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石英加速度表精度高,主要在于有伺服电路构成闭环系统,靠深度负反馈来获得。石英加速度表可分为模拟伺服与脉冲伺服两类。 1.模拟伺服电路 一个典型模拟伺服电路如图1所示。 模拟摆组件感受加速度产生偏摆,引起差动变化的两电容之差变化,差动电容检测器将之转换成  相似文献   

2.
DVD光学头伺服误差信号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魏高尚 《应用激光》2004,24(4):237-239
本文对DVD光学头采用像散法提取聚焦伺服信号时慧差对探测器上光斑形状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重点讨论了聚 焦误差信号的分析和循迹误差信号的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实验结果,指出了实际操作中聚焦伺服的离焦范围和光栅调整到 位与否的判断方法。  相似文献   

3.
利用哈特曼波前探测器测量固体激光器中由热效应引起的像差,通过与理论计算得到的像差进行比较,修正理论计算中的不足。在热效应分析的基础上,计算固体激光器中由热效应引起的动态畸变,并以像差的形式表示,像差形式只包括均匀相移和纵向离焦,其他像差形式为零。对固体激光器像差的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得出实验中测得的固体激光器中由热效应引起的动态热畸变,并利用三维相位畸变显示动态热畸变,给出动态热畸变的像差形式,其中主要的像差为纵向离焦。  相似文献   

4.
利用软件仿真对光场传感器重建波前相位的能力进行了研究。研究采用FFT算法模拟波的传播和衍射效应,利用Zernike多项式模拟像差, 根据相应的光场映射及逆光场映射理论,进行波前重建。研究了前22项单阶像差的波前相位重建情况,选取其中初级像差和二级像差的 重建结果做了比较分析,并针对复合像差的波前重建做了多组仿真实验,比较了低阶复合像差和高阶复合像差的重建误差。结果表明: 无论是单阶像差还是复合像差,光场传感器都能够重建波前相位,并且对低阶像差的相位重建效果好于高阶像差。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光调制器(SLM)的全息透镜(HL)记录波前像差的优化方法。从波像差理论出发,经过理论分析得出透射式全息透镜的像差表达式与像差特性,绘制了全息透镜的一维像差曲线,提出了基于空间光调制器的全息透镜波前像差优化方法。使用空间光调制器加载全息图,通过单次曝光记录全息透镜减小像差的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并针对空间光调制器的零级串扰以及视场孔径光阑对全息图和像差的影响进行了讨论。使用优化后的全息图函数计算出包含非球面信息的全息图,设计了基于空间光调制器的全息透镜记录与成像实验,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相符合。  相似文献   

6.
沈建新  叶寒 《应用激光》2004,24(2):102-106
波前像差引导的准分子激光角膜消融是屈光手术的新方法 ,本文研究目的用像差来引导屈光手术 ,使人眼的视力能够达到 2 0 / 10以上 ,并避免当前PRK、LASIK屈光手术前后像差增大而引起的对视觉质量的影响。分析人眼像差的概念和产生的原因 ,并用Zernike多项式表示 ,理论上定量地分析了Zernike多项式表示的波前像差与角膜切削深度的关系 ,研究了准分子激光切削角膜的机理 ,给出了准分子激光人眼像差矫正系统的原理框图 ,达到了矫正人眼像差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无像散场曲的衍射机理及其计算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首先由衍射成像原理出发得到用波像差函数表示的有像差像点的光强分布的积分式,再由仅有无像散场曲的像点光强分布的积分式推导出其解析计算式,进而分析了无像散场曲产生的衍射机理.模拟实验表明了这一计算和分析是有效而可靠的,有助于像差检测与校正中对场曲进行分析与处理.  相似文献   

8.
基于平场全息凹面光栅几何像差理论,分析了初级像差与高阶像差特别是球差对平场全息凹面光栅成像的作用。通过一个具体的设计,分别讨论宽波段光栅和窄波段光栅设计中校正球差与否对设计结果的影响。通过对光谱像大小和各种像差系数大小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宽波段平场全息凹面光栅像差较大,决定光谱像大小的主要是初级像差,球差的影响难以显现,在进行光栅设计时可以不考虑球差;窄波段光栅的离焦像差较小,球差的影响开始变得显著,此时在设计过程中考虑球差的校正能够进一步改善光栅的成像质量。  相似文献   

9.
将像差园分成若干个面积相等的环带和分析通过各单个环带的光能数量,然后根据像差曲线图,计算出光学系统像差园内的能量分布。  相似文献   

10.
以矢量波像差理论为基础,对卡塞格林光学系统的失调像像差特性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发现失调的卡塞格林系统不会引入新的像差,只是会导致三阶像差在像面上的分布发生变化,球差在全视场内为常量,彗差零点不再位于视场中心,像散在视场内存在两个零点且不再关于中心视场对称。在校正失调产生轴上彗差的情况下,卡塞格林系统的一个像散零点位于轴上视场,轴上视场的像差接近于零,但是边缘视场的像散依然较大,因此在卡塞格林系统的装调过程中,需要测量多个视场的波像差来确定系统的装调状态。利用CODE V 对失调卡塞格林系统的像差在视场上的分布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利用矢量波像差理论可以对失调卡塞格林系统的像差进行定性分析,以提高卡塞格林系统的装调效率。  相似文献   

11.
本文简述了掺铒光纤放大器的原理、结构设计和其特性特点,着重介绍了掺铒光纤放大器在光通信系统中的各种应用。  相似文献   

12.
介绍用于光CATV的光功率计的三种实施方案,并论述各种方案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3.
光开关及其在全光网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光开关是完成全光交换的核心器件 ,光开关的研究日益成为全光通信领域关注的焦点。从光开关的性能指标开始系统介绍了光开关的类型 ,深入探讨了光开关构成的全光交换机的结构原理。随着数据网络的迅速发展 ,光开关将在全光网络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聚焦光学系统光学限制效应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高斯分解法给出了聚焦光学系统中光学非线性介质引起的光学限制效应,以及几何排布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近场几何排布下的光学限制效应十分不同于远场情况。具有正非线性系数的介质是不能用来做光学限制介质的。  相似文献   

15.
Internet的业务流量正以每六个月翻一番的速度快速增长,未来网络中,数据业务超过话音业务只是时间问题,因此,基于电路交换的电信网升级到支持基于分组交换的数据业务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对因特网来说,由于光逻辑与光存储等器件不成熟,发展全光分组交换,技术上异常困难。另一方面,近来新提出的光突发交换,技术上相对简单,性能特点优异,因而成为更理想的选择,本文介绍了全光分组交换和光突发交换的研究现状,比较了两者的优缺点,最后指出改进光突发交换性能的两种方式。  相似文献   

16.
基于光突发交换的下一代光互联网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给出了基于光突发交换的下一代光互联网技术的体系结构,然后从光突发数据格式、光突发的装配、光突发交换节点与网络结构、资源预留协议,以及数据信道调度算法等方面讨论了其核心技术问题.最后,简要地指出了下一代光互联网技术的未来研究方向和主要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7.
光因特网中的关键光器件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光因特网中的关键光器件技术进行了探讨与研究。下一代光通信网络的发展,关键在于其光器件技术的突破上,要克服光网络节点处理的速率瓶颈、实现全光联网、高效传送和交换IP业务,就必须积极研究开发新的光器件。在光开关技术、光纤放大器技术、波长变换器技术以及其它关键光器件技术上有所突破,是建设光因特网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8.
赵长水 《中国有线电视》2007,(18):1691-1693
基于一级单元式星型光纤网中光分路器分光比的设计,引用等效光纤及其长度的新概念,通过实例介绍了多重星型光纤网络中光分路器分光比的设计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星形网光链路损耗与分光比求解方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和研究了星形光纤网中光链路损耗和光分路器分光比的求解方法,通过实例着重介绍了比较复杂的广义星形网中各光分路器分光比与整个网络的全程光链路损耗的求解思路、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20.
光网络性能监测(OPM)已成为下一代光网络发展的关键技术,构建满足光网络发展需求的OPM系统也已成为物理层技术的发展重点。本文在介绍光网络性能监测主要内容、关键技术、光采样技术的基础上,总结了目前光网络发展对光性能监测技术的主要要求,同时分析了目前应用的部分技术难点和后续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