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炎症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在祖国传统医学称为"哮病",是一种突然发作以呼吸急促、喉中哮鸣有声甚则喘息不能平卧为临床特征的疾病,是由于宿痰内伏,遇诱因引触,导致痰阻气道,气道挛急,肺失肃降,肺气上逆所致的发作性痰鸣气喘疾患。用中药贴敷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是通过穴位刺激和药物渗透吸收的双重作用,达到调整人体脏腑功能、消除炎症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致使气道具有高反应性,引起气道缩窄,临床表现以反复发作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等症状。笔者于2001年3月~2002年6月,采用针刺单穴清喘穴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42例,疗效显著,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痰鸣气喘疾病,属中医"哮证"、"喘证"范畴。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中医以改善肺功能为主,多用针灸、中药等。西医以抗炎和解痉,提高免疫力治疗为主,包括糖皮质激素、β2受体激动剂等,但不良反应较多、反复使用易产生耐药性[1]。现将针灸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实验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控制炎症反应气道炎症是哮喘重要的病理基础,哮喘由于气道炎症所导致,主要涉及一些细胞。研究发现,T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EOS)及巨噬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因子共同参与  相似文献   

4.
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包括气道的炎性细胞、结构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并引起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哮喘属中医"哮病"范畴,是因宿痰伏肺,遇感引触,痰阻气道,肺失肃降,痰气搏击,气道挛急而出现的发作性痰鸣气喘疾患.以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至喘息不能平卧为临床特征.  相似文献   

5.
正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等)和细胞组分共同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1])。对于哮喘的治疗,现代医学药物的使用只能暂时缓解症状,但是易复发,需要长期给药且不良反应较多。而针灸治疗支气管哮喘不仅有确切疗效且无其他副作用。许多实验研究表明,针灸能够缓解支气管痉挛动物模型的哮喘状态,提高动物的免疫功  相似文献   

6.
中医学认为支气管哮喘多由风寒袭肺、痰湿阻肺、肺失宣降、肾失摄钠所致,针灸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方法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其疗效也逐渐被肯定。一般在哮喘发作期采用针灸疗法较多,重症需结合西医常规治疗;缓解期多选用穴位贴敷、穴位注射、穴位埋线等方法。  相似文献   

7.
支气管哮喘(风痰阻肺证)是一种以慢性气道炎症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临床症状表现为咳嗽、喘息和气促、胸闷等,严重影响健康生活。目前临床治疗支气管哮喘多采用西药控制的方式,可有效改善气道炎症反应,但长期治疗中,部分患者存在诸多不良反应。祛风宣痹法为临床中医治疗支气管哮喘(风痰阻肺证)的重要治疗方式,具有清热熄风、宣肺散寒、豁痰平喘等效果,被中医广泛应用于支气管哮喘治疗。本文对祛风宣痹法治疗支气管哮喘(风痰阻肺证)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8.
传统医学认为哮证是指喉中哮鸣有声 ,呼吸气促困难 ,甚至喘息不能平卧 ,它是由于宿痰伏肺 ,遇诱因或感邪引触 ,以致痰阻气道 ,肺失肃降 ,气道挛急所致的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这一症状可以表现在现代医学的许多呼吸系统疾病中 ,但与之紧密相关的主要是支气管哮喘。现代医学认为支气管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参与气道慢性炎症 ,引起气道高反应性导致气道缩窄 ,临床表现和哮证相同。西药治疗哮喘的药物主要有三类 :支气管舒张剂、糖皮质激素和抗过敏药 ,但是存在一定的副作用。中医则采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相似文献   

9.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炎性细胞共同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反应,属中医学"哮证"、"喘证"范畴。针灸是目前临床防治支气管哮喘的常用方法,其机制主要是通过改善肺功能、促进嗜酸性粒细胞凋亡、降低炎症反应、抑制气道重塑、改善免疫功能、调整神经内分泌网络等,从而达到防治哮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正>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当今最常见的慢性肺系疾病之一。近20年来,哮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迅速增加,全球哮喘患者人数已逾3亿。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哮喘是一种由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其特点是气道慢性炎症、气道高反应性和可逆性气道阻塞,表现为反复发作性的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等,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1]。现代医学对其发作期治疗以抗炎、解痉、平喘、抗过敏等药物治疗为主,疗效显著,可迅速  相似文献   

11.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支气管哮喘反复发作可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气肿、肺心病、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并发症,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近年来,通过临床观察研究发现,蒙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具有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且复发率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正>支气管哮喘是T淋巴细胞、气道上皮细胞、肥大细胞等多种细胞与细胞组份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由遗传和环境引起,以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为临床表现[1]。支气管哮喘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复发率及难以满意控制等特点[2]。长期抗炎治疗是控制哮喘症状的基础,糖皮质激素或β2受体激动剂可有效抑制炎症,松弛支气管平滑肌,但停药后易复发,长期使用会合并诸多不良反应[3],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源性心脏病时预后也相对较差[4]。  相似文献   

13.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由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炎症细胞、气道上皮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过敏反应炎症性疾病。我国支气管哮喘的患病率为1%~4%[1]。随着经济的发展,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笔者从瘀而论,探讨瘀与支气管哮喘的关系及活血化瘀法对其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4.
支气管哮喘是以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 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 ,属于中医学哮病范畴。近年来 ,针灸治疗本病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现对其机制研究综述如下。1 对肺功能的影响《全球哮喘防治战略》(GINA)已将 FEV1 和 PEF列入哮喘病的诊断标准之中。FEV1 是评价气道阻塞严重程度的最佳单一指标。 PEF是反映气道阻力的重要指标。何扬子 [1 ]采用激光灸与艾灸治疗虚寒证哮喘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显示激光灸与艾灸对虚寒证哮喘均有效 ,但激光灸的作用优于艾灸。马文珠等 [2 ] 采用针刺、穴贴对 4 7例哮喘进行了临床…  相似文献   

15.
秦艳虹 《山西中医》2000,16(1):62-62
支气管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近年来随着支气管哮喘发病机理中气道炎症学说的建立,具有强大抗炎作用的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已成为治疗哮喘的一线药物,甚至被认为是目前能明确降低哮喘气道高反应性的唯一药物。哮...  相似文献   

16.
针灸治疗支气管哮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况】支气管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 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这种炎症可引起支气管反应性增强 ,导致支气管平滑肌痉挛 ,黏膜肿胀 ,分泌物增加 ,气道缩窄 ,表现为反复发作性的喘息 ,呼吸困难 ,胸闷咳嗽等症状。儿童发病多见 ,发病多在秋冬季 ,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本病属中医学的“喘证”“哮证”“饮证”。本文共查阅针灸论文 46 0篇 ,从 2 5 5篇针灸论文 5 1 1 6 1病例中分析 ,总有效率为 89.5 4 % ,穴位敷贴治疗本病 1 6 987/48(病例 /篇 ,下同 ) ,有效率为90 .3 2 % ,针灸疗法 95 1 5 /3…  相似文献   

17.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1].是临床常见、多发病,该病难以根治且易反复发作.中医药在治疗支气管哮喘方面疗效显著,其实验研究方面也有较大进展.本文参阅了近年来国内有关中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实验相关文献,从气道炎症、气道重塑、细胞因子、免疫细胞等方面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因子参与的气道常见的气道慢性非特异性变态反应疾病.在中医学中,它属于“哮病”范畴,多由宿痰伏肺,遇诱因或感邪触发,以致痰阻气道,肺失肃降,气道挛急所致的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目前的治疗手段能很好的控制哮喘症状,但对于症状反复发作的特点,目前除长期吸入激素外尚无太好的办法.本院在国内率先开展支气管哮喘的中药穴位贴敷疗法,迄今已有40余年的历史.本科用咳喘糊穴位贴敷结合口服西药疗法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56例疗效显著,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近十年中英文文献数据库中有关针灸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文献进行分析,对其选穴进行整理,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总结针灸治疗支气管哮喘常用穴位及配伍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中文数据库及Pubmed数据库中的英文文献进行分析整理,分别统计其所选穴位、穴位归经、穴位分布部位的规律。结果根据标准,共纳入20篇文献,对选穴频次≥5次以上的穴位进行分析,其中肺俞穴选穴频率最高为14次,足太阳膀胱经及任、督肺俞穴为主要选穴经脉。结论肺俞为治疗支气管哮喘的首选穴位,与大椎、定喘、脾俞等穴位交替配合使用,本研究主要涉及的选穴规律为对症选穴及近部取穴,可为临床治疗支气管哮喘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哮喘小鼠肺组织中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的表达与气道炎症的关系。方法清洁级雌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每组10只。建立卵白蛋白致敏的哮喘小鼠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中SDF-1的表达,分别用HE染色和Wright-Giemsa染色方法对各组小鼠气道炎症细胞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炎症细胞情况进行评估。结果哮喘组小鼠的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破坏、增生,管周有大量的炎细胞浸润,SDF-1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哮喘组BALF中炎细胞总数及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明显高于对照组;SDF-1表达量与气道炎症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呈正相关。结论 SDF-1在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细胞募集中可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