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康莹  刘建 《应用化工》2014,(9):1562-1566
研究了双硫腙(H2D2)接枝聚氨酯泡塑(PU Foam)吸附材料的制备,考察了螯合泡塑的合成及从含汞废水中除汞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该吸附材料对Hg2+具有良好的螯合吸附作用,且除汞效果明显,对8 mg/L含Hg2+废水,在pH为6,固液比为1∶100,温度15℃条件下螯合反应4 h,汞去除率可高达99.99%以上,一次处理后溶液中Hg2+含量低于0.000 8 mg/L,达到了国家饮水标准。且由吸附等温线可知,该过程属于Langmuir单分子层吸附过程,饱和吸附量为2.17 mg/g,可对水中痕量Hg2+进行深度吸附处理。由此,获得了一种新型的、合成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的含汞废水处理材料。  相似文献   

2.
赵新丽  周军  李春华 《聚氯乙烯》2010,38(5):29-30,34
介绍了一种沉淀法与过滤法(过滤采用膜材料或特殊活性炭)相结合处理含汞废水的新技术,可以将含汞废水中的汞质量浓度处理到0.005 mg/L以下,较好地解决了含汞废水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问题,这对于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以电解锰渣为原料,采用预处理-混料-陈化-成型-焙烧的方法制多孔材料,并用其对含汞废水进行初步处理的研究。多孔材料制备过程中考察烧结温度、保温时间和造孔剂含量对锰渣多孔材料气孔率、吸水率和体积密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制取锰渣多孔材料的最佳条件为:烧结温度为1020℃,保温时间60 min,造孔剂碳粉含量为20%。用该锰渣多孔材料对模拟含汞废水中Hg2+进行吸附,同时对锰渣多孔材料的造孔剂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选用碳粉做造孔剂为最佳,Hg2+去除率达到56.5%。  相似文献   

4.
自行研发的膨润土-钢渣复合颗粒是廉价高效矿物材料。通过探究其对Mn~(2+)的去除效果及pH变化规律,对比分析了复合颗粒、脱碱颗粒与单独加碱对Mn~(2+)的去除效果、现象及复合颗粒表面微观结构的SEM表征、XRD矿物相特征,探究其处理含Mn~(2+)酸性矿山废水的协同机理。结果表明,复合颗粒处理含Mn~(2+)废水不仅具有吸附、化学沉淀作用,且表面吸附Mn~(2+)并形成表面化学沉淀后还会继续吸附发生聚沉作用,Mn~(2+)在复合颗粒表面的赋存状态主要以Mn-Si-O相结合的矿物相及Ca Mn4Si5O14(OH)2聚合沉淀存在。  相似文献   

5.
以不同企业的实际重金属废水为考察对象,采用自制的高分子絮凝剂聚乙烯亚胺基黄原酸钠(PEX)对其处理效果进行了应用实验。结果表明,PEX处理有色金属加工生产废水时可同时除去Cu~(2+)、Ni~(2+)、Co~(2+)等重金属离子,当PEX投加量为1 250 mg/L时,酸性综合废水中Cu~(2+)、Ni~(2+)、Co~(2+)的剩余质量浓度分别为0.009、0.426、0.321 mg/L,可达标排放;且废水中含量较高的重金属离子更易被去除,提高废水的p H可减少PEX的消耗量。对于水质波动较小的含锌酸性废水,经处理后出水中Zn~(2+)可做到未检出,满足排放要求;但对于水质波动较大的含汞污酸废水,Hg~(2+)初始含量很高时,经处理后Hg~(2+)剩余质量浓度在0.22~0.32 mg/L之间,出现无法达标现象。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含汞废水的成分,探讨了自然沉降法处理含汞废水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采用膜过滤法替代自然沉降法处理含汞废水的方案。结果表明:经膜过滤法处理的含汞废水中含汞质量浓度小于0.005 mg/L,同时减少了含汞污泥量,高吸附性材料还可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7.
高锰酸钾氧化法是制备香紫苏内酯的一种主要方法,但该反应会产生大量的含Mn~(2+)废水,对环境造成污染。对实验废水的处理进行了研究,分别用饱和NaHCO_3、Na_2CO_3溶液调节废水的pH至中性,将废水中MnCO_3沉淀分离,最终达到有效处理废水的目的,最后采用高碘酸钾分光光度法对处理前后的废水中Mn~(2+)含量进行测定,处理前废水中Mn~(2+)含量为20.43 g/L,经NaHCO_3、Na_2CO_3处理后的废水样中Mn~(2+)含量分别为0.086 6、0.953 0 mg/L,均低于国标(GB 8978—1996)的最低排放标准2 mg/L。  相似文献   

8.
针对自燃煤矸石和煤矿废水污染环境的问题,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对比试验探究了SRB协同自燃煤矸石对煤矿废水中Fe~(2+)、Mn~(2+)、SO_4~(2-)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相比于自燃煤矸石和NaOH改性自燃煤矸石,SRB协同自燃煤矸石处理煤矿废水效果更佳。当振荡时间为180 min,SRB协同自燃煤矸石投加量为40 g/L,废水初始pH=5,振荡频率为150 r/min,粒径为0.125~0.200 mm时,Fe~(2+)、Mn~(2+)、SO_4~(2-)去除率分别可达到84.38%、83.33%和77.85%。SRB改变了煤矸石的矿物组成,促进了其对废水中污染物的去除。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一种硫化物沉淀法处理含汞废水的新技术。该技术可以将含汞废水中的汞质量浓度处理到0.005 mg/L以下,较好地解决了含汞废水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含汞废水治理技术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树林 《浙江化工》2005,36(10):35-36
采用硫化反应、混凝沉淀及活性炭吸附工艺,对节能灯行业的含汞废水进行试验研究.结果发现,对Hg2 浓度为1.6mg/L的原水,将废水pH值控制在7~8,FeS、PAC及活性炭投加量分别为1.5mg/L、50mg/L和60mg/L时,出水Hg2浓度为8μg/L,去除效率达到99.5%.  相似文献   

11.
通过静态吸附实验,对膨润土-钢渣复配材料配比进行研究,探讨对含Mn~(2+)酸性矿山废水吸附处理效果,并筛选出最佳配比吸附材料和吸附条件。结果表明:膨润土-钢渣复配粉末状(5∶5)的材料对含Mn~(2+)酸性矿山废水处理效果最好;当膨润土-钢渣复配粉末状材料的最佳焙烧时间和温度为1 h,450℃,p H为4~5,Mn~(2+)质量浓度为100 mg/L酸性矿山废水,复配吸附剂用量为5 g/L,吸附时间1 h时,对酸性矿山废水去处率高达92%,处理后p H值为8. 0,可以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12.
针对天然气生产中产生的废水具有含汞量高且汞浓度变化大难以处理的问题,文中研制了蒙脱土基复合除汞剂,可使处理后的废水达到污水外排国家标准,探讨了汞离子质量浓度、水中含油量及其他重金属离子存在时对除汞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蒙脱土对Na_2S的吸附量随其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在粒径中值为0.065 mm时,对Na_2S的吸附量最高可达35.6 mg/g;当该除汞剂加量为10 g/L时,可使废水中汞离子质量浓度由600 mg/L降低到0.05 mg/L以下;加入适量的絮凝剂能提高处理效果;含汞废水中的含油量在200 mg/L以下以及其他重金属离子如Zn~(2+),Cu~(2+),Pb~(2+)的存在对除汞效果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3.
采用高效脱汞吸附材料对电石法聚氯乙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汞废水进行深度处理,通过连续6个月的中试运行,考察了除汞效果。结果表明,该高效脱汞吸附材料对低浓度含汞废水的去除效果好,处理后出水汞浓度能够稳定在5μg/L以下。若配合适当的装置和工艺,该系材料将有望在含汞废水深度处理领域得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应用化工》2022,(11):2052-2055
利用HCl、NaOH对活化后的粉煤灰进行酸碱浸提,并以改性粉煤灰为载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粉煤灰负载Cu(2+)掺杂的TiO_2基复合材料(Cu(2+)掺杂的TiO_2基复合材料(Cu(2+)-TiO_2/FCA),然后用其处理煤气化废水,通过测定不同条件下气化废水降解后COD的值,研究了降解温度、投放量、Cu(2+)-TiO_2/FCA),然后用其处理煤气化废水,通过测定不同条件下气化废水降解后COD的值,研究了降解温度、投放量、Cu(2+)掺杂量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最后利用XRD、SEM等对光催化剂的形貌和晶型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粉煤灰负载TiO_2基材料的光催化可能机理。结果表明,Cu(2+)掺杂量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最后利用XRD、SEM等对光催化剂的形貌和晶型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粉煤灰负载TiO_2基材料的光催化可能机理。结果表明,Cu(2+)掺杂量为10%的Cu(2+)掺杂量为10%的Cu(2+)-TiO_2/FCA复合材料对于200 m L、COD初始浓度为863.5 mg/L的煤气化废水在温度60℃、投放量4 g时,光催化效果才能达到最佳,COD降解率达到90.1%。  相似文献   

15.
廖军 《聚氯乙烯》2014,(11):38-40
综述了含汞废水的常见处理方法。介绍了壳聚糖絮凝剂处理PVC生产中产生的含汞废水的效果,并与原有的沉淀法与过滤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比较。通过试验验证纳米Ti O2-ED T A(乙二胺四乙酸)接枝共聚改性后的壳聚糖絮凝剂处理含汞废水效果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
分别采用Fenton法及氢氧化物沉淀-Fenton法对模拟电镀废水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单独采用Fenton法处理模拟电镀废水,当废水pH值为3、Fe~(2+)与H_2O_2的物质的量比为1.1时,虽然废水中COD的去除率能够达到91.6%,但Zn~(2+)、Cu~(2+)、Ni~(2+)的去除效果并不理想。先采用氢氧化物沉淀法对模拟电镀废水进行预处理,再采用Fenton法进行处理,COD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3.6%,同时Zn~(2+)、Cu~(2+)、Ni~(2+)三者的去除率也均能达到98%以上。  相似文献   

17.
采用四步法将聚乙烯亚胺(PEI)接枝到聚丙烯腈(PAN)纤维上制备了PAN-PEI纤维。将PAN-PEI纤维处理p H值为1. 3,Cu~(2+),Ni~(2+),Ca~(2+),Mg~(2+),Fe~(2+)/Fe~(3+)含量分别为784. 20,4. 60,4. 10,4. 70,1. 10 mg/L的含Cu~(2+)废水,研究了PAN-PEI纤维对废水中的金属离子的吸附和回收效果。结果表明:各用3. 0 g PANPEI纤维分3次振荡吸附10 min处理已调至p H值为4. 1的废水样,经第1,2,3次吸附处理后废液中Cu~(2+)含量分别为93. 60,18. 16,0. 96 mg/L,Ni~(2+)含量分别为1. 25,0. 35,0. 07 mg/L,其中Ni~(2+)经2次、Cu~(2+)经3次处理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模拟实际吸附回收过程,回收液中Cu~(2+)含量为45 280 mg/L,与原液相比,浓缩了58倍,其盐酸盐占比为99. 43%;如分开处理含Ni~(2+)废水,则回收的氯化铜纯度可达99. 73%; PAN-PEI纤维吸附Cu~(2+)时对共存Ca~(2+),Mg~(2+),Fe~(2+)/Fe~(3+)选择性系数分别为20. 23,22. 08,3. 25。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我国含汞废水的来源与特点,对现有的处置技术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明确了现有各类技术的原理、优缺点及适用性。认为现有技术主要问题是沉渣量大难以处置、达标困难、成本偏高等,难以完全去除金属汞。对高含量汞(质量浓度≥156 mg/L)酸性废水可采用Cl-将汞转化为Hg Clxx-2,在紫外光解条件下还原为Hg2Cl2而回收;对低含量汞(质量浓度≤1.5 mg/L)酸性废水可采用在酸性条件下使用廉价吸附剂深度净化;对一般性含汞废水可采用改进的硫化钠沉淀技术和深度吸附技术(分别适用于汞的质量浓度20~315、≤0.2 mg/L);对实验室废水为避免Cl-干扰,可采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技术(适用于汞的质量浓度≤0.1 mg/L)。  相似文献   

19.
根据含汞废水处理要求,选择适宜的处理流程,研究不同工艺控制条件对含汞废水反应体系中汞去除率的影响,通过增加管式微滤膜过滤和活性塔吸附设施进一步处理含汞废水,最终使出界区的废水汞含量达到更严格的标准限值要求。  相似文献   

20.
《应用化工》2016,(11):2052-2055
利用HCl、NaOH对活化后的粉煤灰进行酸碱浸提,并以改性粉煤灰为载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粉煤灰负载Cu~(2+)掺杂的TiO_2基复合材料(Cu~(2+)-TiO_2/FCA),然后用其处理煤气化废水,通过测定不同条件下气化废水降解后COD的值,研究了降解温度、投放量、Cu~(2+)掺杂量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最后利用XRD、SEM等对光催化剂的形貌和晶型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粉煤灰负载TiO_2基材料的光催化可能机理。结果表明,Cu~(2+)掺杂量为10%的Cu~(2+)-TiO_2/FCA复合材料对于200 m L、COD初始浓度为863.5 mg/L的煤气化废水在温度60℃、投放量4 g时,光催化效果才能达到最佳,COD降解率达到9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