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鲍如昕 《安徽建筑》2004,11(3):13-13,15
围绕如何进行建筑平面构思和形体塑造,本文论述了几大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2.
建筑之美在于它不仅是建筑材料构筑的实用空间,更在于建筑创作中蕴涵了某种主题思想,即建筑意象。如悉尼歌剧院的"帆船"形态成为经典,"流水别墅"更是建筑史上的瑰宝。结合中国海盐博物馆设计,阐述建筑意象构思给建筑设计带来的巨大魅力。  相似文献   

3.
随着北京奥运会及上海世博会场馆的成功建设,以曲面及非正交系统的自由形态为标志的非标准建筑在中国崭露头角,引起了社会及业界对于非标准建筑的关注。对于非标准建筑的研究,也已开始由初期概念层面的探讨发展到具体的操作层面。非标准建筑看似随意的形态背后,存在着诸多隐性的限制条件,制约和影响了形式发展的方向与结果。了解这些限制和制约,是深入探索非标准建筑设计的前提。本文从设计技术、几何特性、材料与加工手段三个方面分析技术限制如何影响非标准建筑设计。  相似文献   

4.
张琛 《城市建筑》2014,(14):21-21
本文以武星宽教授的形态建筑设计为主线,详细研究了其于草原文化及藏传文化之背景下形成的设计审美理念,综合阐述了建筑构思的表现形态。  相似文献   

5.
本文作者试图通过二维形态生成——分析方法叙述建筑形态生成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发掘出建筑设计构思中的共同属性,体现出建筑形体构思是一种超越文化和时代界限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6.
建筑产品属于一种特殊的商品,其价格具有一般商品的特性,应该由市场供求决定。但目前我国建筑产品价格市场的形成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在对建筑平面设计构思的意义进行论述的基础上,通过实例分析了各种建筑平面形态构成特点和对使用者产生的不同感受,并从几个方面提炼了建筑平面设计构思的创意手法,试图对不同环境和背景下的建筑平面设计构思作一一展现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高技术建筑的结构构思指的是从结构技术出发,去创造空间、结构和细部构造相统一的结合体。该文主要从高技术建筑的结构表现和结构形式的探索两方面论述高技术建筑的结构构思,从而对高技术建筑的技术物质形式做出结构层面的阐述。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形成了新的一波发展建筑产业现代化的浪潮,在推进此项工作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若干发展瓶颈和制约因素。分析了发展建筑产业化的制约因素,重点介绍了整合整个建筑产业链,大力发展现代建筑产业,前期可以从保障性住房和政府投资项目入手,大规模推进工业装配化建筑,并从健全完善体制机制、推进产业园区建设、完善相关标准规、积极稳妥有序推进等4个方面着手,推动现代建筑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
《门窗》2019,(17)
本文对首先对建筑平面设计构思的重要作用进行阐述,其次对建筑平面的形态构成进行介绍,最后对建筑平面设计的构思要素进行分析,从而使得建筑平面设计发挥最大作用,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为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建筑设计构思过程的阶段划分与其工作内容、思维特征的描述,将构思过程中偏重理性分析的部分加以梳理,强调创作过程应在理性分析的成果框架下完成。提倡基于综合分析制约因素下,突出设计方案构思阶段的理性分析成分的设计构思过程。  相似文献   

12.
刘蓬 《新建筑》1996,(3):56-59
建筑与城市的设计质量与创作者的素质密切相关,更与经济发展水平和整体的人口素质密不可分。从住宅建设,公建发展等方面介绍了新加坡,香港,泰国的情况,并与我国的现状作了对比。  相似文献   

13.
建筑构思与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筑外部环境的有机结合和协调统一 ,建筑与环境密切关系 ,新老建筑的协调统一 ,使建筑与自然环境协调结合为一整体  相似文献   

14.
针对建筑构思能力培养难的问题,主张从认识论与方法论两个层面来培养建筑构思的能力。通过剖析构思的心理过程,提出从建筑构思的认知、情感、意志和构思表达四个过程来提高认识,加强积累和训练;通过分析构思的意识特征,提出建筑构思要综合运用意识与潜意识,不断获取信息材料,充实信息库,善于激发灵感,力求构思具有独创性和巧妙性。构思能力的提高关键在于对建筑构思的系统认识和构思各个环节的积累与锻炼。  相似文献   

15.
作为区行政管理机构的办公场所,海珠区机关新办公楼建筑方案设计考虑良好的社会环境效益和较高的文化品位,力求体现“亲民”特点,故建筑风格质朴、稳重和平和。  相似文献   

16.
桑振群 《山西建筑》2007,33(30):51-52
结合重庆地区的山地地形特征,详细地阐述了重庆地区传统建筑的接地形态,以促进重庆地区山地建筑接地形态的研究,达到在顺应山地环境方面体现出设计灵活性的目的,以更好地将人居和环境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7.
建筑形态与建筑环境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筑是通过形态来建构与表达的,建筑形态的生成及其适应性是由建筑环境形态来激发和评判的。建筑设计的创新不是追求标新立异,而是寻找源于基地特征并具有原创性的解答,以适宜的技术及合理的代价解决问题是一条可行之路。文章以具体工程设计为例,探讨如何在全球化建筑趋同的背景下进行建筑创新。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找出了绿色建筑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推广策略,以期推进我国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装配式建筑可以很好的节省成本、缩短工期、节能降耗,是建筑产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一种新型生产方式,但在我国的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的制约因素。文章指出了目前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为进一步发展装配式建筑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初的装配式建筑构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