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采用烘干法,环刀法,渗透筒法和机械筛分法对泰山4种坡面经济林的土壤水分物理性质及持水、透水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种经济林的土壤孔隙度为43.3% ̄56.6%之间;饱和持水量断86.60 ̄112.40mm之间,毛管最大持水量为66.60 ̄90.20mm之间;有效涵蓄水量为36.28 ̄58.12mm之间;渗透系数为3.99 ̄8.84。均明显高于对照(草坡),其中以板栗林和苹果园土壤持蓄水和渗透能  相似文献   

2.
花岗片麻岩山地不同树种幼林涵养水源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林冠截留,地被物层持水能力,土壤水文性质等方面,研究了石质山区花岗片麻岩山地不同的造林树种,4年生水土保持试验林的涵养水源的作用,同时提出了花岗片麻岩山地造林适宜的水土保持树种为刺槐,五角枫,山槐,车梁木和臭椿。  相似文献   

3.
4.
从林冠截留、地被物层持水能力、土壤水文性质等方面,研究了石质山区花岗片麻岩山地不同的造林树种,4年生水土保持试验林的涵养水源作用。同时提出了花岗片麻岩山地造林适宜的水土保持树种为刺槐、五角枫、山槐、车梁木和臭椿。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不同造林模式对鲁中南退化花岗岩山地土壤理化和水文效应的恢复效果,以该区域营造10 a的4种造林模式的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运用样方调查与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以造林前数据(CK)作为对照,对比分析了乳山市夏村镇埠西庄小流域4种造林模式下的土壤理化性质与水文特征。结果表明:(1)4种造林模式下土壤的理化性质相比于造林前均有显著提高;(2)刺槐五角枫混交林的土壤容重最小,孔隙度最大,饱和贮水量最高,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与速效氮、磷、钾含量最高,黑松纯林的容重大、孔隙性小、持水性差,土壤有机质与养分含量低;(3)不同造林模式的土壤入渗能力表现为:刺槐五角枫混交林黑松麻栎混交林黑松黄栌混交林黑松纯林 CK。综合考虑4种造林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与水文的改良效果,刺槐五角枫混交模式更适合在研究区栽植。  相似文献   

6.
冀北山地不同树种组成桦木林枯落物及土壤水文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弄清不同树种组成的林分对林地枯落物及土壤持水能力的影响,采用浸泡法和双环法对冀北山地5种不同树种组成的桦木林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林地枯落物半分解层储量均大于未分解层,总储量变化范围为12.85~20.87t/hm~2,白桦纯林储量最大,阔叶混交林最小;2枯落物最大持水量变化范围为73.27~106.99t/hm~2,有效拦蓄量变化范围为59.22~81.86t/hm~2,均为杨桦混交林最大、落桦混交林最小;3枯落物持水量与浸泡时间呈对数关系,随时间推移逐渐增大,而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呈指数关系,随浸泡时间推移而逐渐下降;4土壤容重是油松白桦林最大、杨桦混交林最小,总孔隙度是杨桦混交林最大(60.66%)、阔叶混交林次之(59.31%)、油松白桦林最小(45.43%),土壤最大持水量和有效持水量均是杨桦混交林最大、阔叶混交林次之、油松白桦林最小;5土壤入渗速率和入渗时间呈明显幂函数关系。综合来看,杨桦混交林和阔叶混交林枯落物和土壤持水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7.
靖远哈思山森林植被水文效应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万军 《甘肃林业科技》2000,25(2):23-26,44
对靖远哈思山的天然油松林、云杉林、阳坡灌木林、阴坡灌木林4个主要植被类型的林冠截留、枯落物、枯落物水容量、土壤渗透、土壤物理性质等因子进行了调查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该区植被类型的林冠对降水截留效果较好,截持率为20%-32%,枯落物的吸水量是它自身重的2-3倍;每公顷森林土壤的贮水功益效能为1323.84-2085.67t,具有较好的水源涵养功能。  相似文献   

8.
石灰岩山地不同树种幼林涵养水源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石灰岩山地不同树种4年生的水土保持试验林,从林冠截留、地被物持水能力、土壤层水文效应几方面进行了涵养水源作用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幼林期涵养水源作用较大的树种为刺槐、君迁子、栾树、臭椿和香椿。  相似文献   

9.
对石灰岩山地不同树种4年生的水土保持试验林,从林冠截留,地被物持水能力,土壤层水儿应几方面进行了涵养水源作用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幼林期涵养水源作用较大的树种为刺槐,君迁子,栾树,臭椿和香椿。  相似文献   

10.
沙棘林水文效应分析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倬德  尤代强 《沙棘》2007,20(2):2-4
各地的试验研究资料从树冠截留降雨、残落物持水、林地透水性和坡面减流方面,证明了沙棘林显著的涵养水源、减缓暴雨径流等水文效应,从而加深了对沙棘林水土保持功能等生态效益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分别以土壤化学分析法和酶分析法对银合欢和山毛豆幼林地的土壤养分及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土壤p H为银合欢幼林地山毛豆幼林地对照,处理间差异显著。银合欢和山毛豆幼林地的土壤有机质、全N和全K含量均大于对照,而碱解N、有效P和有效K含量均显著大于对照。银合欢幼林地的土壤全P含量小于对照,山毛豆幼林地的土壤全P含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山毛豆幼林地的土壤脲酶、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大于银合欢幼林地的,而后者显著大于对照。  相似文献   

12.
1981年普文林场进行了团花人工栽培试验,在山地条件下,采用三种株行距造林。1990年对9年生的团花试验林进行了分析。与当地速生树种比较,证明团花干形好,无病虫害,生长迅速,在山地造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金沙江山地系统典型小流域水文效应监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金沙江流域山地系统径流和土壤侵蚀特点的基础上,以典型的头塘小流域为监测点,运用森林生态学、系统工程学、水土保持学等学科的理论,探讨了闭合小流域的水文效应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盆北山地严重侵蚀坡面几种人工林水文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森林在不同程度上对天然降雨起着截流,吸收的作用,本文系统的研究了桤木、湿地松、洋槐、桤木×湿地松混交林的冠层,凋落层及土壤层的水文效应,不同人工林类型在这三方面均同差异,林冠截留率15.1% ̄19.3%,凋落层有效拦蓄量1.43 ̄17.88t/hm^2,土壤0cm ̄20cm层贮水量35.5 ̄107.5t/hm^2,森要的存在,改善了土壤的物理性质,从而改变了土壤的调蓄功能,严重侵蚀坡面自然条件恶劣  相似文献   

15.
北京九龙山不同林分枯落物及土壤水文效应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北京九龙山油松、侧柏、黄栌3种纯林的枯落物层水文效应和土壤水分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黄栌林分的枯落物总蓄积量最大,为13.15 t·hm-2,其次为油松和侧柏,分别为12.50、9.53 t·hm-2;黄栌的最大持水量和有效拦蓄量最大,分别为28.73、23.17 t·hm-2;侧柏的最小,分别为12.67、10.17 t·hm-2。未分解层和半分解层枯落物持水量分别在浸泡10 h后和8 h后达到饱和,二者的吸水速率均在浸泡2 h内最大,4 h后趋于平稳。不同层次枯落物持水量、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均存在较好的函数关系;3个林地的土壤密度均值最大的为侧柏(1.30 g·cm-3),其次为油松和黄栌,分别为1.23、1.08 g·cm-3;黄栌的总孔隙度最大,为49.63%,其次为油松和侧柏,分别为49.49%、47.44%;侧柏林地的土壤有效持水量最大,为96.53 t·hm-2,其次为黄栌和油松,分别为88.23、69.00 t·hm-2。对入渗速率与入渗时间进行拟合分析,二者呈幂函数关系,其相关系数R2值均在0.90以上。  相似文献   

16.
格木山地造林幼林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山地造林5年生(含苗期)格木的树高、地径和冠幅进行观测,研究其幼林生长规律。结果表明:格木树高和地径增长量均在第二年与第三年之间出现下降,第三年后呈上升趋势,且后期上升幅度更大,说明格木树高和地径在苗期生长较缓慢,从第三年开始出现快速生长,且增长幅度越来越大。连续4年格木冠幅增长量一直呈上升趋势,且上升幅度越来越大。由于试验研究时间较短,研究结果仅代表格木山地幼林在西双版纳初期的一些表现。  相似文献   

17.
冀北山地不同坡位油松林土壤水文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冀北山地不同坡位油松林土壤层水文效应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0~40cm土层内,土壤容重的变动范围在0.97~1.19g/cm3,土壤总孔隙度的变动范围在45.43%~54.50%,土壤容重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总孔隙度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2)坡上样地Ⅱ和样地Ⅰ每10cm饱和持水量最大,分别为713.67t/hm2和708.56t/hm2,坡中样地Ⅲ饱和持水量最小,仅为583.00t/hm2,坡中样地Ⅲ和坡下样地Ⅳ每10cm土壤的有效持水量最大,分别为196.33t/hm2和185.00t/hm2,坡上样地Ⅱ有效持水量最小,仅为74.67t/hm2;(3)林下土壤初渗速率在76.09~20.81mm/min,稳渗速率在1.95~4.06mm/min,入渗速率与入渗时间存在明显幂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18.
紫椴不同造林密度的生长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林龄20年生6种造林密度的紫椴人工林固定试验样地调查数据分析表明,造林密度对保存率、树高、直径、直径分布、材积、蓄积均有明显影响。相同造林方式中,1.5m×1.5m株行距的中等密度保存率均高于其它两种密度,林分蓄积最大。研究结果表明,1.5m×1.5m株行距单株栽植是适宜的造林密度。  相似文献   

19.
通过在2种造林整地方式下营造日本落叶松,对比观测了各种整地方式下的土壤水文效应。结果表明:穴状整地土壤物理性质及水文效应最好,带状整地中等,不整地较差。  相似文献   

20.
冀北山地落叶松林枯落物层水文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样方法对冀北山地落叶松林的枯落物层进行了调查,并对其水文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冀北山地落叶松林枯落物厚度为3.6~4.2cm,生物量的变化范围为8.41~11.46t·hm~(-2),阴坡枯落物的积累量较大。(2)枯落物最大持水量20.8~29.1t·hm~(-2),最大持水率284%~346%;对枯落物的持水量与浸水时间进行回归分析,符合Q=aln(t)+b的对数关系;枯落物在前0.25h内的吸水速率最大,6h左右速率明显降低。(3)枯落物的半分解层拦蓄能力高于未分解层,以样地C(海拔1180~1310m,西北坡,坡度25-30°)的枯落物拦蓄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