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湖北谷城县公安局查处一起重大团伙破坏、盗窃电力设施案。罪犯汪天成,张德道、齐高安、赵传晶落入法网。 四名罪犯均属谷城县黄畈乡人,他们相互勾结,从1993年至1994年4月间,携带手钳,麻袋等作案工具,先后窜至襄阳县及本县等地,乘夜深人静之机,破坏电力设施,作案35起,偷剪正在使用的生产、生活电线24925米。价值34500元。 罪犯汪天成,张德道、齐高安、赵传晶目无国法,被谷城县人民法院分别判处有期徒刑15年、14年、12年和5年。  相似文献   

2.
近日,由河南省罗山县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熊家良、魏东、甘德银、侯长传等4名破坏、盗窃电力设施犯罪团伙成员,一审被分别判处13年、10年、5年和1年有期徒刑。 经查:罪犯熊家良等4人均系该县青山镇周湾村农民,主犯熊家良曾因盗窃罪两次被司法机关判刑劳教。出狱后的熊家良贼心不死,纠集魏东、甘德银、侯长传等3人把盗窃网改电力设施作为发财致富的“捷径”,并进行了具体分工,由熊家良、魏东具体进行踩点盗窃,甘德银、侯长传负责销赃。2000年9~11月,该团伙在洪河、周湾、童桥、石贩、冲口等5个村疯狂作案10多…  相似文献   

3.
电力设施被盗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农村电力设施被盗的特点 1,1偏僻地区作案多。一些不法分子主要选择在距农户住宅较远,地势偏僻,不容易发现的地方作案。 1.2夜间作案多。由于夜间能见度低,人员走动少。盗窃电力设施的不法分子便利用这一时机,进行夜间作案。 1.3团体犯罪多。盗窃电力设施,主要是盗割高低压输电线路导线、拆卸铁塔塔材、盗窃电力变压器铜绕组等,不法分子单独作案往往难以得手,一般2人以上团伙作案较多,破坏性大,危害严重。  相似文献   

4.
2013年12月9日,在曲靖市公安机关和供电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历时半年多,在会泽县成功抓获了5名流窜于全云南省范围作案,集盗窃、销赃为一体的抢劫破坏电力设施犯罪团伙。经审讯,该团伙在会泽县就作案达23起,2013年12月24日,在犯罪嫌疑人的现场指认下,会泽县者海镇一收废品收购点被成功捣毁,人赃俱获,在现场缴获大量的变压器铜芯线圈。  相似文献   

5.
农电设施缘何屡屡被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兵 《农电管理》2007,(11):28-29
近年来,由于多种原因,电力设施越来越多地成为盗贼觊觎的“唐僧肉”,盗窃破坏电力设施的行为和案件日益增多,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农村电力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绊脚石”。到底是谁在“鼠啃”电网,他们为什么不怕危险,其作案的特点又如何,是什么原因致使盗窃破坏电力设施如此疯狂呢?  相似文献   

6.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石河子地区农网改造工作结束后的这几年来,每年秋季到来年春季的这段时间内,都要发生几十起电力设施被盗案件。从案件分析情况来看,由于电力设备材料价格上涨,受不法利益的驱使,盗窃和破坏电力设施的犯罪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作案以团伙为主,地点多发生在荒郊野外,时间多发生在夜晚。从盗割低压线路发展到超高压线路,从盗窃小的电力设备到盗窃配电变压器。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商丘县法院近日召开公判大会,对破坏电力设施的犯罪分子关成华、张付军、关成涛进行公开宣判。1994年11月28日夜,罪犯关成华等3人乘夜深人静,盗割该县张各镇李小楼村低压动力线3档。为打击犯罪,保护电力设施安全,分别判处关成华、张付军、关成涛有期徒刑12年、6年和5年。  相似文献   

8.
<正>在利益的驱动下,一些利欲熏心的犯罪分子把目光瞄准了电力设施,电力设施频频被盗窃和破坏,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影响。有效地遏制盗窃、破坏电力设施的犯罪,确保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用电,成为了供电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1电力设施破坏触目惊心2006年12月10日,某市供电公司城网抢修班接到95598打来的报修电话,称该市水南街医院附近居民用户停电。抢修人员赶到现场时发现,从杆上T接到  相似文献   

9.
《农村电气化》2007,(2):15-15
据北京电力公司公介绍现全市电网目前已有4000余处安装自动防盗报警器,盗窃破坏电力设施案件较2006年下降近一半,有效遏制了盗窃破坏电力设施案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农电管理》2004,(8):45-45
2003年全国盗窃破坏电力设施案件在公安机关立案的就有3177l起,造成的直接损失3.15亿元,两项数据均接近1998年~2002年5年之和。2004年第一季度,这个数字又比2003年同期上升45.9%。由于电力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地位,盗窃破坏电力设施所造成的损失不仅仅局限于电力部门。  相似文献   

11.
近日,安徽省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一起盗窃破坏电力设施案进行公开宣判。被告人刘某(男)犯破坏电力设施罪、盗窃罪,依法判处无期徒刑;同案犯贾某(男)犯破坏电力设施、盗窃罪,被判处  相似文献   

12.
<正>由于农村电网具有点多、面广、线长等特点,使得一些违法犯罪分子有了可乘之机,把盗窃电力设施作为快速发财致富的手段,蓄意进行破坏。再加上农村建房、伐树、修路等施工作业中造成损坏电力设施的现象也屡屡发生,严重威胁和干扰了电网的安全运行。1电力设施遭盗窃和破坏的原因近年来,盗窃电力设施犯罪呈现专业化趋势,犯罪手法从"无电作业"发展到"带电作业",犯罪分子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使用专业工具的技能;犯罪分子与收购、加工、冶炼摊点人员相勾结,实行盗窃销赃"一条龙"犯罪,给案件侦破工作带来很大难度;犯罪分子作  相似文献   

13.
1 电力设施保护,一个普遍性的难题 河南省是我国18个电力设施遭到严重盗窃和破坏的重点省份之一.以位于河南省最东部的商丘市为例,由于该市地理位置特殊,位于豫鲁苏皖四省交界处,便于不法分子流动、销赃和藏身,因此成为河南省电力设施遭到盗窃和破坏的重灾区之一.  相似文献   

14.
正近几年来,常德电网安全形势日趋严峻,主要原因是来自于外力破坏。一是不法之徒受利益驱使铤而走险,盗窃破坏电力设施事件时有发生。二是一些单位和个人在电力设施保护区内违章建房、种植树木。三是在保护区内超高超近冒险作业、挖掘取土造成事故频发。四是线下钓鱼、攀爬杆塔、烧荒采石等危险行为屡禁不止。现笔者根据多年实际工作经验,举一反三对电网如何防范外力破坏提出一些对策。外力破坏主要表现形式和形成的原因盗窃破坏电力设施案件时有发  相似文献   

15.
<正>近几年来,常德电网安全形势日趋严峻,主要原因是来自于外力破坏。一是不法之徒受利益驱使铤而走险,盗窃破坏电力设施事件时有发生。二是一些单位和个人在电力设施保护区内违章建房、种植树木。三是在保护区内超高超近冒险作业、挖掘取土造成事故频发。四是线下钓鱼、攀爬杆塔、烧荒采石等危险行为屡禁不止。现笔者根据多年实际工作经验,举一反三对电网如何防范外力破坏提出一些对策。外力破坏主要表现形式和形成的原因盗窃破坏电力设施案件时有发  相似文献   

16.
案由:收购、销售电力赃物 被告人:梅某,江苏省东台市曹撇镇农民 公诉机关:江苏省东台市检察院 案情简介:已过不惑之年的梅某,系农村个体废品收购户。不法分子鲁某、孙某、丁某等人把盗窃、破坏电力设施所得的变压器铜心、电动机等电力物资,销赃给梅某。梅某明知变压器铜心、电动机等物来路不正,见有利可图,就以低价收购,高价卖出的方式,大量收购、销售,牟取暴利。1993年至1997年底,先后收购、销售变压器铜心、电动机等赃物总价值达5万多元,为不法分子盗窃、破坏电力设施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陈红专 《农电管理》2012,(10):30-31
保护电力设施是一场持久战,如何建立起打击盗窃、破坏电力设施犯罪的长效机制,是每个供电企业都需考虑的问题。 随着经济发展,电力已然成为了社会快速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然而近年来,福建省宁德地区蕉城、福安、霞浦、古田、周宁等县(市、区),相继发生供电变压器、电线被不法分子拆卸破坏、切割等恶性案件,造成大面积供电中断,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正常的生活、生产秩序。面对日益猖獗的盗窃电力设施犯罪,只靠公安机关和供电部门显然心有余而力不足。如何建立打击盗窃、破坏电力设施犯罪的长效机制,守护光明?这成为了宁德市地方政府、供电部门、用电企业一道亟待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18.
大部分电力设施分布于广大农村,农电企业承担着保护电力设施的重大责任。明确电力设施的保护范围和相关法律规定,了解电力设施的特点和法律保护体系,正确区分危害、破坏电力设施违法和犯罪,破坏电力设施与盗窃、毁坏公私财产罪,对于我们作好这项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湖北省当阳市供电公司坚持电力设施保护工作"三门径"的举措,致力于电力设施保护,成效显著。2013年,当阳市供电公司在当地政府和公安机关的支持配合下,共查处各类涉电案件13起,抓获3名盗窃破坏电力设施犯罪嫌疑人,取缔20多个非法废品收购站点,砍伐线路通道内树木19万余棵,有力地保证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  相似文献   

20.
1994年12月5日,江苏省徐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在沛县召开公开宣判大会,依法判处破坏电力设备犯杨玉千死刑,同案犯杨玉万、韩友军分别被判处无期徒刑和有期徒刑两年。 罪犯杨玉千,男25岁,系江苏省沛县唐楼乡梁桥村人,于1992年12月至1993年8月间,单独或伙同罪犯杨玉万、韩友军,于夜间携带手钳、脚扣等作案工具,先后在沛县等地作案15起,盗割农用低压裸铝线12700余米,折断电杆5根,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4700余元,致使农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