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生物质石墨烯和聚酯切片通过聚合物熔融共混纺丝方法制备0.1 tex(0.9 D)、9 mm的生物质石墨烯改性聚酯超短纤。并测试纤维的拉曼光谱、偏光性能、力学性能、抗菌性能、远红外性能。结果表明:改性后的聚酯超短纤中含有石墨烯成分;改性后的聚酯超短纤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以及良好的抗菌效果及远红外性能,纤维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均大于98.00%,远红外辐射升温值达到2.2℃,远红外法向发射率为0.88。  相似文献   

2.
将生物质石墨烯聚乳酸母粒与聚乳酸切片混合纺丝,制备生物质石墨烯含量不同的改性聚乳酸纤维,详细介绍原料选择及所用设备、生物质石墨烯聚乳酸母粒的制备、改性聚乳酸纤维的制备流程以及生产工艺参数,并测试纤维的力学性能、抗菌性能和远红外性能。结果表明,生物质石墨烯聚乳酸纤维具有优良的抗菌性和远红外功能,可应用于远红外保健内衣、抗菌面料等纺织品领域。  相似文献   

3.
采用湿法纺丝技术将生物质石墨烯浆料与黏胶原液共混纺丝,制备生物质石墨烯改性黏胶长丝,并对其横截面形态、红外光谱、力学性能、抗菌性能、远红外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当石墨烯添加量为2.5%时,纤维的干、湿断裂强度分别为1.85、0.90 cN/dtex,干断裂伸长率为22.33%,达到国家标准一等品要求;纤维对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均大于99%,远红外辐射升温值为3.2℃,远红外发射率为0.89。生物质石墨烯改性黏胶长丝光滑舒适、柔软亲肤、绿色可降解,是纺织面料的优选原料。  相似文献   

4.
分析石墨烯改性粘胶织物的功能性。采用石墨烯含量为2.5%的石墨烯改性粘胶纤维纺制了石墨烯改性粘胶纱,并开发出了4种针织物,对其远红外性能、防静电性能、防紫外线性能、抗菌抑菌性、吸湿速干性能、保温率、透气性和安全性进行了测试,并与同规格的普通粘胶针织物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与普通粘胶针织物相比,石墨烯改性粘胶织物远红外辐射温升提高,静电半衰期下降,紫外线防护系数UPF值提高,保温率和透气率提高,同时具有良好的抗菌抑菌性和安全性。认为:石墨烯改性纤维织物具有优良的功能性。  相似文献   

5.
为满足女性保暖及抗菌复合功能内衣面料的设计要求,以石墨烯改性莫代尔纤维、氨纶混纺纱(混纺比为95∶5)和棉纤维、石墨烯改性莫代尔纤维混纺纱(混纺比为55∶45)为原料,采用纬平针组织进行女士内衣面料的设计实践。通过对试样的保暖性能以及远红外性能、抗菌性能、吸湿快干性能以及色牢度进行测试,并与对照试样进行对比可知:石墨烯改性莫代尔纤维可以提高面料的保暖、远红外以及抗菌性能,同时,浅灰色面料的色牢度有所增加,吸湿快干性能会产生小幅度降低,但是仍然能够满足国家标准要求。石墨烯改性女士针织内衣面料不仅满足了保暖和抗菌的功能性,还符合面料服用性能要求,展示出了较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6.
采用10 tex再生纤维素纤维纱线与纬纱13.33 tex/24 f锦纶交织制备了生物质石墨烯功能面料,对面料安全性能、抑菌性能、远红外性能、吸湿速干性能、防紫外线性能和抗静电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生物质石墨烯功能面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安全无毒、远红外发射、抗静电、防紫外线、抑菌、吸湿透气等功能。为开发远红外保健内衣、抗静电服装、防紫外防护服装、抗菌抑菌保健服装等高端功能纺织品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7.
文章基于石墨烯良好的电学、热学以及抗菌性能,开发了一款石墨烯改性锦纶/棉纤维机织面料,该面料在前处理、染色、后整理等工艺过程中均能保持优良的性能。此外,相关测试结果表明,石墨烯改性锦纶/棉纤维机织面料的抗菌及远红外性能优良,且在染整工艺处理过程中保持稳定,说明石墨烯改性锦纶/棉纤维机织面料开发与应用较为成功,为功能性纺织服装创新提供了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采用石墨烯改性锦纶长丝和氨纶弹性纱为原料,开发石墨烯改性纤维医用压力袜,详细介绍压力袜的原料选择、组织结构设计、织造工艺,并对其压力性能、抗菌性能、远红外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石墨烯改性纤维医用压力袜的压力分布符合标准要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为99%,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为98%,抗菌效果显著;远红外发射率为0.92,远红外辐照升温值为3.20℃,具有优异的低温远红外保健功能,该压力袜可代替传统压力袜用于静脉曲张的辅助治疗和保健预防。  相似文献   

9.
生物质石墨烯内暖纤维可以提升服装的功能性及附加值,在服装领域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为了更好地对生物质石墨烯内暖纤维进行研究,重点分析了生物质石墨烯内暖纤维的各项性能,分别从形成原理、发展趋势、性能特点及在服装中的应用4个方面进行分析。对生物质石墨烯内暖纤维性能的发掘,拓展了功能型和智能型服装的设计新思路,可为服装设计者提供新的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介绍石墨烯改性面料在纺织领域的应用和开发情况。分析了石墨烯改性材料在机织印染服装面料、针织服装面料、家纺面料和牛仔面料等领域所开发的产品特性,并对所开发石墨烯改性面料的功能性和其他物理性能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石墨烯改性面料能够提高受测者的人体PU值,远红外发射率高于标准值,远红外辐射温升值1.5℃,高于标准值1.4℃。认为:石墨烯改性材料能够改善人体微循环,产生热效应。  相似文献   

11.
介绍生物质石墨烯内暖黏胶纤维的制备工艺,详细介绍所用设备、生物质石墨烯分散浆料的制备、纺丝工艺以及技术关键点。测试并分析生物质石墨烯内暖黏胶纤维的性能,并与市场上功能性产品对比,所得黏胶纤维吸湿性好、易于染色、不易起静电,具有较好的可纺性能,同时具有超强的抑菌性、低温远红外功能和导湿速干性。  相似文献   

12.
利用具有抗菌功能的磷酸锆钠载铜材料和具有远红外功能的太极石材料为原料,通过共混纺丝法,制备一种新型抗菌远红外聚酯纤维。穿着抗菌远红外聚酯纤维内衣测试发现:纤维抑菌率98.00%,面料远红外法向发射率0.85,人体血流量和血流速增幅都32.00%,证明该纤维具备抗菌远红外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13.
主要介绍了石墨烯纺织品的发展前景,并对含石墨烯的梭织面料、针织面料的安全性能和功能性指标进行了检测。从检测结果得出,石墨烯纺织品在保暖、抗静电、抗紫外、抗菌、远红外辐射温升方面均能达到标准要求,是当之无愧的功能性纺织品。  相似文献   

14.
探讨亲水改性聚酯纤维的结构和性能特点。测试了亲水改性聚酯纤维的红外光谱、热重曲线、差示扫描量热曲线、力学性能、摩擦性能、回潮率和质量比电阻,并与普通聚酯纤维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亲水改性聚酯纤维的红外光谱显示有明显的亲水性基团;热学性质、力学性能和普通聚酯纤维相比有所下降,但较棉纤维好;吸湿性、导电性、摩擦性能较普通聚酯纤维有所改善。认为亲水改性聚酯纤维具有较好的可纺性能。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纬纱中石墨烯功能性纱线种类、含量及不同织物组织对石墨烯机织物的抗紫外线性能和远红外性能的影响,文章分别以石墨烯涤纶长丝、石墨烯腈纶短纤纱、普通涤纶长丝和黏胶短纤纱为原料,设计织造了4个系列具有不同织物规格的28种织物试样。对所得28种织物试样分别进行抗紫外线性能和远红外性能测试,并通过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试样相关指标进行评判。结果表明:随着纬纱中石墨烯功能性纱线含量的增加,织物的抗紫外线性能和远红外性能逐渐增强;织物组织越紧密,平均浮长越长,表面越光滑,织物的抗紫外线性能越强;织物表面越粗糙,厚度越厚,织物的远红外性能越好;当纬纱中石墨烯功能性纱线含量达到100%时,组织采用8枚纬缎或5枚纬缎的试样抗紫外线和远红外综合性能达到最优。  相似文献   

16.
制备苦豆子-茴芹提取物微胶囊和电气石微粉,与黏胶纤维纺丝溶液共混,利用湿法纺丝工艺制备抗菌防螨远红外黏胶纤维,并织造针织物,测试纤维的红外光谱、形态特征、力学性能以及织物的抗菌性能、防螨性能和远红外性能。结果表明,改性黏胶纤维和普通黏胶纤维的红外光谱基本相同,横截面均呈锯齿状,纤维纵向有沟槽,而且改性黏胶纤维的纵向沟槽更深、更宽,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比普通黏胶纤维小。改性黏胶纤维针织物对螨虫的驱避率为62.18%,远红外发射率为0.89,远红外辐射升温值为1.4℃,洗涤50次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分别为99%、87%、86%。  相似文献   

17.
采用氧化石墨烯对丙纶非织造布进行抗静电改性。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氧化石墨烯和抗静电改性前后的丙纶非织造布的表面形态进行表征,并测试改性前后丙纶非织造布的抗静电性能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氧化石墨烯边缘带有褶皱结构;改性后丙纶非织造布纤维表面出现了沟槽和凹坑,氧化石墨烯附着在丙纶非织造布纤维表面;经氧化石墨烯改性的丙纶非织造布的抗静电性能和力学性能均得到较大的提高;且当氧化石墨烯的质量分数为1.2%时,改性后丙纶非织造布的综合性能达到最好。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石墨烯纤维素复合纤维的功能性研究,包括力学性能、防紫外线性能、抗静电性能及阻燃性能等。研究了石墨烯对锦纶纤维的改性以及石墨烯功能性纺织品,包括石墨烯复合紫外防护织物、聚苯胺氧化石墨烯功能织物以及聚乙烯醇/石墨烯复合织物。最后,对功能石墨烯复合纤维与纺织品的应用及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针对石墨烯具有的多功能性,采用石墨烯锦纶6复合纤维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石墨烯分子质量占比为0.5%,研究由该纤维织成的纬编针织物的功能特点。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对石墨烯锦纶6复合纤维针织物的远红外性能、抗菌性能、防紫外线性能、抗静电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针织物具有较好的远红外性能和抗菌性能,具有一定的防紫外线性能,但并未达到防紫外线产品的要求,具有一定的抗静电性能,抗静电性能等级达到C级。因此,由石墨烯锦纶6复合纤维所编织的针织物具有良好的多功能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中将微纳米石墨烯与聚酰胺-6共混,通过熔融纺丝技术制备石墨烯改性聚酰胺功能母粒。扫描电镜图像显示石墨烯均匀分布在聚酰胺-6内部,含水率、相对粘度、熔融指数以及过滤压力值测试分析表明石墨烯改性聚酰胺功能母粒各方面性能均达到纺丝要求,并且,石墨烯添加可使聚酰胺纤维具有优良的抗紫外线、远红外、抗菌抑菌性能,提高了纤维的附加值,拓宽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