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农村污水管道系统是农村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采用纳入城镇污水管网处理和村落集中处理模式的农村地区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农村污水管道在设计、建设、运行、维护等环节存在一些问题,农村污水管道堵塞的现象时有发生。为有效降低农村污水管道堵塞发生率,保证农村污水收集系统的稳定运行,分析了农村污水管道堵塞的成因,提出了农村污水管道防堵和长效运行的建议和对策,包括优化农村污水管道管径设计、补齐管道系统配套设施、提升施工质量、强化正确的排水习惯宣传、加强科学维护管理工作和采用"三位一体"的县域统筹模式等。这些建议和对策可以有效降低农村污水管道堵塞的发生率,为提升农村卫生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一种改进型埋地式生活污水的净化装置,分析了其优点、工作原理及其基本结构。运行情况表明,出水水质良好,满足排放标准,特别适用于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不完善的小区和公共建筑的生活污水处理中的使用。  相似文献   

3.
工业污染源间接排放控制体系的不完善导致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超标严重,使污水处理厂成为污染物集中排放源,带来了较大的环境风险.以氨氮为例,阐明了制定浙江省工业企业废水预处理排放标准的必要性,分析认为企业预处理模式比集中处理模式更具经济可行性,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工业企业废水预处理纳管标准体系及其实施手段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运用无动力人工湿地分散式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农村生活污水排放分散、难以集中处理等特点,以长沙市望城区光明村3户典型家庭为例,采用无动力人工湿地系统分散式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并比较冬、夏两季人工湿地对居民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构建的无动力人工湿地对农村生活污水净化效果明显,冬季生活污水COD、TP、TN、氨氮、SS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71.83%、97.20%、83.52%、55.34%、71.79%;夏季COD、TP、TN、氨氮、SS平均去除率分别达91.52%、93.99%、83.22%、75.15%、65.04%。经人工湿地净化处理后,TP、TN、氨氮可以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或一级B标准,COD可以达到GB 18918—2002二级标准,但人工湿地对COD及氨氮的去除受冬季低温影响十分显著,且出水SS不能达到GB 18918—2002相关标准,建议增加拦截设施或在冬季设置保温措施以提高人工湿地对农村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  相似文献   

5.
结合浙江某农药厂废气污染的监测、调查和防治方面的经验,总结了农药厂废气污染特点,并采用吸附、吸收和焚烧等综合治理技术有效控制了废气污染.以该农药厂乙酰甲胺磷、包装车间和污水站为例,对主要废气预处理进行了分析:乙酰甲胺磷车间乙酰脱溶真空泵和反应釜产生的氯仿废气经二级深冷回收后进入活性炭吸附处理系统进行预处理;乙酰真空泵产生的其他废气经二级深冷回收预处理;反应釜、溶剂储槽混合废气经水洗、氧化二级吸收预处理;包装车间和污水站废气各自经碱洗吸收预处理.预处理后的废气采用氧化、碱液二级吸收工艺进行废气集中处理,再经锅炉焚烧后,各类废气排放浓度或排放速率均远低于相应标准限值,可实现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6.
高温蒸汽、微波消毒、化学消毒3项医疗废物消毒集中处理工程技术规范发布实施以来,对引导和规范我国医疗废物消毒集中处理工程建设和运行发挥了有益作用.然而,随着行业发展和技术升级,尤其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之后,医疗废物处置行业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医疗废物消毒集中处理工程的建设和运行也亟需与之匹配.在此背景下,修订后的高...  相似文献   

7.
为了保护鉴湖水质和县广阔平原河网的水环境,绍兴县决定兴建治污外排工程,初步设计已于10月30日通过会审。 该项工程将绍兴县的钱清、华舍、安昌、东浦、福全、湖塘、柯桥(州山片)和中国轻纺城等七镇一城的工业废水及部分生活污水,通过管网截污,集中处理后外排曹娥江。工程一期规模15万吨/日,干支管线总长41.02千米,投资1.57亿元,覆盖面积达185平方千米。这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县级平原河网水污染治理工程。  相似文献   

8.
针对我国污水处理厂分散生产运行管理,污水处理厂自动化、信息化管理水平偏低,有待采用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通信等新技术改进提高,实现污水处理厂远程集中监测、监控问题,提出污水处理厂远程监测、监控系统开发参考模型。阐述了污水处理厂远程监控系统的结构体系、开发思路、污水处理厂现场控制对象及设计、监控中心设计、监控中心和各污水处理厂通信设计、开发工具及监控软件设计等技术及要求。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我国污水回用的潜力、回用的途径、以及经济和环境效益,介绍了污水回用的一些新技术。根据我国目前污水回用的实际情况,阐述了实现污水回用存在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二步法腈纶污水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二步法腈纶污水现状分析,了解了污染源的分布、污水组成和性质。给出了主要污染物丙烯腈、丙腈磺酸钠、硫氰酸钠、悬浮物及油剂与COD之间的相关关系式。对腈纶污水分别实施了含NaSCN污水、含腈污水、含油污水的治理,为腈纶污水达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水文地质条件和天然条件下水质相似的一处非污水灌溉地区水与一处污水灌溉区地下水水质的对比研究,得出污水灌溉区地下水水质为差主要是由化肥和污水灌溉共同引起的,且非污灌区地下水质要好于污灌区的水质。污水灌溉对地下水的影响程度与化肥对地下水的基本相同。同时本文也独立地给出了污水灌溉和化肥对地下水质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2.
一种以废治废的制革污水硫,铬分隔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制工革污水中含硫,含铬污水的相互混合反应研究,可取得的很好的去除制革污水中硫化物和铬的效果,并可去除大量的COD和SS。本法经济,简单,容易操作,更适合中小型制革厂。  相似文献   

13.
神东矿井污水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东矿区地处荒漠地区,水资源非常缺乏,煤炭的开发不可避免地破坏了地下水资源。因此,水资源及其利用成为制约矿区建设的关键因素之一。针对这种状况,在采用先进技术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的同时,结合矿井污水和采空区及其充填物的特点,重点开发了矿井污水采空区过滤净化技术,为矿井污水的净化与利用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小区生活污水处理与回用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分析小区生活污水的水质、水量特征,系统地简介了小区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并根据小区生活污水的回用去向,阐述了小区生活污水回用技术及其典型方法及对存在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为了利用海洋自净能力进行污水排海。深圳经济特区已谢幕将中片和西片污水引入伶仃洋。该项环境工程是相当复杂的工程。首先须弄清污水在沿岸和近海海洋稀释、迁移、扩散和降解的规律,是否具有排海的条件?然后根据沿海经济发展的状况,生产力的配置,功能区的划分,选定排海地点和线路,设计扩散器。排放结果,水质必须符合国家或地区公布或规定的水质标准。因此,污水排海工程必须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中,至少列入环境规划。  相似文献   

16.
采油污水生物处理技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油污水是石油工业中的重点污染源之一。本文论述了采油污水生物处理的难度和技术可行性,总结了国内外近年来采油污水生物处理技术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对以工业废水处理为主的工业污水处理厂和接管企业的环保管理提出了建议,有利于工业污水处理厂的健康发展,促进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8.
污水土壤含水层处理系统原理、管理、效率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污水土壤含水层处理系统中的地球化学过程。该系统通过对污染物的机械过滤、生物化学转化和降解过程、吸附/解吸过程、氧化/还原过程、沉淀/溶解过程、以及矿物的合成过程净化污水。运作周期通常为1~2d灌水/4—5d排干,年水力负荷变化于15—100m之间,应根据季节变化调整水力负荷。该系统能有效去除污水中的微生物和悬浮物,降低COD和BOD含量,和去除潜在的有毒的无机成分,如重金属和含氧阴离子。作为一种低投资、低能耗、高净化效率、运行简单的自然的污水处理技术,其在世界各国得到了广泛应用。我国部分地区水资源极其短缺,在土壤和气候条件适合的地区,应用土壤含水层处理技术处理污水,实现污水资源化,既解决了污水污染环境问题,又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该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对于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气升循环分体式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与回用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一种新型膜生物反应器——气升循环分体式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和再生回用技术。该技术膜单元和生物单元分置,生物单元和膜单元间的水力循环利用气升动力,无需循环水泵,系统具有维护方便、运行能耗低和建设投资省等特点。采用该技术处理生活污水和厕所污水,处理水质可达到建设部颁布的《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CJ25.1-89)。给出了该技术处理生活污水和厕所污水的工程建设投资指标、水处理成本和水处理能耗指标,处理能耗0.6-0.8kWh/m^3。该新型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再生回用技术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技术经济可行。  相似文献   

20.
城市污水再生处理过程中壬基酚的迁移转化行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SPE—GC—MSD-SIM方法,分析了壬基酚在污水再生处理全过程中的迁移转化行为与归宿。研究表明,在污水二级生物处理流程中,壬基酚主要来源为原污水和泥区回流液;壬基酚的去除途径有一沉池生污泥的吸附迁移作用和曝气池单元的生物降解转化作用,其中一沉池生污泥的吸附去除29.8%,曝气池生物降解54.4%,NP总去除率为84.2%。絮凝、过滤和消毒的污水再生深度处理工艺对壬基酚的迁移转化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