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高校学生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而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一项基础工程,也是大学生实现职业理想和职业目标的关键环节,所以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也将成为民办高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根本方向。  相似文献   

2.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就业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其中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一大焦点。通过大量的文献调查及对淮安市五所高校的实地调查,分析研究当前大学生能力培养与择业方向的基本情况,尤其是对大学生择业方向进行理论分析,提出加强大学生能力培养和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一系列措施,以缓解异常严峻的就业形势,对切实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具有理论和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就业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其中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一大焦点.通过大量的文献调查及对淮安市五所高校的实地调查,分析研究当前大学生能力培养与择业方向的基本情况,尤其是对大学生择业方向进行理论分析,提出加强大学生能力培养和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一系列措施,以缓解异常严峻的就业形势,对切实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具有理论和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已是不争的现实,而大学生就业能力则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就业能力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如何通过转变教育理念,改变培养模式,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探讨了如何加强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及如何加强高校与用人单位的联系;从而通过充分发挥职业指导作用的相关对策来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已是不争的现实,而大学生就业能力则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就业能力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如何通过转变教育理念,改变培养模式,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探讨了如何加强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及如何加强高校与用人单位的联系;从而通过充分发挥职业指导作用的相关对策来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6.
高校贫困生就业关系到个人、高校乃至社会的稳定。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提升贫困生就业能力。探讨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分析了影响贫困生就业能力提高的因素,探索了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国内外就业能力理论入手,从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视角出发,通过对我国当前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的剖析,提出了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若干对策,为即将步入社会进行角色转变的毕业生提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国内外就业能力理论入手,从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视角出发,通过对我国当前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的剖析,提出了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若干对策,为即将步入社会进行角色转变的毕业生提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针对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进行分析,结合当前工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高校应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出发,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提升大学生自身能力与素质,努力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0.
受社会传统观念、政策环境及女大学生生理特点等主客观因素影响,女大学生就业陷入困境。高校积极开展切实有效的创业教育,提高女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是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有力措施之一。在对当前女大学生创业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女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1.
创新就业型人才培养新途径——成长记录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方向的创业和就业教育可以有效地带动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提高。但由于大学生的社会阅历和年龄特征,决定了大学生培养中的学校和教师引导作用的重要性,因此为大学生构建电子成长记录袋,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就业能力,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一个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方向的创业和就业教育可以有效地带动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提高.但由于大学生的社会阅历和年龄特征,决定了大学生培养中的学校和教师引导作用的重要性,因此为大学生构建电子成长记录袋,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就业能力,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一个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为了适应加快产业升级的需要,发挥教育的社会功能,解决大学生结构性就业问题。对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关于人才需求变化及培养综述,通过调研数据分析大学生结构性就业能力现状,提出了大学生结构性就业能力提升的教育培训措施。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就业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信息素养已经成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问卷调查和具体的就业指导工作实践发现,信息素养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它们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因此,要通过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来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使他们在就业中具有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民办高校在经历了办学初期对规模扩大的重视过程后,逐步转向加强学校的内涵建设,即校园文化的建设。校园文化是提升高校办学水平和层次的有效办法,对大学生培养和发展产生着重大影响作用。由民办高校内涵建设切入,从校园精神文化、校园文化活动及校园环境文化进一步分析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和方法,对民办高校教学管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民办高校在经历了办学初期对规模扩大的重视过程后,逐步转向加强学校的内涵建设,即校园文化的建设.校园文化是提升高校办学水平和层次的有效办法,对大学生培养和发展产生着重大影响作用.由民办高校内涵建设切入,从校园精神文化、校园文化活动及校园环境文化进一步分析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和方法,对民办高校教学管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为培养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提升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培养创新能力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结合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阐述了竞赛对大学生就业、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高校的扩招,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加强学风建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从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角度,阐述了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途径及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难的根源在于毕业生就业力不够.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对提高毕业生的就业力还缺乏实效.就业指导工作对就业观的培养缺乏前瞻性、系统性,缺乏对大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忽视职业成熟度的具体指导.高校应通过实效的就业指导,实现就业指导工作的全程化、专业化、市场化、时代化,提高毕业生就业力.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非专业素质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就业质量.本文围绕影响大学生顺利就业的非专业素质,从大学生的理想与信念、身心素质、能力素质和人文素质四个方面进行了大学生非专业素质现状的调查,并与用人单位对大学生非专业素质的要求进行对比研究,提出高校根据市场需求培养大学生非专业素质的路径,实现市场与高校培养之间人才供应链的“无缝连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