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壳聚糖在纺织品染整加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关立平  陈维国 《丝绸》1999,(1):32-33
介绍了壳聚糖在纺织品染色及防皱、抗静电、抗菌等功能性整理方面的应用与研究情况。棉织物和真丝织物用直接染料染色前、羊毛织物用酸性和活性染料染色前或用媒介染料染色中、涤棉和人棉织物染色前用壳聚糖处理均能提高染料上染率。经壳聚糖处理后 ,涤纶织物抗静电效果显著 ,亚麻织物、棉织物和真丝织物的弹性回复角均有提高 ,各种织物的抗菌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用稀土Ce3 对羊毛进行预处理,再用酸性媒介染料染色的新工艺.结果表明:羊毛织物经Ce3 处理并用酸性媒介染料染色后,染色性能好,实现了无铬或低铬染色的目的,使酸性媒介染料染色的皂洗牢度及染色上染百分率都得到了提高.经测试,稀土处理后的羊毛织物抗菌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3.
羊毛织物对天然芦木染料的上染百分率较低,文章采用壳聚糖对羊毛预处理,并用芦木提取染料对处理的羊毛织物染色,研究壳聚糖处理的羊毛织物用天然芦木染料的染色工艺条件;得出壳聚糖处理羊毛织物用芦木染料染色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染色温度60℃,染浴p H值5,染色时间60 min,盐质量浓度10 g/L。用芦木染料对壳聚糖处理和未处理的羊毛织物染色,发现用壳聚糖处理羊毛织物可以提高羊毛织物对芦木染料的K/S值和耐洗色牢度。  相似文献   

4.
采用不同浓度的万寿菊染液通过直接染色和预媒染色工艺对羊毛织物进行染色,然后评价其染色性能及对织物抗紫外性能。试验结果显示:羊毛织物用万寿菊染色表现出了良好的染色效果,且随着万寿菊提取液用量的增加,其整体染色效果不断增强。同时,羊毛织物经过染色表现出了优异的抗紫外性能。而硫酸铝钾和硫酸亚铁作为媒染剂,可通过金属离子的络合能力使羊毛织物吸附更多的万寿菊染料,有助于提升羊毛织物染色深度及抗紫外性能。  相似文献   

5.
贾艳梅 《针织工业》2011,(10):28-30
以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ETA)为季铵化试剂对壳聚糖(CTS)进行改性,合成了水溶性的壳聚糖季铵盐即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HACC),采用该壳聚糖季铵盐对柞蚕锦纶复合丝针织物进行预处理,然后分别用弱酸性染料和直接染料对经过及未经过预处理的针织物进行染色对比,研究了HACC预处理对织物染色深度、染料上染率以及染色牢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处理液HACC的最佳质量浓度为7 g/L。经此预处理工艺的织物,染料上染率提高,但染料达到平衡上染率的时间变化不大;同时,HACC预处理过的织物染色后,K/S值显著提高,直接大红4BS提高幅度最大为63.8%;且织物皂洗牢度和摩擦牢度稍有提高,所测各项色牢度均达到3~4级以上。  相似文献   

6.
羊毛织物经过阴离子型助剂改性,通过调节改性剂用量、碳酸钠用量、改性温度、预处理时间以及改性时间来测定上染百分率确定改性工艺,得到羊毛阴离子改性的最佳改性工艺,最后评价了羊毛/腈纶混纺织物一浴法阳离子染料染色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阴离子助剂改性羊毛可以用阳离子染料进行染色,从而使混纺织物的上染百分率得到显著提高,染色牢度均令人满意,而且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改变不大,实现了羊毛/腈纶混纺织物阳离子染料一浴法染色。  相似文献   

7.
羊毛织物壳聚糖处理后的染色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活性染料对经壳聚糖醋酸溶液预处理后的羊毛织物染色,研究壳聚糖浓度、壳聚糖分子量、浸渍温度、pH值和染色工艺条件等对染色性能的影响;对未经处理及经壳聚糖醋酸溶液处理的染色织物色牢度进行比较,得到了最佳预处理工艺,即壳聚糖浓度0.83g/L,pH值3,浸渍温度40℃。试验结果表明,羊毛织物经壳聚糖处理后,活性染料上染率显著提高,对皂洗牢度没有影响,但其干湿摩擦牢度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8.
壳聚糖的上染、固色及抗菌、防缩防皱作用优良,已被广泛应用于羊毛织物的染色和整理中。介绍了壳聚糖及羊毛纤维的基本性质,重点分析探讨了壳聚糖在羊毛染色及抗菌防皱整理中的应用以及当前的研究进展,同时也涉及到了壳聚糖结合其他物质和技术在羊毛织物染色与整理中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交联剂FKJ-01的合成,并对其结构用红外进行了表征.用此交联剂预处理羊毛,可使羊毛强力增大,疏水性提高,明显提高分散染料对羊毛纤维的亲合力.实验证明,未经交联剂FKJ-01处理的羊毛用分散染料染色后,染料并未上染到纤维内部,只是晶体颗粒沾染在纤维表面;相反,使用交联剂FKJ-01预处理羊毛后,再用分散染料染织物,染料能进入到羊毛纤维内部,染透性好,与助剂增溶法相比提高了织物的K/S值,且织物表观深度K/S值随着交联剂FKJ-01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染色织物的耐洗牢度也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0.
文章探讨用壳聚糖对羊毛进行预处理,再添加稀土助剂应用于活性兰纳素染料染色的新工艺。讨论了壳聚糖和稀土用量、预处理温度、染色温度、染色时间等工艺条件对染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羊毛经壳聚糖处理并采用稀土作为低温助剂在兰纳素染料中染色最佳工艺为:壳聚糖用量2 g/L,pH值4,预处理温度35℃,预处理时间30 min;染料用量2%(owf),氯化稀土用量0.1%(owf),染浴pH值4.5,染色温度80℃,染色时间50 min。该工艺实现了染色低温节能的目的,同时减小羊毛单纤维强力损伤,提高羊毛匀染性。  相似文献   

11.
对纤维素纤维壳聚糖改性,是提高染料上染率的有效方法。棉纤维经壳聚糖处理后,再用植物染料玫红进行染色。探讨壳聚糖改性液浓度、浸渍温度、和浸渍时间对改性效果的影响,以及p H值、染料用量和染色时间对染色效果的影响。实验证明,壳聚糖对棉纤维的改性工艺为:壳聚糖改性液40%,80℃浸渍35min;玫红染色工艺为:染料用量3%,p H值8,95℃染色50min。改性后棉纤维的上染率提高。  相似文献   

12.
稀土在活性染料染羊毛及抗菌整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用稀土Ce3 处理羊毛织物后,再用活性染料染色的新工艺.探讨了预处理及染色工艺条件对上染百分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预处理及染色工艺,并测定了染色羊毛的色牢度、断裂强力及抗菌性能.结果表明:羊毛经稀土Ce3 处理并染色后,各种染色性能优良,且具有一定的抗菌性.  相似文献   

13.
采用2种不同的抗菌剂即壳聚糖和纳米二氧化钛对羊毛织物进行抗菌整理。实验结果表明壳聚糖和纳米二氧化钛均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当壳聚糖用量为0.7%(owf)时,羊毛织物的抗菌率为91%,同时羊毛织物的白度有所提高,断裂强力增加。当纳米二氧化钛用量为1%(owf)时,羊毛织物的抗菌率为98.7%,并且羊毛织物的白度有所提高,断裂强力增加。水洗后,壳聚糖整理后的羊毛织物抗菌性能下降,纳米二氧化钛整理后的羊毛织物抗菌效果依然很好。  相似文献   

14.
由于三羧乙基膦(TCEP)可以破坏羊毛纤维表面的二硫键,从而改善染料对羊毛纤维的吸附及扩散性能,文中采用TCEP对羊毛织物进行预处理,以实现低温染色。通过对染色羊毛织物K/S值、上染率等进行分析,确定了羊毛织物TCEP预处理条件及低温染色工艺条件。测试并比较了低温染色和常规染色羊毛织物的色牢度指标。结果表明,TCEP预处理优化工艺为TCEP用量1.0%,预处理温度80℃,时间30min时,可实现85℃低温染色;TCEP预处理后低温染色可达到常规染色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石榴皮色素在羊毛织物染色及功能整理方面的应用,制备了不同浓度的石榴皮色素染液,在酸性条件下对羊毛织物进行直接上染,评价其染色效果、抑菌及防紫外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染液中石榴皮色素提取液浓度的升高,羊毛织物染色深度逐渐加深,染色更偏向红黄色,且皂洗色牢度和摩擦色牢度较好;染液中石榴皮色素提取液质量分数超过17%时,染色羊毛织物不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表现出了良好的抑菌效果,还显示出了较好的防紫外性能。  相似文献   

16.
基于能上染绿色的天然染料很少,文章研究了叶绿素铜钠盐吸附羊毛织物的动力学过程。研究表明,在70~100℃染色温度范围内,叶绿素铜钠盐在染色初期上染羊毛速率很高,随着染色时间增加到20 min后,上染速率降低,60 min后上染百分率、织物上的染料量基本不变,上染达到平衡;叶绿素铜钠盐染后羊毛织物的颜色特征值表观深度与时间的关系与上染百分率趋势基本一致,当染色时间达到120 min后,织物K/S值不再随时间增加而提高;随着染色温度的提高,叶绿素铜钠盐上染羊毛的平衡上染百分率提高,扩散系数提高;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能很好地描述叶绿素铜钠盐染羊毛织物的染色动力学,该吸附过程以化学吸附为主。  相似文献   

17.
《毛纺科技》2021,49(7)
为了提高羊毛织物植物染料染色的各项色牢度,研究了羊毛织物的染色前预处理,羊毛织物玫红色、亮黄色和深蓝色3种植物染料的直接法染色和预处理后的染色工艺,分析了染色温度、染色时间和染浴pH值对羊毛织物植物染料染色效果的影响。3种植物染料对羊毛织物直接法染色的最佳染色工艺为:pH值为4.0,保温时间60 min,保温温度98℃,渗透剂用量1.5 g/L;羊毛织物经预处理后,选用亮黄色植物染料染色,影响因素大小依次为pH值温度时间,染色最佳工艺条件为pH值为4,温度98℃,保温时间50 min;选用玫红色和蓝色染料染色的影响因素大小依次均为:pH值温度时间,染色的最佳工艺条件是pH值为4,温度98℃,保温时间60 min。预处理后的羊毛织物用3种植物染料染色可获得色牢度优良的产品,其工艺简捷无污染。  相似文献   

18.
针对紫草天然染料上染棉织物时存在上染率低、色牢度差的问题,研究了利用壳聚糖对棉织物进行预处理,再用紫草天然染料进行染色的工艺。探讨了壳聚糖处理液用量、浸渍温度和浸渍时间对预处理效果的影响,以及染色pH、染色温度、染色时间对预处理棉织物K/S值的影响;分析了染色棉织物的染色牢度和紫外防护性能。结果表明:壳聚糖对棉织物的最佳预处理工艺为:壳聚糖处理液质量分数45%、浸渍温度80℃、浸渍时间20 min;预处理棉织物最佳染色工艺为pH 6、染色温度60℃、染色时间30 min。壳聚糖预处理后棉织物的染色深度、染色牢度、抗紫外线性能均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9.
为了改善中性条件下羊毛酸性染料染色效果,以3种不同分子量(1万、5万、10万)的壳聚糖(CS)为原料,采用甲醛甲酸法合成N, N, N-三甲基壳聚糖(TMC),再在其——OH上引入三聚氯氰,合成O-一氯均三嗪-TMC(MCT-TMC),并借助红外光谱进行表征。将产物应用于羊毛织物的酸性染料染色中,讨论了壳聚糖分子量及衍生物用量对羊毛织物酸性染料染色的影响。结果表明,MCT-TMC的染色增深效果明显优于TMC,随着壳聚糖分子量的增加,壳聚糖衍生物整理的织物上染率、固色率、K/S值、色牢度和抑菌率均有提高,而对强力影响不大。使用分子量为10万的壳聚糖制得的MCT-TMC,其用量为2%(o.w.f)时,改性羊毛织物的染色性能最佳,上染率为95.5%,固色率为91.7%,K/S值为12.2,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为82.4%,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为84.2%。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茜草染料上染纯棉织物的较优工艺,以媒染剂质量分数、预媒温度、预媒时间、上染温度和上染时间5个参数作为影响因子设计了正交试验,得到较优的媒染工艺为:媒染剂质量分数3%,预媒温度70℃,预媒时间50 min,上染温度80℃,上染时间30 min。然后采用较优预媒工艺和直接染色工艺上染纯棉织物,染色织物表现出一定的染色性能、抗菌性能及防紫外能力,且媒染剂有助于增强其染色性能和防紫外能力,但会弱化抗菌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