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0 毫秒
1.
王双龙  许模  覃礼貌  蔡斌 《人民黄河》2012,34(4):123-125
坝基开挖后,表层岩体会产生松弛卸荷现象,引起表层岩体声波波速明显降低,在表层形成低波速带。某水电站坝基左岸表层低波速带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坝基岩体表层低波速带的空间分布呈层状,局部出现异常深度;坝基表层低波速带在空间上的分布状况与表层岩体浅表生时效变形、建基面地质构造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
针对引汉济渭工程三河口水库拱坝建基岩体,在勘察阶段利用地质钻孔进行了一系列钻孔岩体变形试验和声波测试工作,揭示了基岩变形特征,获得了钻孔岩体变形模量与声波波速的相关关系,建立了主要基于钻孔声波检测的建基面选择标准。据此建议建基面由原来的501 m高程优化到504.5 m高程。该优化方案的合理性已在坝基开挖及其变形监测中得以验证。  相似文献   

3.
坝基弱风化岩体的利用恰当与否直接涉及到重力坝建基面的选择及开挖深度的确定.本文结合官地水电站大坝坝基建基面的选择,分析研究了弱风化岩体的利用现状,为高重力坝坝基弱风化岩体利用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坝基开挖后,建基面表层岩体普遍存在一层声波低速带。本文结合溪洛渡高拱坝建基要求,讨论了表层岩体低波速带的划分标准,分析了表层低波速带岩体的工程特性,并提出了相应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易毅  汤子坚  张春安 《人民长江》2014,45(22):37-39
采用声波测试方法对大岗山水电站坝基岩体开挖完成后的岩体质量进行评价。因坝基岩体受开挖爆破、卸荷松弛及地质构造缺陷等因素的影响,岩体表层会出现不同深度的低波速带。通过对其表层低波速深度与爆破松弛深度以及表层低波速带深度等值线与地质构造的对比,分析了坝基岩体表层低波速带产生的原因及表层低波速带局部深度异常原因。  相似文献   

6.
为确定坝高超过200 m的特高拱坝建基面可利用岩体的选择标准,对国内7座特高拱坝建基岩体的利用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价,通过工程类比法分析了特高拱坝建基面可利用岩体的选择因素,提出了特高拱坝建基面可利用岩体的选择标准。研究表明,特高拱坝及坝基在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模式为压破坏和剪破坏,要求拱坝建基岩体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抗变形能力、抗剪切能力以及抗滑稳定性。国内特高拱坝建基面可利用岩体的选择主要是以岩体质量分级为综合评价指标,不同坝基部位可选择不同质量级别的岩体;Ⅱ级岩体是特高拱坝的优良的建基岩体,中部建基面可以有效地利用部分Ⅲ1级岩体,上部可适当利用Ⅲ2级岩体;对于特高拱坝坝基,变形模量和黏聚力略大于规范建议值;特高拱坝建基面可利用岩体选择以荷载及应力水平为基础,以拱坝稳定为前提,以变形、强度等力学参数为依据,以岩体质量级别为具体表征,按不同高度分区域进行多因素综合论证和选择。  相似文献   

7.
工程物探以其快速、便捷、对结构无损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坝基岩体质量检测方面。大岗山、锦屏一级水电站等高拱坝坝基岩体质量采用声波及钻孔全景图像等物探测试技术与方法,在开挖完成后一定时间内对坝基岩体岩体的松弛发展情况进行长期观测。通过对坝基岩体在长期观测期间波速的衰减率、钻孔全景图像裂隙的开度比及数量比分析,总结坝基岩体松弛的空间及时间效应,为设计过程中的固结灌浆深度验收标准等关键参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构造层状坝基工程岩体结构分类的三角多项式函数,结合基于实际工程的岩体结构的典型特征,利用其数学特征所展示的韵律进行岩体结构类型的划分和识别,对清江高坝洲层状坝基岩体典型岩体结构建立的三角模式图,作为层状坝基岩体结构的标准模式。  相似文献   

9.
金沙江鲁地拉电站坝基基岩主要为变质砂岩,坝址区断层、裂隙发育,且透水率大,考虑到建基面表层基岩卸荷松弛或受坝基开挖爆破影响裂隙面张开等不利因素,需对坝基进行固结灌浆,以提高坝基岩体的完整性。为掌握坝基岩体破碎带固结灌浆施工技术参数、施工工艺、灌浆质量及坝基灌浆的可靠性,根据设计要求,需进行有盖重灌浆试验。结果表明,有盖重灌浆能明显提高坝基岩体的整体性和均匀性,且可灌性好。岩体波速、弹性模量、变形模量的提高幅度均较大,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0.
大岗山拱坝建基面开挖爆破声波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春安  梁普利 《人民长江》2012,43(22):80-82
大岗山拱坝建基面在开挖爆破过程中,通过分析爆破前后岩体波速的衰减率,判断爆破是否对建基岩体造成损伤破坏,从而为制定减小爆破过程对岩体造成损伤的措施提供依据;在建基面开挖完成后,通过分析爆破检测孔不同深度处波速的变化特征,找出岩体松驰深度,为建基面进一步处理和坝基固结灌浆等提供参考。声波检测表明,开挖爆破对建基面的影响程度属于正常范围,开挖过程中爆破控制较为理想,对建基岩体的损伤较小。  相似文献   

11.
坝基岩体质量检测是坝基开挖验收、基础处理、设计优化和工程质量控制的基础和关键。为准确探明保丰水库坝基开挖后基岩地质状况、结构类型及完整性,文章采用声波检测法,对坝基3组9个130.8m钻孔开展跨孔声波测试,通过对声波持续时间的记录并计算岩体纵波波速,反演解译探测区域的坝基岩体完整性及沿深度方向岩体特征。结果显示,跨孔声波检测数据详实可靠,成果曲线形象直观。水库坝基岩体完整性评定为"较完整",可为后续方案优化及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对于150 m以上级别的高坝、超高坝,坝基岩体质量分级以及大坝建基面选择对坝基工程处理、大坝体型设计以及坝型坝线比较等,均有决定性的控制作用。就水利水电工程项目而言,目前国内外采用的坝基岩体质量分级方法,主要有RMR分级系统、GSI分级、《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2014)和《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的相关标准。大量工程实践表明,影响坝基岩体质量的因素主要是岩石强度、岩体结构和赋存条件。结合新疆某工程坝基岩体质量分级研究,得出影响和制约该工程坝基岩体质量的主要因素为:岩石饱和抗压强度、岩体结构类型以及结构面性状特征(结构面组数、间距及结合程度)、风化与卸荷程度、声波波速、地震波波速、完整性系数、钻孔RQD和地下水状态等;据此,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制定了坝基岩体质量分级标准。  相似文献   

13.
主要介绍采用钻孔弹模法和声波法对灌浆处理后的坝基岩体进行质量检测的原理和方法。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点进行钻孔弹模试验和孔内波速测量,获取灌浆后坝基岩体的变形特性参数,得到波速值Vp与弹性模量值E之间的潜在关系,然后利用波速对岩体质量进行分级和评价。对比分析表明,该方法对灌浆岩体质量检测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在介绍大岗山水电站建基岩体的波速测试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建基岩体变模检测孔波速测试曲线的3种类型,即阶梯上升状曲线、波状曲线和近直线状曲线,分析各波速曲线的形成机制及每种波速曲线所代表的地质背景。分析波速测试结果普遍较低的原因,认为大岗山水电站拱坝建基岩体整体性状欠佳主要受诱因(建基面上部岩体以及岩体内部洞室的开挖卸荷作用)和内因(岩体结构特征)的综合作用,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导致岩体松弛。  相似文献   

15.
坝基和坝肩岩体的变形特征是影响大坝施工工艺和大坝能否长期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为合理确定叶巴滩水电站岩体的变形模量,基于岩体质量分级,进行了室内试验和现场刚性承压板试验。通过数理统计分析,结合岩体质量及其所处地质环境给出岩体变形参数建议值,并用声波对变形试验结果进行拟合,得到其相关系数大于0.83,即证实了实验成果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米德才  陆民安 《水力发电》2006,32(12):43-45,92
坝基开挖受卸荷和爆破影响,建基面岩体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百色大坝坝基为辉绿岩体,隐微裂隙发育,开挖后出现表部0.5~1.6m(局部2~5m厚)厚的低波速松弛、破碎岩体,通过复核发现,在采取有盖重固结灌浆、缩短第一灌浆段长度、增大灌浆压力等措施后,松弛层固结效果明显,纵波速度恢复到接近受损前的程度,岩体的整体性得到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17.
清江水布垭面板堆石坝趾板可利用建基面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工程类比、建坝岩体力学性质研究成果分析、趾板区岩体声波测试、岩体变形试验以及岩体质量评价等多种方法对趾板建基岩体性状进行综合分析,确定了水布垭面板堆石坝趾板可利用建基面标准。提出了以硬岩声波波速3.8 km/s,相对软岩声波波速3.2 km/s作为建基面验收标准,并以弱卸荷带岩体作为水布垭面板堆石坝趾板建基面。  相似文献   

18.
弹性波检测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万家寨水利枢纽工程为例,简要介绍弹性波检测技术的应用,具体内容包括:坝基可利用岩体和层间剪切带检测,建基岩体质量检测,坝基岩体卸荷的时间效应检测,不同施工状态下坝基层间剪切带变形效应检测,坝基固结灌浆效果检测,地下洞室岩体卸荷厚度和大坝混凝土与基岩接触程度检测,相应成果在坝基地质调查和质量评价中发挥了较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