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梅毒血清学检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以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为标准,比较临床常用的检测梅毒的两种血清学方法的优劣性。方法用非特异性的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对883名性病门诊患者进行梅毒筛检,阳性标本用梅毒确证试验(TPPA)法进行确证。结果TRUST法灵敏度为71.01%(245/345),假阳性率8.92%(24/269),漏检率28.99%(100/345);ELISA法灵敏度为99.42%(343/345),假阳性率0.58%(2/345),漏捡率为0.58(2/345)。与TRUST相比,ELISA法检测敏感度(X^2=110.49,P〈0.01)、假阳性率(X^2=25.94,P〈0.01)以及漏检率均有明显差异(X^2=110.49,P〈0.01)。结论ELISA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漏检率较低,适合用于性病门诊梅毒筛查。  相似文献   

2.
翟文亮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3):3183-3183,3194
目的:比较三种不同的梅毒抗体检测方法的效果和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1月-2013年5月2980例门诊病人的血清学标本,分别使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和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血清学标本进行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的检测。结果:TPPA、TRUST、ELISA的敏感性分别为97.3%、83.5%、98.5%,特异性分别为97.5%、77.5%、93.3%。TPPA法检出梅毒的敏感性与ELISA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高于TRUST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LISA法特异性低于TPPA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梅毒筛查应选用TRUST法和ELISA法联合,TPPA法特异性高,适用于对阳性标本的进一步确诊。  相似文献   

3.
曹珂 《中原医刊》2011,(18):108-109
目的比较梅毒螺旋体抗体酶联免疫吸附(TP—ELISA)法和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对血清梅毒螺旋体检测的准确性及特异性。方法分别使用TP—ELISA法和RPR试验对5135例住院患者进行梅毒抗体筛查试验,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5135例患者中RPR检测阳性45例(0.88%);ELISA法检测阳性62例(1.21%)。62例ELISA阳性标本经TPPA确认60例阳性,相符率96.8%;45例RPR检测阳性标本经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确认36例阳性,相符率80.0%,假阳性率20.0%;RPR法漏检率20.0%。ELISA检测法敏感性及特异性均高于RPR检测法(P〈0.05),与TPPA法接近。结论ELISA法检测梅毒螺旋体灵敏度和特异性均优于RPR检测法,结果客观可靠,便于保存,且检测费用相对较低,可作为目前临床检测梅毒螺旋体疑似标本和筛选献血员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4.
5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比较5种不同的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筛选高敏感性和特异性的诊断方法和试剂。方法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消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TPHA)、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胶体金法检测150例梅毒患者血消标本。结果TRUST、TPHA、TPPA、ELISA、胶体金法的敏感性分别为86.0%、91.3%、97.3%、99.3%、89.3%,特异性为85.5%、96.4%、98.2%、98.2%、97.3%。ELISA灵敏性、特异性均较好,与其他四种方法比较,TRUST、TPHA、胶体金法的敏感性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PP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特异性方面,与TRUS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PHA、TPPA、胶体金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ELISA法和TPPA法是较好的血消梅毒螺旋体的诊断试验,梅毒筛查应采用TRUST和ELISA(或TPPA)法进行联合检测。  相似文献   

5.
付少兵 《中原医刊》2011,(11):110-111
目的对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rrp—ELISA)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两种方法的准确性、特异性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分别使用两种方法对2005年6月至2009年11月住院的4233例患者进行梅毒抗体筛查试验,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4233份标本中TRUST法检测阳性48例,经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确认46例阳性,相符率76.7%;ELISA法检测阳性61例,经TPPA确认60例阳性,相符率98.4%;TRUST检测阴性、ELISA检测阳性12例均经TPPA确认,TRUST漏检率20.0%。结论ELISA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灵敏度和特异性均优于TRUST,与TPPA接近,且自动检测,重复性好,结果客观可靠,费用相对较低,可作为目前梅毒抗体检测之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6.
采用梅毒-酶联免疫试剂筛查献血者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15719例献血者的梅毒筛查结果,评价TRUST与TP-ELISA两种方法在献血者梅毒筛查中的优劣。方法:同时采用TRUST与TP-ELISA试剂对献血者进行梅毒血清学筛查,将筛查结果阳性,包括结果不一致的标本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确证,并对部分两种试剂结果不一致的献血者作追踪调查。结果:采用TP-ELISA试剂筛查献血者的阳性率(0.95%)明显高于TRUST试剂(0.58%,P<0.01);TP-ELISA与TRUST的假阳性率分别为0.057%、0.045%;140例TP-ELISA(TPPA确证)阳性标本中,TRUST有56例呈阴性反应,漏检率为40%;对部分梅毒血清学筛查阳性结果不一致的献血者作追踪调查,TP-ELISA与TPPA结果与献血者反馈信息存在不一致。结论:TP-ELISA试剂的检测灵敏度明显高于TRUST试剂,但两种试剂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假阳性率。采用TRUST试剂筛查献血者可能存在输血传播梅毒的风险性。  相似文献   

7.
献血者梅毒ELISA和TRUST检测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诊断梅毒的可靠性。方法分别平行使用TP—ELISA和TRUST(或TP—EuSA)筛查无偿献血者,任何一种试剂检测出阳性标本,均用TP明胶凝集试验(TPPA)确诊,比较ELISA和TRUST及TPPA之间敏感性的差异,计算不同方法假阳性和阴性比率。结果总共检测94770例无偿献血者,其中第一批47803名献血者分别用TP—ELISA和TRUST检测,第二批46967名献血者分别用两个厂家TP—ELISA检测,结果第一批标本检出阳性242份,其中TRUST和TP—ELISA阳性率分别为0.18%(87/47803)、0.49%(233/47803).第二批标本检出阳性284份,两个厂家TP—ELISA阳性率分别为0.57%(269/46967)、0.55%(260/46967),TP—ELISA敏感性明显超过TPPA和TRUST(P〈0.01),国内两个厂家TP—ELISA无显著性差异(P〉0.05),若以TPPA为确认试验,TP—ELISA敏感性明显超过TRUST,TRUST假阴性高达59.5%,TP—ELISA假阴性仅有0%~2.7%,假阳性率0.06%~0.1%,灵敏度97.3%~100%。结论TRUST敏感性低,为提高TP筛查的敏感性,对献血者梅毒初检和复检,或者临床梅毒的筛查时,应应用TP—ELISA。  相似文献   

8.
基因重组抗原ELISA法在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中的评价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评价基因重组抗原ELISA法在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中的意义。方法 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重组抗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对335份梅毒患者和非梅毒者的临床血清标本进行检测。结果 以TPPA阳性者为标准,TRUST有6份为假阴性,4份为假阳性;ELISA假阳性1份,无假阴性。TRUST和ELISA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4.8%、98.2%和100%、99.5%。TRUST与TPPA的符合率为97.0%,ELISA与TPPA的符合率为99.7%。ELISA的敏感性、特异性都优于TRUST,与TPPA符合率高。结论 重组抗原ELISA法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好、结果客观、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适用于梅毒初筛和确诊。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输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1年1月我院住院接受输血治疗的患者5790例作为观察对象,应用ELISA试剂盒、TPPA试剂盒进行ELISA和TPPA血清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结果5790例入选观察对象中,应用ELISA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TP—Ab)阳性50例,阳性率为0.864%;而应用TPPA法检测的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49例,阳性率为0.846%(49/5790)。两种检测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643,P〉0.05)。≥70岁组的应用ELISA法检测的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率明显低于〈70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与TPPA比较差异不大,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在梅毒螺旋体抗体血清学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临床标本作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筛查,对筛选出的86例阳性标本进一步采用CMIA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检测,分析比较检测结果,并将CMIA测定值与甲苯胺红不加血清热试验(TRUST)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86例ELISA试验阳性标本中,经TPPA确证试验,阳性84例,阴性2例,ELISA试验符合率为97.67%;而CMIA和TPPA检测符合率为100%。TRUST假阴性率较高,且随着CMIA的检测值增高,TRUST阳性率明显增加(P<0.01)。结论:ELISA法筛查梅毒存在一定的假阳性,CMIA可以作为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筛查阳性标本的确证试验,TRUST可用于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11.
目的:由于我室现在输血前检查以及梅毒的检测量越来越大,特对四种梅毒检测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建立适合我室梅毒的检测程序。方法:用ELISA法检测我院去年10月28日到今年6月的输血前检查标本以及门诊的要求查梅毒的标本10255例,其中阳性者再用RPR法.TRUST法和TPPA进行检测。结果:ELISA共检出阳性295例,其中ELISA阳性,TPPA为阳性的有290例,符合率为98.3%。ELISA的假阳性率为1.7%。295例TPPA阳性标本中RPR和TRUST法检出阳性为102例,检出率为34.58%,RPR和TRUST法漏检率为65.42%。而且RPR和TRUST法中102例阳性在做TPPA确证实验时滴度大于或等于1:5120的有72例,193例阴性在做TPPA确证实验时滴度大于或等于1:5120的仅有18例。结论:ELISA可用于我室输血前检查的筛查实验,TPPA可作为检测ELISA中阳性的确证实验。TPPA确证实验梅毒滴度越高,RPR法和TRUST法检出阳性的可能性就越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对比三种不同方法检测梅毒螺旋体的结果准确性。方法:选自笔者所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人民医院2006年2月-2012年2月所收治的梅毒患者共80例作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期的健康无梅毒人员8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都通过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剂实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以及梅毒螺旋体双抗原夹心试纸条三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梅毒螺旋体的检测,探究比较这三种不同方法检测结果的准确率。对于以上三种方法,笔者分别以TPPA、TRUST和胶体金实验检验来称呼。结果:相对于TRUST,TPPA和胶体金实验检验的阳性检出率与隐性检出率都明显要高,它们之间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早期梅毒还有Ⅰ期梅毒的阳性检出率,以TPPA最高,接着是胶体金实验检验、TRUST。结论:胶体金法比较适用于检验检疫系统实验室加急标本筛查或现场快速检测,对于梅毒疗效的观察检测,TRUST检测方法比较适合,而TPPA则比较适合对于胶体金实验检验、TRUST检出标本做一个验证测试。检测的结果,胶体金实验检验明显是要高于TRUST,两者之间有明显差异,但是它和TPPA之间的检测结果并没有明显的差异性,所以对梅毒的检测,胶体金实验检验不但准确率比TRUST高,而且操作比TPPA要简便快速,成本也比较低。  相似文献   

13.
林炳柱  刘小燕 《中外医疗》2014,(5):10-11,13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在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选取160例梅毒患者及135例非梅毒患者的血清,分别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RPR法、TPPA法分别检测血清中的梅毒螺旋体抗体。结果对照组的敏感性分别为97.0%、76.3%和98.3%。RPR法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明显低于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TPPA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和TPPA法相比,敏感性和特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梅毒的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是一种方便、准确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4.
早期梅毒实验室检测方法的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在梅毒早期诊断中,四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比较及在临床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TPHA)、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182例血清标本。结果:RPR、TPHA、TPPA、ELISA的敏感性分别为88.3%、92.2%、94.8%、98.7%,特异性分别为85.7%、94.3%、96.2%、98.1%,其中RPR、TPHA、TPPA与灵敏性、特异性较好的ELISA比较,RPR、TPHA、TPPA的敏感性较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特异性方面,除TPHA、TPPA差异无显著性(P>0.05),RPR低于ELISA,差异有显著性(P<0.05);RPR滴度随治疗时间的增加而逐渐下降。结论:ELISA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判断可标准化,特异性高,敏感性高,可作为早期梅毒检测较理想的方法,RPR试验可用于梅毒治疗期间的疗效判定。  相似文献   

15.
ELISA法在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潇  叶惠敏 《中国热带医学》2007,7(6):915-915,934
目的探讨基因重组抗原ELISA法在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实验(TPPA)对355份梅毒患者和非梅毒患者的临床血清标本进行检测。结果以TPPA阳性者为标准,TRUST有7份为假阴性,4份为假阳性;TRUST和ELISA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2.7%、98.3%和100%、99.1%。TRUST与TP-PA的符合率为96.3%,ELISA与TPPA的符合率为99.4%。ELISA的敏感性、特异性都优于TRUST,与TPPA符合率高。结论重组抗原ELISA法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好、结果客观、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适用于梅毒初筛和确诊。  相似文献   

16.
谭春梅 《中国热带医学》2012,12(10):1266-1267
目的探讨ELISA法和TRUST法试验用于孕前梅毒筛查的必要性。方法对2010年10月~2011年12日前来孕前检查4 000例血清标本使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筛查并将两种结果进行比较。结果4 000例筛查标本中TRUST检测阳性13例,阳性率为0.33%;ELISA检测阳性32例,阳性率为0.80%;两种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8,P〈0.05)。结论孕前ELISA筛查梅毒抗体,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与TPPA法有较高一致性,可用于大量标本梅毒的初筛和确诊。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疑似梅毒儿童的临床检测数据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为儿童梅毒临床诊断提供充分全面的检测诊断信息,为临床治疗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徐州市儿童医院2010年4月~2012年12月门诊及住院141例0~3岁所有疑似梅毒儿童的血液标本进行分组,其中婴儿组(0~<1岁)119例和幼儿组(1~3岁)22例;并且分别进行了以下检测:快速血浆反应素实验(RPR)、胶体金实验(SYP)、酶联免疫梅毒抗体检测(ELISA)、凝集法(TPPA)实验.所得数据进行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结果 用4种检测方法对血液标本进行梅毒抗体检测,ELISA阳性率(96.45%)最高,RPR阳性率(46.10%)最低;SYP法阳性率(77.30%)和TPPA法阳性率(85.11%)高于RPR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36,P=0.000);SYP和TPPA法阳性率低于ELISA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76,P=0.000):ELISA假阳性最高(78例),TPPA无假阳性,新生儿的假阳性明显高于幼儿组(P<0.05).结论 用ELISA方法对新生儿梅毒检测的假阳性率较高,大部分都是溶血引起.RPR方法在新生儿疑似梅毒中敏感性较低;SYP适合急诊;TPPA可以用作梅毒确诊实验;几种方法在儿童梅毒检测中要配合使用,综合判断,不要以一种检测方法的结果判断感染与否.初次检测小儿梅毒的阳性标本要经过一定时间定期复查然后确诊.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与梅毒螺旋体抗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对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法对患者血清进行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收集阳性血清标本207例,阴性标本50例,使用TPPA法进行确认;根据测定的s/co值将患者分为4组,分析各组TPPA的阳性率。结果:50份ELISA测定值s/co〈1的样本经TPPA检测均为阴性;62份ELISA测定值s/co为1-3.99的样本经TPPA检测阳性率为88.7%;80份ELISA测定值s/co为4-9.99的样本经TPPA检测阳性率为98.6%;65份ELISA测定值s/co≥10的样本经TPPA检测阳性率为100.0%。TPPA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阳性率均随着ELISA法s/co值的升高而升高(P〈0.01)。结论:ELISA检测梅毒具有高度的敏感性,自动化程度高,适合大批量标本的常规筛查,但对测定值s/co在1-9.99的样本应采用TPPA联合检测,以便尽可能减少假阳性,给临床对梅毒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实验室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