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月亮和六便士》是毛姆的重要长篇小说之一,在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观照下,对该作品中三个与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有重要关系的女性形象进行解读,她们分别代表了毛姆心目中三种不同的女性形象。通过考察和分析这些女性形象,发现不管是恶意的批判还是理想化地塑造,毛姆的女性观迎合了当时社会主流人群对女性的态度和看法,他的女性观是有偏见的。  相似文献   

2.
《月亮和六便士》是非常著名的一部小说,由欧洲著名的作家毛姆所创作,文中主要是讲述了主人公与三个不同女性形象的故事,一个是主人公的妻子阿美,一个是主人公的情人勃朗什,一个是主人公在一个岛上认识的爱塔。同时这三个女性形象也是作者迎合当时社会塑造出来的女性角色,也代表了作者乃至当时男性社会对女性的看法。为了能够使读者能够深入解读小说,打破固定男性视角的局限,了解作者的女性观,本文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剖析小说中描述的三个不同女性形象,以便为读者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3.
《月亮和六便士》是非常著名的一部小说,由欧洲著名的作家毛姆所创作,文中主要是讲述了主人公与三个不同女性形象的故事,一个是主人公的妻子阿美,一个是主人公的情人勃朗什,一个是主人公在一个岛上认识的爱塔。同时这三个女性形象也是作者迎合当时社会塑造出来的女性角色,也代表了作者乃至当时男性社会对女性的看法。为了能够使读者能够深入解读小说,打破固定男性视角的局限,了解作者的女性观,本文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剖析小说中描述的三个不同女性形象,以便为读者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4.
长篇小说《月亮和六便士》是英国剧作家、小说家威廉·索默赛特·毛姆的代表作之一。该作品中的两个女性角色——思特里克兰德夫人和勃朗什——都与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通过深刻剖析这两个女性角色,笔者发现主人公所表现的对女性的偏见其实就是毛姆自己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5.
《月亮和六便士》是英国作家毛姆的长篇小说代表作之一,也一直是颇具争议的作品。笔者以哲学的角度切入文本,认为这本小说表面上用看似轻松的口吻,讲述了画家斯特里克兰德一生的离奇经历,实际上毛姆意在借此阐明其在唯我论及真、善、美的价值观上的独特见解。  相似文献   

6.
在《月亮和六便士》中作者着力刻画了与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有密切关系的三个女性形象:思特里克兰德夫人、挽救了思特里克兰德生命的荷兰画家施特略夫夫人勃朗什和塔希提岛上的土著女子爱塔。这三位女性对思特里克兰德的一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尝试对这三个女性形象的双重性格进行梳理和剖析。  相似文献   

7.
毛姆的代表作《月亮和六便士》以法国印象派画家高更的生活经历为原型,塑造了一个逃避社会和追求艺术的画家思特里克兰德的形象。文章通过对故事主人公形象的分析,探讨了月亮和六便士在当时社会的象征意义,反映出毛姆对人性的思索。  相似文献   

8.
英国小说家W·S·毛姆在小说《人性的枷锁》中着力塑造了三个女性形象,即凯里伯母、米尔锥和萨拉,其在作品中批判了米尔锥的肆无惮忌、同情凯里伯母的隐忍不幸、赞美萨拉的魅力高尚,体现出了毛姆矛盾的女性观,这种矛盾是由其自身生活经历造成的。同时,因为受到时代文化的影响,毛姆的女性观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这种矛盾性与局限性却不能否认《人性的枷锁》对反思与推动女性主义发展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有时想起越凉.我会顺带着想起自己曾经看过的一本叫《月亮和六便士》的书——人人都在低头捡六便士,只有他抬头,看见了月亮。  相似文献   

10.
发表于1919年的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历经100多年后仍得到中国读者的关注。这部小说主题丰富,文章主要从两个角度对其主题模式进行了解读,一是灵与肉的主题,一是追寻的主题。斯特里克兰在灵与肉的斗争中最终获得统一,在追寻人生意义的过程中获得自己想要的幸福。这两个主题是人类存在意义的终极话题。  相似文献   

11.
小说《月亮与六便士》以高更为原型,从人物与高更之间的异同,将作品与绘画技巧及特点相结合,阐述文本受到绘画的影响从而具有的新的创作特色。其次,在学科分门别类精细而又庞杂的情境中,文学与其他学科在比较文学跨学科视角下相互影响,彼此借鉴又进一步促进跨学科的交流。  相似文献   

12.
毛姆英 《华章》2011,(6):22-23
我给蒂阿瑞讲了一个我在圣·托马斯医院认识的人的故事。这是个犹太人,姓阿伯拉罕。他是个金黄头发、身体粗壮的年轻人。性格腼腆,对人和气,但是很有才能。他是靠着一笔奖学金入学的,在五年学习期间,任何一种奖金只要他有机会申请就绝对没有旁人的分儿。他先当了住院内科医生,后来又当了住院外科医生。没有人不承认他的才华过人。  相似文献   

13.
西方文学中的中国形象是一道瑰丽的景观。英国作家毛姆的小说《面纱》中有大量对于中国的描写,作品表现的中国形象既是贫穷落后的殖民地,又是使人净化心灵的世外桃源形象,具有矛盾性。本文将运用形象学和后殖民主义的理论,对《面纱》中这一矛盾的中国形象进行具体分析,并进而探究形成这种形象的原因,揭示西方文学建构中国形象的原型特征。  相似文献   

14.
纳博科夫创作的《洛丽塔》是一部在艺术上有极大创新的小说,也是一部极富争议的风云之作。从不同的文学角度来分析和阐释这部作品有着不同的文学意义。基于此,从女性主义视角切入,分析并阐述洛丽塔的女性主义意识是如何觉醒的,以期帮助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这部作品。  相似文献   

15.
英国著名小说家和戏剧家威廉·萨默赛特·毛姆的小说《月亮与六便士》一经问世便轰动文坛。文章运用语料库检索软件AntConc对小说《月亮与六便士》的文本进行检索,借助软件的生成词表、主题词表、检索情节以及语境共现功能,通过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小说的语言特点、故事情节、角色刻画三个方面着手,为探索这部小说提供量化依据。研究表明,该小说文本具有篇幅中等、词汇变化量较少、句子偏长、阅读难度中等偏上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程卫 《海外英语》2022,(13):9-10+19
文学作品的译作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译文能否重现原作的风格。长期以来,大量翻译学家对译作中如何重现文学作品的风格进行了研究,20世纪80年代,刘宓庆教授提出了一种新的风格翻译理论——风格标记理论,该理论指出:在翻译文学作品时,可利用语言学的方法对原作的风格进行分析,进而在翻译过程中作相应处理。风格标记理论可细分为形式标记理论和非形式标记理论。文学作品的风格在表现上往往有极大的主观性与模糊性,这也是当前文学界普遍讨论的热点话题。文章以英国著名小说家、戏剧家毛姆的长篇小说《月亮与六便士》的三位译者所做的汉译本为例,在风格标记理论视角下,从形式标记和非形式标记两个方面比较鉴赏这三种汉译本对《月亮与六便士》原作的风格传译,并基于此论证风格标记理论之于文学作品风格传译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大连大学学报》2021,(4):36-39
《面纱》是英国作家毛姆的长篇小说,细致入微地刻画了凯蒂的自我建构过程。镜像阶段是个体成长的起点,始终伴随着个体的成长和消亡。凯蒂在不同的生活阶段以母亲、情人和修道院长等人作为个体他者,又以社会生活法则为他者,凭借着他者呈现的镜像反馈进行自我调整,并逐步脱离想象界进入象征界,直至分辨出镜像和自我的区别,最终寻获真正的主体性。文章通过镜像理论对女性在情感逆境和社会逆境的活动进行解析,探讨女性应采取何种策略才能实现积极的自我建构。  相似文献   

18.
罗敷是汉乐府民歌《陌上桑》中的女主人公。文本中叙述了她的这样一个故事:年轻貌美的罗敷与五花太守在桑中陌上邂逅相遇,面对当权者的无礼调戏,罗敷利用自己的聪慧和机智,进行了巧妙的反击,维护了自己的女性尊严。然而,围绕罗敷这一形象,《陌上桑》的传统主题一直受到学术界的质疑,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罗敷形象身份的认定。  相似文献   

19.
阿兰是赛珍珠成名作《大地》中的重要人物,这一形象充分展现了封建社会女性的特征和赛珍珠理解的中国女性之美。笔者从女性主义视角具体分析阿兰的美德和反抗意识,她的勤劳、勇敢、坚韧以及超越男人智慧的特质预示着女性解放的可能,体现了赛珍珠的女性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20.
翻译是跨文化交际的一种形式,译者承担着破除文化障碍、避免文化误解、忠实传达原文意义的责任。美国语言学家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把文本的意义对等放在首位,对跨文化翻译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以《月亮与六便士》第五十章为例,通过对译本中的文化现象进行分析,探讨在跨文化交际视角下功能对等理论在小说翻译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