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针对工位送风空调形式营造的非均匀热环境,利用等效温度指标对人体的局部和整体热感觉进行了评价。在准办公室环境对受试者进行了人体热反应实验,得到了不同刺激工况下人体各部位的热感觉和等效温度值,对比分析后发现:刺激部位等效温度值与非刺激部位等效温度值出现明显的分离现象;刺激温度和风速是影响刺激部位等效温度值的重要因素。由热感觉投票值与等效温度值的散点图发现,二者有很好的线性关系,通过拟合得到了适用于工位送风非均匀环境的等效温度舒适区范围。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热湿工况下使用工位辐射空调的人体热舒适情况,在人工环境实验室内,通过改变环境背景温度来影响人体的热感觉,并采用热感觉投票(TSV)作为评价标准,重点研究了人体头部、躯干、上肢、下肢以及整体热感觉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尽管背景环境参数超出舒适范围,但使用工位辐射空调能维持受试者的舒适状态,即背景温度稳定在28℃时,平均整体热感觉投票值低于+0.2;背景温度为30℃时,受试者热感觉仍能满足ASHRAE规范中规定的80%可接受范围要求。  相似文献   

3.
对长沙市非空调环境下的人体热舒适性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了长期生活在湖南的本地人与北方人对同一环境的冷热感和湿度感,发现本地人耐寒性与耐湿性更强.研究了空气比焓、温度、湿度等参数对热感觉平均投票值的影响规律,发现在低温区域相对湿度对人体舒适感有明显作用.统计了不同环境下相应的热感觉平均投票值、湿度感以及实际不满意率的对应关系,并与Fanger提出的PMV-PPD指标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4.
本文讨论了热环境、居室人与空调设备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影响人体热舒适的主要环境参数(温度、风速、相对湿度、平均辐射温度);结合厦门夏季人居热环境实际状况,分析实现空调节能途径。  相似文献   

5.
本文讨论了热环境、居室人与空调设备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影响人体热舒适的主要环境参数(温度、风速、相对湿度、平均辐射温度);结合厦门夏季人居热环境实际状况,分析实现空调节能途径。  相似文献   

6.
非空调环境下性别与热舒适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长沙某高校的600多名学生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现场问卷调查,对有关空气参数进行了测量。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女性的耐寒能力比男性差;预期平均评价PMV指标对男女热感觉的预测效果较差;男女对湿感觉的评价无较大差异,只在温度较低时,女性比男性觉得更潮湿;女性的吹风感比男性强;热舒适评价不仅受热、湿感觉影响,还受其他环境因素及心理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空调列车室内热舒适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带浮升力效就的K-ε湍流模型对空调列车室内气流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将人体散热和大阳辐射作为能量方程的附加源项,采用交错网格控制容积法将计算区域进行离散,用SIMPLE算法求解离散控制方程,研究了空调硬座列车室内空气流速度和温度分布规律及热舒适评价指标PMV-PPD,为空调列车室内气流组织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热环境与睡眠之间的联动有生理基础,不恰当的睡眠热环境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显著。在偏热环境下,清醒人体可直接表达热感觉和热舒适度并且能够自行调节热环境,对于睡眠人体的热舒适状态而言则更多地是通过测量客观生理指标来表达,睡眠人体对热环境的调控也较为被动。由于睡眠人体与清醒人体的生理状态不同,两者对同样的偏热环境的感知有一定的差异。随着热舒适和睡眠学科的研究方法趋于成熟,研究者于过去20年间对偏热环境下睡眠热舒适的相关课题进行了研究,包括人体热调节系统和睡眠控制系统的关系、人体各热生理参数在睡眠过程中的变化趋势、睡眠热舒适的评价方法、夏季睡眠热中性的温度范围、床褥热阻和湿度对夏季睡眠热中性温度的影响、气流在偏热环境下对睡眠质量的改善作用,以及可用于综合评价热环境对睡眠热舒适影响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9.
就南方地区集中空调系统夏季采用露点送风时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利用制冷系统的冷却水再热来改善室内热舒适状况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讨论。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冷却水再热是一种既经济又容易实现的改善室内热舒适环境的方法,值得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0.
给出了衡量人体热舒适性指标PMV的发展过程,总结了空调系统以热舒适性指标PMV为控制对象的详尽的文献综述成果,全面展现了其在暖通空调领域的应用现状,并从空调系统的舒适性和节能性出发,分析不同控制策略在这样一对矛盾体上的对比应用。最后文章指出以PMV为控制对象的空调系统在现实应用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并提出几点改进和完善的意见。  相似文献   

11.
讨论了办公建筑空调系统中的辐射地板、辐射天花和对流换热3种不同的供冷末端在人体整体热感觉和局部热感觉方面的特征与差异。对3种不同供冷末端下的办公建筑进行现场热舒适调研测试,发现3种末端的中性温度相差较小,且辐射地板供冷系统的中性温度最高。通过对局部热感觉投票结果分析发现,3种末端的局部热感觉差异显著,辐射地板和对流换热供冷末端的局部热感觉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对流换热系统的上肢部位热感觉明显偏低,而辐射地板系统的下肢部位更容易产生冷感。对问卷中整体热感觉偏冷的人员分析发现,相比于对流供冷末端两种辐射末端的局部热感觉对整体热感觉的影响更显著。  相似文献   

12.
自然通风环境下的热舒适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鉴于自然通风环境下的PMV实际热舒适调查结果有较明显的偏差,热舒适研究领域提出了两种新的模型:PMV修正模型和适应模型。对这两种模型进行了分析,认为应对自然通风环境和空调稳态环境参数进行更细致的分析,以建立一种适用于自然通风环境的集总参数模型或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3.
通过实验研究在2个工况下,低温稳态气流、低温仿自然风动态气流以及等温仿自然风动态气流方式下,受试者热感觉、热舒适和热环境满意度投票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在室温为28~30℃、相对湿度为40%~45%的热环境下,平均送风速度为0.5~0.7m/s、送风温度为28℃的气流能够使受试者达到舒适水平。建议当室温为28℃时,使用风扇提供平均风速为0.5m/s的仿自然风动态气流进行人体降温;当室温为30℃时,使用空调提供平均风速为0.5m/s、送风温度为28℃的仿自然风动态气流进行人体降温。  相似文献   

14.
基于热舒适的船舶空调设计参数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娜  刘红敏 《暖通空调》2007,37(7):107-109
建立了客船舱室的简化模型,计算了不同温度和相对湿度组合下的PMV,PPD值和系统负荷,分析了温度和相对湿度对船舶空调热舒适性和能耗的影响,指出在满足热舒适要求的条件下,优化设计参数可以达到明显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5.
潘华阳 《门窗》2020,(4):191-191,193
文章从卡车余热利用方面入手,通过采用排气余热作为吸附制冷技术的热源,针对卡车不同的驾驶情况,就余热及冷负荷匹配不均匀性的特点进行分析,得出最不利条件下系统制冷量。并运用模拟软件研究在最不利工况下驾驶室热环境。通过优化驾驶室空调系统方案,实现了降低输入冷量的同时,保证了驾驶室局部区域热舒适性。  相似文献   

16.
不同气流组织下夏季空调室内热舒适环境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模型和Fanger提出的热舒适性PMV评价指标,对三种不同气流组织条件下夏季室内热舒适环境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给出了室内的速度、温度及舒适度PMV指标分布情况。研究结论为改善室内热舒适环境,舒适性空调系统的设计及节能控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18.
热舒适温度与建筑节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已进行的热舒适现场调查研究分析,认为我国热中性温度范围夏季为22.0~28.7℃、冬季为18.5~23.7℃,虽然我国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规定的一般房间内空调设计温度(夏季为25℃、冬季为20℃)处于已有研究的热中性温度范围之内,但从热舒适和节能的角度看,还有一定调节的余地和节能潜力.  相似文献   

19.
选取广州地区的4栋绿色办公建筑,采用长期监测运行数据结合主观问卷调研的方法,对其室内热环境及主观满意度进行了调研。结果表明,虽然调研案例的室内热环境达标率较低,但只有21%的使用者对热环境表示不满意。分析原因为人员的主观满意度会受到"原谅因子"的影响,使得实际评价结果偏好。通过对人员主观感受值AMV与室内温度、湿满意度与相对湿度分别进行线性拟合得出:广州地区绿色办公建筑的夏季室内舒适温度为25.94℃,舒适区温度范围为23.13~28.76℃;舒适相对湿度为50.5%,舒适相对湿度上限为83.6%。  相似文献   

20.
以长沙市某办公楼为研究对象,对不同类型办公室内及室外温湿度和空调末端能耗进行了现场实测,分析了室内热舒适性与办公建筑空调系统运行特点。结果表明:办公室室内热环境良好,室内温度日变化趋势相对稳定,湿度较大,室内热环境在突变环境和稳态环境下均能满足办公人员舒适度要求;在办公人员主观空调行为作用下,室内日平均温度约为25.1℃,受室外日平均温度影响较小,空调制冷时长与室外日平均温度显著线性相关;门厅空调开启概率最大,大办公室室内空调平均开启概率小于小办公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