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发展阶段.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其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也就是物物相息.其是一种传感设备,可以实时的采集互动物体状态,与互联网行程巨大的网络系统.在实验室智能化管理系统中应用物联网,其突破了物与物以及物与人的独立思维.  相似文献   

2.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发展阶段。这有两层意思:其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也就是物物相息。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等通信感知技术,广泛应用于网络的融合中,也因此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  相似文献   

3.
物联网的核心仍然是互联网.物联网的英文名称为"the internet of things".由该名称可见,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之上的延伸和扩展的一种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因此,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相似文献   

4.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的概念是在1999年提出的。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  相似文献   

5.
物联网概念     
物联网这个概念,在中国早在1999年就提出来了.当时叫传感网.其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概念."物联网概念"是在"互联网概念"的基础上,将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文换和通信的一种网络概念.  相似文献   

6.
正物联网作为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前沿。它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物联网的基础和核心仍旧是互联网,它只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延伸和扩展;他的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意物品之间,可进行通信和信息交换。2010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将"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任务。[1]物联网专业是复合专业,涉及计算机与信息专业、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通信工程和微电子检测,对应物联网的信息处  相似文献   

7.
为了满足日益发展的时代的要求,计算机科学技术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物联网,促进了物联网产业的发展。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互联网发展和延伸出来的网络。简而言之,物联网就是在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把所有智能的物体连接成一个网络,从而使人们能够在网络中随时了解各种物品的属性,提高了社会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  相似文献   

8.
0引言物联网是一种新兴的产业,也是信息化时代重要发展的产物。其英文名叫"Internet of things"。从这个英文就可以知道物联网就是物与物相连的互联网。这里有两层意思:其一,物联网的核心技术还是互联网,是互联网的延伸和扩展。其二,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物与物之间,从而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和普适计算等通信感知技术,广泛的融合  相似文献   

9.
物联网技术是在互联网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延伸和扩展的一种网络技术,物联网技术的出现使得物品和物品之间也可以进行信息交换。笔者对物联网技术进行了简要介绍,并且对物联网技术的核心和体系架构进行了简要分析,最后针对物联网技术在计算机监控系统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探索,希望能够促进物联网技术在计算机监控系统中的应用和发展,从而不断提升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的出现,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得社会通信向着方便、简单化方向转变.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物理位置通常都能够以科学技术为依托的互联网终端联系起来,并逐步实现全球网络资源交换与共享.物联网是将网络与物品进行连接的一种网络信息技术,极大地便利了社会群众的日常生活,作为互联网技术发展的重要延伸内容之一,物联网必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重要的变化.根据多年从事物联网技术相关研发经验,简单地对互联网与物联网的联系及发展现状作了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物联网是信息技术和工业化发展融合的产物,是互联网的延伸和扩展。在计算机技术发展和工业信息化不断推进的背景下,中原油田已经充分认识到信息化改造对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性,物联网是建设数字油田、智能油田的关键。物联网能够将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本文首先简要介绍物联网发展现状,其次介绍了物联网关键技术,最后介绍了物联网在中原油田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于双红 《福建电脑》2014,(11):128-129
物联网是互联网的扩展和延伸,是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与各种物品互为连通而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物联网的应用与发展为全世界信息产业带来一次跨越式的产业变革,前景广阔,趋势诱人。  相似文献   

13.
邢铖 《软件世界》2011,(5):38-39
物联网概念的正式提出在2005年,它是互联网的一个延伸。所谓物联网,是指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种种装置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一个巨大的网络。其目的是让所有物品都与网络连接在一起,方便识别和管理。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而物联网和互联网的关系,就相当于高速公路和市内道路的相比。  相似文献   

14.
物联网是在互联网和传统电信网的基础上进行扩展,从而实现物品与物品之间的互联互通,它是继计算机和互联网之后的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目前,物联网正在得到广泛应用,并且涵盖了多项技术和领域,如智能交通、智慧医疗、智慧农业等,由此可见,物联网的应用已不再是"含苞待放",而是出现了"遍地开花"。  相似文献   

15.
杨伟超 《电脑迷》2016,(4):95-96
物联网作为近年来信息技术发展的新的方向,是信息技术领域的一个重要方面.物联网是基于互联网发展创建而来的,能够通过协议,将各种物品连入互联网中,从而不需要接触,就能够对物品进行定位、识别、控制等各种操作.物联网的应用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有非常高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6.
物联网的的世今生 百度搜索物联网,会出现这样的解释:物联网的概念是在1999年提出的.物联网的英文名称叫"The Internet of things".顾名思义,简而言之.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相似文献   

17.
王飞 《微型电脑应用》2011,27(5):52-53,70
从互联网角度对物联网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物联网是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RFID、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构造一个覆盖世界上万事万物的"Internet of things"。在这个网络中,物品(商品)能够彼此进行"交流",而无需人的过多干预。其实质就是综合利用各种技术,通过互联网实现物品(商品)的自动识别和信息的互联与共享的目的。不论是物联网的概念内涵,还是使用的相关的技术,物联网都没有脱离互联网,二者的基础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8.
物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互联网为基础并对其进行扩展和延伸,通过传感器设备将各种物品互为联通,形成新的可以互相交互信息和通信的网络。介绍了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征和主要技术,论述了在物联网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现代教学手段,提出物联网在高校教育中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学校管理和拓展课外教学活动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物流领域是物联网相关技术最有现实意义的应用领域之一,物联网的发展将直接推动现代物流的发展,促进物流行业走向智慧化、智能化。简单说来,物联网是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RFID、数据通信传感器等技术,构造一个覆盖世界上万事万物的"Internet of Things"。在这个网络中,物品能够彼此进行"交流",而无需人的干预。其实质是利用射频自动识别(RFID)技术,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实现物品的自动识  相似文献   

20.
物联网技术是现代社会比较关注的领域,融合三大网络,成为主流的发展趋势。物联网技术在世界上享受很高的评价,以互联网为基础,利用拓宽、延伸的方式,推进物联信息的流通。物联网技术在连接商品的过程中,体现识别、判断的优势,为物品之间的互联提供科学条件。因此,本文重点分析物联网技术并分析物联网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