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3则引用《内经》条文的叶天士医案所得的启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子天 《光明中医》2010,25(5):755-755
<正>叶天士医案一直被奉为临床必读,在他的医案中不乏对《内经》条文的引用,现通过分析3则有引用《内经》条文的叶天士医案,可以得到对学习中医乃至  相似文献   

2.
叶天士的《临证指南医案》共载有耳聋医案30例,叶氏对耳聋辨证治疗继承创新,知常达变,立论、制法、用方、选药多有创见。因叶天士医案言简意赅,散见各篇,难以窥其经验全貌。对《临证指南医案》中的耳聋医案分析医论、归纳证型、总结治法方药,并结合叶天士著作的相关论述,以探索叶天士辨治耳聋的临证经验,为临床辨治耳聋及研究叶天士学说提供更多思路借鉴。  相似文献   

3.
据不完全的统计,清代临床大家叶天士《临症指南医案》(以下简称《指南》)、《叶天士晚年方案真本》(简称《晚案》)、《叶氏医案存真》(简称《存真》)、《增补叶天士医案》(简称《增案》)、《未刻本叶氏医案》(简称《未刻》) 、《三家医案合刻》(简称《三案》)共载内伤血证238案。笔者潜心研究两载,发现叶天士在辨治内伤血证的理论和实践方面,不仅法仲景、效仲淳、学东垣、师丹溪造诣极深,而且汇诸子百家独有创见。惜至今有关这方面系统研究尚少,故笔者不揣荒陋,研讨如次。一、“耗血”着眼,“凉血散血”治内伤  相似文献   

4.
《临证指南医案》是一部集中反映叶天士主要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医案专著。本文通过分析《临证指南医案》,总结、归纳出叶天士治肝的主要方法有苦辛泄降法、辛甘化风法、苦寒泄热法等,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叶天士诸多医案中除《临证指南医案》外,尚包括《叶氏医案存真》《未刻本叶氏医案》《叶天士晚年方案真本》等,考诸多医案虽以内科疾病为主,亦见妇科、男科、外科、儿科、耳鼻喉科杂病的治案。叶天士诊治疾病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各家学说熔为一炉,自成体系,其诸多创见实为后世可垂范。男科杂病医案在其医案中虽所占不多,但梳理其梗概可管窥其男科诊治要诀。  相似文献   

6.
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对五苓散加减变通,或与其它方剂合用,对多种疾病疗效显著。本文将五苓散医案涉及的篇目、症状进行数据分析,并对部分医案进行浅析与探索,领会叶天士运用五苓散的学术思想,以期对临床应用五苓散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叶天士理郁法的探讨陈俊孙福建省屏南县中医院(352300)理郁法是叶天士医案的精华部分,方论俱佳,颇多创见。笔者在学习《临证指南医案》、未刻本《叶氏医案》有关郁证案例的治疗规律后,收益良多,现将心得试析于下。郁证的病因病机叶氏根据《素问·本病论》所述...  相似文献   

8.
叶天士的《临证指南医案》共载有咽痛医案20例,其对咽痛治疗不拘于常规清热利咽法,辨证立法、制方选药多有创见和独到经验。然而因叶天士医案言简意赅,难以窥其经验全貌。本文对该书中的咽痛医案采用以方药归纳证候治则的方法,并结合叶天士著作的相关论述,以总结、探索叶天士辨治咽痛的临证法则,以为临床辨治咽痛及研究叶天士学说提供更多思路。  相似文献   

9.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应用建中汤方证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证指南医案》是记录清代医家叶天士临床经验的医案专著,由其门人华岫云等依据叶天士临证医案整理编撰而成。书中辑录经方医案展示了叶天士的诊疗经验和思想且包括许多方症具备的案例,反映了叶天士对张仲景建中汤的临床应用心得,是对张仲景思想的继承和发挥。  相似文献   

10.
叶天士肿胀医案选按澡阳市中医院(213300)沈茂庚[关键词]肿胀医案,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肿胀》门医案,充分反映了叶天士治疗肿胀的经验和技巧,其特色贵在因证立法,活泼遣药,而不墨守成规,胶柱鼓瑟。兹择其不同案例数则,试作按析,以供同道参考。[例1...  相似文献   

11.
分析《临证指南医案》、《未刻本叶氏医案》、《叶天士晚年方案真本》中痒证治疗特色及用药规律。叶氏治疗痒证是建立在卫气营血辨证基础上的审因论治,其善用轻剂以透邪外出,对于慢性、反复发作的痒证倡导分期论治、从血论治。  相似文献   

12.
血瘀治络的理论始于《内经》、《难经》,东汉张仲景时期得以发展,真正将“通络法”成功地灵活运用到临床当属清代叶天士。其代表作是《临证指南医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挖掘叶天士治疗痿证的用药规律,为临床辨治开拓思路.方法:选取《临证指南医案·卷七·痿》《种福堂公选医案》《叶氏医案存真》《叶天士先生方案真本》《眉寿堂方案选存》《未刻本叶天士医案》《三家医案合刻·叶天士医案》中的痿证医案,建立数据库,采用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及关联规则分析方法探索其用药规律.结果:共纳入58首方剂,药物135味,总用药频次439次,高频使用药物共24味,聚类分析得到4组药对聚类组及4组多味药聚类组,关联规则分析得到7组药对关联组和9组多味药关联组.结论:聚类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可体现叶天士辨治用药特色,为临床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吴聂  曹式丽 《光明中医》2011,26(6):1119-1120
《临证指南医案》是由华岫云等收集整理的一部医案,其中不乏精深学术见解,以及清新、活泼的治疗方法,体现了叶天士对临床各科的学术造诣。其辨证思维、处方之法,灵活多变,既能博引诸家,又能有所发明,是为中医临床指南性著作。1叶氏的辨证思路叶天士是温病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然而叶氏对《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也有深厚造诣。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有许多伤寒的病例,叶氏运用六经辨证,  相似文献   

15.
叶天士治胃特色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明 《河北中医》1996,18(2):2-3
叶天士治胃特色探讨梅明(宁夏平罗县中医院753400)清代名医叶天士,名震江南,烁古耀今,其湿病成就及其医案早已为人熟知。今从其门人所辑《临证指南医案》、《未刻本叶氏医案》中钩辑出叶天上治胃特色,探讨如下。1食物自适,胃喜为补叶氏临证中大凡辨治杂病多...  相似文献   

16.
五行学说是否对临床实践有实际指导意义?从历史来看,过去许多医家都常用这个学说作为临证之指南。以清代著名临床实践家叶天士为例,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明文运用五行学说来指导医疗活动的医案,就有百余例之多。叶天士在议病机、论治法、论药选方、联系岁气及对病人体质的认识等方面,都往往用了五行理论作为指导。《临证指南医案》是临证的记录,叶天士用五行学说来指导临床的这些医案到底效果如何,这是无法确切统计的。但  相似文献   

17.
叶天士凉血散血法治疗内伤血证的基本方剂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文明  陈大舜 《中医杂志》2000,41(3):187-188
叶天士对内伤血证的论治很少运用成方,处方用药颇为灵活,初学者不易掌握其处方规律。笔者在学研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未刻本叶氏医案》、《叶氏医案存真》中,对叶氏运用凉血散血法治疗内伤血证的109案的药物运用进行了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8.
叶天士运用《伤寒杂病论》的经验及其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凯平  连建伟 《中医杂志》2006,47(5):391-392
叶天士擅长运用《伤寒杂病论》的理法方药。在《临证指南医案》一书中,选用了《伤寒论》方42张及《金匮要略》方27张。而在《未刻本叶氏医案》的1154例处方中,运用仲景方的有239例,占五分之一。因此,研究叶天士运用《伤寒杂病论》的经验,将有助于对叶氏学术思想的理解和对张仲景学说的掌握与应用。  相似文献   

19.
叶天士是清代温病大家,亦颇善用经方,实为仲景之学的杰出传人。其经方医案多由其弟子整理,见于《临证指南医案》与《未刻本叶天士医案》等书。本文对叶天士运用旋覆代赭汤医案加以分析,并简要总结。  相似文献   

20.
咳嗽为呼吸系统临床最常见的症状,叶天士为清代著名温病大家,擅长诊治各类咳嗽,《临证指南医案·咳嗽》中对咳嗽的诊治多有独到的见解。本文通过分析《临证指南医案·咳嗽》医案中的用药规律来总结诊治咳嗽的经验,有利于临床诊疗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