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宋诗钞》是清代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宋诗选本,其续补编著作凡四种。已佚者若吴之振《宋诗钞二集》所收诗人尚有十八家可考,考察吴氏藏书,其他诸家亦可得仿佛,孙学颜、车鼎丰《增订宋诗钞》可考得其编撰时间与编撰动机。熊为霖《宋诗钞补》具体情况尚衍待细考。管庭芬、蒋光煦《宋诗钞补》现存,然主要抄撮他书,文献和文学价值不大。  相似文献   

2.
《本事诗》一书分情感、事感、高逸、怨愤、徵异、徵咎、嘲戏七题分条记述诗人诗作的事实原委,其序所言"七题犹四始",符合了上层统治者尚经重史的要求,内容上继承创新了四始即风、雅、颂的编撰方法,更重要的是继承和发展了四始的政治教化及其交际功能。  相似文献   

3.
"以《诗》说《诗》"是一种探寻《诗经》本义的阐释方法,突破了汉代由《诗序》所确立的将《诗经》政治化的阐释传统,为《诗经》的审美阐释开辟了道路。在这种阐释原则的主导下,朱熹重申了《诗经》的情感本质和"言有尽而意无余"的审美兴味。对《诗经》本质的重新阐释,使得朱熹建立起一套与《诗序》所确立的"《诗》教"传统迥然不同的诗教体系,把诗歌教育的发生与实现机制理解为以"情"为枢纽的感兴过程,其最终的目的是使读者"思无邪"。  相似文献   

4.
欧阳修的诗经学专著《诗本义》是北宋诗经学的开山之作和代表之作,《诗本义》一书提出了诸多解《诗》的新见解和新方法,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在解诗方法上,将《诗经》的文学研究方法纳入经学研究轨道,迈出了从经学转向文学的第一步。探讨《诗本义》如何从《诗》的艺术形式入手研究《诗》,并以此体现出《诗本义》在诗经学逐渐摆脱经学的桎梏,从而走向文学研究的过程中所做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5.
班固是一位严谨的史学家,身在经学时代的他,所撰著的《汉书》中大量征引五经文字,其中对《诗经》的征引亦不在少,《纪》《表》《志》《传》都有征引。征引范围涉及风、雅、颂,其中以雅诗为多,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班固正统的思想。《汉书》所引之《诗》固是汉代版本,将其与今流行本勘比,自有其文献学价值。  相似文献   

6.
《陈傅良文集》是一部很有留传价值的书,本文略述文集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版本的流传情况,后附佚文佚诗。  相似文献   

7.
韩愈的《南山诗》用杜甫的《北征》之体而"张大"之,而韩学杜却独辟生面,所以《南山》和《南山诗》有一些共同点,也有一些不同点,历来多有文人墨客对其进行比较,评分优劣。因个人审美趣味不一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讨论其优劣反映了评论者的审美倾向,同时也容易变得片面。若从比较两诗的风格之异同入手,便能更好地理解和鉴赏这两首诗。  相似文献   

8.
《封神演义》从明代问世至今各种版本争相竞妍,异彩纷呈。按文字多寡、内容精简、版本主体的文学立场、文化背景不同有全本、绘图本、缩写本、节选本、改编本、续书本、译文本等。这些版本具有形式复杂多样、不断建构的特点,其价值在于:变迁中生成张扬,凸显社会时代因素与诠释者的审美取向。  相似文献   

9.
作为诗话诗经学的重要成果,毛先舒在《诗辩坻》中对《诗经》多有阐释,他还以《诗经》为准的,从"诗之本源""诗之法""诗之用"等方面来构建其诗学大厦。毛先舒将诗歌的本源推溯至《诗经》,即所谓"归源《风》《雅》";他以《诗经》为标准论诗法,不但对《诗经》之章法韵律推崇备至,还以此作为作诗、评诗的准绳;他强调诗歌的社会伦理功用,倡导温柔敦厚的儒家诗教观。  相似文献   

10.
《清史稿》是民国初期历时十余年编写而成的一部有关清代的纪传体史书。由于它是在军阀混战的条件下仓猝编就的,加之政治观和历史观落后、繁简失当、史实错误、疏漏过多等原因,一经问世,就被列为禁书。在后来的刊印过程中,又因为一些较为复杂的人为因素,因而其版本也随之变得复杂起来,致使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异说纷纭。结合史料,吸收已有研究成果,对其版本情况进行勾勒,并对各版本的特点加以综述,以使《清史稿》版本情况变得清晰明朗。  相似文献   

11.
赵红 《科技信息》2009,(20):I0117-I0117,I0119
“杂”在文学上一般表示内容的博杂,《文选》首次专立“杂诗”一类,历来被认为内容庞杂而不受重视。文章首先对“杂诗”这一概念重新进行了界说,指出其“诗题”和“诗体”的两重含义,通过分析《文选》“杂诗”的著录情况,进而探究此类诗歌独特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2.
《论语》作为先秦儒家的代表著作,其书名中的“论”字有作“伦理”解、“编纂”解、“讨论议论”解、“把有序的言说编次成佚”解、“讨论编次”解、“选择”解、“讨论解释”解等,众说纷纭,没有定论。根据《论语》的性质、内容和体例,其中的“编纂”义是最为恰当的。  相似文献   

13.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记录了西周中期至春秋战国之交约五百年的历史,其在记言的过程中无可避免地引用在当时已经广为流传的文学典籍.引《诗》,在春秋战国的外交场合中蔚然成风,使《诗》的运用更为普及,超出了我们想象的文学范畴.《国语》一书中引用《诗经》达38处,其中多引雅诗、颂诗.周、鲁、晋、楚四国引《诗》数量最多、...  相似文献   

14.
关于《水浒传》的作者曾有“隐居”苏北兴化“施彦端”的说法。从《大宋宣和遗事》中的“素材”而在《水浒传》中被大量充实扩展的几个例子看来,《水浒传》的作者并非是那位被认为“隐居”于苏北兴化故居的施彦端,而更可能是久居于钱塘的施耐庵。  相似文献   

15.
中唐诗歌是中国诗歌由唐音入宋调的关键。皎然《诗式》的诸多理论和范畴所揭示的意义昭示着唐诗从创作构思方式到批评观念的转型,并深刻地影响着后世诗学的发展变化,可视为中国诗学转型的理论界标。  相似文献   

16.
张舜徽先生,当代著名文献学家,于《史通》“治之三反”,撰《史通平议》,“书以评议为主,辅以考据,于刘氏底蕴多所发抒”。本文暂示三例,略述先生之《史通》学研究,由窥先生于子玄服赞之意。  相似文献   

17.
18.
分析了美国“自白派”女诗人西尔维亚·普拉斯的代表作《爹爹》中的“渎父”、“弑父”情结,并阐释了诗人这种情结背后的成因,即在父权制社会挣扎求存的生存状态、对早亡的父亲的恨爱交织的情绪、对丈夫背叛自己的恨意,表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矛盾。  相似文献   

19.
《白石道人诗说》为姜夔的诗法著作,但也可看成是其词论之作。从布置、精思、创新、对偶、用典、措辞和格意七个方面来看,《白石道人诗说》对白石词创作有很大影响。这种以“诗法入词”的创作方法塑造了姜夔词的独特风貌。  相似文献   

20.
《夷坚志》是南宋洪迈所撰的一部志怪小说集,由于卷帙浩繁,散佚颇多。本文根据有关序跋及资料记载对其版本概貌加以梳理,并详细介绍了目前所见的一些版本,分析了该书的版本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