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应用Quick自锁托槽系统矫治上颌牙列拥挤的牙弓测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琥  李强  李媛  陈文静 《口腔医学》2010,30(10):609-611,630
目的 探讨Quick自锁托槽系统非拔牙矫治上颌牙列拥挤病例的牙弓变化特征。方法 选取37例上颌牙列轻到中度拥挤的正畸患者,使用Quick自锁托槽系统进行非拔牙矫治。对治疗前和上颌牙列排齐整平时的研究模型进行多项指标测量。应用SPSS 12.0统计软件分析治疗前后上颌牙弓宽度、牙弓长度及周长的变化。结果 上颌牙列排齐后与治疗前阶段相比,牙弓长度、周长、前磨牙间宽度和第一磨牙间宽度均显著增加,尖牙间宽度和第二磨牙间宽度无显著变化。结论 对于上颌牙列轻到中度拥挤的患者,在应用Quick自锁托槽系统排齐和整平牙列的初期,就可使上颌牙弓宽度、牙弓长度及周长均显著增大,扩大临床不拔牙矫治的范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和分析采用自锁矫治技术进行不拔牙矫治,治疗前后牙弓形态的变化。方法选择40例牙列拥挤的患者,使用自锁托槽进行不拔牙矫治,对治疗前后的记存模型进行测量,分析矫治前后牙弓形态发生的变化。结果矫治后牙弓长度和宽度均有明显的增加,牙弓宽度增加主要发生在前磨牙区。上颌中切牙唇向前移和第一磨牙发生远中向后移量无显著性差异。牙弓变化与牙列拥挤度显著相关。结论采用自锁矫治技术对拥挤病例进行不拔牙矫治,治疗后牙弓宽度和长度增大,上颌牙弓长度增加由上颌切牙唇向移动和磨牙远中移动共同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3.
自锁托槽非拔牙矫治下牙列拥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比较自锁托槽和传统结扎式托槽非拔牙矫治牙列拥挤患者的下牙列变化,探讨自锁托槽解除牙列拥挤的机制.方法 选择26例下牙列拥挤患者,分为自锁组和传统组,每组13例,分别使用自锁托槽(Damon3)和传统托槽(传统结扎式托槽)进行非拔牙矫治.对矫治前后变化进行配对t检验,逐步回归分析拥挤解除机制以及影响下切牙唇倾度改变量的相关因素.结果 矫治前后两组患者下颌尖牙间、前磨牙间牙弓宽度改变量及下切牙唇倾度改变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矫治后自锁组下颌第一磨牙间牙弓宽度增加1.42 mm、下切牙凸距增加2.66 mm,传统组下颌第一磨牙间牙弓宽度增加0.65 mm、下切牙凸距增加1.57 m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1).回归分析显示,自锁组对下切牙唇倾度变化量解释的总测定系数高达96.6%,被选入模型的变量为矫治前下颌拥挤度、下颌平面角、第一磨牙间牙弓宽度,以及矫治前后尖牙及第一前磨牙间牙弓宽度改变量.结论 非拔牙矫治下牙列拥挤时,自锁组和传统组患者均出现下切牙唇倾及下牙弓宽度增加,自锁组第一磨牙间牙弓宽度增加量及下切牙前移量较传统组多;自锁组下切牙唇倾度的改变不仅受拥挤度和矫治前牙弓宽度影响,而且受患者自身骨面型及牙弓宽度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采用Damon技术对牙列拥挤患者进行非拔牙矫治的牙弓形态变化。方法 15例中度牙列拥挤患者,使用DamonⅢ矫治器进行非拔牙矫治。对治疗前后的记存模型进行测量分析,探讨牙弓形态的变化特点。结果矫治后的牙弓长度和宽度均有显著增加,具体的变化特点与牙列拥挤的程度和部位有关。牙弓宽度增加主要发生在上颌第一前磨牙和下颌第二前磨牙区。结论采用Damon技术非拔牙矫治牙列拥挤患者,牙弓形态改变主要是前磨牙区宽度及牙弓长度增加。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比较用3 种不同的自锁托槽矫治系统治疗后,在治疗的早期上牙弓的宽度和牙弓周长的变化.方法:选择3 组轻度拥挤的病例,每组15 人,分别使用Damon自锁托槽矫治系统、Smart-clip自锁托槽矫治系统、Tomy自锁托槽矫治系统进行治疗.结果:前磨牙间和尖牙间牙弓的宽度和牙弓周长均显著增加.牙弓周长的增加与治疗前的牙弓周长显著相关.牙弓长度无显著改变.结论:自锁托槽矫治系统在治疗的早期可以显著增加上牙弓的宽度和牙弓周长,各自锁托槽矫治系统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分析采用Damon矫治技术对牙列拥挤病例进行拔牙与非拔牙矫治的牙弓形态变化。方法:15例中度牙列拥挤病例,使用Damon3矫治器进行非拔牙矫治;15例重度牙列拥挤病例,使用Damon3矫治器进行拔牙矫治。对治疗前后的记存模型进行测量分析,讨论牙弓宽度改变特点。结果:采用Damon矫治技术矫治牙列拥挤的拔牙与非拔牙病例均可取得较好的效果,拔牙组上、下颌尖牙间宽度增大,有统计学意义;非拔牙组上、下颌前磨牙宽度以及上颌第一磨牙间宽度增大,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拔牙组牙弓宽度改变主要与牙齿移动方向有关,非拔牙组牙弓宽度改变与拥挤存在部位以及拥挤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使用Time自锁托槽与传统直丝托槽矫治上颌轻中度拥挤前后的牙弓宽度和上前牙凸度变化的差异。方法 选择46例轻中度拥挤的骨性Ⅰ类患者(女26例,男20例,13~16岁),治疗组23例,采用Time自锁托槽矫治技术,对照组23例,采用传统直丝托槽结扎矫治技术。分别测量矫治前后牙弓宽度和上前牙唇倾度,比较2种方法所致的牙弓宽度和上前牙凸度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组患者的前磨牙宽度和上前牙凸度在矫治后均增大,其改变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尖牙宽度和磨牙宽度在矫治后也增大,但其改变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锁托槽在矫治牙列拥挤过程中较传统结扎托槽有更好的后牙弓扩展作用,但也会导致前牙的唇倾,故临床上可选择面型良好的轻中度拥挤患者进行非拔牙矫治。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自锁托槽解除牙列拥挤后牙弓与牙齿的三维变化.方法 通过DamonQ自锁托槽系统对16例安氏Ⅰ类中度拥挤患者行不拔牙矫治,在上颌牙列排齐前后分别拍摄CBCT,运用Amira ResolveRT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并测量牙弓和牙齿的三维变化.结果 运用自锁托槽系统排齐后,上颌的基骨弓宽度、牙槽嵴宽度和牙尖宽度有不同程度的增宽,牙弓前段的增宽量大于牙弓后段;牙槽部的宽度与基骨弓的宽度相关性较高;除第一磨牙外,上颌牙齿均发生不同程度颊倾.结论 在牙弓前段,自锁托槽可能体现出少量基骨弓扩大的效果,越靠近牙弓后段,基骨弓的宽度基本维持;牙槽部宽度的变化以基骨弓的宽度为基础,对于牙槽部较窄的个体,自锁托槽系统可能将通过牙齿的倾斜代偿使牙弓宽度在一定程度上增加.  相似文献   

9.
陈馨  赵春洋  陈文静  谷妍  张彦  王林 《口腔医学》2010,30(7):389-391
目的 探讨使用SmartClip自锁矫治器与传统结扎式矫治器排齐拥挤上颌牙弓的效能是否有差异。方法 选取48例牙列不齐指数>5mm、年龄12~15岁、采取拔除上颌第一前磨牙治疗的患者,按随机对照原则抽选使用SmartClip自锁矫治器或传统结扎式矫治器。结果 使用SPSS15.0进行分析。结果 排齐速度与初始不齐指数相关。矫治5周及10周时,自锁组前牙不齐指数及两侧拔牙间隙的减小、前段弓长的增加大于传统组,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自锁组排齐速度快于传统组。结论 使用SmartClip自锁托槽可以缩短、中重度拥挤采取拔牙矫治患者牙弓的排齐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SmartClip自锁矫治器对牙列拥挤拔牙矫治病例在排齐整平阶段牙弓宽度及长度的影响。方法:选择使用SmartClip自锁矫治器和传统结扎式矫治器的中重度牙列拥挤患者各24例,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取拔除上下颌4颗第一前磨牙的矫治方法。对两组样本治疗前及上颌牙列排齐整平后取记存模型进行测量,测量结果使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排齐整平前后自锁组和传统结扎组上颌尖牙间宽度、上颌第二前磨牙间宽度、磨牙间宽度及全段牙弓长度均无显著变化;前段牙弓长度明显增加(P〈0.05),但两组间变化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中重度拥挤拔牙病例,SmartClip自锁矫治器与传统结扎式矫治器相比,无明显扩大牙弓宽度和长度的效果,牙列排齐的机制是尖牙的远中移动提供排齐间隙。  相似文献   

11.
应用Damon技术矫治上颌牙列拥挤的牙弓测量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分析和探讨不同牙龄阶段使用Damon矫治技术非拔牙治疗上颌牙列拥挤的机制.方法:选取24例骨性Ⅰ类上颌拥挤大于5mm的病例,采用Damon矫治技术进行非拔牙正畸治疗,按照治疗前第二磨牙萌出情况分为未萌出组(G1)9例和已萌出组(G2)15例.对2组患者治疗前和上颌牙列排齐后作模型和X线头影测量,使用SPSS15.0软件包作t检验,比较2组间差异,逐步回归分析牙弓周长变化与牙弓长度及牙弓宽度各指标变化间的关系.结果:上颌牙列排齐后,牙弓长度、前磨牙间宽度和磨牙间宽度均显著增加,但增加量2组间无显著差异.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牙弓周长的增加(Y)与牙弓长度的变化(X1)和前磨牙区牙弓宽度的变化(X2)高度相关,回归方程为Y=1.35X1 0.63X2 1.77.切牙唇向移动和第一磨牙远中移动量G1组分别为1.2mm和2.4mm,G2组分别为2.5mm和0.9mm,2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Damon技术主要通过增加牙弓长度和前磨牙间牙弓宽度来增加牙弓周长,从而达到非拔牙治疗牙列拥挤的目的.除前牙唇向移动外,在第二磨牙萌出前,可由第一磨牙远中移动获得间隙.  相似文献   

12.
周昱  郑敏玲  胡荣党 《口腔医学》2012,32(3):154-157
目的 比较自锁托槽和传统托槽不拔牙矫治对于软硬组织的变化及牙弓形态的变化。方法 选择36例安氏Ⅰ类患者分为自锁托槽组和传统托槽组,分别为18例。分别使用自锁托槽和传统托槽进行不拔牙矫治,对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片及模型进行测量,并对测量结果进行配对和成组t检验。结果 矫治后2组下牙弓周长都有增长,自锁组下牙弓周长增加3.29 mm,传统组增加1.67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锁托槽组和传统托槽组牙弓各段宽度都有一定程度的扩大,但是2种托槽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自锁托槽组LL-EP增加0.63 mm,传统托槽组LL-EP增加1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1- NA、∠L1 - NB自锁组较普通组少增加1°,但是2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2组的SNA、SNB、ANB、MP/SN角的治疗前后变化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自锁托槽和传统托槽不拔牙矫治牙列拥挤时,2种托槽都不能改变骨骼关系,都有一定程度的扩弓作用和使上下前牙唇倾,但两者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3.
快速扩弓和Damon技术非拔牙矫治牙列拥挤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分析比较快速扩弓(RPE)技术和Damon技术用于非拔牙矫治牙列拥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9例骨性Ⅰ类中度牙列拥挤的青少年患者,进行非拔牙正畸治疗,其中9例采用上颌快速扩弓配合直丝弓矫治技术,10例采用Damon矫治技术.对2组患者正畸治疗前、后作模型和X线头影测量分析.使用SPSS15.0软件包作t检验,分析治疗前、后及2组间的差异.结果:治疗后,上、下颌尖牙间宽度RPE组分别增加了2.9mm和1.3mm,而Damon组没有显著变化.上、下颌后牙区牙弓宽度2组均有显著增加(P<0.05),其中,上颌第一前磨牙间宽度和下颌磨牙间宽度的增加,2组间无显著差异.上颌第一磨牙间宽度RPE组增加了5.3mm,显著大于Damon组的3.1mm;而下颌前磨牙间宽度的增加量Damon组为4.5mm,显著大于RPE组的1.5mm(P<0.05).治疗后,上、下磨牙均有显著颊向倾斜(P<0.05),Damon组和RPE组无显著差异.但上、下前磨牙的颊向倾斜量Damon组显著大于RPE组(P<0.05).RPE组上颌基骨宽距增加了2.1mm.显著大于Damon组(0.6mm)(P<0.05).h、下切牙突角U1-NA和IMPA的变化,Damon组分别为9.2°和7.5°,RPE组无显著改变,2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快速扩弓和Damon技术都能有效地通过增加牙弓宽度,成功达到非拔牙矫治中度牙列拥挤的目的.Damon技术主要以颊倾前磨牙和磨牙来增大后牙的牙弓宽度,同时伴有切牙唇向倾斜;快速扩弓能扩大上颌基骨和整个上颌牙弓宽度,并可维持前牙直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比较被动自锁托槽与传统结扎托槽在非拔牙固定矫治的差异,来评估被动自锁托槽在固定正畸治疗中应用价值。方法 从已有病例中选取患者40例, 其中Damon Q自锁托槽组20例,传统托槽组2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前后牙周相关指数的变化、治疗前后扩弓效果,以及两组患者每组平均矫治疗程、平均就诊次数、每次复诊医生椅旁操作平均用时间。结果 在粘接后6个月(T6)、粘接后12个月(T12)期,Damon Q自锁托槽组患者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较传统托槽组患者明显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amon Q自锁托槽组相比于传统托槽组有明显的扩弓效果,而对上颌第一磨牙的扩弓效果Damon Q自锁托槽组倾向于对牙齿的整体移动。Damon Q自锁托槽组平均矫治疗程、就诊次数、每次复诊医生椅旁操作平均所用时间明显小于传统托槽组。结论 被动自锁托槽在牙周健康、扩弓效果、减少患者平均矫治疗程及就诊次数、减少医生椅旁操作时间方面,较传统托槽都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