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古地理学的形成、发展、问题和共识   总被引:6,自引:17,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冯增昭 《古地理学报》2003,5(2):129-141
古地理是研究地质历史时期和人类历史时期的自然地理特征的科学,有重要的地学理论意义和生产实践意义,还与人类赖以生存的古今地理环境密切相关。我国古地理学来源于地层学、地史学、大地构造学、古生物学、沉积岩石学、自然地理学、第四纪地质学、考古学、人类历史地理学等,因此就相应地产生和形成了地层古地理学(或地史古地理学)、构造古地理学、生物古地理学、岩相古地理学(或沉积古地理学)、自然地理古地理学、第四纪古地理学、人类历史古地理学等分支学科。有许多类型的古地理图,如构造古地理图、生物古地理图、岩相古地理图、示意的或定性的古地理图、定量的古地理图、不同比例尺的古地理图、当今界限的古地理图、非当今界限的古地理图等。古地理图是古地理研究的集中表现,是古地理学的生长点。我国的古地理学有4个主要的发展趋势,即从单一到综合,从定性到定量,从手工作图到计算机作图,从理论到应用。《古地理学报》的创刊和开始进入我国科技期刊的先进行列是我国古地理学发展历史中的一件大事。2002年12月香山科学会议第197次学术讨论会围绕“多信息的古地理重建”这个主题,通过充分的讨论和争鸣,对我国古地理学的发展前景达到了共识,即根据多学科的、多层圈的、多时代的、第一手为主的和定量为主的信息资料,编制从长城纪到第四纪以及人类历史时期的、各种比例尺兼有的、既有地学理论意义又能为生产实践和人类生存环境的维护和改善服务的、综合各古地理学分支学科之长的古地理图,是时候了。这是一个巨大的工程。让我们共同努力,为促使这一有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宏伟目标的早日实现而奋斗。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地理学的定义、内容、特点和亮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古地理学是研究地质历史时期和人类历史时期自然地理特征及其演化的科学。中国的古地理学主要来源于地层学、地史学、大地构造学、古生物学、沉积岩石学、自然地理学、第四纪地质学、人类历史地理学等。因此就相应地产生和形成了地层古地理学或地史古地理学、构造古地理学、生物古地理学、岩相古地理学或沉积古地理学、自然地理古地理学、第四纪古地理学、人类历史时期古地理学等古地理学分支学科。中国的古地理学有3个最主要的特点:第一,多科争艳,即各分支学科都已发展到了相当成熟的阶段,已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大好形势;第二,一科领先,即岩相古地理学已发展到定量阶段,已形成了定量岩相古地理学,已居古地理学的领先地位;第三,探矿指南,即中国的古地理学尤其是岩相古地理学和定量岩相古地理学积极地和有效地为各种矿产资源尤其是油气资源的预测和勘探服务,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是中国古地理学兴旺发达的重要原因。中国的古地理学有两个亮点,即古地理学学术会议和《古地理学报》。全国性的古地理学学术会议已经开过10次,而且愈开愈好。《古地理学报》已创刊10年,已跻身于全国科技期刊的先进行列。此一会一刊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古地理学的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3.
为古地理学的发展和创新继续奋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古地理学报》创刊已两年多了 ,这是我国古地理学领域中的一件大事。两年多的创业过程是艰难的 ,最大的困难是没有正式的刊号。我们是暂且以定期的丛书名义创刊的 ,每期一个书号 ,因此在诸多方面都存在着困难和问题。万事开头难 ,我们的开头更难。但是在上级领导、各主办单位、编委会、编辑部、出版社以及广大作者和读者的支持下 ,我们的刊物还是创刊了 ,而且越办越好。现在 ,本刊已受到国内外广大读者及有关领域人士的好评 ,业已对我国古地理学的发展和创新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现在科学技术部已正式发文同意创办《古地理学报》 ,我们有…  相似文献   

4.
1 古地理学和古地理学报古地理学是研究地质历史时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及其演化的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地球科学,涉及的学科面很广,如古生物学、地层学、地史学、大地构造学、岩石学、沉积学、自然地理学、海洋学、气候学、天文学、矿床学、石油天然气地质学、煤田地质学、环境地质学、生命科学等。因此,古地理学不仅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还有重要的生产实践意义,而且与人类和各种生物赖以生活和生存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古地理学研究与发展的几个主要方面对中国古地理学近十年的进展进行了归纳总结,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未来的研究趋势和方向.认为中国古地理学在多个方面引领了古地理学的学科发展,包括:(1)在古地理学基础研究方面,多学科齐头并进,支撑了古地理学科的持续发展;(2)在古地理研究方法与成图方面,构造古地理、生物古地理中的遗迹学...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地理图研制发展的脉络与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鸿允 《第四纪研究》1996,16(3):246-252
早期的中国古地理图,是在地球大陆固定概念的基础上着重于海陆分布、形态、变化特征的描绘。后来注意了全球构造的“活动论”与历史演化的“阶段论”相结合,开始了多种类型图件的表达,再后通过板块构造、古地磁学资料的更多积累,预期下一代的中国古地理图将呈现各地质时期的古地理单元恢复到原始位置进行描绘的前景。从第四纪大冰期冰川作用的深入研究,使其极大影响下的各种古地理事件及古地理单元的形成、分布和变化得到深入的了解和更合理的解释,可编制出该时期新一代更符合实际的中国古地理图来。  相似文献   

7.
造山带古地理学——重建区域构造古地理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根耀 《古地理学报》2007,9(6):635-650
以活动论构造观为指导,尽可能客观地复原地史期间海陆面貌和盆山格局的关键是在给定时间约束之后,于研究区现存的地质记录中发现业已消失了的和后期才出现的构造古地理单元。文章基于大量实例论述了可能导致构造古地理单元消失和后期出现的各种情况,如大陆地块的解体、沉没、俯冲、剥蚀、冲断-推(滑)覆作用、走滑作用、碎裂和被卷入年轻造山带等,特别提出东亚大陆边缘地区自侏罗纪末开始的移置地体拼贴增生是该区的一大特点。构造古地理单元消失和后期出现的发生大都与巨型断裂带(尤其是作为构造边界的巨型断裂带)发育有关。陆内阶段的断裂带活动对盆山格局的变化、盆地发育、沉积演化及其关键地质事件有明显的控制作用,还应注意断裂带解体阶段出现的新生构造对古地理重建的制约。简言之,造山带古地理学的发展是推动构造古地理学前进的关键之一,在恢复古特提斯多岛洋的构造古地理面貌、重建全球古大陆演化尤其是造山带和经受造山运动改造地区的古大陆演化,有着积极的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关键科学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古地理学着重于研究和重建地史时期地球表面自然地理状况。国际古地理学主要是在板块构造理论指导下,依托古地磁、古生物和地球化学等手段,重建地史时期的大陆位置、板块边界、海陆分布,侧重于板块尺度的板块构造古地理。中国古地理学主要侧重于以矿产资源勘探服务为导向的不同尺度的盆内岩相古地理研究及编图。当前中国古地理研究对前寒武纪板块构造体制之前的古地理研究仍处于探讨和假说阶段,对显生宙重大古地理变迁的构造机制、地表过程、生命效应是最具挑战的科学问题,诸如古生代与生物大灭绝事件相伴生的古地理变化,中三叠世末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拼合后的古地理效应,白垩纪以来中国地势由东高西低转变为西高东低的过程和机制等。未来中国古地理学研究不仅要继续加强服务于页岩气等新矿产资源勘探的应用岩相古地理研究,还应建设对接国际的多学科融合的中国古地理数据库,系统重建中国小陆块群聚散的多重古地理演变过程,深入认识全球古地理演变的中国地质记录及其地球生命环境意义。  相似文献   

9.
孙红军 《古地理学报》2006,8(3):419-426
古地理学是研究地质历史时期自然地理特征的地质科学,其研究目标是海洋和陆地的变迁历史及其内部古地理单元的分布和特征。中国的古地理学研究是多来源的和多分支学科的,主要来源于地层学、大地构造学、古生物学、沉积岩石学、第四纪地质学等,相应地产生了多个古地理学分支学科。不同分支学科形成多种类型的古地理图,它们是古地理学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现代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古地理学研究提供了一系列新的研究手段。多种多样的信息采集和管理方法可以建立不同时期的古地理学综合数据库;空间数据模型为组织多来源和多尺度的古地理信息提供框架;三维数据建模和虚拟现实技术为古地理环境重建营造了必要条件;互联网络技术的发展可使古地理学研究成果更好地为用户服务。古地理学研究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不仅能使研究手段和水平得以提升,还能更好地为地质历史时期中沉积矿产勘查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综述了当前沉积学及岩相古地理学的新动向、新进展。包括层序地层学、定量岩相古地理学、沉积岩石学、岩相古地理学与资源预测、研究方法及测试手段、现代沉积考察及当代沉积学前沿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近代地球科学的发展和大陆动力学前沿领域研究的活跃.向古地理研究者提出新的挑战,亟需编制新一代具找矿效应的等时的、活动论的古地理图。在地学领域中活动论和固定论是相对的,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限内.尚不能完全以非当争界限编绘古地理图。当前活动论古地理的研究.首要的是转变思路.不仅要从沉积区反馈盆地的构造活动,同时还要从非沉积压的古地理演化获得造陆、造山的佐证,以此编制全球性的中小比例尺的构造-古地理复原图。层序地层学的出现不仅为编制以层序不整合面、高位体系域和凝缩段为标志的等时性古地理图提供了条件.而且还使穿时体系域的时空演化研究成为可能。露头古地理图相对于古地理复原图而言.对找矿预测和油气盆地选区评价更具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刘鸿允教授的代表作《中国古地理图》自1955年正式出版至今已43年。虽然在其后,随着我国地质工作向纵深的发展,在系统性、科学性、准确性等方面都有很大改进的古地理图  相似文献   

13.
中国南方中及晚奥陶世岩相古地理   总被引:6,自引:13,他引:6  
中国南方是指西至金沙江一元江断裂、西北至龙门山断裂、北至城口-房县-襄樊-广济断裂、东北至郯城-庐江断裂、东至黄海和东海、南至南海的中国南方的广大地区,面积约200万km^2。在露头剖面和钻井剖面的地层学和岩石学研究所取得的各种定量及定性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单因素分析综合作图法,编制出了中国南方中奥陶统胡乐阶(庙坡阶)和}韩江阶(宝塔阶)以及上奥陶统石口阶(临湘阶)和五峰阶的各种单因素图以及相应的各世的岩相古地理图。在这些古地理图中,有7个主要的古地理单元,即滇西台地、康滇陆、扬子台地、斜坡、江南盆地、东南台地和华夏陆。前5个古地理单元属康滇古地理体系,后两个古地理单元属华夏古地理体系。这些古地理图的最大特征是定量,即每个古地理单元的划分和确定都有确切的定量的单因素图和数据为依据。这种定量的岩相古地理图在我国南方中及晚奥陶世还是首次出现。这种定量岩相古地理图在古地理学中是个重大的进展,对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沉积矿产的预测和勘探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最后,对两个古地理体系和7个主要古地理单元在整个寒武纪和奥陶纪各期或世的历史演化进行了较详细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Based on the data about sedimentary facies and palaeogeography, this paper proves the existence of the Cathaysia (the part in eastern Zhejiang and northern Fujian, the same hereinafter) and makes a survey about its palaeogeography since Sinian Period. It also discusses the evolution of the tectonic environment of this region during Phanerozoic Eon, according to the features such as the composition of sandstones derived from the old land and alkalinity of volcanic rocks and so on. Continuous uplifting was maintained in Cathaysia during Sinian Period and Paleozoic Era, typically with no significant tectono-magmatic activity being observed. Its northwestern margin belongs to the type of passive continental margin during the middle and late phase of Caledonian Cycle. It show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 steady continent in late Paleozoic era, but was turned quickly into an active continental margin after the middle Jurassic period.  相似文献   

15.
中国南方寒武纪岩相古地理   总被引:16,自引:18,他引:16  
中国南方是指西至金沙江-元江断裂、西北至龙门山断裂、北至城口-房县-襄樊-广济断裂、东北至郯庐断裂、东至黄海和东海、南至南海的我国南方广大地区。在各露头剖面和钻井剖面地层学和岩石学研究所取得的各种定量及定性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单因素分析综合作用法,编制出了中国南方下寒武统下部和中部、下寒武统上部、中寒武统和上寒武统的各种单因素图以及相应的早寒武世早期和中期、早寒武世晚期、中寒武世和晚寒武世岩相古地理图。这些古地理图的最主要特征是定量,即每个古地理单元的划分和确定都有确切的定量的单因素图为依据。这种定量的岩相古地理图在中国南方寒武纪还是首次出现。中国南方寒武纪有7个主要的古地理单元,即滇西台地、康滇陆、扬子台地、斜坡、江南盆地、东南台地和华夏陆。滇西台地、康滇陆、扬子台地、斜坡和江南盆地属康滇古地理体系,东南台地和华夏陆属华夏古地理体系。这两个古地理体系拼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中国南方寒武纪的两陆、三台、一盆和一坡和古地理的基本格局。是寒武世早期和中期的岩相古地理特征与早寒武世晚期、中寒武世和晚寒武世岩相古地理特征有明显的不同。这是两个大不相同的演化阶段。这种定量的岩相古地理图在古地理学中是个重大的进展,对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各种矿产的预测和勘探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The Atlas of Palaeogeography of China was published in 1955. This paper will introduce the impor- tant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the compilation and publishing of the atlas. Actually it was a direct outcome of the famous Main geological structural units of China written by Huang Jiqing in 1945. Confined by the status of geological development of that stage, the atlas mainly presents the variation of the distribution of old landmasses and oceans during different geological stages. The compilation was based on facies types, palaeontological species , and features of regional fauna assemblages . The basic scale of the atlas was 1:1 000 000. There are totally 20 maps, spanning from the Sinian to Triassic of the Mesozoic. The compila-tion was finished in more than three years. The outline of landmasses and oceans, main direction of trans-gression and regression, distribution of fossils, crustal deformation, mineral deposits, as well as volcanic and glacial activities are shown with various patterns and colors  相似文献   

17.
湖南栖霞期的生物群落、古地理与生物礁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柳祖汉 《地质科学》2003,38(2):190-199
湖南栖霞期发育了8种不同类型的生物群落,各自反映了不同的沉积环境。这些生物群落的时空分布规律反映了当时的古地理概貌。根据群落分布及岩性特征可将栖霞期的湖南浅海划分为5个古地理单元。在涟(源)浏(阳)开阔浅海的部分海底隆起区,由Peronidella群落形成了生物礁。这是国内首次发现的栖霞期生物礁。  相似文献   

18.
中国南方早奥陶世岩相古地理   总被引:5,自引:12,他引:5  
中国南方是指西至金沙江-元江断裂、西北至龙门山断裂、北至城口-房县-襄樊-广济断裂,东北至郯城-庐江断裂,东至黄海和东海,南至南海的中国南方的广大地区。面积约2 000 000 km2 。在露头剖面和钻井部面的地层学和岩石学研究所取得的各种定量及定性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单因素分析综合作图法,编制出了中国南方下奥陶统新厂阶和宁国阶的各种单因素图以及相应的新厂期和宁国期岩相古地理图。在这两幅古地理图中,有7个主要的古地理单元,即滇西台地、康滇陆、扬子台地、斜坡、江南盆地、东南台地和华夏陆。前5个古地理单元属康滇古地理体系,后两个古地理单元属华夏古地理体系。这两幅古地理图的最大特征是定量,即每个古地理单元的划分和确定都有确切的定量的单因素图为依据和数据为依据。这种定量的岩相古地理图在我国南方早奥陶世还是首次出现。这种定量岩相古地理图在古地理学中是个重大的进展,对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沉积矿的预测和勘探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从岩相古地理论中国南方石炭系油气潜景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石炭系是中国南方重要的海相含油气地层之一。下石炭统的油气生成条件比上石炭统的好,这和早石炭世的盆地面积较大有关。石炭系下伏的志留系和上覆的二叠系的油气生成条件比石炭系还要好。上石炭统的油气储集条件比下石炭统的好,这和上石炭统的白云岩和滩相石灰岩分布较广有关。石炭系油气藏的直接盖层是下二叠统下部的梁山组,区域盖层是中新生代的泥岩为主的地层。南方石炭系油气生储盖条件的配置关系相当好。但是,南方石炭系以及整个古生代和三叠纪海相地层均经历了多次大的构造变动,其油气藏形成条件遭受相当大的破坏。在有利的生储配置关系的基础上,在区域盖层和保存条件较好的及面积较大的中新生代沉积盆地中,尤其是在邻近石炭系本身或其下伏志留系油气源岩的地区,是寻找和发现石炭系新的油气藏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