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白蛋白作为注射用难溶性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蛋白可作为一种良好的难溶性药物注射给药载体.本文介绍了白蛋白作为药物载体的优点和不同的制备方法,并概述了近年来相关产品开发以及白蛋白通过表面改性用于靶向给药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白蛋白微球的制备、改性和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药物载体,白蛋白微球不仅可生物降解、无毒性和抗原性,而且对亲水性药物有较高的负载能力,因而近年来已成为药物制剂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从制备方法、表面改性和应用方面介绍了白蛋白微球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毫微粒为固态胶体颗粒,大小在10—1000nm之间,由大分子物质构成并可作为药物载体。其中白蛋白毫微粒不仅可生物降解,无毒性和抗原性,而且对亲水性药物有较高的负载能力.很适合用作药物载体,口服或静脉注射时,通过控制白蛋白毫微粒的粒径不仅可实现药物的靶向性,还可达到缓解的效果。近年来,国内外关于白蛋白毫微粒的研究很多,在制备方法和质量评价方法等方面都有了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综述白蛋白纳米粒作为药物传递系统的最新研究进展。方法依据国内外研究文章及专利文献共63篇,将白蛋白的性质及功能、白蛋白纳米粒的制备工艺、靶向肿瘤作用机理、上市药物及其临床前和临床实验结果进行了概括。结果白蛋白是一种良好的药物载体,显示独特的靶向肿瘤机理;白蛋白纳米粒的制备方法中二硫键形成法相对于其他制备方法具有显著优点,避免了很多基于溶剂传递的传统剂型中存在的潜在问题,由其制备的上市药物紫杉醇白蛋白纳米粒(Abraxane)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结论白蛋白纳米粒给药系统的研究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正> 白蛋白微球剂是以白蛋白作为赋形剂而制得的一种微球形药物载体,它是把药物镶嵌于蛋白质的网状孔隙中,经表面活性剂乳化而成的微粒。调整制备条件可使粒径控制在0.3~500μm之间,在研究初期,制备约为血管末稍直径2~3倍的微球,作为血液循环的诊断药使用。目前,临床上作为肺和肝的造影剂,曾给8375名患者进行肺造影,其中只有2人有副作用。1974年,Kramer指出,白蛋白微球可作为靶向性的药物载体,此后进行了大量研究,已用作盐酸阿霉素(Adriamycin,ADM),5-氟脲密啶(5-Fluorouracil,5-FU),  相似文献   

6.
白蛋白微球的制备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蛋白微球的制备方法主皓(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医药管理局北京100071)在近年药物新剂型的研究开发中,微球制剂引起更多人的注视。Kramer ̄[1]用白蛋白微球作为6─巯基嘌呤的载体,并证明可被癌细胞摄取。此后,大量的研究工作投入到更多的微球研究...  相似文献   

7.
杨莹 《广东药学》2009,(4):57-59
白蛋白纳米粒是以白蛋白作为载体,包封或吸附药物,经过固化分离而形成的实心球体。由于白蛋白材料具有安全无毒、无免疫原性、可生物降解、生物相容性好等特点,使其在药物输送方面具有许多优越性:(1)可缓释药物,从而延长药物作用时间;(2)可达到靶向输送的目的;(3)可在保证药物作用的前提下,减少给药剂量,从而减轻或避免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固化微球(或微囊)作为抗肿瘤药物的靶向载体研究,在国外已被人们所重视。日本Kato和Fujimoto分别采用乙基纤维素包封丝裂霉素微球(d=225±55μm)和血清白蛋白包封丝裂霉素微球(d=45±8μm)对肾癌、膀胱癌和肝癌等肿瘤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试验,获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不同材料和大小的微球作为药物载体的  相似文献   

9.
做为药物有效载体的白蛋白微球,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许多学者已报告了静脉注射白蛋白微球的制备、分布、释放特性。这些研究表明,静注白蛋白微球后的实体部分能迅速被肝脾内的网状内皮系统所摄取,而一些微球由于与血液成分相互作用而将药物释放于血循环。白蛋白微球的粒度分布受乳  相似文献   

10.
白蛋白微球在实现肿瘤药物的靶向性方面显示出良好的优势,是理想的药物载体。研究者通过制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生物相容性和可生物降解性的微球制剂来适应临床不同的需要,本文介绍了白蛋白微球目前的应用情况和研究进展。通过查阅近年来相关的国内外文献,对白蛋白微球的制备方法和质量评价等方面进行进一步阐述,综合归纳,并对白蛋白微球在实现靶向给药、控制药物突释等方面进行研究,同时对其不足和后续发展做出展望。微球这种药物载体必将在药物制剂方面取得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是将紫杉醇与人血白蛋白相结合的新型制剂,它利用白蛋白作为人体疏水性分子的自然载体的生物特性增加了药物在肿瘤细胞中的分布,减少了使用聚氧乙烯蓖等有机溶剂引起的过敏反应,同时提高了紫杉醇的最大耐受剂量和在人体中的吸收、转运及药物利用度。目前,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在治疗肿瘤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本文综述了其近年来对转移性乳腺癌治疗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环丙沙星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血清白蛋白是血浆中含量最丰富的重要载体蛋白 ,药物进入血浆后 ,首先与血清白蛋白结合 ,然后再被运送到身体的各部位。随着药代动力学及临床药理学迅猛发展 ,药物 蛋白质结合对药代动力学影响 ,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因此 ,研究药物与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有重要意义[1] 。本文应用荧光光度法研究了生理pH值条件下 ,环丙沙星与牛血清白蛋白 (BSA)的相互作用 ,利用环丙沙星对蛋白质荧光的猝灭求出环丙沙星与蛋白质的结合常数 ,考察了药物对蛋白质构象的影响 ,并根据热力学参数确定了它们之间的主要作用力类型。这对阐明药物在体内的输…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人们已注意应用水不溶性药物载体对人体特定器官给药。此种给药系统的剂型有脂肪乳剂、脂质体、红细胞影(无色红细胞)、渗透性聚合微囊以及固体微球,所有这些剂型均有各自的局限性。采用粒状微球可能是剂型开发中最有希望的给药系统之一。可溶性人血清白蛋白为血液中生理循环的药物载体,并可在体内降解,因而应用白蛋白微球载体特别受到重视。然而白蛋白微球可引起免疫反应。采用淀粉  相似文献   

14.
李素平 《华夏医药》2006,1(3):200-203
目的了解脂质体在抗感染药物载体方面的研究,以促进在此方面应用。方法查阅近10年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析、归纳、总结。结果脂质体作为抗感染药物载体的研究,主要在3个方面:抗细菌药物的载体、抗真菌药物的载体、抗寄生虫药物的载体。结论脂质体作为抗感染药物的载体有广泛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自蛋白纳米粒的制备工艺及在药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蛋白纳米粒是以白蛋白作为载体,包封或吸附药物,经过同化分离而形成的实心球体.由于白蛋白材料具有安全无毒、无免疫原性、可生物降解、生物相容性好等特点,使其在药物输送方面具有许多优越性:(1)可缓释药物,从而延长药物作用时间;(2)可达到靶向输送的目的;(3)可在保汪药物作用的前提下,减少给药剂量,从而减轻或避免毒副反应;(4)可提高药物的稳定性,有利于储存;(5)可用以建立一些新的给药途径,包括体内局部给药、黏膜吸收给药、多肽类药物的几服给药等.  相似文献   

16.
新型药物载体的开发对药物的研究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碳纳米管具有独特的中空结构和纳米管径,可用作药物载体。采用肽、蛋白、核酸及药物分子修饰的碳纳米管作为载体,可运载生物活性分子进入细胞且不产生毒性。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修饰碳纳米管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评述了碳纳米管的细胞穿透性能和细胞毒性,概述了碳纳米管功能化修饰的方法。随着碳纳米管在药物载体领域研究日趋深入,碳纳米管修饰方式与其细胞穿透性能的相互关系、尺寸效应将会深入研究。制备溶解性好、低毒性的修饰碳纳米管作为药物载体,将是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7.
由于抗肿瘤药物服药后缺乏肿瘤特异性,而且毒性很大,因而近十年来为寻找选择性的定位抗肿瘤药物的途径展开大量的研究。本文报道能使药物浓集于肿瘤部位,因而毒性减小和疗效增加的二种主要方法。提高抗肿瘤药物治疗指数最有希望的方法是将药物置于高分子载体中,此载体在理论上能高度专一地定位于肿瘤部位。从而增加药物的治疗指数。最近在药物定位中已探讨出二种高分子载体,即脂质体和磁性白蛋白微球。脂质体(Liposomes) 干燥的磷脂用水溶液水化后即自然形成脂  相似文献   

18.
红细胞载体——一种新颖的药物传输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介绍红细胞作为药物载体的传输系统。方法 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的综述和总结,描述了红细胞作为药物载体的原理和特点。结果与结论 作为目前研究最深入的第三代生物反应器和药物载体,红细胞药物载体具有:①可极大的延长药物的体内半衰期;②降低外源性物质的免疫反应;③提高药物传输的靶向性;④红细胞代谢功能的可利用性等优点,具有深远的研究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在抗癌药物的研究中,微球已成为一种恒释和靶向给药的重要剂型。以白蛋白微球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日益广泛。但目前仍然是以加温(110~165℃)使蛋自变性以在植物油或异辛烷乳剂中,进行化学交联的惯用方法制备微球。由于在水中分散微球需加少量的表面活性剂,而表面活性剂能使亲水白蛋白表面与组织间的物理化学反应降低,使药物的作用及其释放受到影响。本文介绍一种制备亲水固体明胶微球的新方法,制备过程如下。交联剂的制备:取戊二醛2ml及甲苯2ml  相似文献   

20.
蛋白结合的药理学意义所谓结合是指分子量数百以上的药物分子,与分子量几万乃至十几万的蛋白或者体内的大分子发生可逆的干预现象。在研究蛋白结合时,常以纯度较高的白蛋白作为试剂。以下是研究药物与血浆白蛋白结合时要考虑的问题:(1)药物与白蛋白的结合,属离子键还是氢键的结合?还是化学以外的结合;(2)白蛋白分子中哪一个部分对药物具有亲和性;(3)1分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