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便秘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对病人的身心产生一定影响,其基本病变属大肠传导异常,临床上大多数从肺、大肠及脾肾来论治。《医经精义.脏腑通治》云:"肝与大肠通,肝病宜疏通大肠,大肠病宜平肝为主",《素问.五脏别论篇》云:"魄门亦为五脏使”,说明便秘的发生不仅与肺、脾肾有密切关系,亦与肝极为相关。肝主疏泄是肝的主要生理功能之一,笔者试从肝的疏泄功能失常探讨与便秘的关系,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五情自伤     
夫怒伤肝,肝属木,怒则气并于肝,而脾土受邪,木太过则肝亦自病;毒伤心,心属火,喜则气并于心,而肺金受邪,火太过则心亦自病;悲伤肺,肺属金,悲则气并于肺,而肝木受邪,金太过则肺亦自病。  相似文献   

3.
以"肝脾相关"理论为出发点,从肝脾与肝源性糖尿病的关系及从"肝脾"论治肝源性糖尿病2方面入手探讨肝源性糖尿病的中医药治疗,指出肝源性糖尿病属中医"消渴病"范畴,但其治则不能完全等同于"消渴病"的治则。  相似文献   

4.
抽动障碍属于儿童慢性神经精神障碍。中医认为肝风内动、心神失调、肺窍不利所致脏腑功能失调是抽动障碍发病之根本。"肝、心、肺"脏腑理论高度提炼了本病的发病特点和主要表象,而现代医学"精神-神经-免疫"网络调节与中医"肝、心、肺"脏腑辨治观点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5.
"肝生于左,肺藏于右"的理论源于《黄帝内经》,肝升肺降对维持机体气机升降具有重要作用,肝肺升降失常,便会导致气机逆乱,变证由生,该理论对中医临证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笔者从疏肝解郁勿忘宣肺降气、宣肺止咳勿忘疏肝调肝两方面说明该理论对临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张博生 《河南中医》1996,16(2):29-29
肝咳辨治述略张博生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225001)主题词咳嗽/中医药疗法,咳嗽/中医病机,泻肺/方法,润肺/方法咳病肺主,而五脏皆可致,然临证肝咳尤多见者,盖因肝肺生理密切相关,机理有四。其一,肝升肺降:肝属木,木气以升发调达为顺;肺属金,金气...  相似文献   

7.
“左肝右肺”临床拓展应用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文思  杨利华 《光明中医》2011,(10):1952-1953
源于《内经》的"左肝右肺"理论受前人对方位及阴阳升降等认知的影响而产生。它高度概括了肝肺间一升一降的气机运动关系,肝肺气机升降异常可出现气郁、气逆、化火、痰凝、血瘀等多种气血运行不利的病证。现代医学中肝肺病理变化的相关性既是对"左肝右肺"理论的佐证,也拓展了该理论临床研究的思路:对肝肺气机不利病症的临床诊断、预防、辨治及用药方面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郁斌 《江苏中医药》2023,55(11):53-56
<正>肺肝失调证是鼻鼽(过敏性鼻炎)伴哮喘、喉咳(慢性咽炎咳嗽)、鼻窒(慢性鼻炎)、咳嗽(支气管炎)等肺系疑难病的常见证型。肺属金藏魄,主气司呼吸,清肃以应秋;肝属木藏魂,藏血主疏泄,温升以和春。肝肺协调,气机相因,升降有序,咳喘难起。今时之人,思虑劳神,久视伤血,肝体不足,肝用偏亢,且语多伤气,奔波劳倦,肺易不足,  相似文献   

9.
咳嗽是儿科呼吸系统常见疾病,近年来因环境污染较重,加之小儿饮食结构及心理特点发生变化,咳嗽患儿数量呈上升趋势.本病的病因病机历代医家多宗"脾为生痰之源,肺乃贮痰之器"、"其标在肺,其制在脾,其本在肾"之说,治疗多从肺脾论治.然〈内经·咳论〉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肝咳之状,咳则两胁下痛,甚则不可以转,转则两胁下满."加之小儿的生理特点"肺脾肾常不足,心肝有余",因此小儿咳嗽不仅责之于脾肺,与肝亦有关联.  相似文献   

10.
三焦作为六腑之一,是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称。而三焦的划分及脏腑在上、中、下三焦中的归属问题一直略有争议。在肝的三焦归属上,历代医家各持己见,有"肝属下焦"及"肝属中焦"两种说法。  相似文献   

11.
黑睛疾患证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睛疾患病起外邪侵袭、外物损伤、肝胆功能失调及肺肝脾病变的互相影响,临证可分为三期四型进行辨治:初期宜肝肺兼治,其中肝肺风热型用银翘散加减.肝肺火毒型用泻肝散加减:中期属肝胆实火型,宜泻肝清胆,方用龙胆泻肝汤加生大黄;后期属肝肾阴虚型,宜补肾养肝,方用知柏地黄丸加杞菊。注意初期用生石膏可以泻肺热、除烦渴、退星翳;中期宜早用生大黄,但应中病即止。  相似文献   

12.
祖国医学告诉人们:秋季进补重在养肺补肝。因秋季和肺在五行中都属金,故肺气最旺;金克木,肝属木,故肝气最弱。又因辛味入肺,为肺之本味,如果摄入过量辛味,则导致肺气过旺,使得内火亢盛而易伤阴,所以在秋燥易伤阴之时,应该少吃辛辣之品。  相似文献   

13.
从“三部三脏相关说”论治耳病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邱美和 《新中医》1993,25(4):8-10
作者借鉴古今医家经验并结合临床实践观察,提出耳病“三部三脏相关说”,即外耳属肝,外耳病从肝论治;中耳属肺,中耳病从肺论治;内耳属肾,内耳病从肾论治。此学说的提出,对深入认识耳病和探讨治疗途径有启发性意义。  相似文献   

14.
肝气犯肺所致咳嗽的辨证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属金,肝属木,生理情况下金克木,肺气肃降可以防止肝气过度亢盛,使人体气机升降协调,脏腑功能正常.病理情况下,可因木反侮金,出现木火刑金,肝气犯肺的病证.金虚木侮,病变重心在于肺金不足,木气相对亢盛,临床可见燥邪犯肺,木火刑金,痰饮内停,肝气犯肺,肺阴不足,肝火刑肺的证候.肝旺侮肺,病变重心为肝气亢盛,反侮肺金,临床可见少阳失和,肝旺侮肺,肝经火旺,木火刑金的证候.  相似文献   

15.
中医无硬皮病病名,根据其临床症状及病情过程,属"皮痹"、"脉痹"、"痹病"范畴。如果累及内脏器官,则属"心痹"、"肾痹"、"肺痹"等。《内经》有"皮痹"的记载,《素问?痹论》说:"夫痹之为病,不痛何也……  相似文献   

16.
据中医学"五神藏"学说,从心、肝、肺、脾、肾五脏论"脏躁"之脏,提出"脏躁"的病机可概括为五脏的阴阳气血功能失调,且"脏躁"常与多脏相合为病。  相似文献   

1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中医肺胀范畴,其病机属本虚标实,本虚指五脏虚,并以肺、脾、肾为主,标实主要体现在痰浊、瘀血、气滞、毒邪等痹阻于肺。从肺、脾、肾、肝、心、肠等脏腑的生理病理方面分析与本病发生、发展的关系,并探讨从肺、脾、肾、肝、心、肠6个方面论治慢性阻塞性肺病。  相似文献   

18.
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芳 《光明中医》2011,26(6):1299-1301
抑郁症属于现代医学中精神病的范畴,在中医学中没有这样的病名,但对其早有认识。一般将其归属于"郁证"、"不寐"、"脏躁"、"百合病"、"热入血室"、"蓄血"、"奔豚气"等病的范畴。1病因病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  相似文献   

19.
疏肝达肺运脾胃 斡旋气机建中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疏 ,疏泄 ;达 ,达之意。疏肝达肺即使肝肺气机疏畅条达 ,各司其职 ,则脾胃功能不失其常。因脾胃居于中焦 ,为气机升降之枢 ,在五行属土 ;肝主疏泄 ,调畅全身气机 ,属木 ;肺为气之主 ,主宣发肃降 ,属金。木能克土 ,金赖土生 ,肺金又能制约肝木 ,使木受制而横 ,则中土得安 ,升降有序 ,此“亢则害 ,承乃制” ,五行生克制化之妙也。故肝、肺与脾胃关系至为密切。临床上调理脾胃的同时 ,宜兼顾疏肝达肺。今就此浅述管见 ,与同道商榷。1 调治中州 ,以利气的升降有序人体脏腑经络的功能活动与气血阴阳的相互联系 ,无不依赖于气的升降出入 ,而“升…  相似文献   

20.
在肺癌的治疗中,武维屏教授强调"袪邪扶正是原则,辨证论治是基础,辨证辨病相结合,对症治疗是前提,抗病延寿是目的"五要点。其认为,肺癌病机可归为虚、气、痰、瘀、毒;其病位在肺而与五脏相关,尤其与肝关系密切。提出消、补、通、调四治法,重视从肝论治,强调调肝理肺法在肺癌治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