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肠道病毒71型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肠道病毒71型是婴幼儿手足口病的致病原之一,其严重的并发症可导致神经系统疾病,甚至死亡,是近期威胁中国儿童健康的因素之一。目前尚无临床疫苗可以预防该病毒感染,而EV71的动物模型是进行致病机理、疫苗评价和药物等研究的基础。本文对EV71的两种常用动物模型:小鼠和猕猴(Macaca mulatta)模型进行了描述,并对其在研究中的应用给与概括,为研究者选择合适的动物模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手足口病(Hand foot mouth disease,HFMD)在中国多次爆发流行,严重威胁公众健康,尤其是5岁以下的婴幼儿。而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是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由于目前还无针对该疾病有效的抗病毒药物,研制疫苗是控制EV71流行最为有效的措施。目前EV71疫苗及相关研究均取得重大突破,本文就近年来关于EV71疫苗研发、动物模型等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自1957年新西兰报道第1例手足口病,到1969年美国首次分离出肠道病毒71型(EV71)并很快确定其导致手足口病,至今已有半个世纪.全球范围内已发生数次大规模手足口病暴发流行,且每隔2~3年在人群中流行1次,无减弱趋势.遗憾的是,迄今尚没有预防EV71感染的疫苗.  相似文献   

4.
肠道病毒71型及其疫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71,EV71)是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是一种具有较强传染性和致病性的病毒,其流行范围波及全世界,近年来在亚太地区尤其是在中国的流行日趋频繁。目前EV71病原学、流行病学以及动物模型的研究均取得了一定进展,为疫苗的研发奠定了相应的基础,中国三家公司的EV71灭活疫苗现已率先获得临床批件,有望成为预防手足口病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已成为西太平洋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是引起HFMD的主要病原体,研发疫苗是控制HFMD流行的有效手段。目前世界范围已有5个EV71全病毒灭活疫苗进入临床试验,其中中国研制的3种EV71疫苗已分别完成III期临床试验,结果表明3种疫苗都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保护效果。在EV71疫苗研发中,抗原质控的方法和标准是研发的瓶颈,其中抗原活性测定是工序工艺优化、免疫原性评价和剂量确定的关键指标。综述了EV71疫苗抗原质控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是一种被忽视的热带传染病——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过去15年在亚太地区引起了多次手足口病暴发。由于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有效控制,EV71已成为最重要的嗜神经肠道病毒,其严重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威胁着儿童健康。合适的动物模型可帮助更好地了解EV71神经致病机制,并有利于开发有效的疫苗和治疗药物。本文就EV71已建立的3类主要动物模型(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小鼠适应性模型及转基因小鼠模型)的特征、应用与局限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原核表达技术制备人肠道病毒71型(EV71)的亚单位融合疫苗,并通过小鼠模型对其保护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在大肠杆菌中融合表达EV71的亚单位肽段,随后将肽段免疫雌鼠,对其交配后产下的幼鼠进行病毒感染,通过检测其组织内的病毒拷贝数和病理变化,对疫苗的保护效果进行评价。结果通过肽段融合的方法,得到五种备选疫苗,分别为VacA,VacB,VacC,VacD和VacE,这五种疫苗均具有一定的体外保护能力,并且VacB和VacC与正常人大脑组织无明显交叉反应。动物模型评价结果显示,VacB和VacE能赋予幼鼠抗病毒感染的保护效果。结论利用EV71的小鼠感染模型评价了针对EV71的亚单位联合疫苗,VacB和VacE的保护效果较好,此外,VacB与人脑组织间无明显交叉反应,可以作为潜在的无神经毒性的临床使用疫苗。  相似文献   

8.
肠道病毒71型是一种具有较强致病性的肠道病毒,主要引起患者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已在世界多个地区爆发和流行,主要症状是手、足、口、臀等部位皮疹或疱疹,少数患儿可以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等严重神经系统并发症,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可致残、致死。2007—2008年中国多个地区均有较大规模流行,危害十分严重。近四十年的多次流行中,EV71病毒的基因不断进化,研究其基因变化特点对早期诊断、分型以及了解基因与流行、致病的关系等有着重要的意义。对EV71感染尚缺乏有效的抗病毒药物,研制有效的预防性疫苗迫在眉睫,目前有灭活疫苗、减毒疫苗、多肽或蛋白疫苗、DNA疫苗等多种尝试,但至今尚无EV71疫苗上市。本文对EV71基因、实验室诊断和疫苗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1概述肠道病毒71型(Human enterovirus 71,EV71)于1969年首次从美国加利福尼亚患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婴儿粪便标本中分离出来[1],之后多次引起的世界性的暴发流行,尤其在欧洲和亚洲国家或  相似文献   

10.
Li JH  Fang XN 《病毒学报》2011,27(3):308-314
1概述肠道病毒71型(Human enterovirus 71,EV71)于1969年首次从美国加利福尼亚患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婴儿粪便标本中分离出来[1],之后多次引起的世界性的暴发流行,尤其在欧洲和亚洲国家或  相似文献   

11.
竹治吉村首次在埃及工作时,考古技术基本上只是一把凿子和一把铁铲。但是,时代在前进。1987年1月的一天,这位日本考古学家已经站在开罗附近的基奥普斯(埃及第四王朝之王)墓的阴影处,用遥感雷达勘探过去的历史了。两位工作人员沿着一条吉村画出来的长45英尺、穿过沙地的线,拉着一种形状如割草机的新奇装置来回走动。这个装置内有一架发射机发出脉冲式电磁波,深入地层约30英呎。吉村等人猜想在这两位工作人员的脚下有一艘雪松制作的船。4500年前,可能就是这艘船载着法老基奥普斯的尸体“进行穿越地狱的旅行。”不远处,地球物理学家昭慈户内正蹲在一辆搬运车的后部,双眼紧盯着一块忽闪忽闪的电视屏幕。他  相似文献   

12.
在过去的100年里,动物模型的研究已在人类疫苗的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动物模型的使用不仅有助于疫苗从基本研究转到临床应用,而且动物模型通常能够预测疫苗实用的潜能,从而帮助疫苗的生产商预测财政风险。由于每种动物模型都有其自身的优缺点,选择一种合适的动物模型可促进疫苗研发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3.
手足口病与肠道病毒71型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2008年3~4月,安徽阜阳暴发了急性传染病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的疫情.截至5月5日,发病达4496例,已有20个儿童被夺去生命.此外,北京、浙江、广东等省市,以及越南、蒙古等周边国家也先后发现手足口病患者.4月23日,经确诊此次手足口病的元凶是人类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  相似文献   

14.
肠道病毒71型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肠道病毒7l 型( EV71) 是导致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 常引起多种与神经系统相关的严重疾病。自1969 年首次分离以来, 其感染已在世界范围内引起数次暴发与流行, 尤其是近几年在亚太地区呈上升趋势, 且出现越来越严重的神经系统症状。目前, 对于EV71 病毒结构及其所致严重神经系统症状的机制, 以及疫苗的开发等已进行了大量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肠道病毒71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周世力  杨帆  金奇 《病毒学报》2003,19(3):284-287
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71,EV71)是小RNA病毒科(Picornaviridae)肠道病毒属(Enterovirus)成员,其感染主要引起患者手足口病(hand-foot-and-mouth disease,HFMD).通常情况下,EV71感染引起的HFMD在临床症状等方面与柯萨奇病毒A16(Coxsackie A16,CA16)引起的手足口病难以区别,但EV71感染除了引起HFMD以外,还能够引起无菌性脑膜炎(aseptic meningitis)、脑干脑炎(brainstem encephalitis)和脊髓灰质炎样的麻痹(poliomyelitis-like paralysis)等多种与神经系统相关的疾病[1].自1974年首次报道[2]以来,EV71已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十多次爆发与流行[3-6].近年来,EV71病毒的流行在亚太地区呈上升趋势[7-9].根据病毒衣壳蛋白VP1核苷酸序列的差异,可将EV71分为A、B、C 3个基因型,其中,B型和C型又进一步分为B1、B2、B3、B4以及C1和C2亚型[10-12].  相似文献   

16.
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为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和相关疾病的主要病原体,多感染婴幼儿,少数病例可以并发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等严重疾病,可致残、致死。因此EV71实验室诊断对EV71引起疾病的治疗和防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核酸检测、抗体检测及其他检测等三部分对EV71的实验室诊断方法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肠道病毒71型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type71,EV71),自1974年首次报道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多次爆发与流行[1].EV71感染主要引起患者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在临床上与柯萨奇病毒A16(Coxsakie A16,CA16)感染所引起的手足口病难以区别,但EV71还能够引起多种与神经系统相关的疾病[2].近年来,EV71病毒的流行在亚太地区呈上升趋势[3~5],其中最令人关注的是在该地区的EV71感染引起越来越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相似文献   

18.
重症手足口病及其死亡病例多由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A71,EV-A71)感染引起,且近年来在亚太地区广泛流行。由于EV-A71具有严格的宿主细胞寄生性,需依赖细胞的能量和代谢系统完成其复制过程。因此研究该病毒在进入、脱衣壳等感染早期过程中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的机制,不仅有助于理解其致病机理,同时可为建立相应预防和治疗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为此,就EV-A71感染早期的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人类肠道病毒71型(EV71)重组保护性衣壳蛋白(rVP1)亚单位疫苗壳聚糖佐剂的作用,本研究利用rVP1蛋白与壳聚糖佐剂制备的疫苗口服免疫新西兰白兔,通过ELISA方法检测兔血清、粘膜洗液(小肠、鼻腔和肺)及粪便中特异性IgG、IgA抗体水平,中和试验检测血清中和抗体滴度,并通过抗原刺激体外培养的兔脾淋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IFN-γ、IL-4)的水平评价rVP1口服免疫效果。结果显示,单纯口服rVP1蛋白仅可诱导产生较低水平的血清IgG和粘膜IgA抗体,而含佐剂疫苗组与单纯抗原免疫组差异显著,并可诱导产生中和抗体。细胞免疫检测结果显示rVP1含佐剂组兔脾淋巴细胞分泌IFN-γ和IL-4水平明显高于未加佐剂组。本研究为研制EV71VP1口服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type 71,EV71),自1974年首次报道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多次爆发与流行。EV71感染主要引起患者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在临床上与柯萨奇病毒A16(Coxsakie A16,CA16)感染所引起的手足口病难以区别,但EV71还能够引起多种与神经系统相关的疾病。近年来,EV71病毒的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