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5 毫秒
1.
4D地震时代已经到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多数人认为,4D地震是时延地震方法的一种应用,不管使用的是VSP、2D还是3D地震资料。最早的4D项目要算是由Aroc公司1982/83年在北得克萨斯州的Holt储层上进行的勘探,由Greaves等人(1987)记录下了那次过程。那是一次火驱采油,是将空气灌入砂岩层中的储层井点燃,作为提高石油采收率(EOR)的方法。在火驱采油之前进行了小范围的3D  相似文献   

2.
Phil  D.  Anno  曹谊 《油气地球物理》2010,(1):56-59
时移地震资料采集和处理的主要目标之一是使资料的可重复性最大,目前大部分4D方法还是严重依赖于地震的可重复性。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4D处理方法,通过对两次勘探之间特性变化的直接反演来降低对可重复性的要求,用于可重复性较差的资料,特别是用于继承性资料。通过基于相减的方法与直接反演方法的比较以及在挪威北海Heidrum油田的应用,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勘探与开发工业什么时候才能完全从事4D地震呢?很快。这是一个小小的技术问题,但却是一个把4D程序包变成一个整体的大问题。15年以前,3D地震勘探同样处于一个相似的十字路口,被认为是一项既昂贵又没有被完全证实的选择。事实上,4D地震技术成熟地很快。我们在此介绍一些已经发现的并可以解决的问题的方法以及其它的石  相似文献   

4.
<正>2015年在美国加州举办的TED大会上,麻省理工学院自动化实验室介绍了4D打印新技术。与3D打印相比,第4个D(维度)指的是时间。即在运用原有3D的打印技术的基础上,打印材质本身会伴随着时间而发生形状的改变。从麻省理工学院的介绍中发现,复合材料是通过Autodesk新研发的软件Cyborg,对于材料进行编程模拟,使得材料按照预先设定好的时间形状变形。视频演示中,一根多串的PVC复合材料管在水中  相似文献   

5.
传统工程项目进度优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而BIM-4D技术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本文介绍了BIM-4D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原理,并分析了其所具有的特征,为以后能够深入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为了改变当前我国PPR管材专用料大部分依赖进口的现状,填补中石油没有优质工业化生产的PPR管材专用料的空白,中国石油大庆炼化公司聚丙烯装置采用丙烯、乙烯为主要单体的无规共聚方法生产出了PPR管材专用料PAl4D产品。该产品质量稳定,理化性能和加工性能都比较好,抗拉伸、抗弯曲等性能均达到或超过国内市场主流产品的水平。使用该专用料制备的PPR管材,能够满足在70℃、1MPa条件下输送热水50年使用寿命的要求,达到了GB/T18742要求,被作为生产冷热水管材及其附属配件的原料。  相似文献   

7.
以三聚氰胺和氧化石墨为原料,于N_2气氛下构筑了一系列2D/2Dg-C_3N_4-rGO (CN-RGO)界面复合材料,对其进行SEM、TEM、UV-Vis、XRD和FT-IR等表征,考察界面效应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UV-Vis结果表明,相比纯g-C_3N_4(CN),CN-RGO的可见光吸收范围明显提升。同时,CN-RGO-2界面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明显高于纯CN,对罗丹明B降解率达到了85.8%,这可能由于CN上产生的电子(e~-)通过界面效应转移到rGO上,促进空穴(h~+)和e~-迅速分离。淬灭实验结果表明,h~+和O_2~-·在RhB光降解过程中的作用比·OH与H_2O_2更重要。该研究为其它2D/2D界面复合材料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8.
以三聚氰胺和氧化石墨为原料,于N2气氛下构筑了一系列2D/2D g C3N4 rGO (CN RGO)界面复合材料,对其进行SEM、TEM、UV Vis、XRD和FT IR等表征,考察界面效应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UV Vis结果表明,相比纯 g C3N4(CN),CN RGO的可见光吸收范围明显提升。同时,CN RGO 2界面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明显高于纯CN,对罗丹明B降解率达到了858%,这可能由于CN上产生的电子(e-)通过界面效应转移到rGO上,促进空穴(h+)和e-迅速分离。淬灭实验结果表明,h+和O-2·在RhB光降解过程中的作用比·OH与H2O2更重要。该研究为其它2D/2D界面复合材料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9.
4D地震在多学科集成化油藏精细表征技术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4D地震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外已经有很多地区成功应用4D地震技术提高剩余油表征精度,增加原油产量,并将4D地震列入日常的油藏管理常规技术。4D地震在油藏精细表征技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在北海、墨西哥湾等地区的油田上应用4D地震对提高非均质油藏剩余油采收率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EXCELL2000测井系统是美国哈利伯顿公司生产的集测井数据采集、传输、解释于一体,采用多功能软件设计思路、全球数据传输系统、模块式地面系统的仪器。而其中的D4TG仪器又是该系统中下井仪器中的必备仪器,集通讯短节和伽马于一体,使用率高。文章对其维修中经常遇到的几点故障进行了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11.
我们研制出一种适用于时延VSP和4D地震储层监测的风险分析单,它是1977年Lumley等人推出的风险分析单的增强版。该分析单采取评分、记分方法,记分系统对风险所涉及的各种新参数进行了量化;研究中新增加的与VSP和3D地震采集有关的重要参数包括:垂向和横向分辨率,震源和接收器的可重复性,成像孔径范围等。我们用这项新的分析技术对适用于时延VSP监测的6种储层情况进行了详细的风险分析。这6种情况是:陆上两类碳酸盐岩储层的CO_2注采,陆上两类砂岩储层的蒸汽注采,海上两类砂岩储层的注水开采,这6种情况的目的层都为20ft厚左右。我们对这6种情况分别进行了储层参数和地震参数分析,井将所有参数的最终联合分析结果制成交会图,由此对风险进行了充分的估计。估计结果表明,对于任何一种情况,时延VSP的潜在风险都要比4D地震低得多。只要时延VSP具有高度可重复性,就能获得极好的频率成分、区域覆盖和成像质量。结果还说明,用时延VSP技术进行浅层松软砂岩储层蒸汽驱监测和高气油比(GOR)松软砂岩储层水驱监测是最具代表性和最成功的项目。  相似文献   

12.
十多年来工业界一直从事时移3-D或4-D地震成像技术的分析研究,有越来越多的章报道了这方面的成功实例。最近报道的两个成功实例研究是:位于挪威北海的Draugen地区和位于英国大陆架之上的Cannet-C地区。这两个地区在技术上取得了成功,提供了储层内部随时间推移而变化的优质图像。这些4-D结果改变了井位,并且减少了油田开发决策带来的代价高昂的风险(注意:本的“4-D”表示时移地震成像)。本重点阐述了4-D地震定量评价对石油经济的影响。在总结出4-D对油藏管理影响的几个方面后,便可建立经济模型来定量评价这种影响。该种决策性树状模型运用了贝叶斯定量计算4-D产生的修正概率。模型说明,即使4-D信息是不完善的,但对于钻加密井而言,还是可以大大提高开发方案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在已做过4D地震观测的水驱油藏上可以利用油藏模拟来模拟油、水的运移情况。它可以验证4D技术在识别已被大量开采的油气藏中碳氢化合物位置的能力,因为在石油排出最多的位置地震振幅降低也最大,模拟的结果能和4D地震的观测资料相吻合。  相似文献   

14.
这个史例分析描述了将时延(或4D)地震同3D弹性地震模拟,储层描述以及流体流动模拟结合起来更好地理解油、气和水的排泄模式,并识别滞油区。 该研究的结果是我们形成了一套自相容的储层模拟技术,该技术能使误差减小到最小,并预测地震响应的变化,这些地震响应在空间、时间和幅度上都与墨西哥湾Timbalier南的295油田的一个复杂的,内部缠绕的浊积岩河道储层中观测到的地震响应很类似。  相似文献   

15.
4D地震油藏监控是一项相对新的技术,主要用于生产中流体和压力前缘在油藏内流动的时移成像。成功的 4D地震可以确定出滞油区,给布置新井提供机会;绘制出水驱范围以避免在波及区布置新井位而浪费资金;并且可以识别出优化采油中最为关键的储层流动区间的几何形状和特性。在过去的10年中,4D地震从一系列地球物理实验发展成能为油藏管理增加价值的实际油藏监控工具。但目前它还不是主流技术。本文讨论在4D地震被广泛应用(如当今在石油工业广泛应用的3D地震那样)之前需要强调的一些商务、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6.
我们研制出一种适用于时延VSP和4D地震储层监测的风险分析单,它是1977年Lumley等人推出的风险分析单的增强版。该分析单采取评分、记分方法,记分系统对风险所涉及的各种新参数进行了量化;研究中新增加的与VSP和3D地震采集有关的重要参数包括:垂向和横向分辨率,震源和接收器的可重复性,成像孔径范围等。我们用这项新的分析技术对适用于时延VSP监测的6种储层情况进行了详细的风险分析。这6种情况是:陆上两类碳酸盐岩储层的CO2注,陆上两类砂岩储层的蒸汽注采,海上两类砂岩储层的注水开采,这6种情况的目的层都为20ft厚左右。我们对这6种情况分别进行了储层参数和地震参数分析,并将所有参数的最终联合分析结果制成交会图,由此对风险进行了充分的估计。估计结果表明,对于任何一种情况,时延VSP的潜在风险都要比4D地震低得多。只要时延VSP具有高度可重复性,就能获得极好的频率成分、区域覆盖和成像质量。结果还说明,用时延VSP技术进行浅层松软砂岩储层蒸汽驱监测和高气油比(G0R)松软砂岩储层水驱监测具代表性和最成功的项目。  相似文献   

17.
提高4D地震的重复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勘探的费用还不及油藏开发过程中所涉及的工程总费用的百分之几,尽管实际情况十分复杂(对地震勘探而言),但是由地震资料产生的影响正对油藏成像造成十分显著的危害。从Foinaven油田和其它的时延地震勘探中,我们已掌握了大量的信息,而且提高重复性是改善有关信息的关键。时延(或4D)地震勘探的位置由原来的不断重复初始采集正逐渐成为一  相似文献   

18.
水驱4D地震监测岩石物理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云美厚  杨凯  丁伟  唐庭海 《石油物探》2004,43(3):309-312
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Gassmann理论、测井数据以及岩石物理实验3个方面着重对水驱4D地震监测的岩石物理基础进行了分析。基于Gassmann方程的理论计算表明,油气层纵波速度一般低于水层的速度,油水层存在一定的速度差异。来自大庆、胜利以及新疆等地的部分测井资料表明,油层速度略低于水层速度,但这种差异并不明显。部分岩石物理实验测量结果也表明,高孔隙度、高渗透率岩石一般具有饱油纵波速度低于饱水纵波速度的特点;然而,也有相当一部分岩石物理测量结果与4D地震实施的理论基础相抵触。因此,进一步深入细致地开展水驱4D地震监测的岩石物理基础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D4TG遥测通讯仪伽马高压电路维修中常用电阻箱模拟反馈电阻,电阻箱使用不当会造成电路其它元件的损坏,文章详细分析了故障扩大的原因并提出合理使用电阻箱和规避电阻箱缺陷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自20世纪90年代早期起,BP公司一直致力于4D地震技术的研究和部署,范围涵盖了不同环境和储层条件。到2007年底,已获取了至少115项勘测(根据油田计数)项目,其中约有85项已经实施,业务遍及10个国家60多个油田,主要是为了满足北海盆地现行油藏管理和加密钻井解决油田中后期注水开发危机的需要,随后推广到一些复杂的新油田。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应用,BP公司在4D地震领域取得了很多成功的经验,并展示了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