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临床上,有心绞痛症状患者伴随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持续升高往往被医生考虑为急性心肌梗死,但我科收治1例这样非急性心肌梗死型冠心病而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持续升高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贾超  杨芳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34):8369-8370
目的:了解三种心肌标志物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b)在急性心梗(AMI)患者血清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我院急性心梗(AMI)自入院后7d内不同时间测定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b)的浓度。结果:AMI患者在发病后不同时间内三种心肌标志物的浓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结论:心肌标志物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b)的联合检测有助于早期准确地诊断急性心梗和病情分析。  相似文献   

3.
血清CK-MB活力假性增高原因分析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某些非心源性疾病患者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升高的原因及与疾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日立718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试CK及CK-MB,检出CK-MB异常升高者,且CK-MB/CK超过30%者,进一步用CK同工酶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并结合病情进行分析。结果 42例非心肌梗死患者血清标本中(包括3例溶血标本),总CK活力相对较低,癌症患者CK-MB假阳性比例较大,其中CK-MB占CK总活力在30%-49%有24例,大于50%的有18例。42例经CK同工酶电泳证实,CK-MB活性实际为正常,但出现脑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BB)或异常CK同工酶带。结论 应用酶免疫抑制法测定非心肌梗死患者CK-MB时,如果CK-MB超过CK30%以上,可能是血清中CK-BB、巨CK、腺苷酸激酶的存在,影响CK-MB的假性升高。  相似文献   

4.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作为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酶学指标,其特异性和敏感性已得到公认。如果血清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同时升高,且CK—MB/CK大于10%,则应考虑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但在临床工作中,却可以见到CK和CK-MB持续升高,且后者甚至高于前者而无心肌梗死证据,给临床诊断造成困惑,甚至导致误诊误治。现将临床上遇到的1例报道如下,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血清肌酸激酶(CK)及其脑型(CK-BB)和心型(CK-MB)同工酶是反映机体脑组织和心肌损害的特异性指标,在新生儿窒息所致的心脑损伤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为了解健康新生儿出生早期血清CK及同工酶的活性变化,我们动态检测了健康新生儿脐血,出生后24h内和第3d血清CK及同工酶活性,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所有受检新生儿均在我院产科出生,胎龄36~42w,出生体重2800~4000g,Apgar评分>8分,出生方式有剖宫产和阴道产(均为顺产),无它内窘迫及产后窒息,体格检查正常。1.2实验方法取新生儿脐静脉血3ml及出生24h…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心肌酶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对5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五项心肌酶指标进行检测。结果:心肌酶一项以上增高者51例,占91.1%,大部分患者血清中伴随LDH、n—HBDH的异常增高,CK基本正常,而CK—MB异常增高,CKMB/CK〉50%的有48例占85.7%。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心肌酶普遍增高,尤其以LDH、α-HBDH及CK—MB增高显著,CK—MB升高可作为晚期肝癌预后较差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血清肌酸激酶(CK)、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联合MRI征象检查评估胎盘植入的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2015年4月~2021年4月收治的108例可疑胎盘植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产后病理诊断结果将患者分为胎盘植入组(n=30)及非胎盘植入组(n=78)。检测所有孕妇产前血清CK和sFlt-1水平,并进行MRI检查。比较两组血清CK、sFlt-1水平,MRI检查异常征象(胎盘内暗带、胎盘内血管、子宫膨大、子宫边界中断)发生率。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CK、sFlt-1水平与胎盘植入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胎盘内暗带、胎盘内血管、子宫膨大、子宫边界中断与胎盘植入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CK、sFlt-1水平联合MRI检查评估胎盘植入的临床价值。结果 胎盘植入组的血清CK水平高于非胎盘植入组,sFlt-1水平低于非胎盘植入组(P<0.05);胎盘植入组MRI检查出现胎盘内暗带、胎盘内血管、子宫膨大、子宫边界中断的发生率高于非胎盘植入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CK水平、胎盘内暗带、胎盘内血管、子宫膨大、子宫...  相似文献   

8.
人心肌肌钙蛋白T(cardiac troponin T,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肌红蛋白(myoglobin,Mb)是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血清标志物。本组对急性心肌梗死(AMI)、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和健康人群进行cTnT、Mb和CK—MB的联合检测,对cTnT、Mb和CK—MB在诊断心肌损伤的灵敏度及特异性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本院确诊为AMI的65例患者以及65例健康对照者进行CTnI、CK—MB、hs—CRP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AMI组血清CTnI、CK—MB、hs—CRP含量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TnI、CK—MB、hs—CRP联合检测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有助于早期诊断急性心梗。  相似文献   

10.
血清肌酸激酶MB型同工酶(CK—MB)作为一种主要存在于心肌的特异酶,对心肌梗死及心肌炎的诊断有重要的价值,CK—MB活性升高作为小儿心肌炎的特异性指标之一,颇受临床医生重视,但多年来,临床上对儿童血清CK—MB活性参考值一直采用成人标准,即CK-MB〈25U/L,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常遇到血清CK-MB活性〉25U/L的健康儿童,为了确定儿童血清CK-MB的活性参考值,我们对200例健康儿童进行了血清CK—MB活性测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病毒性脑炎患者血清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急性病毒性脑炎血清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CK—BB)的动态变化。方法取健康献血员(健康对照组40例)血清40份(各2mL);急性病毒性脑炎(患者组50例)发病后第1、3、7天各抽取肘静脉血4mL,分离血清。应用谭氏法检测血清中CK—BB的变化。结果患者组CK—BB活性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发病后第3天CK—BB活性高于第7天和第1天(P〈0.05);病情进展型病例CK—BB的含量在发病后第1天和第7天高于病情稳定型病例(P〈0.05);多病灶患者血清CK—BB含量高于单病灶患者(P〈0.05)。结论血清CK—BB可以作为早期诊断急性病毒性脑炎的指标之一,是观察急性病毒性脑炎病情的发展变化、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患儿联合检测血清中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水平对诊断合并病毒性心肌炎的价值。方法将188倒HFMD患儿分为确诊合并精毒性心肌炎组、疑似舍并病毒性心肌炎组、无合并病毒性心肌灸组。所有惠儿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检测血清中的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水平,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确诊合并病毒性心肌炎组与疑似合并病毒性心肌炎组血清中CK—MB、cTnI均高于无合并病毒性心肌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确诊合并病毒性心肌炎组血清中CK—MB、cTnI与疑似合并病毒性心肌炎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确诊组与疑似组两项检测中的总异常率均分别高于两纽中CK—MB、cTnI单独检测异常率(P〈0.05,P〈0.05)。结论CK—MB、cTnI在HFMD中诊断合并病毒性心肌炎有重要意义;HFMD患儿同时检测血清中CK—MB、cTrI水平,可以提高合并病毒性心肌炎的捡出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YO)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将临床确诊为AMI的82例患者(观察组)和97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分别进行血清cTnI、MYO、CK—MB检测,并对两组3种检测指标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血清cTnI、MYO、CK—MB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患者随疾病发作时间延长,cTnI和CK—MB血清水平呈上升趋势,MYO呈下降趋势;3种检测指标以MYO出现峰值的时间最短,其次为cTnI和CK—MB。结论血清cTnI、MYO、CK—MB联合检测对AMI的早期诊断和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是由B和M两条亚基组成的二聚体,有三种同工酶。存在于脑和前列腺等非肌组织者为CK-BB,存在于骨骼肌及心肌中为CK-MM,心肌除以CK-MM型为主外,尚有CK-MB型。正常血清中绝大部分为CK-MM型,  相似文献   

15.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是心肌损伤的重要标志物之一,也是目前广泛用于临床心肌梗死辅助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对其测定准确性要求也越来越高。选择一种灵敏度高、所受干扰因素影响小的方法检测CK—MB是非常重要的。现对肌酸激酶同工酶质量、肌酸激酶同工酶活性在心肌梗死和脑梗死中的表达进行比较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是心肌损伤的重要标志物之一,也是目前广泛用于临床心肌梗死辅助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对其测定准确性要求也越来越高。选择一种灵敏度高、所受干扰因素影响小的方法检测CK—MB是非常重要的。现对肌酸激酶同工酶质量、肌酸激酶同工酶活性在心肌梗死和脑梗死中的表达进行比较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肌酸激酶(CreatineKinase.CK)是由B和M两ha基组成的二聚体,有三种同工酶。存在于脑和前列腺等非肌组织者为CK-BBj存在于骨骼肌及心肌中为CK-MAI,心肌除以CK-MM型为主外,尚有CK-MB型。正常血清中绝大部分为CK-MM型,偶可见有CK-MB型。急性心肌梗塞后三小时,即可出现CK-MB型显著增高,对心肌梗塞的早期诊断具有特异性的意义。当前,检测CK—MB较为理想的方法是免疫抑制原理法.该法具有快速、简便的特点,可应用于大批量常规检查。本文就我科应用BPC216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速率法检测血清CK-MB酶活力的情况简…  相似文献   

18.
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心肌酶谱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对心肌的影响。方法选择住院的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及对照组各60例,收集血清,测定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5项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轮状病毒肠炎组α—HBD及CK、CK—MB显著增高(P〈0.01)。其他指标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轮状病毒肠炎常合并心肌损害。该组60例患儿中心肌损害发生率为40%。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与肌酸激酶(CK)活性的比值在健康体检人员中进行恶性肿瘤筛查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09年8月至2013年9月间的住院患者,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恶性肿瘤的患者120例,健康对照组120例为来我院健康体检者,排除恶性肿瘤及任何心源性及其它疾病。用BECKMAN COULTER AU680生化系统进行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和肌酸激酶活性的检测,计算二者的比值,并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健康对照组120例,CK-MB/CK平均值为25.2%,肿瘤组CK-MB/CK的平均值为45.9%,经统计学分析,二者有显著区别。结论:健康查体人员若CK-MB/CK升高,应该做进一步的检查,以便排除是否有恶性肿瘤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精神病病人血清中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集85例精神病病人和90例健康人空腹静脉血,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CK、CK-MB、LD和AST 水平.结果 精神病组血清CK、CK-MB、LD和 AST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2.101~8.557,P〈0.05).结论 精神病病人血清中CK、CK-MB、 LD和AST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