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诊断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亮  王伟 《四川肿瘤防治》2000,13(3):165-167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分析我院近12年来收治的69例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资料,其生存率由寿命表法计算获得。结果:本组术前确诊率为27.5%,其2年、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是:Ⅰ期91.7%、83.3%和25%,Ⅱ期52%、32%和20%。结论:掌握本病钡餐造影的特点和内镜取材深度,可望提高本病的术前诊断率,争取手术切除,术后辅助化疗、放疗,以提高本病生存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临床主要表现为上腹部腹痛,纳差,消化道出血,腹部肿块,消瘦等。本病误诊率达87.5%,极易误诊为胃低分化腺癌。手术切除率高,均获手术切除。EI期病例多,3,5年生存率为86%,69%。结论: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缺乏特异性,误诊率高,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是提高正确诊断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PGML)的误诊原因和有效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外科1988年1月至2003年12月间收治的18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资料。结果病人以上腹部不适、上消化道出血、腹部肿块为主要临床特征,均行手术治疗,手术切除率为83.3%。其中术前确诊7例,均在胃镜下确诊。16例获得随访,5a生存率为56.3%。病理诊断均为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其中B细胞性淋巴瘤14例,T细胞性淋巴瘤3例。16例行辅助性CHOP化疗,总有效率为93.4%。结论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发病率低,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胃镜活检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方法。手术切除和辅助性化疗是提高其生存率的关键。病理类型是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诊治情况。结果:21例中术前经胃镜活检确诊7例,确诊率仅为33.3%,手术切除20例,行全胃切除12例,胃大部切除8例,剖腹探查1例,5年生存率为57.1%。结论: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术前确诊以胃镜活检为主要手段,但确诊率仍待提高。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术前辅助化疗有助于晚期肿瘤的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头颈部腺样囊性癌放射治疗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别1971年4月~1996年4月收治的30例头颈部腺样囊性癌的临床资料,生存情况并与文献比较。结果:术后放疗10年总生存率、10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1.7%和75.0%,首程放疗剂量60~75Gy/6~7.5w,5年内复发率23%。结论:术后放疗在本病治疗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其可提高生存率,降低局部复发。  相似文献   

6.
贲门癌的外科治疗结果(附1 832例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总结贲门癌的手术治疗结果,探讨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对1832例患者进行单因素分析,生存率用寿命表法计算,差异的显著性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本组切除率76.3%,根治切除率53.4%。5年生存率:切除术23.5%,根治性切除术29.9%。上切缘<5cm与≥5cm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18.4%和25.8%,下切缘<5cm与≥5cm分别为20.8%和24.5%。它们之间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术前放疗与单一外科治疗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29.4%及21.5%,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放疗可提高生存率,但目前未发现有统计学意义。切缘长度达到或超过5cm可显著提高5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7.
外科治疗贲门癌145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陈玉泉  卢诗杰 《癌症》1997,16(4):289-290
目的:回顾性分析贲门癌的外科手术治疗和影响其切除率。生存率的因素,以及手术前并存症和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从1975年至1994年共收治贲门癌1450例,生存率按寿命表达计算。结果:前14年和后5年的手术切除率、并发症率、死亡率(%)分别是70.3和87.1、7.8和5.1、1.2和0.5。结论;有后两组病例比较,提示地贲门癌术前并存症的积极治疗及对手术操作的改进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措施。术前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43例原发性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表现均无特异性,术前误诊率高,主要接受单纯手术或手术+化疗。随访中发现,手术+化疗组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73.9%和65.2%,而单纯手术组则分别为38.9%和27.8%,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笔者认为对本瘤应采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并认为术后正规、系统地化疗将会对本病的治疗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1976年1月至1994年12月,我们收治同时性食管贲门重复癌34例,占同期食管、贲门癌病人的0.7%(34/5040)。全组食管病变全部为鳞癌,贲门病变中腺癌32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和平滑肌肉瘤各1例。术前诊断率70.6%(24/34),手术切除率79.4%(27/34),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7.5%(21/24)、45.0%(9/20)和18.8%(3/16)。作者认为:注意各项检查的相互配合及仔细的上消化道全面检查能提高诊断率,早期手术并扩大手术范围可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0.
120例超长食管癌放射治疗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超长食管癌放射治疗的价值及影响预后因素。方法:1985年3月 ̄1992年12月收治超长食管癌120例,均采用^60Co外照射,DT60 ̄70Gy。结果:治疗后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30%、6.7%、5.8%;病变〈11cm和≥11cm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7%、0;疗终X线表现基本消失与部分消失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13.7%、0(P〈0.05);超长食管癌的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率24.2%,明  相似文献   

11.
术前加速放疗与常规放疗治疗晚期食管癌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术前放疗联合手术治疗80例晚期食管癌。术前加速放疗40例和术前常规放疗40例。全纵隔照射,加速组40Gy/20次/2周,常规组40Gy/20次/4周。两组放疗后3~4周行食管癌根治术。手术切除率:加速组100%,常规组97.5%。术后病理,中、重度放疗反应:加速组90%,常规组62.5%,P<0.05。1、2、3年生存率:加速组90%,77.5%和62.5%,常规组77.5%,57.5的和40%,3年生存率两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胆囊癌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报告原发性胆囊癌56例,占同期收治肝外恶性梗阻性黄疸及胆囊炎、胆石症患者的7.4%(56/752),手术探查38例,探查率67.9%(38/56),手术切除35例,切除率62.5%(35/56),1年生存率48.2%,2年生存率21.4%,3年生存率8.9%,无5年生存者。作者通过对56例的临床及病理分析,对原发性胆囊癌的诊断及治疗问题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青年人肺癌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作者报告1963-1992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年龄小于40岁的62例原发性肺癌者的治疗结果。62例中手术切除50例,切除率为80.6%,术前误诊率为77.4%。病理类型以腺癌多见,其次为小细胞癌。术后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79.6%、41.9%和24.1%。作者认为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治疗是提高青年人肺癌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26例胃原发恶性淋巴瘤的临床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提高胃原发恶性淋巴瘤的早期诊断率和长期生存率的方法。方法:对经手术和病理确诊的10例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进行分析。结果:10例经胃镜活检病理证实,16例均手术病理证实,随访22例,5年生存率50%(11例)。结论: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胃镜检查必须深挖多取才能得到阳性结果,结合X线及活检组织免疫组化检查可提高早期诊断率。治疗以手术后化疗(CHOP方案)为主,清除HP是治疗的关键,其预后与临床分期有关。  相似文献   

15.
作者自1992年2月起,对15例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采取介入法大剂量药物灌注配合体外分割放射治疗,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结果:1.肿瘤缩小率:平均为85.4%,其中肿块缩小在50%以上者占46.6%。2.生存率:6个月、12个月和18个月的生存率分别为:14例(93.3%)、9例(60%)、4例(26.7%)。治疗方法为:表阿霉素80mg,5-FU1000mg及丝裂霉素20mg经肝动脉缓慢灌注,间隔期间配合体外放射治疗,总治疗量≤30GY。  相似文献   

16.
对1982年6月于1990年8月间的74例脑星形细胞瘤术后放疗的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其中分化GI、GⅡ者1、3、5生存率分别为81.8%、63.6%和45.5%;GⅢ、GⅣ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46.7%、26.7%和10%。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是肿瘤病理类型、年龄、手术程度、放射剂量和设野。建议在制定放疗计划时,从多方面考虑选定最优方案,既提高生存率,又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240例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生存期分析   总被引:43,自引:1,他引:43  
为了总结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作者随访1987年1月至1995年1月经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TAE)治疗两次以上,240例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的生存率。各临床因素经SAS软件Weibul多因素生存回归分析。全组生存率(生命表法)1,2,3,5及7年分别为61.0%、39.2%、30.7%、18.9%及16.0%。TAE加手术组1,2,3,5及7年生存率为95.2%、90.4%、85.0%、59.0%及59.0%。TAE组1,2,3,5及7年生存率为58.1%、34.0%、24.4%、13.7%及9.1%。显示临床分期、乙型肝炎病程、肿瘤分型、肝外转移、TAE次数、手术切除等因素对生存率的影响有显著意义。亚临床期、单发结节型治疗效果好,肝外转移效果最差。TAE仍为中晚期肝癌治疗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胃淋巴瘤56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提高原发性胃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原发性胃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其诊断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术前误诊率为33.3%,手术切除率为97.2%.手术加化疗5年生存率,低度恶性胃淋巴瘤为80.0%,高度恶性胃淋巴瘤为33.3%.结论:胃镜活检能有效降低胃原发性淋巴瘤的误诊率.针对原发灶部位、大小、病理分期不同,采用手术、化疗、放疗和生物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可以提高原发性胃淋巴瘤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9.
1978年3月至1988年3月我院共收治宫颈腺癌患者50例,Ⅰ期18例,Ⅱ期30例,Ⅲ期2例,其5年生存率分别为77.8%、46.7%、0。采用放疗与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单纯放疗5年生存率48.3%,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5年生存率70.6%,临床分期,治疗方式,病理分级,有无盆腔淋巴转移均影响其预后。  相似文献   

20.
肺癌再切除的外科疗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者报告38例原发性肺癌手术切除后癌肿复发、转移或第二原发性肺癌再切除治疗的外科疗效,并对手术适应证及早期诊断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首次手术与再切除术的间隔时间为2个月至9年。再切除的切除率为89.5%,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3.7%,手术近期死亡率为5.3%。根治性切除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0%、45.8%、35%。再切除术后生存时间与手术是否彻底根治有确切关系,而与肿瘤的细胞类型及两次手术间隔时间的长短关系不大。作者认为,对原发性肺癌术后癌肿复发、转移应尽可能做到早期诊断,积极争取手术治疗,手术时尽可能作根治性切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