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如何理解劳动价值论的内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劳动价值论的关键内容包括:价值是劳动在一定经济关系下的表现,是劳动产品的社会形式;创造价值的是社会必要劳动;价值形式的演化及其与价值实体的分离;生产力、价格等因素的变动使商品价值与商品生产中耗费的劳动在量上分离;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的分离;三位一体公式的社会根源,等等。劳动价值论特点和优点在于其理论与逻辑上的统一性;它严格区分了价值、使用价值以及使用价值的运用;区分了劳动的具体形态与抽象内容;区分了价值实体与价值形式;它从发展变化中把握价值范畴,明确勾划出了价值从最基本交换关系中的原始形态,转化为具体的生产价格、垄断价格、以及派出生的土地价格、虚拟资本价格等范畴的逻辑过程及转化条件。  相似文献   

2.
关于深化认识劳动价值论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不是要否定和抛弃劳动价值论,而是要深入理解和发展劳动价值论,在当前的讨论中须特别注意,不应混淆物质财富的生产和价值的生产,以及价值的创造和价值的分配,价值理论应能说明产品相对价格的差异和变动,扩大生产劳动的概念,劳动价值论对现实经济问题及具有解释力。  相似文献   

3.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赖以存在的基石,非劳动生产要素创造价值的观点和将劳动价值适用范围仅限定在物与物交换的观点,并不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劳动价值论需要有新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深化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认识是时代的要求,本文分析了现代经济中价值已由靠体力劳动创造转变为主要依靠脑力劳动创造的事实,从而认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决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内容需要相应转变,同时本文还具体研究了服务劳动、信息劳动、知识劳动如何创造价值。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本身就是继承与发展西方古典经济学家劳动价值论的结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也必然要有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发展必须是继承基础上的发展,从而,需要把握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真粹与本质,才能谈得上进一步的发展;研究劳动价值论发展时,在方法论上必须把握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之别、一元价值论与多元价值论之别、理论研究与政策运用之别等。  相似文献   

6.
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学家对每一种经济现象和经济理论都有不同的见解。本文从对价值论的定义、财富观、价值表现、价格形成方面着手,比较分析了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内在联系,并提出启示。  相似文献   

7.
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几个重大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珏  肖晖 《南方经济》2002,24(8):5-8
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必须是建立在尊重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的原创精神的基础上,为此,要正确认识劳动价值论的研究方法与适用条件的区别、价值的决定和源泉、价值和价格的关系,以及这一理论在现阶段的指导意义和科学地发展地看待这一理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坚持和发展劳动价值论及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鲁从明 《南方经济》2005,23(11):5-9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仍然是一个关系重大、需要深入研究的基础理论问题。为此,要首先认清马克思创立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历史出发点,全面把握理论的主要观点。结合现时国内外实际,说明劳动价值论的核心思想必须坚持,劳动价值论的一些内容需要发展。强调坚持和发展劳动价值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郑敏 《魅力中国》2011,(14):28-28,27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本也成为一个经济发展中核心的概念。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令人瞩目,成为价值创造的主导因素。劳动价值论认为活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认为创造新价值的源泉是人的因素,在重视人力资本,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0.
从产品分配谈到劳动价值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讨论了物质产品的生产与作为分配关系的价值决定之间的关系,表明如何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为基础来解释当前我国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1.
关于价值论、劳动价值论与分配理论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区分了价值论与劳动价值论、价值形成与价值创造。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分配制度的理论依据,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创造商品价值的生产性劳动和知识、科技、信息在价值形成中的作用,以及按生产要素分配等给出了理论的解释。  相似文献   

12.
13.
何伟 《南方经济》2001,1(12):5-8
本文认为使用价值的实现对商品价值的质和量具有决定作用;凡是对社会有效用的劳动,都创造价值,都应视力生产劳动;在知识经济时代,价值决定由体力劳动向智力劳动转化,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向价值增能力转化,由有形资本向智慧资本转化。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和会计国际协调的发展,公允价值由于能够及时全面地反映现行和未来经济环境的变化而被广泛应用,也使得公允价值在我国的运用得到广泛普及。但是,近年来的全球金融风暴导致市场价格产生巨大波动,使得公允价值的应用备受质疑。文章结合价值理论,以公允价值计量中的市场价格为核心,通过分析价值与价格的关系,找出价格决定的关键,以期说明对公允价值计量的影响,从而分析公允价值在我国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张井 《南方经济》2001,1(9):7-9
本文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工业迥知识经济转变所发生的新情况,不是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否定和纠正,而是对它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17.
本文的分析是建立在本人所发现和证明的一个重要命题的基础上的,即目前人们作为经济分析核心的、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的、所有以货币量值表示的统计变量被认为是反映实物生产的技术关系,而本人所得出的结论是,这些统计变量与技术是与技术是完全无关的,它们只是反映特殊的社会关系或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由此可以得出,完全抽象掉生产的技术关系而的把社会关系作为分析基础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完全可作为解释现实问题的基础和出发点,而马克思的价值理论突出地表明了这种分析方法。以技术关系分析为基础的西方主流经济学关于社会关系的分析对于建立能够解释现实的新的经济学理论体系是极端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生态经济价值理论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价值理论是各个经济学派的核心内容,因为它引导资源配置。马歇尔的供求均衡价值论是现代主流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基础。然而,随着资源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这种价值论的缺陷也日益明显,其根本原因是它是一种脱离环境基础并且违背热力学定律的机械价值论。热力学定律是自然界中非常重要的普适性定律,因此许多生态经济学家认为价值理论应该体现热力学特征。本文从建立生态经济价值理论的历史起源及理论基础出发,归纳总结了生态经济学中主要的价值观点:单一要素价值论、要素价值论以及基于资源内在品质和消费者偏好的综合系统法,并分析了这些观点的不足之处及潜力所在,最后总结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主客观价值论问题、基本资源问题、核算问题以及非市场物品或服务的价值问题等。这对于理解和解决各种可持续问题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经济学价值理论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价值理论存在着价值涵义不清楚,实践中很难应用,以及现实中有些问题解释不了等缺陷,同时《西方经济学》形形色色价值理论也存在诸多不足。因此,有必要创新当今哲学价值论,并把它应用到经济学中,从而创立新的经济学价值理论。  相似文献   

20.
文章深刻分析了在劳动价值论争论中所凸现出来的、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中存在的按劳动分配与按生产资料所有权分配两种不同分配理论的自我冲突,认为无论是在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中还是在历史唯物主义中,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的基本主张都是作为劳动方式的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也就是用政治经济学术语通俗地表述的“按劳分配”,指出应该在生产方式或劳动方式决定分配方式的理论基点上求得对社会现实问题科学而彻底的理论解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