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0 毫秒
1.
人性化护理模式在骨科手术病区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贺月华 《吉林医学》2010,31(11):1530-1531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模式在骨科手术病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50例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护理管理中实施整体护理模式时、并应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将2008年收治的650例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护理管理中实施整体护理模式。结果: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为99%,护患纠纷发生率为1.0%。同比比去年,满意度增加了11.5%,护理纠纷发生率减少了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人性化护理模式应用于骨科手术病区护理管理,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增加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妇产科开展人性化护理服务对降低护患纠纷的价值。方法选择该院妇产科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20例患者为对照组,另选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12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人性化护理服务,对两组患者护理后患者满意度、护患纠纷发生率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5.00%,对照组为83.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患纠纷发生率10.00%,与观察组2.5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产科应用人性化护理服务能促进护患关系和谐,获取患者信任,从而减少护患纠纷发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人性化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新入职的100名护理人员,将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管理,观察组接受人性化管理,比较1 a后两组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掌握程度、护理人员对管理的满意度、患者对护理能力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专业知识掌握程度高于对照组(93.0%比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对工作环境、工资待遇和人际关系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服务态度、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和医患沟通能力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应用于护理管理中,可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和对护理管理的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值得在医护管理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650例骨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5例,对照组患者在住院期间给予骨科常规的整体护理,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期间给予人性化护理。观察比较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护患纠纷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1),并且护患纠纷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骨科开展人性化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配合度和满意率,可作为骨科护理的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5.
许碧东 《当代医学》2016,(16):95-96
目的:研究安全文化在呼吸内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6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给予安全文化护理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病房管理评分得分(93.1±1.5)分、基础护理质量评分得分(95.2±2.3)分、消毒隔离质量评分得分(94.9±2.5)分及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得分(95.1±2.2)分;对照组病房管理评分得分(78.1±1.4)分、基础护理质量评分得分(78.2±2.0)分、消毒隔离质量评分得分(78.8±2.4)分及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得分(73.5±2.5)分。经过相关的统计学数据分析显示,2组患者的评分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护患纠纷发生率为2.5%(2/80)、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2.5%(2/80);对照组护患纠纷发生率为5.0%(4/80)、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12.5%(10/80),观察组护患纠纷发生率以及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全文化在呼吸内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服务在骨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4例骨科病房患者并随机分为2组,分别接受常规护理服务(对照组42例)与人性化护理服务(观察组42例),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出院前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均明显降低,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7.6%)与对照组患者(81.0%)相比明显升高,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服务在骨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能有效改善患者心理情绪,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肖慧玲 《当代医学》2016,(16):105-106
目的:探讨人性化服务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2014年7月~2014年12月就诊的患者73例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管理,另选取2015年1月~2015年5月收治的73例门诊患者为观察组,在护理管理中落实人性化服务,比较2组的护理满意度与护理纠纷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患纠纷率为2.74%(2/73),较对照组的15.07%(11/73)有显著下降;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75.34%,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0.41%,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2项指标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人性化服务理念深刻地落实于门诊护理管理工作中,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缩短输液患者等候时间,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临床应用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强化儿科护理细节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济源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4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接受儿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强化护理细节。比较两组护理质量(包括医院感染、护理差错和护患纠纷的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医院感染、护理差错和护患纠纷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5.71%比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儿科护理细节能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差错,促进护患和谐,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协同护理模式在帕金森病(PD)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PD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协同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自我管理能力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日常行为管理得分、认知症状管理得分、疾病管理得分高于同组护理前和对照组护理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后日常行为管理得分、认知症状管理得分、疾病管理得分分别与同组护理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对疾病知识介绍和护理态度的满意度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对病房环境和护理水平满意度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协同护理模式可提高PD患者自我管理疾病的能力,改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分析人性化护理方法在乳腺癌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单盲原则将62例乳腺癌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的31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的31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性化护理方法在乳腺癌患者临床护理中应用能够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有利于和谐护患关系与医患关系的构建,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索危重症护理小组对全院重症患者护理同质化管理的效果.方法 将2019年6月—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74例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9年6月—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37例患者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2020年1月—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37例为观察组,接受危重症护理小组实施的同质化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护理满意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护理安全、表格填写、病房护理、病房管理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86.49%,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7.30%,对照组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护患纠纷和护理意外发生率分别为8.11%和5.41%,观察组均未发生护患纠纷和护理意外,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建危重症护理小组为危重患者提供同质化护理干预后可使得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率均明显提高,减少护患纠纷和护理意外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护士长管理干预对提高护理质量及减少护患纠纷的效果观察。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我院接受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其予以常规护理,选择2016年7月至2017年1月我院接受的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其实施护士长管理干预。对两组护理满意度及护患纠纷发生率予以比较。结果观察组各项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患纠纷发生率6%,小于对照组的18%,两组差异均存在明显性(P0.05)。结论采用护士长管理干预模式,能够提升护理工作质量。有利于减少护患工作纠纷,在临床护理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值得继续及实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50例乳腺癌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实施常规临床护理,针对护理风险予以对症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之上制定风险管理制度,并按照风险管理模式进行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期护理风险管理。结果观察组各项相关指标显然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护理过程中不安全事件发生及护患纠纷发生情况,观察组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为12.0%,无护患纠纷发生,对照组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为44.0%,护患纠纷发生率为12.0%,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在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期中的应用,可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降低化疗护理过程中不安全事件发生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质量控制在急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急诊患者,其中在急诊护理质量管理质量控制实施前的40例为对照组,在急诊护理质量管理质量控制实施后的40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合格率、患者满意度及护患纠纷发生率等差异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于急诊就诊期间护理质量合格率为87.5%、患者满意度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8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于急诊就诊期间护患纠纷发生率为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科护理质量管理控制,可以明显提高急诊患者救治期间的合理质量合格率、护理满意度,有效减少了护患纠纷的发生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急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104例急诊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开展人性化护理。对2组患者干预后满意率及住院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急诊治疗时间为(11.63±3.06)h,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9.21±5.63)h,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满意率为94.2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1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开展人性化护理,可促进护患关系和谐,降低纠纷发生,对患者顺利开展急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在本院行妇产科手术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各项护理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8.0%,对照组的满意度为82.0%,对比结果(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性化护理能有效提升妇产科手术的护理质量,提升患者的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骨外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灵宝市第一人民医院骨外科收治的3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管理方法,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管理的基础上实施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管理实施前后风险事件、护患纠纷、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等变化情况。结果对骨外科病房实施风险管理后,研究组的风险事件及护患纠纷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的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外科病房在常规护理管理的基础上实施风险管理,能够有效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综合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从而进一步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老年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1月淇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92例老年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优质护理。干预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效果、护理满意度。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状况。采用Barthel指数评分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康复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分别为84.8%、97.8%。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有助于老年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有利于改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护患关系的影响。方法:选择住院治疗的患者156例,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7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式,试验组患者在给予常规护理基础上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工作满意度、护患纠纷发生率等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护理工作满意度为73.08%,试验组患者的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8.72%,两组患者的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护患纠纷发生率为11.54%,试验组患者的护患纠纷发生率为2.56%,两组患者的护患纠纷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降低护患纠纷事件的发生,在改善医患关系的同时更有助于患者的病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分析人性化护理在心内科冠心病监护病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期间冠心病监护病房收住的13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9例,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两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通过护理后,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分别为94.20%和73.91%,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监护病房患者中使用人性化护理,能明显提升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患矛盾,增加护理人员的责任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