):52-56
目的 采用GEO芯片数据挖掘与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找出冠心病的差异表达基因,探讨丹葛止痛方治疗冠心病的作用机制。方法 基于GEO数据库及GEO2R平台筛选出冠心病的差异表达基因,利用药物靶点数据库分析平台,获取丹葛止痛方的活性成分及其对应的靶点,对比丹葛止痛方与冠心病的差异表达基因,获取共同靶点,基于共同靶点进行蛋白质相互作用(PPI)分析、GO功能与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获取冠心病差异表达基因2517个,丹葛止痛方靶点222个,两者匹配后获得共同靶点30个,PPI网络中获取核心靶点前5的依次为VEGFA、ESR1、MMP9、MDM2、PTGS2;GO富集分析共筛选出45个条目,KEGG通路富集分析共筛选出43条信号通路。结论 丹葛止痛方可通过多途径、多靶点治疗冠心病,为指导临床治疗及新药研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人参-陈皮配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主要活性成分和潜在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 从TCMSP数据库中获取人参、陈皮的活性成分和潜在靶点,疾病靶点利用DrugBank、TTD、GeneCards数据库获取。“药物-化合物-靶点”互作网络可视化由Cytoscape3.6.1软件完成。通过绘制韦恩图得到人参、陈皮和COPD的共有靶点,运用Cytoscape平台获取共有靶点相互作用关系。通过DAVID数据库对共有靶点进行GO、KEGG富集分析。活性成分和关键靶点的分子对接由autodock vina实现,并采用体外抗炎活性实验进行验证。结果 从人参和陈皮中共筛选得到27个活性成分,800个疾病靶点,药物和疾病共有靶点70个。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GO条目213个(P<0.01),KEGG通路富集筛选得到99条信号通路(P<0.01)。分子对接结果显示,甾醇类成分和黄酮类成分与关键靶点有较高的结合性。体外抗炎活性验证结果表明,川陈皮素、山奈酚、柚皮素、人参皂苷rh2能够减少炎症因子的分泌。结论 人参-陈皮配伍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和多通路调控炎症因子释放,达到治疗COPD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珍珠母超微粉蛋白、寡肽对小鼠镇静安眠作用。方法利用PCPA制造小鼠失眠模型,观察小鼠的自主活动情况,ELISA法测小鼠血中ATCH含量并计算脑及脑系数。结果阳性对照组、寡肽组小鼠的自主活动次数显著降低,小鼠血中ACTH的含量增加,但脑干系数无影响。结论超微粉寡肽类成分(MCP)镇静安眠活性最强,为镇静安眠主要活性部位,调节ACTH可能是其镇静安眠机制。  相似文献   

12.
病性的变化和转化以及疾病的传变是中医病理学的2个核心问题。它们可分别从阴阳五行数学的公理1和公理2、3得到圆满的解释。病性变化,其症结在于主导属性明晰度的大小发生变化;病性转化,其症结则在于主导属性明晰度的正负号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3.
丁香苦苷不同给药途径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并比较丁香苦苷单体两种给药途径在家兔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过程,考察丁香苦苷单体口服后的绝对生物利用度。方法:家兔静脉注射丁香苦苷注射液和灌胃给予丁香苦苷水溶液,采集血样,固相萃取小柱活化方法处理血浆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丁香苦苷血浆浓度,采用药动学软件3P97进行数据处理,确定药动学参数。结果:丁香苦苷静脉给药后在体内符合二室模型分布,其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如下:T1/2α为2.41min,T1/2β为15.38min。灌胃给药后丁香苦苷的药动学行为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Cmax为17.91min,T1/2(α)为9.642min,T1/2(β)31.748min。绝对生物利用度为35.9%。结论:丁香苦苷单体经口服和静脉两种给药途径给药后,吸收和消除均较快。  相似文献   

14.
蔚晓慧 《山东中医杂志》2003,22(10):585-586
简要论述了《老老恒言》中有关老年养生的思想和方法 ,认为饮食以调理脾胃为要 ,应注意饮食有节、五味调和、清淡为补 ;起居以养静为要 ,应注意调顺四时、起居有常、静养与导引相结合 ;养性以安命为要 ,应注意清心寡欲、修心养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了竞争力理论与战略理论,分析了中药产业竞争力提升的环境与条件,提出了提升中药产业竞争力的三大战略目标、三大总体战略、四条战略举措及三个实施阶段与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16.
羌蓝汤解热作用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家兔iv内毒素后,在体温升高的同时血浆cAMP含量与血清IL1、IL6水平显著升高。家兔ig20g/kg羌蓝汤可以抑制内毒素的致热作用,在解热的同时也抑制血浆cAMP含量以及血清IL1、IL6活性水平的升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胃脘痛证候的量化诊断规律。方法:以因子分析方法对808例胃脘痛患者的临床四诊信息进行分析。结果:因子分析从胃脘痛临床症状中提取12个因子,分别代表脾胃湿热、脾胃虚寒、肝胃气滞、气阴两虚、胃热炽盛、胃阴亏虚、肝胃郁热、脾胃气虚等8个证候,同时对各个证候进行量化。结论:因子分析所得的胃脘痛的常见证候分类及量化诊断为临床辨证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考察黄芩与黄连按不同比例配伍时,主要有效成分黄芩苷、盐酸小檗碱溶出率的变化规律,以探讨传统药对黄芩配伍黄连对有效成分煎出的影响。方法:根据临床常用方剂黄芩与黄连的配伍比例,选择按1:0、1:1、1:2、1:3、2:1、2:3、3:1、3:2、0:1等9个比例分别配伍,水煎煮回流法提取,经分离精制,制得各供试品,在优化的RP-HPLC条件下进行分析,比较色谱指纹图谱,考察主要成分黄芩苷、小檗碱的相对峰面积变化与配伍比例的关系。结果:黄芩与黄连按不同比例配伍后主要成分黄芩苷、盐酸小檗碱的含量各有不同的影响,黄芩苷溶出率与黄芩比例成非线性关系,盐酸小檗碱溶出率与黄连比例亦成非线性关系,黄芩的最佳配伍比例是3:1,黄连的最佳配伍比例是1:3。结论:按不同比例配伍黄芩、黄连合煎过程中,黄芩苷、盐酸小檗碱溶出率有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9.
运用数字化色谱指纹谱技术设计中药复方专利技术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中药复方是中医学的精髓,但目前专利法的设置以及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格式不利于中药复方的技术保护。数字化色谱指纹谱将色谱峰的定位和峰面积以数字化形式进行表达,不仅能够比较准确地表达一个组合物的内在总体情况,亦能较完整地反映出复杂中药复方产品的化学组成特征。作者认为,数字化色谱指纹图谱技术不仅能准确反映中药复方的整体质量状况,也可用于中药复方专利中技术特征的描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医按摩对亚健康状态改善的临床效果,探索非药物治疗亚健康状态的方法。方法:将120例心理性亚健康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中药治疗和心理行为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中医按摩调治。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33%,对照组为76.67%,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对疲劳乏力、睡眠障碍、记忆力减退和注意力不集中、肌肉酸痛、焦虑5项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按摩可以有效改善亚健康状态的主要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