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探讨合并糖尿病的乳腺癌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及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方法 收集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合并2型糖尿病的乳腺癌患者(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的乳腺癌患者(对照组)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差异.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两组患者乳腺癌组织中HIF-1α及VEGF蛋白的表达,用CD31标记血管内皮细胞并计算MVD.结果 合并2型糖尿病的乳腺癌患者中肿瘤直径>2 cm者占68.4% (67/98),淋巴结转移率为59.2% (58/98);对照组患者中肿瘤直径>2 cm者占54.2% (58/107),淋巴结转移率为43.9% (47/10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IF-1α在两组乳腺癌组织中均有表达,在糖尿病组乳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80.6% (79/98),对照组乳腺癌组织为64.5% (69/10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VEGF在两组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6.7%(85/98)及68.2% (73/10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2).MVD在两组乳腺癌组织中的计数分别为113.7±32.0及104.7 ±29.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3).合并2型糖尿病的乳腺癌患者中HIF-1α阳性表达组中VEGF阳性表达率为91.1% (72/79),HIF-1 α阴性表达组为68.4% (13/19),HIF-1 α阳性表达组明显高于HIF-1α阴性表达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两组的MVD计数分别为117.1 ±30.3和99.5 ±35.1,HIF-1 α阳性表达组明显高于HIF-1α阴性表达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30).结论 糖尿病可能是导致乳腺癌患者临床分期较晚、预后较差的一个因素.合并糖尿病可能促使乳腺肿瘤组织中微血管生成作用增强,从而可能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机制中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中HIF-1α、EGFR蛋白的表达与食管癌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16例ESCC组织中HIF-1α、EGFR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及患者生存的关系。结果 HIF-1α与EGFR在ESCC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3.8%和68.1%,HIF-1α与EGFR均阳性率为50.9%。HIF-1α蛋白的阳性表达与T分期相关(P=0.014)。联合检测HIF-1α和EGFR蛋白均阳性表达与浸润深度及临床分期相关(P=0.006,0.023)。HIF-1α与EGFR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331,P=0.000)。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EGFR蛋白阳性表达的ESCC患者生存时间短(P=0.019)。结论 HIF-1α、EGFR蛋白在ESCC组织中呈高表达,二者密切相关,在ESCC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EGFR可作为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趋化因子受体4(CXCR4)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乳腺癌、30例乳腺纤维腺瘤和2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HIF-1α和CXCR4蛋白的表达,分析乳腺癌组织中HIF-1α和CXCR4蛋白表达之间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HIF-1α和CXCR4蛋白在正常乳腺组织中无阳性表达;在乳腺纤维腺瘤和乳腺癌组织中,HIF-1α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26.7%和65.0%(P<0.05),CXCR4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3.3%和56.7%(P<0.01).HIF-1α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组织学分级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密切相关(P<0.05),与年龄、肿瘤大小、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表达无关;CXCR4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以及VEGF、ER和PR表达密切相关(P<0.05),与年龄、肿瘤大小和组织学分级无关.HIF-1α与CXCR4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346,P=0.007).结论 HIF-1α和CXCR4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高表达与乳腺癌发生、发展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联合检测HIF-1α和CXCR4蛋白的表达,有利于评估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提高预后判断的准确性,并对临床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乳腺癌细胞凋亡与HIF-1α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允锋 《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15(10):1205-1207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HIF-1α、P53蛋白的表达及与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8例乳腺癌中HIF-1α、P53、MDM2蛋白的表达,用末端转移酶介导的dUTP切口末端标记法(TU-NEI法)检测凋亡。结果:乳腺癌组织中HIF-1α、P53、MDM2蛋白阳性率分别为46.6%,61.1%和27.6%。癌组织HIF-1α阳性表达组的凋亡指数(AI)显著高于HIF-la阴性组(P〈0.01);P53阴性组AI显著高于P53阳性组(P〈0.05)。HIF-la阳性P53阴性表达组AI显著高于HIF-1α阴性P53阳性组(P〈0.01),HIF-1α与P53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33,P〈0.01)。MDM2阳性表达组AI显著低于其阴性组(P〈0.01)。MDM2阳性HIF-1α阴性组AI显著低于MDM2阴性HIF-1α阳性组(P〈0.05),MDM2与HIF-1α负相关(r=-0.26,P〈0.05)。结论:HIF-1α可诱导乳腺癌肿瘤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P53和MDM2有关,作为肿瘤早期新标志。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头颈部鳞癌(HNSCC)组织中的表达,探讨HPV感染与HIF-1α、VEGF表达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43例HNSCC标本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HPV 6/11、16/18和31/33的感染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IF-la和VEGF的表达.采用Spearman法进行等级相关分析,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43例HNSCC患者中,HPV阳性感染者占25.6%,HIF-1α和VEGF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1%和51.2%.HIF-1 α的表达与T、N分期及临床分期有关(P<0.05),VEGF表达与N分期和复发有关(P<0.05).相关分析显示,HNSCC组织中HIF-1α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r=0.359,P<0.05).HPV阳性感染组与阴性感染组中HIF-1α和VEGF的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V阳性感染组和阴性感染组3年生存率分别为60.0%和59.7% (P >0.05),HIF-1α阳性表达组和阴性表达组3年生存率分别为49.9%和80.0% (P =0.060),VEGF阳性表达组和阴性表达组3年生存率分别为41.2%和81.0% (P <0.05).结论 HIF-1 α、VEGF可作为评估HNSCC发展、转移及预后的参考指标之一,尚不能明确HNSCC组织中HPV感染与HIF-1α、VEGF表达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乳腺癌组织中ABCG2和HIF-1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乳腺癌耐药相关蛋白(ABCG2)、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蛋白的表达与乳腺癌病理特征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122例接受乳腺癌手术治疗患者的乳腺癌组织石蜡标本,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ABCG2、HIF-1α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122例乳腺癌组织ABCG2、HIF-1α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2%和59.0%。ABCG2表达与肿块大小呈正相关(P=0.018);HIF-1α表达与肿块大小(P<0.01)、淋巴结转移(P<0.01)、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0.022)。ABCG2表达与122例患者的无病生存期有负相关趋势,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106例接受了以蒽环类化疗药为主的辅助化疗患者的无病生存期呈负相关(P=0.033)。HIF-1α表达与122例患者的无病生存期呈负相关(P=0.030)。HIF-1α和ABCG2共表达与122例患者的无病生存期呈负相关,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04)。结论ABCG2表达阳性是接受以蒽环类化疗药为主的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的预后不良指标。HIF-1α与ABCG2表达明显相关。HIF-1α与ABCG2共检验可以更好的判断乳腺癌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促凋亡蛋白BNIP3在原发性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相关性。方法联合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和Envision二步免疫组化技术检测104例肾透明细胞癌及48例癌旁正常肾组织中BNIP3、HIF-1α、VEGF的蛋白表达水平,并分析肾癌中BNIP3表达与HIF-1α、VEGF的相关性。结果 BNIP3、HIF-1α及VEGF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6.5%、61.5%和69.2%,在癌旁正常肾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2.5%、8.3%和12.5%。在BNIP3阳性和阴性表达组中,HIF-1α、VEGF的阳性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EGF阳性组与阴性组中HIF-1α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者之间的表达有相关性。结论 BNIP3在透明细胞癌中有所表达,但多数为低表达,且与HIF-1α和VEGF的表达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alpha,HIF-1α)、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cose transporter-1,Glut-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蛋白在糖尿病合并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112例乳腺癌组织中HIF-1α、Glut-1和VEGF蛋白表达,通过CD31标记血管内皮细胞评估乳腺癌组织微血管密度(micro vascular density,MVD),并分析患者血糖控制效果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HIF-1α、Glut-1和VEGF蛋白在糖尿病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无糖尿病乳腺癌组织(t=2.255,P=0.030;t =2.154,P=0.038;t=2.225,P=0.032).糖尿病乳腺癌组织中HIF-1α与Glut-1和VEGF表达均呈显著正相关(r=0.561,P =0.003;r=0.435,P=0.014).糖尿病乳腺癌组织中MVD水平较无糖尿病乳腺癌组织显著升高(t=9.458,P=0.000).乳腺癌患者血糖控制效果与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分期显著相关(x2=4.689,P=0.030;x2=5.051,P=0.025).结论 糖尿病导致乳腺癌组织中缺氧相关指标HIF-1α、Glut-1和VEGF蛋白表达上调及MVD水平升高,且乳腺癌患者血糖控制效果与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分期相关,提示糖尿病可能通过高糖和缺氧促进乳腺癌进展.  相似文献   

9.
刘艳梅  杨琪  王赛赛  应申鹏 《浙江医学》2020,42(2):105-108,113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HIF-2α蛋白的表达情况及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8例宫颈癌患者的活检组织标本和30例宫颈良性病变中HIF-1α、2α蛋白的表达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它们表达情况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宫颈癌组织标本中HIF-1α和HIF-2α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76%和70.59%,明显高于良性病变组(均P<0.01);两者的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放疗前贫血均相关(均P<0.05),而HIF-2α蛋白表达与肿瘤分期相关(P<0.05)。生存分析结果提示,HIF-1α蛋白阴性的宫颈癌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OS)明显长于HIF-1α蛋白阳性者(P<0.05)。结论在宫颈癌患者中,HIF-1α和HIF-2α蛋白的表达显著升高,它们对宫颈癌患者预后有良好的预测价值,两者的高表达提示疾病可能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0.
HIF-1α、VEGF在腋淋巴结阴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微血管密度(MVD)在腋淋巴结阴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分型、分级及预后的关系,探讨HIF-1α作为判断肿瘤恶性程度、预后及肿瘤基因治疗靶点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3例乳腺癌组织中HIF-1α、VEGF、MVD的表达状况,并与临床随访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对其中随访10年以上的32例作生存分析研究。结果:HIF-1α在乳腺癌中总阳性表达率为65.8%,其中强表达7例(9.6%),中度表达10例(13.7%),弱表达31例(42.5%),不表达25例(34.2%);73例乳腺癌组织中69例VEGF表达阳性,占94.5%,其中强表达52例(71.2%),中度表达15例(20.5%),弱表达2例(2.7%),不表达4例(5.5%)。73例乳腺癌中每例MVD为4~48个,平均为20.16±16.48。HIF-1α和VEGF在乳腺癌中两者阳性指数呈正相关(P<0.01)。HIF-1α、VEGF均为单独影响乳腺癌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HIF-1α可作为判断乳腺癌恶性程度、预后的单独指标,与VEGF联合检测可提高判断水平;HIF-1α可作为肿瘤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肝细胞肝癌(HCC)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54例HCC组织及14例正常肝组织中HIF-1α、VEGF的表达情况,研究这2个因子与HCC临床病理学资料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结果:HIF-1α、VEGF蛋白在HCC组织及正常肝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HCC组织中HIF-1α蛋白与VEGF 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HIF-1α、VEGF的表达与HCC、病理学分级、AFP无明显关系(P>0.05).而与肿瘤的侵袭转移能力密切相关(P<0.05).结论:HCC组织中HIF-1α、VEGF呈过量表达.肝癌组织中HIF-1α、VEGF表达可反映肝癌的生物学行为,可作为预测肝癌浸润转移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趋化因子受体4(CXCR4)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乳腺癌、30例乳腺纤维腺瘤和2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HIF-1α和CXCR4蛋白的表达,分析乳腺癌组织中HIF-1α和CXCR4蛋白表达之间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HIF-1α和CXCR4蛋白在正常乳腺组织中无阳性表达;在乳腺纤维腺瘤和乳腺癌组织中,HIF-1α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26.7%和65.0%(P〈0.05),CXCR4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3.3%和56.7%(P〈0.01)。HIF-1α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组织学分级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密切相关(P〈0.05),与年龄、肿瘤大小、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表达无关;CXCR4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以及VEGF、ER和PR表达密切相关(P〈0.05),与年龄、肿瘤大小和组织学分级无关。HIF-1α与CXCR4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346,P=0.007)。结论HIF-1α和CXCR4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高表达与乳腺癌发生、发展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联合检测HIF-1α和CXCR4蛋白的表达,有利于评估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提高预后判断的准确性,并对临床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成伟  梁中敏 《河北医学》2008,14(12):1393-1397
目的:探讨喉癌组织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or,VEGF)、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 1 alpha,HIF-1α)和P53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免疫组化SP法对64例喉癌标本中VEGF、HIF-1α、P53蛋白和MVD进行了检测。结果:喉癌中VEGF、HIF-1α、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88%(46/64)、65.63%(42/64)和62.50(40/64)%,MVD为35.79±9.49,P53蛋白与HIF-1α及VEGF之间呈正相关(r=0.323,P=0.009<0.01;r=0.305,P=0.014<0.05),HIF-1α和VEGF呈正相关(r=0.279,P=0.026<0.05),它们与颈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而在有淋巴结转移的肿瘤中VEGF、HIF-1α及P53阳性表达率及MVD明显高于非转移组(P<0.05)。结论:VEGF、HIF-1α和P53蛋白表达可能共同参予喉癌的血管形成,且VEGF、HIF-1α的表达可能由P53蛋白调节,共同参与颈淋巴结转移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rialgrowthfactor ,VEGF)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P5 3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之间的关系 ,以及它们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88例乳腺癌 ,10例正常乳腺组织以及 10例乳腺良性肿瘤手术标本的VEGF和P5 3蛋白的表达。结果 :在 88例乳腺癌病例中 ,有淋巴结转移的VEGF阳性表达率 (94.2 9% )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VEGF阳性表达率 (49.0 6 % ) (P <0 .0 0 1) ,VEGF阳性表达率与乳腺癌肿瘤大小无关系 (P >0 .1)。P5 3蛋白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状况 (P >0 .5 )及肿瘤大小 (P >0 .1)无关系。在VEGF表达阳性患者的P5 3蛋白表达阳性率 (45 .76 % )明显高于VEGF表达阴性患者的P5 3蛋白表达阳性率 17.2 4% (P <0 .0 1)。结论 :VEGF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P5 3基因失活和突变能降低血管生成阻止因子的分泌从而激发VEGF在肿瘤中的表达 ,促使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皮肤鳞状细胞癌(SCC)和基底细胞癌(BCC)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CD105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并探讨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8例皮肤SCC及23例BCC组织中HIF-1α、VEGF的表达及CD105标记的MVD,并取20例正常皮肤组织标本做对照.结果:皮肤SCC、BCC和正常皮肤组织中HIF-1α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2.14%、47.83%和0,VEGF 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86%、30.43%和20.00%,BCC组织与正常皮肤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CC、BCC与正常皮肤组织HIF-1α阳性表达率比较,SCC与BCC组织VEGF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HIF-1α表达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rs=0.555,P<0.05);皮肤SCC、BCC和正常组织MVD分别为13.35±7.33、9.69±3.65和0.65±0.73,3组相互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HIF-1α阳性表达SCC和BCC组织较阴性表达组织MVD值升高(P<0.05),VEGF阳性表达SCC和BCC组织较阴性表达组织MVD值升高(P<0.05).结论:HIF-1α、VEGF的表达可能通过增加皮肤癌组织的血管形成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沈承澜  沈振斌  陈伟东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22):2460-2463,2466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它们在胃癌增殖、浸润、转移中的作用及对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135例来自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1999年12月-2005年12月手术的胃癌病例,采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化法检测胃癌标本VEGF、HIF-1α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用K-M生存分析及Cox回归单因素、多因素比较分析影响胃癌患者预后因素.结果 胃癌组织VEGF、HIF-1α阳性表达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显著性(P<0.01),胃癌组织VEGF阳性表达与肿瘤直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胃癌组织HIF-1α阳性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显著相关(P<0.01).胃癌组织中VEGF、HIF-1α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胃癌的肿瘤部位、Borrmann分型、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VEGF阳性表达、HIF-1α阳性表达等影响因素与预后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TNM分期、淋巴结转移、HIF-1α阳性表达为影响胃癌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 HIF-1α在胃癌中是肿瘤耐受缺氧的中心环节,VEGF和HIF-1α的阳性表达可作为判断肿瘤具有高度侵袭转移潜能和预后不良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乳腺良、恶性病变及正常乳腺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相关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20例浸润性乳腺癌、40例乳腺纤维腺瘤和4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IGF-1和HIF-1α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浸润性乳腺癌和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IGF-1和HIF-1α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乳腺组织(χ2IGF-1=36.323、6.050,P<0.001、0.05;χ2HIF-1α=54.889、12.468,P<0.001);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IGF-1和HIF-1α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高于乳腺纤维腺瘤组织(χ2IGF-1=12.919,P<0.001;χ2HIF-1α=30.691,P<0.001)。IGF-1、HIF-1α的表达与肿瘤大小和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密切相关(P<0.05),但与组织学类型、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表达情况无显著相关性(P>0.05)。蛋白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显示,IGF-1和HIF-1α蛋白表达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r=0.206,P<0.05)。结论 IGF-1和HIF-1α蛋白的表达与浸润性乳腺癌的进展有一定的相关性,联合检测二者的表达可以对浸润性乳腺癌的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卵巢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不同卵巢组织HIF-1α和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交界性卵巢肿瘤和卵巢癌HIF-1α、VEGF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卵巢和良性卵巢肿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卵巢癌HIF-1α表达与肿瘤病理分级有关(P0.01),卵巢癌HIF-1α表达与VEGF表达呈明显正相关(rs=0.439,P0.01)。HIF-1α和VEGF表达共同阳性卵巢癌患者的3年存活率明显低于二者均阴性表达患者(P0.01)。结论:HIF-1α可通过调节VEGF促进卵巢癌新生血管形成,促使卵巢癌的生长及转移,导致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宫颈癌组织中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3-2015年宫颈癌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我院同期健康妊娠孕妇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所有入选者的VEGF、HIF-1α水平,分析VEGF、HIF-1α在宫颈癌患者中的相关性。结果 HIF-1α阳性表达率为CINⅠ~Ⅱ20.5%、CINⅢ56.3%、宫颈癌78.5%,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CINⅠ~Ⅱ38.5%、CINⅢ62.5%、宫颈癌81.5%,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HIF-1α阳性表达正相关(r=0.675,P0.05)。结论 HIF-1α可以诱导VEGF的上调表达,促进血管生成,促进宫颈癌的发生、生长、浸润。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 alpha,HIF-1α)的表达及其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及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乳腺纤维腺瘤、普通乳腺增生组织和乳腺癌中HIF-1α、PCNA、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 HIF-1α蛋白在乳腺纤维腺瘤、普通乳腺增生组织中不表达;乳腺导管内原位癌中阳性率55%(11/20),浸润性乳腺癌中85%(51/60);乳腺癌中VEGF阳性率81.3%(65/80);乳腺癌中PCNA阳性率75%(60/80),其中原位癌中65%(13/20),浸润癌中78.3%(47/60).乳腺癌中HIF-1α表达与VEGF(r=0.762,P<0.01)、PCNA(r=0.693,P<0.01)均呈正相关;HIF-1α在淋巴结转移与否、不同雌激素受体状态及组织学分级中表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IF-1α及其靶基因VEGF在乳腺癌组织中明显上调,HIF-1α表达与肿瘤细胞增殖、淋巴结转移、雌激素受体状态及组织学分级相关,提示HIF-1α对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有望成为肿瘤放、化疗及生物治疗的一个新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