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张旭 《商品与质量》2022,(22):124-126
本文选取公路工程双连拱隧道项目为研究对象,从施工准备、中导洞施工、中隔墙施工、侧导洞施工、主洞施工、二次衬砌以及监控量测等方面重点分析了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实践表明,此公路工程双连拱隧道项目采用的施工技术合理、可行,切实保证了双连拱隧道的施工质量及安全,也为后续类似项目施工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
浅埋偏压地质条件下修建双连拱隧道难度大,对支护结构强度及支护时间要求高.总结了双连拱隧道的施工方法,利用ANSYS程序模拟双连拱隧道施工工序,研究每步开挖完成后产生的围岩塑性变形,全部开挖完成后支护结构的弯矩和轴力,中隔墙的应力状态,支护结构的安全系数,得出的结果对双连拱隧道施工过程,支护结构的强度和施作时间具有指导意义,为以后浅埋偏压地质修建双连拱隧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依托作为河北省交通厅重点研究项目"高速公路复杂地层双连拱隧道施工控制工艺研究与应用"项目,以张石高速公路某连拱隧道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中导洞双侧洞法施工过程中现场测量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得出了有关浅埋软弱岩体隧道一般施工监测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4.
大跨扁平连拱隧道设计上具有开挖跨度大和断面扁平的特点,而在施工中,由于其施工工序较多,围岩将受到多次扰动,衬砌结构也将受开挖的多次影响。因此,其受力和变形极为复杂,施工过程中开挖时空效应与四车道连拱隧道或分离式隧道存在较大的差异。利用“公路隧道结构与围岩综合实验系统(CTSSSRH)”,对大跨扁平连拱隧道的施工动态全过程进行了三维物理模拟,分析了围岩位移、应力随开挖步的变化规律,提出了大跨扁平连拱隧道施工时空效应。  相似文献   

5.
刘晓峰 《商品与质量》2022,(26):136-138
近些年来,随着高速公路隧道建设规模与数量的不断扩大,隧道项目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与新目标.文章结合某高速公路双连拱隧道工程项目施工情况,对双连拱隧道中隔墙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做好质量控制,从而最大程度提高施工效益,旨在为类似工程项目建设提供一定思路.  相似文献   

6.
曲中墙连拱隧道是针对当前连拱隧道整体式中墙漏水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新型构造形式,如何加快施工进度、节约成本、保证围岩和中墙的稳定成为正洞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结合云南思小高速公路麻地河4号隧道施工情况,运用监控量测数据分析结果,对围岩和中墙的稳定性做出判断.通过及时回填、基础处理、加设临时支撑和合理确定工作面位置,控制围岩变形量,保证了施工中围岩和中墙的稳定,有效地指导了隧道施工,为曲中墙连拱隧道的施工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7.
针对铜黄高速公路汤屯段大田双连拱隧道进口段埋深浅、地质条件复杂、存在偏压以及隧道结构受力复杂等特点,采用FLAC3D对隧道合理开挖方法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研究.通过与隧道典型断面的拱顶下沉、支护结构受力、地表沉降的现场监测数据对比分析得出科学结论,能够动态地指导偏压双连拱隧道全过程施工,确保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8.
双连拱隧道中隔墙防排水措施和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双连拱隧道的中隔墙漏渗水是常见的问题,就中隔墙漏渗水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凸顶式中隔墙提出了防排水的改进结构和施工中可以采取的措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凹顶式中隔墙结构形式,很好地解决了中隔墙漏渗水问题.  相似文献   

9.
选择西安地铁二号线草场坡-小寨区间三连拱隧道,借助有限元软件Ansys11.0模拟其施工过程,同时结合现场监测数据,对黄土地铁三连拱隧道中隔墙的受力变化及分布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中隔墙受力大小变化突出的阶段主要集中在侧洞开挖到侧洞二衬施工之间;受力分布变化主要集中在侧洞上台阶开挖,侧洞仰拱二衬施工,中洞开挖和中洞二衬施工四个阶段.施工过程中,中隔墙的受力变化相对稳定,受力也控制在相时安全的范围内,认为双洞法+台阶法施工可以在黄土地铁连拱隧道的施工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在下穿既有线隧道施工过程中,核心目标是保证既有线的正常运营.石家庄隧道为下穿既有石太客运专线的浅埋大跨双连拱铁路隧道.本文从隧道支护机理出发,介绍了该隧道的施工方案,内容包括隧道支护机理认识、下穿既有线总体方案、具体方案、既有线加固、施工工序、技术措施和相应的技术参数确定等,并应用midas-gts对开挖步序进行了数值模拟.经过施工实践,获得成功,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1.
大断面隧道施工中,斜井进正洞衔接段施工是工程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在建的兰渝铁路桃树坪隧道位于第三系粉细砂层中,地下水位在洞顶2 m以上,为双线大断面饱和沙土隧道.以桃树坪隧道3#斜井进入正洞段施工为例,详细介绍了大断面饱和沙土隧道由斜井进入正洞施工技术,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刘庄煤矿大断面煤巷复合破碎顶板稳定性难于控制,制约快速掘进,影响安全施工和巷道维护这一重大工程问题,运用FLAC3D数值模拟分析,对巷道断面和支护进行优化设计,提出人造拱形断面及滞后迎头一段距离的弱化支护技术,实现了最高月掘进1 510m的好成绩,为煤巷快速掘进顶板控制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3.
For the engineering geology conditions of bad mine roadway roof and floor lithology in extremely weak cemented strata, the best section shape of the roadway is determined from the study of tunnel surrounding rock displacement, plastic zone and stress distribution in rectangular, circle arch and arch wall sections, respectively. Based on the mining depth and thickness of the coal seam, roadway support technology solutions with different buried depth and thickness of coal seam are proposed. Support schemes are amended and optimized in time through monitoring data of the deformation of roadway, roof separation, I-beam bracket, bolt and anchor cable force to ensure the long-term stability and security of the roadway surrounding rock and support structure. The monitoring results show that mine roadway support schemes for different buried depth and section can be adapted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round pressure and deformation of the surrounding rock in different depth well,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roadway surrounding rock deformation and the floor heave and guarantee the safety of construction and basic stability of surrounding rock and support structure.  相似文献   

14.
本文参考双曲拱桥和小跨度砧拱屋盖的计算方法,结合匈牙利学者L.Kollàr对圆弧形和V形等截面的内力分析,综合为一种实用的计算方法,引入犬、中跨度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多波双曲拱屋盖的设计计算。其适用范围及要点为,在双曲拱的长短边比2b/L<1/5时,近似地把拱波作为一为种圆弧形的截面,而主拱方向的内力按有拉杆的两铰圆弧拱进行分析,故称“两铰拱法”。  相似文献   

15.
隧道工程由于选用不当的开挖方法将会导致工期长、造价高等问题.以西施坡隧道浅埋段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大拱脚台阶法、交叉中隔墙法开挖过程中隧道围岩应力、位移变化进行数值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交叉中隔墙法能有效地控制塑性区发展、地表沉降和拱顶下沉,其最大拉应力为0.82MPa,远大于大拱脚台阶法的最大拉应力0.07MPa.  相似文献   

16.
基于西圃岭隧道大跨度、双连拱的实际特点,阐述了隧道施工过程中监控量测数据的回归分析原理及分析方法.针对西圃岭隧道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措施.通过在施工过程中对围岩的监控量测,及时掌握了围岩和支护结构的变形和应力动态,确保了隧道施工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7.
针对黄土连拱隧道复杂的施工力学特性,研究黄土连拱隧道动态开挖全过程中隧道轮廓位移、围岩的应力及压力拱分布规律.通过大型室内模型试验模拟黄土连拱隧道中的导洞开挖,利用相关监测元件对隧道轮廓位移、围岩的径向及环向应力进行采集和分析;采用有限差分软件对开挖过程的位移及压力拱进一步分析.研究表明:随着黄土连拱隧道不同导洞的开挖,各监测点位移时程曲线总体形状呈台阶形增长,且各台阶的增长对应各导洞初期开挖的位移突变;黄土连拱隧道的压力拱范围比同等级围岩的连拱隧道更大,先行导洞开挖完时,其拱顶压力拱大约为1D(D为隧道洞高),单洞开挖完时,其拱顶压力拱范围大约1.5D;从第一先行导洞开挖到双洞完成,中隔墙上部围岩压力拱范围经历了0.5D→1D→0.5D→1D的变化,形成了多次应力重分布,对此范围的围岩应及时注浆或打入锚杆,加强支护.  相似文献   

18.
以某高速公路破碎围岩隧道大变形为工程背景,并以现场调查、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为手段,提出了三台阶七步开挖仰拱紧跟工法。利用Midas GTS建立了三台阶七步开挖法的两个数值模型,结合地质勘查和室内试验数据进行了隧道大变形分析,并将新工法的模拟结果与监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工法中的仰拱紧跟技术对变形控制起到了较好的作用,不仅可以有效控制隧道施工中的大变形问题,且能缩短工期,提高施工效率,节省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19.
大跨悬挑屋盖结构形式对抗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两个援外大型体育场主看台悬挑屋盖为工程背景,基于风洞试验刚性模型风压测试数据,从振型、频率以及在风荷载作用下的平均风压系数和脉动风荷载谱密度诸方面,分析和比较了有拱和无拱两种结构形式的大跨悬挑屋盖结构的抗风性能,得出悬挑屋盖挑蓬前沿拱可以明显改善屋盖结构抗风性能的结论,并且通过运用随机振动理论对两体育场悬挑屋盖进行风振响应计算验证了上述结论,总结出前沿拱有利于大跨度悬挑屋盖结构抗风的几点原因。  相似文献   

20.
对对称双连拱隧道采用连续介质模型并应用ANSYS有限元软件进行结构的最优组合设计.根据ANSYS软件计算所得结果模拟出相应的应力云图,并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取P=60°时的对称双连拱隧道模型作为最优组合设计的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