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吗啡后处理抑制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以及与氧化应激的关系。【方法】 SD大鼠45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15只: S组(假手术,只穿线,不结扎);I/R组(单纯缺血再灌注);M组(吗啡后处理 + 缺血再灌注)。再灌注末,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检测氧化应激指标和心肌caspase-3的活性。【结果】 再灌注120 min,可在I/R组缺血区心肌检测到大量凋亡心肌细胞(18.0 ± 1.1)%,吗啡后处理显著降低心肌细胞凋亡指数(10.8 ± 1.2)%,P < 0.01)。与I/R组相比,吗啡后处理明显上升了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降低了心肌组织丙二醛(MDA)含量(P < 0.01)。与假手术的对照组比较,缺血再灌注损伤组caspase-3活性明显增强(P<0.01),而吗啡后处理组明显降低了缺血再灌注损伤所增强的caspase-3活性(P < 0.01)。【结论】 大鼠在体心脏缺血模型,吗啡后处理可通过抗氧化应激,抑制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转录活化因子3 (STAT3)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将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18只分为3组(n=6):假手术组(S组),只分离左冠状动脉,不结扎;缺血/再灌注组(I/R组),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再灌注120 min;缺血/再灌注+STAT3抑制剂Stattic组(ST组),于再灌注前10 min经尾静脉注射STAT3特异性抑制剂Stattic 500μg/kg.再灌注结束时,取缺血区心肌标本,采用红四唑(TTC)染色检测心肌梗死面积;采用原位末端缺口标记法(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指数;采用Western-blot检测磷酸化STAT3(p-STAT3)、Fas蛋白表达;采用RT-PCR检测p-STAT3、Fas的mRNA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Caspase-3)表达.结果 与S组相比,I/R组心肌梗死面积、心肌细胞凋亡指数、p-STAT3和Fas的蛋白及其mRNA表达、Caspase-3表达水平均增高(P<0.05);与I/R组比较,ST组心肌梗死面积、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升高(P<0.05),p-STAT3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下调,Fas蛋白及mRNA表达、Caspase-3表达水平增加(P<0.05).结论 STAT3可能通过调控Fas系统,从而有效的抑制Caspase-3凋亡系统对心肌细胞及箕其他组织的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缺血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造成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法制备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改变,TUNEL法检测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水平,比色法检测心肌组织总抗氧化能力(TAOC)、丙二醛(MDA)水平,分光光度法检测心肌组织Caspase-3、Caspase-9活性。结果 缺血再灌注造成大鼠心肌组织抗氧化能力明显降低(P<0.01),心肌细胞凋亡明显增加(P<0.01),Caspase-3、Caspase-9酶活性以及MDA水平明显升高(P<0.01),缺血后处理能够改善上述表现(P<0.05)。结论 缺血后处理可通过抑制凋亡相关蛋白酶活性减轻缺血再灌注造成的大鼠心肌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二氮嗪(Diazoxide, DZ)开放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对缺血再灌注损伤所致大鼠心肌组织NF-κB和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离体工作心脏灌注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DZ治疗组, DZ抑制剂-格列苯脲组.采用TUNEL 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Western印迹法测定心肌NF-κB活性, 酶标法测caspase-3活性.结果 DZ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明显低于I/R组,高于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心肌组织NF-κB和caspase-3活性在缺血再灌注后有显著性增加(P<0.01).DZ处理后, NF-κB和caspase-3活性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有明显下降(P<0.01); 格列苯脲组NF-κB和caspase-3活性明显高于DZ治疗组(P<0.01).结论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使凋亡指数,NF-κB和caspase-3活性明显升高, 二氮嗪(DZ)开放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可下调心肌组织NF-κB和caspase-3的表达,这可能有助于减轻缺血再灌注所致心肌细胞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线粒体中信号转导与激活子3(STAT3)的表达情况,探讨线粒体中磷酸化STAT3(p-STAT3)与脑缺血后线粒体损伤的关系。方法:线栓法制作大鼠脑局部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和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注(I/R)组。透射电镜观察皮质区神经元内的线粒体损伤情况。Western blotting及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线粒体中STAT3及p-STAT3表达。结果:与SHAM组比较,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皮质区神经元内的线粒体损伤严重;线粒体中存在STAT3表达,且在脑缺血再灌注后表达量无变化,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STAT3表达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AT3在大鼠脑组织线粒体中表达,脑缺血再灌注后被显著激活,推测脑缺血再灌损伤后,线粒体中STAT3的激活可能参与了脑缺血再灌注病理生理过程中线粒体的损伤和修复。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缺血再灌注及缺血预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制备大鼠缺血预处理(IP)、缺血再灌注损伤(I/R)模型,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换酶介导的生物素平移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同时检测心肌梗死范围.结果I/R组细胞凋亡率(43.37±4.82%)高,IP组虽然也有一定的心肌细胞凋亡率(24.53±2.95%),但较I/R组明显降低(P<0.001).IP组心肌梗死范围较I/R组明显减小.结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诱发或加重心肌细胞凋亡,IP能明显减少缺血再灌注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的发生率,能明显减少心肌梗死范围,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IP能减少心肌梗死范围、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理可能与其能明显减少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葛根素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I/R)大鼠心肌内质网应激(ERS)与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n=8):假手术组(SH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葛根素预处理组(PU组)。RT-PCR检测GRP78、CRT 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检测caspase-12、CHOP蛋白表达;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SH组比较,其余各组GRP78与CRT mRNA表达、caspase-12与CHOP蛋白表达以及心肌细胞凋亡率均明显增加(P〈0.05),与I/R组比较,PU组各检测指标均降低(P〈0.05)。结论葛根素预处理可通过调控ERS反应程度,抑制I/R导致的过度ERS,减轻内质网凋亡信号介导的细胞凋亡的发生而产生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参附注射液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Bax、Bcl2及Fas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它们与心肌细胞凋亡的内在联系。方法:健康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S组)、缺血再灌注+生理盐水组(I/R组)、缺血再灌注+参附注射液组(SF组),每组12只。采用钳闭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免疫组化检测Bax、Bcl2及Fas蛋白的表达,每组选24个视野分别测量光密度值(OD值)。TUNEL法检测凋亡心肌细胞并计算凋亡指数。结果:I/R组BaxOD值明显高于S组(P<0.01),SF组BaxOD值明显低于I/R组(P<0.01),且低于S组(P<0.05)。I/R组Bcl2OD值高于S组(P<0.05),且SF组Bcl2OD值高于S组(P<0.01),但I/R组与SF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I/R组FasOD值明显高于S组(P<0.01),且明显高于SF组(P<0.01)。I/R组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高于S组和SF组(P<0.01),而SF组高于S组(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增加心肌Bcl2蛋白的表达,降低Bax及Fas蛋白的表达,抑制心肌细胞凋亡,保护缺血再灌注心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缺血-再灌注所致心肌细胞凋亡发生的机制及热休克预处理抑制缺血-再灌注所致心肌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采用结扎小鼠左冠状动脉制备在体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模型,经DNA ladder检测细胞凋亡,并检测caspase-3,caspase-8,caspase-9的活性。部分小鼠经热休克预处理后再进行上述实验。 结果: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组织中出现DNA梯状条带,caspase-3,caspase-8,caspase-9活性显著增高;热休克预处理后,多种热休克蛋白(HSPs)表达增加,DNA片断化减轻及caspase的活性受到抑制。结论:缺血-再灌注损伤可激活膜死亡受体信号通路和线粒体信号通路,导致心肌细胞凋亡;通过诱导多种HSPs的表达,热休克预处理可抑制上述两条信号通路的活化和心肌细胞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通过Janus激酶(JAK)抑制剂AG490在卵巢上皮癌SKOV3细胞中对Survivin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Survivin基因对肿瘤细胞增殖、凋亡的作用机制,了解Survivin在卵巢上皮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不同浓度的AG490作用于SKOv3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变化的情况,并以免疫组化法检...  相似文献   

13.
JAK-STAT通路参与CTGF诱导人胚肺成纤维细胞转分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JAK-STAT信号通路在重组人结缔组织生长因子(recombinant human,CTGF)诱导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FL-I)转分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的HFL-I分为正常对照组、CTGF组及CTGF+JAK-STAT特异性抑制剂通路抑制剂AG490组,选取不同时相点,Western blotting测定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磷酸化蛋白(p-STAT3)和总蛋白STAT3的蛋白表达,RT-PCR检测STAT3 mRNA表达。结果正常体外培养的HFL-I有微量的p-STAT3、α-SMA表达,加入20ng/ml CTGF诱导15min后p-STAT3水平明显升高(P<0.05),30min时升至顶峰后逐渐减弱;诱导24h后α-SMA表达显著升高(P<0.05)。AG490 50μmol/L预处理60min,p-STAT3和α-SMA表达明显抑制(P<0.05或P<0.01)。结论 CTGF诱导HFL-I转分化为肌成纤维细胞,JAK-STAT通路参与上述过程,其特异性抑制剂AG490可有效抑制该效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JAK2/STAT3通路在肝癌细胞QGY-7701侵袭及血管生成拟态中的作用.方法 JAK2抑制剂AG490(5、10 μmol/L)处理肝癌细胞48 h,Transwell小室、体外成管实验分别检测各组细胞的体外侵袭能力和成管能力,RT-PCR检测Twist1及MMP-2 mRNA表达差异,Western blot检测STAT3、p-STAT3、Twistl和MMP-2蛋白表达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Transwell小室穿膜细胞数减少,形成管道结构数目减少,Twist1及MMP-2 mRNA表达减少,Twist1、MMP-2和p-STAT3蛋白表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TAT3蛋白表达无差异(P>0.05).结论 AG490能有效抑制肝癌细胞侵袭及成管的能力,JAK2/STAT3通路在肝癌细胞侵袭及血管生成拟态中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大鼠急性肺损伤(ALI)过程中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STAT-3)的活化对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 6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n=6),脂多糖组(LPS组,n=24),酪氨酸蛋白激酶(JAK)抑制剂 AG490组(n=6,AG490用0.4%二甲亚砜溶解),AG490+LPS组(n=24);LPS、AG490+LPS组在注射LPS后1、2、4、6 h又被分为4个亚组(每组n=6).分别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中磷酸化STAT-3(pSTAT-3)的表达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 注射LPS1、2、4、6 h后STAT-3被明显活化(P〈0.05),而相对应的AG490+LPS组中STAT-3活性较LPS组减弱(P〈0.05).同时LPS组中caspase-3表达较相应的AG490+LPS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 大鼠ALI过程中STAT-3通路的激活可减低caspase-3的表达.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AG490对前列腺癌DU145细胞增殖及STAT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癌机制。方法:DU145细胞分组培养,对照组单纯用DMEM高糖培养基培养,实验组给予终浓度为10、25、50及80μmol/L的AG490,分别培养24、48和72h后,采用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抑制率,Western blot检测作用72h后STAT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JAK2、STAT3、p-STAT3、CyclinD1及BCL-xL)。结果:AG490能够抑制DU145细胞的增殖,呈剂量(F=786.170,P<0.001)、时间依赖性(F=354.570,P<0.001)。AG490作用于DU145细胞72h后,p-JAK2、STAT3、p-STAT3、CyclinD1及BCL-xL蛋白的表达均降低。结论:AG490能抑制前列腺癌DU145细胞的增殖,其机制可能与阻断STAT3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7.
巨噬细胞STAT3途径在诱导乳腺癌免疫抑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正魁  姚榛祥 《重庆医学》2005,34(12):1777-1780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外源性17肽胃泌素(gastrin-17, G-17)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E-钙黏素(E-Cadherin)及N-钙黏素(N-Cadherin)表达的影响并对相关机制进行初步探究。方法:体外培养胃癌SGC-7901细胞,使用G-17与胃泌素受体(cholecystokinin2 receptor,CCK2R)特异性抑制剂YM022处理胃癌细胞24 h后,Western blot检测E-Cadherin和N-Cadherin的表达;分别转染针对CCK2R的siRNA和过表达质粒,观察G-17处理对E-Cadherin和N-Cadherin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G-17/CCK2R对JAK2/STAT3信号转导通路的活化情况;在分别使用JAK2特异性抑制剂AG490抑制JAK2/STAT3信号转导通路的激活或降低STAT3表达后,观察G-17对E-Cadherin和N-Cadherin表达的影响。结果:Western blot显示外源性G-17处理能降低SGC-7901胃癌细胞E-Cadherin的表达并上调N-Cadherin的表达,同时活化JAK2/STAT3信号转导通路,且这种效应能够被CCK2R特异性抑制剂YM022或siRNA所阻断,提示上述效应是由CCK2R所介导的。当使用AG490抑制JAK2/STAT3信号转导通路或下调STAT3表达后,G-17诱导的E-Cadherin下调以及N-Cadherin上调效应会部分被逆转。结论:外源性G-17可通过作用于胃癌SGC-7901细胞的CCK2R,进而激活JAK2/STAT3信号转导通路,下调E-Cadherin蛋白表达,上调N-Cadherin蛋白表达,诱导胃癌SGC-7901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2/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JAK2/STAT3)信号通路在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取健康志愿者、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和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的血清孵育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24 h,通过给予JAK2特异性抑制剂AG490阻断JAK2/STAT3信号通路,并将细胞按不同处理方式分为对照组(NC组)、单纯糖尿病组(DM组)、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组(DV组)、单纯糖尿病+AG490组(DM+AG490组)及糖尿病大血管病变+AG490组(DV+AG490组),各30例.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各组细胞JAK2、STA T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FLT1)mRNA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JAK2、STAT3和磷酸化STAT3 (p-STAT3)蛋白表达量.结果 与NC组比较,DM组和DV组HUVEC细胞内JAK2、STA T3mRNA和JAK2、p-STAT3的蛋白表达水平均上调(P<0.05),且DV组JAK2、STA T3 mRNA和JAK2、p-STAT3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DM组(P<0.05).DM+AG490组和DV+AG490组的JAK2、STA T3 rnRNA和JAK2、p-STAT3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低于DM组、DV组(P<0.05).与NC组和DM组比较,DV组VEF和FLT1 mRNA的表达水平上调(P<0.05);而与DV组比较,DV+AG490组VEGF和FLT1 mRNA的表达水平均下调(P<0.05).结论 JAK2/STAT3信号通路可能参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沙巴棕提取物与人肺癌细胞增殖和凋亡之间的关系,并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MTT比色法、流式细胞仪法观察人类肺癌细胞成活、凋亡情况。应用Westernblot法观察PARP、CASP3、P27、CDKNB、p-STAT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沙巴棕提取物以剂量依赖性的方式抑制了肺癌细胞的增殖,并通过上调PARP、CASP3、P27等凋亡相关蛋白促进凋亡。沙巴棕提取物降低了P—STAT3水平;STAT3磷酸化的一种选择性抑制剂——AG490,同样通过降低p-STAT3的水平而抑制了肺癌细胞的生长。相比于以上二者任意一种的单独治疗,沙巴棕提取物和AG490的联合治疗显著降低了肿瘤细胞的增殖(P〈0.05)。结论沙巴棕提取物可通过促进凋亡信号和下调p-STAT3蛋白而抑制肺癌细胞增殖。这些观察可能为沙巴棕提取物诱导肿瘤生长抑制的机制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