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套式PCR扩增在病毒(CAV)687bp片段,分别以HaeⅢ,HinfⅠ和HpaⅡ酶切,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其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用该技术对我国山东分离株的分析表明,SJ1和SJ2与日本的TK5803株和瑞典的1/80和1/91株相同,应属于Tcdd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图谱多态性(RFLP)分类方法中的第2组。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使用分别扩增整个S1糖蛋白基因 (引物A)和S1糖蛋白基因N_端高变区Ⅰ (引物B)的 2对引物对 3个IBV标准株M41、Connecticut、Arkansas及 5个地方分离株 (C60 ,D41A ,D41B ,A112 1,A1171)进行RT_PCR扩增。用引物A时 ,有 5个IBV毒株扩增到目的片段 (172 0bp) ;用引物B时 ,所有 8个IBV毒株均得到与预计大小相符的目的产物 (2 2 8bp)。对 172 0bp的PCR产物用限制性内切酶HaeⅢ进行酶切 ,结果得出 3个不同的RFLP图谱 ,其中M41、Connecticut、D41B具有相同的HaeⅢ酶切图谱。Arkansas和D41A则分别具有互不相同的图谱 ;对 2 2 8bp的PCR产物进行DdeⅠ、RsaⅠ限制性内切酶消化 ,根据它们的RFLP图谱 ,8个IBV毒株可分为 5个基因型。综合 2对引物的PCR产物的RFLP分析结果 ,8个IBV毒株可分为 7个基因型 ,分型的结果与传统的血清学方法吻合。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和技术具有快速、简单、特异、灵敏等优点 ,为现场流行毒株的定型(基因型 /血清型 )及其S1基因变异的跟踪研究以及更有效防制传染性支气管炎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山羊痘病毒基因组DNA的提取及酶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山羊痘病毒贵州分离株(LD株和QL株)和参考株(Y株和B株),采用Vero细胞增殖和差速离心浓缩后,以SDS-蛋白酶K法提取病毒基因组DNA,以3种核酸内切酶EcoRⅠ、HindⅢ和PstⅠ进行酶切图谱分析。接种山羊痘病毒48h~60h后,Vero细胞呈现典型的细胞病变;病毒基因组提取样本的纯度在1.8~1.9之间,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均出现一条纯净的DNA条带;经3种内切酶酶切后,贵州分离株的酶切图谱与参考疫苗毒株Y株基本一致,比参考弱毒株B株少3条~4条酶切片段。这为山羊痘病毒毒力基因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gB基因的扩增及酶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从内蒙古区分离的2株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株的DNA为模板,用设计好的1对引物对这2株毒株的gB基因进行了PCR扩增,并对扩增产物分别用BglⅡ、PstⅠ、HindⅢ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结果表明,2个分离株均能特异性地扩增出该病毒gB基因片段,片段大小完全一致,为2.6kb;扩增产物的酶切图谱与参考株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5.
伪狂犬病毒DNA限制性内切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5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BamHI、KpnI、SalⅠ、BglⅡ和HindⅢ)建立了伪狂犬病毒闽A株DNA的内切酶图谱,并与Buk株、Shope株、Norden株、S株,台湾NTU株进行比较,认为闽A株与美国或欧洲毒株无关,而与台湾株同源,表明核酸限制性内切酶分析在伪狂犬病病毒研究中是一种毒株鉴别、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的有用工具。  相似文献   

6.
RT—PCR和RFLP对我国部分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分离株分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2 对引物分别对4 株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标准毒株(Gray、M41、H120、MA5)和5 株国内地方分离株(KF8、18KF7、QF3、XF7、XF18)进行RT-PCR,结果均获得了与预期大小一致的片段。对此2 种PCR 产物进行了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分别用3 种限制性内切酶(HaeⅢ、HinfⅠ、PvuⅡ)进行酶切,根据不同的酶切图谱将测试的IBV 毒株分为不同的基因型。2 对引物的PCR 产物酶切分型结果基本一致。9 株IBV 毒株分为3 种基因型,即H120、M41、XF7、XF18、MA5 和KF8 属于Ⅰ型,Gray 属于Ⅱ型,QF3、18KF7 属于Ⅲ型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使用分别扩增整个S1整个S1糖蛋白基因(引物A)和S1糖蛋白基因N-端高变区I(引物B)的2对引物对3个IBV标准株M41、Connecticut、Arkansas及5个地方分离株(C60,D41A,D41B,A1121,A1171)进行RT-PCR扩增,用引物A时,有5个IBV毒株扩增到目的片段(1720bp);用引物B时,所有8个IBV毒株均得到与预丈夫大小相符的目的产物(228bp),对1720bp的PCR产物用限制性内切酶HaeⅢ进行酶切,结果得出3个不同的RFLP图谱,其中M41、Connecticut、D41B具有相同的HacⅢ酶切图谱,Arkansas和D41A则分别具有互不相同的图谱;对228bp的PCR产物进行DdeI、RsaI限制性内切酶消化,根据它们的RFLP图谱,8个IBV毒株可分为5个基因型,综合2对引物的PCR产物的PCR产物的RFLP分析结果,8个IBV毒株可分为7个基因型,分型的结果与传统的血清学方法吻合,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和技术具有快速、简单、特异灵敏等优点,为现场流行毒株的定型(基因型/血清型)及其S1基因变异的跟踪研究以及更有效防制传染性支气管炎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河北省猪源耐药大肠杆菌的质粒携带情况,追踪耐药菌株的同源性,试验对已经过系统鉴定及药敏试验的12株猪源大肠杆菌进行质粒提取并使用限制性内切酶HindⅢ酶切,进行质粒谱型分析,探讨大肠杆菌耐药性与质粒及其酶切图谱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分离菌株质粒的获得率为100%;来源相同的菌株一般有相同或相似的质粒酶切图谱,来源不同的菌株酶切图谱大多不同,但亦有相同的。说明河北省不同地区的大肠杆菌也有同源性菌株存在;大肠杆菌的质粒携带与细菌的耐药性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9.
从豫西地区发病鸡群中分离的鸡减蛋综合征病毒 (EDSV) ,经非免疫鸡胚增殖后 ,用差速离心法纯化和蛋白酶 K法抽提 ,得到全长约 34.3kb的 EDSV基因组。分别以 Hind 、Bam HI、Eco RI及 Bam HI Eco RI对 EDSV -g DNA进行限制性酶切 ,分别得到 10、4、4和 7个片段。用 10 g/ L琼脂糖凝胶电泳酶切样品并以凝胶成像系统对酶切片段的大小和分子量进行测定。将这些结果与 NE4、WPDV2 0 5、AV-12 7标准株及 B8/ 78株基因组 DNA由相同酶切的结果进行比较 ,发现豫西地区 EDSV与AV- 12 7和 B8/ 78较为相似 ,但也存在微小差别 ,与其他毒株的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10.
鹑源减蛋综合征病毒QAVc—94株的酶切图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HindⅢ、EcoRⅠ、PstⅠ、SphⅠ、BamHⅠ、BamHⅠ和BglⅠ6种限制酶,对QAVc-94株和AV-127国际标准株的DNA进行酶切图谱比较结果发现,QAVc-94株用上述6种酶酶切得到的片段数分别为10、3、12、4、6、9条,将各片段碱基数相加得出其基因组长34.7kb,略高于国内的报道,而与Zask等的结果相接近,从分子水平上将QAVc-94鉴定为一株EDSV。对照AV-127株的酶切结果与文献报道相符。QAVc-94株酶切图谱分析显示:HindⅢ和EcoRⅠ的酶谱与报道的其他EDSV分离株基本相似,HindⅢ的酶谱与国内研究最多的AA-2长春分离株一致,EcoRⅠ的酶谱结果与Zask等报道的B8/78株相同。而其他4种限制酶的酶切图谱与已报道的各地分离株相比,差异较大,如PstⅠ和BglⅠ多出2-5个识别位点。说明鹌鹑源EDSV已与鸡源、鸭源、鹅源EDSV有较大的变异,是一株血清型相同而基因型不同的鹌鹑减蛋综合征病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