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应用GBR技术治疗失败中的种植体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GBR技术治疗发生种植体周围炎的种植体9例,用临床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应用GBR技术治疗后随访6~18个月,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炎症得以消除,探诊深度均小于5 mm,X线检查显示种植体周围的骨量得到较好恢复。结论:应用GBR技术治疗失败中的种植体是一种有效的方法,种植体部分恢复其周围原有的骨量和骨结合。  相似文献   

2.
种植体周围炎是种植体周围软硬组织的炎症病变,其发病率为5%~8%。种植体周围炎是导致临床种植体失败的主要原因,其常见的病因包括不良修复体、细菌感染、吸烟、干扰等,并受邻牙牙周状况、手术技术、骨的质量及全身健康状况的影响。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种植体周围炎的方法主要有手术治疗,如:骨组织再生术(GBR),骨移植术及膜引导组织再生技术等。还包括非手术的机械疗法辅以局部抗菌素或全身抗生素单独或联合治疗等。另外,激光治疗的应用效果也得到了一定的肯定,但这种治疗方法仍需要进一步评估。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Er:YAG激光联合引导骨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治疗种植体周围炎伴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7—2019年在嘉定区牙病防治所行种植修复且诊断为种植体周围炎伴骨缺损的26例患者(共34颗种植体)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均接受翻瓣、清创和GBR治疗,实验组采用Er:YAG激光处理种植体表面及污染物,对照组采用传统机械法处理。记录和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6、12和24个月的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探诊出血指数(bleeding on probing,BOP)、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I)、种植体周围边缘骨缺损高度(reduce of marginal bone level,RBL),采用SPSS 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PD、BOP、PI和RBL均显著改善;治疗后6、12和24个月后,PD、BOP和PI改善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12和24个月,实验组RBL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在种植体周围炎伴骨缺损的GBR治疗中,Er:YAG激光疗法效果优于传统机械法,更有利于新骨再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一种改良式引导骨再生术(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即刻修复技术在上前牙即刻种植中的应用效果,特别是美学效果,并探讨其临床技巧及美学影响因素。方法选择15例单颗上前牙进行即刻种植,微创拔牙后即刻植入Replace、Straumann或Ankylos种植体共15枚,采用改良式GBR+即刻修复,均于2 h内完成临时修复。46个月后完成最终修复。种植修复完成后随访66个月后完成最终修复。种植修复完成后随访624个月,观察种植体周围软硬组织情况,统计种植义齿存留率、种植修复体与相邻天然牙唇侧牙龈的协调性和患者主观满意度。结果在观察期内,15枚种植体均获得了良好的骨结合,无松动,未见病理性骨吸收,存留率为100%;12枚种植修复体唇侧龈缘位置与邻牙协调无差异,3枚轻度差异;14枚种植修复体与邻牙牙龈颜色质地协调无差异,1枚轻度差异。患者主观满意度VAS平均值为92。结论改良式GBR+即刻修复技术在上前牙即刻种植中,有助于获得理想的前牙美学效果,缩短治疗周期。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引导骨再生技术(GBR)在上前牙不同类型骨缺损种植修复中的效果。方法:对35例上前牙牙槽骨缺损种植的患者采用GBR技术进行骨增量,其中29例种植体周围骨缺损患者仅采用GBR技术,在植体植入骨床后,同期植入Bio~oss人工骨粉,表面盖Bio~gide可吸收性胶原膜;6例牙槽骨缺损患者采用移植自体块状骨联合Bio~oss人工骨粉,盖Bio~gide可吸收性胶原膜,5~6个月后行Ⅱ期种植体植入术。结果:所有患者在植体植入术后6~12个月临床观察种植体与骨结合良好,软组织形态与周围组织一致,行冠或桥修复,修复后12个月随诊复查无种植体失败。结论:引导骨再生技术皆能有效地对上前牙不同类型骨缺损进行骨增量,符合美学种植要求。  相似文献   

6.
前牙区种植义齿修复要更多的考虑到种植修复体的美学功能。因此,在种植义齿设计时不仅要考虑牙冠的形态和美观(白色美学),还需要重点的考虑到种植义齿周围组织的美学效果(红色美学)。在种植义齿设计时,要关注种植体植入的位点。要关注到种植体周围骨组织的形态和体积。当骨组织有缺损时,需要采取各种骨增量技术来达到修复缺损的目的。常用的技术有骨挤压、GBR、onlay植骨等。还要关注软组织的体积,形态、质地。在设计以及治疗中可考虑进行龈组织保存、牙龈修整、牙龈诱导以及牙龈再造,已获得好的美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141例通过Bio-Gide生物膜引导的再生骨中种植和负重的259枚种植体的成功率方法:选择种植术区存在骨缺损,可通过GBR技术修复骨缺损的患者141例其中123例202枚种植体周存在水平向骨吸收,种植体通过GBR可同期植入;18例57枚种植体周骨缺损量较大,存在垂直向多壁骨缺损,需先通过GBR技术引导新骨生成,6—8个月后再植入种植体。生物膜均采用可吸收性的Bio—Gide膜,骨移植物为自体骨与Bio—OSS骨粉的混合物术后1、3、6月进行X光检查及临床检查。二期手术时,对新生骨组织量进行评估:种植修复体完成后,分别于戴牙后6、12、24月定期复诊,检查种植体周围骨组织的吸收及种植体周围软组织情况:结果:二期手术时,141例253枚种植体均已与骨组织形成理想的骨结合,6枚种植体周围形成纤维愈合而失败,后经重新种植,所有种植体均顺利完成种植义齿修复。修复后随访6—24个月,种植体均能成功地恢复咬he功能。结论:Bio—Gide生物膜引导再生骨中种植体成功率为96.9%,与正常骨组织中种植修复的成功率不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估Straumann种植体即刻种植修复上颌前牙区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 临床选择28例上前牙残根患者,在拔牙后即刻植入Straumann种植体40枚。其中11例15个牙位行不翻瓣种植,17例25个牙位采取翻瓣GBR技术即刻种植。3~9个月后行永久性修复。随访3~36月,临床观察种植体、基台和牙冠的稳固性,牙龈组织、龈乳头情况及牙冠美观状况。结果 所有种植体均发生骨结合,无松动现象,未见种植体周围炎表现,即刻种植存活率为100%。不翻瓣种植病例的唇侧龈缘无明显退缩,牙龈乳头无明显丧失;翻瓣植骨的病例唇侧牙龈缘少许退缩,牙龈乳头轻度丧失。修复体外形美观,周围牙龈形态正常,功能良好,患者满意。结论 在严格掌握适应证和注意术中术后各种细节的情况下,应用Straumann种植体即刻种植修复上颌前牙区可获得理想的美学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9.
微型种植体在无牙颌患者覆盖义齿修复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微型种植体在无牙颌患者修复中的临床初步应用。方法2002年5至8月,为4例全身健康情况不良伴牙槽骨重度吸收的无牙颌患者植入14枚微型种植体,磁性固位体覆盖义齿修复。术前、术后即刻、术后每年评估种植体周围皮质骨高度及周围牙龈健康状况,检查修复体戴用情况,评估患者满意度。结果14枚种植体至今全部存留,未发生种植体周围炎,X线片检查显示:种植体周围皮质骨高度稳定。除1枚下颌种植体磁性基台折断,余无异常。全部患者对修复体满意。结论利用微型种植体为无牙颌且伴有牙槽骨吸收的患者行覆盖义齿修复是可行的。本组随访3年的临床效果满意,长期效果尚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种植体支持切削杆固位覆盖义齿的临床效果及工艺特点.方法:28例无牙颌患者(男12例,女16例,年龄22-71岁),共31个修复体,植入种植体168枚.所有病例在种植体植入4-6个月后开始种植修复,均采用切削杆固位的覆盖义齿修复.修复后追踪最长39个月,最短12个月.观察方法为临床检查和x线片检查.结果:31个修复体固位力好、稳定.23例患者对修复效果非常满意,5例满意.5例患者由于口腔卫生差导致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炎,4例经过局部冲洗上药,炎症消退,1例在修复后五年发展为种植体周围炎,最终修改修复设计,改用磁性基台固位.X线片示27例患者的160枚种植体周围骨组织稳定,无骨吸收,1例8颗种植体周围骨吸收2-4 mm.28例患者中2例在修复后一年发生修复体树脂基托断裂,2例在修复后四年发生修复体树脂基托断裂,修补后重新使用,无需重做修复体.所有病例在修复后至最后一次复查未见种植体脱落.结论:应用种植体支持切削杆固位修复无牙颌的修复效果满意,种植体受力均匀,但加工工艺及设备要求较高,材料成本高,是该技术推广应用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引导骨组织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技术被广泛运用于口腔种植领域,尤其是在种植体的植入同期导致骨开窗/骨开裂,种植体的螺纹部夯暴露的情况下,人们往往会选择使用GBR进行纠正,其临床效果的评价作为GBR技术的一个重要问题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因此,本文就GBR运用于骨开窗/骨开裂的临床效果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研究即刻种植后用GBR术和植入PRF对种植体周骨缺损区的成骨能力。方法:以成年Bea-gle犬为实验动物,拔除犬双侧下颌P2、 P3、 P4牙,即刻植入种植体,所植入的种植体距近中根拔牙窝的近中壁有3~4mm的骨缺损间隙,采用半口自身对照,一侧行即刻种植+GBR (A组),一侧即刻种植+PRF (B组),术后三个月处死动物,取下带有种植体的下颌骨标本,进行组织学观察。对两组种植体周围的骨结合率和新骨生成率运用统计软件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组、 B组骨缺损处3个月时均被新骨充填,两组种植体周围的骨结合率和新骨生成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限于本研究中,即刻种植术中采用GBR和植入PRF对骨缺损区的引导骨再生效果相同。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伴有不同程度骨缺损的单牙缺失区引导的再生骨对种植修复体周围牙龈形态美学的影响.方法 对53例单牙缺失伴有不同程度牙槽骨缺损的患者进行标准牙种植手术,同期应用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行骨引导再生术(GBR),观察引导再生骨的形成情况.在修复即刻、修复后3、6个月时,对种植体顶骨缘吸收和种植修复体周围牙龈形态、龈缘水平、牙龈质地、龈乳头结构和龈缘出血状况的变化进行评价.结果 引导的再生骨充满骨缺损,骨质良好.在修复后6个月,4例出现种植体顶边缘骨吸收超过1个螺纹,与骨缺损类型无关.随功能负重时间延长,种植修复体牙龈美学效果改善明显,但牙龈形态和龈乳头结构不完整在骨缺损较大病例中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小型骨缺损病例.结论 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具有良好的引导骨再生作用,充足的引导再生骨是维持种植修复体周围牙龈正常形态结构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14.
膜引导骨再生技术在即刻牙种植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评价膜引导骨再生(GBR)技术在即刻牙牙种植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132例即刻植入BLB、Branemark、ITI及Frinlit-2四种种植系统共193个,对其进行定期临床和放射学检查。结果:193例即刻种植体中124个行GBR技术,经12个月以上观察,失败4个。结论:只要种植体取得初期稳定性,对种植体与拔牙窝间存在的间隙,采用膜引导再生技术处理,即刻种植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即刻植入种植体同时常常需要使用GBR技术。采用即刻植入技术同时使用GBR技术的病例,其临床效果令人满意。GBR技术用于即刻种植所产生的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前牙区根尖囊肿摘除后行即刻种植联合同期引导骨再生术(GBR)的骨形成情况。 方法本研究入选共20例患者29颗无保留价值的残根,所有患者就诊时均要求种植修复,排除手术禁忌后拔出残根,行囊肿摘除术+即刻种植+GBR。术后6个月行二期手术,8个月冠修复,永久修复后随访1年,观察种植体及义齿的稳定性和牙片变化,对临床效果进行评价。 结果除1枚种植体松动明显,其余种植体植骨区新骨形成良好,复诊期间均未发生松动脱落和胶原膜暴露;种植体周围龈缘无红肿、溢脓;患者自我感觉良好,无红肿疼痛等不适,咀嚼功能好。X线片显示种植体1年期骨吸收量均小于1.2 mm;植入骨粉钙化良好。本组病例临床成功率为96.6%。 结论前牙区根尖囊肿摘除术同期行即刻种植手术+GBR能够减少骨吸收程度,并有助于新骨形成,可作为一种可靠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 Rich-Fibrin,PRF)在前牙即刻种植修复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牙即刻种植,PRF联合GBR修复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结果:种植体周围骨结合良好,软组织充足。结论:PRF联合GBR在前牙即刻种植中引导组织再生的临床效果显著。[关键词] PRF 即刻种植 骨缺损  相似文献   

17.
Li ZR  Liu ZH  Xu S  Xiao HJ  Zhou WJ 《上海口腔医学》2012,21(2):190-193
目的:评价上颌侧切牙种植过程中应用膜引导骨再生(GBR)技术后修复的临床效果及美学满意度。方法:选择90例仅上颌侧切牙缺失的患者,植入种植体101颗(分别为3I、奥齿泰、ITI、Ankylos及BLB种植系统),并于术后3~6个月采用金属烤瓷冠修复。修复后3、6、12个月对其进行定期临床检查、放射学检查及美学满意度调查。结果:修复后经12个月观察,90例病例全部成功,种植体无脱落,种植体与周围骨组织取得良好的骨结合,美学效果良好,修复后3、6、12个月满意度分别为90.7%、92.8%和95.5%。结论:在侧切牙位点行牙种植并应用GBR技术,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和较好的美学满意度。合理应用GBR技术,是解决侧切牙种植位点骨量不足的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CBCT及临床检查的方法评价骨劈开、骨挤压联合GBR技术同期植入种植体的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CBCT检查术前牙槽骨的形态和骨量,唇舌向牙槽骨厚度介于2.5-4mm的病例适用这种技术。方法如下:使用1.0mm细钻针作为引导钻沿种植体拟植入方向钻入所需深度,然后使用骨劈开器沿钻孔方向劈开牙槽嵴,使用BICON手用扩孔器械逐级备洞,并挤压劈开的唇侧骨板,收集自体骨骨屑,同时撑开牙槽骨增加宽度,植入种植体。在骨质缺损区暴露的种植体表面和较薄的唇侧骨板表面先铺放获得的自体骨屑,然后再铺放人工骨粉,最后以胶原膜覆盖植骨区。6个月后,CBCT复查,完成修复。随访2年。结果:40例患者接受了这种骨增量技术治疗,共植入56颗种植体,均获得成功,平均增加牙槽骨宽度3.5mm。讨论:牙缺失后常常造成骨量不足,单一技术的运用不能获得良好的骨增量效果。骨劈开、骨挤压联合GBR技术是一种综合性的微创骨增量技术,获得了肯定的临床效果。结论:骨劈开、骨挤压联合GBR技术并同期植入种植体是一种有效的骨增量种植方式。  相似文献   

19.
由于种植体表面处理技术和种植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的牙种植体都能够获得可预期的骨结合。然而种植修复的远期失败仍然困扰着广大临床医生,其中种植体周围炎是导致远期失败的重要并发症之一。本文结合文献详细介绍了种植体周围炎的定义、流行病学、诊断、病因学、危险因素、治疗和预防等方面,旨在提供种植体周围炎全面清晰的概念,时刻警醒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口腔颌面部严重创伤后牙缺失伴骨缺损的种植修复临床效果。方法:颌面部严重创伤后牙缺失伴骨缺损患者20例,其中多颗牙连续缺失者12例,共植入ITI Straumann等常用牙种植体65枚,其中5例行骨劈开+骨挤压+骨引导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技术。2~6个月后行上部结构修复,定期随访,检查种植体骨结合情况、种植体周围软组织与修复体情况。结果:本组病例修复后经1~5年的临床观察,除1例所植入的5枚种植体中的1枚,在修复后3年脱落,其余患者各项评价指标均良好,种植体存留率为98%。结论:颌面部严重创伤后的牙列缺损,尤其多颗牙的连续缺失,很难采用其他固定修复方法来完成。种植修复具有不损伤余留牙、美观舒适、咀嚼效果好等优点,是一种良好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