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汪永明  董书豪  李偎 《锻压技术》2023,(3):68-74+115
为了研究冲裁间隙对销合链弯链板冲孔断面质量及凸模磨损的影响,运用DEFORM软件建立了4组不同冲裁间隙的冲孔仿真模型,通过仿真得到了不同冲裁间隙下的凸模行程与冲裁力变化曲线。分析了断面质量和凸模最大磨损量随冲裁间隙的变化趋势,并制作了冲孔模具进行试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随着冲裁间隙的增大,断面光亮带长度和凸模磨损深度会随之减小。根据不同冲裁间隙下的冲裁力曲线,绘制冲裁功曲线,确定最佳冲裁间隙值为0.2 mm。此时,冲孔断面光亮带长度的仿真值为2.11204 mm,凸模的使用寿命预测为62000件。进行了冲孔试验,试验发现,当冲裁间隙为0.2 mm时,冲裁件的冲孔断面光亮带长度的实测值为2.19 mm,与仿真值的相对误差仅为3.7%,验证了仿真结果的准确性,为冲孔模具研发提供了有效指导。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汽车覆盖件的冲孔、翻孔复合模具的详细结构和冲孔、翻孔复合模具的主要工作原理,给出了预冲孔坯料尺寸的计算方法和冲孔力、翻孔力的计算方法以及在实际生产中冲孔、翻孔凸模与翻孔凹模的间隙值设定。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汽车门锁安装孔的结构特点,并介绍了汽车门锁安装孔逆向冲孔与翻孔机构,该机构在同一道工序通过冲孔与翻孔实现安装孔的成形,减少了成形工序、降低了模具制造成本,保证了门锁安装孔的成形质量,解决了常规冲孔与翻孔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满足客户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基于对中厚板冲孔横断面特征的分析,通过分析现有文献中的进展,提出了衡量冲孔形状质量的公式,采用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隙径比、相对间隙、压边圈对冲孔形状质量的影响规律,可为提高冲孔质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冲模间隙对产品质量及模具寿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不同间隙条件下冲裁件断面质量以及不同间隙条件下模具的磨损情况,分析说明了冲模间隙与模具磨损和产品质量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零件连接块的圆孔冲裁特点,将原钻孔工艺改为冲孔工艺,设计了一副滑块式防胀边深孔冲模。实践证明,模具结构合理、冲压过程安全平稳,零件质量稳定,可为类似零件的冲孔工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空心薄壁件沿球面冲型孔的受力情况 ,并介绍了定位机构以及实现冲孔所需模具的结构 ,对工艺难点在模具设计上采取了有别于常规模具设计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自由锻锤上冷冲厚板工艺的特点和模具主要结构,以及如何解决凸凹模间隙、选用小间隙冲孔时刃口磨损加剧的问题。研制出了降低磨损,提高模具寿命的润滑剂配方。设计了适合自由锻锤上厚板冲孔的模具,对在自由锻锤上厚板冲孔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扩大了自由锻设备的加工范围,解决了不具备大型压力机情形下的生产难题。  相似文献   

9.
通过监测冲压模具凸凹模分型面之间的合模间隙能够发现某些冲压件质量问题.提出了一种监控模具凸凹模分型面之间的合模间隙的方法.在凹模上安装3个电涡流位移传感器,通过电测设备采集每次冲压模闭合时压边部位的模具间隙,并分析这些数据,如果间隙超过一定范围,将会提醒操作者检查模具.冲压实验结果表明,模具闭合间隙可以准确测量,精确度能达到0.01 mm.这种方法可以用于多种冲压模具闭合间隙监控,并可减少安装和调试模具时间,提高冲压件质量,节约成本.  相似文献   

10.
通过监测冲压模具凸凹模分型面之间的合模间隙能够发现某些冲压件质量问题。提出了一种监控模具凸凹模分型面之间的合模间隙的方法。在凹模上安装3个电涡流位移传感器,通过电测设备采集每次冲压模闭合时压边部位的模具间隙,并分析这些数据,如果间隙超过一定范围,将会提醒操作者检查模具。冲压实验结果表明,模具闭合间隙可以准确测量,精确度能达到0.01mm。这种方法可以用于多种冲压模具闭合间隙监控,并可减少安装和调试模具时间,提高冲压件质量,节约成本。  相似文献   

11.
以单层0.3 mm厚的薄铜板叠6层进行冲裁,研究冲裁间隙对多层薄铜板成形的影响。对多层薄铜板在冲裁成形中的受力与应力状态进行分析,利用ABAQUS软件对多层薄铜板在不同冲裁间隙下的冲裁质量进行有限元仿真。研究表明:冲裁初期最大等效应力出现在凸凹模刃口处,导致最上层与最下层薄铜板先行断裂,中间层薄铜板受相邻层挤压,最大等效应力出现在软质凸凹模刃口处,最后出现在中间层薄铜板缩紧截面内;随着冲裁间隙的增加,各层薄铜板拉伸变形明显,导致冲孔直径增大、毛刺高度增加。前3层薄铜板的冲孔直径变化较为稳定,与凸模直径接近;后3层薄铜板的冲孔直径变化幅度较大,与各自凹模直径接近。最后,通过试验验证,冲裁精度符合国标要求,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选择合理的、尽可能小的冲裁间隙能提高冲裁件的冲裁质量。  相似文献   

12.
负间隙冲裁与普通冲裁的冲裁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用实验的方法对凸、凹模负间隙冲裁与普通冲裁的冲裁力曲线进行了分析,发现负间隙冲裁冲裁力曲线与普通间隙冲裁冲裁力曲线差异很大,解释了冲裁力曲线的变化规律,得出了冲裁力与凸、凹模间隙值的变化关系,总结了影响冲裁力的因素,对了解负间隙冲裁冲裁力的变化规律与模具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纤维板、橡胶板2种材料性能的研究,分析了非金属材料的特性,阐述了非金属冲裁模具的特点,确定了合适的冲裁间隙,并设计出2套复合模结构。  相似文献   

14.
圆管冲孔工艺与模具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延辉 《模具工业》2006,32(7):23-25
通过对圆管冲孔的工艺分析,阐述了圆管冲孔模具设计特点,针对具体零件,设计了1副无凹模对冲模具,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为类似管材零件的冲孔加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王健 《模具技术》2006,(4):36-37
前门内板锁孔因原先模具设计缺陷,极易造成冲孔废料回带,回带的料片掉落在模具型面上,致使零件大量压印、变形,生产效率低。针对设计缺陷,对冲孔工艺进行了改进,将原来的正冲改为凸凹模反冲孔的方法,侠原先冲两三次便出现回带的难题得以成功解决。同时孔径尺寸稳定,孔的质量也得到了改善,一度因为冲孔撕裂而导致漆裂的问题也得到根除。  相似文献   

16.
为实现微孔冲裁高效、高质量加工,避免微冲头、冲模孔离线加工而引起的二次装夹问题,在实验室自行研制的微细电火花加工机床上进行微冲裁加工装置的设计。利用该装置进行微冲头、冲模孔的在线制备和冲裁加工试验,成功制备出了直径100μm的微冲头与直径110μm的冲模孔。并在厚度20μm的黄铜箔上冲裁出直径105μm的微孔。验证了该装置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利用DEFORM软件,建立了不等模具间隙下高强度钢板热冲压的有限元模型,研究了模具间隙对22Mn B5钢板热冲压成形中温度场以及马氏体转变的影响规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模具间隙是影响板料温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板料的最大温差随着模具间隙先增大后减小;模具间隙为0.95t~1.00t时,板料各部位的马氏体分布均匀,转变率高。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热冲压试验,测试了板料侧壁位置点和底部圆角位置点的温度变化,并观察了板料成形后的微观组织,通过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一致性对比,验证了数值模拟结果的可靠性与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对导向杆座零件进行了工艺分析,通过对不同冲孔方法的对比以及考虑零件的适应性,确定了合理的冲孔工艺,并阐述了冲孔模的结构特征,总结了模具设计的要点。经生产验证,该冲孔工艺合理,规避了侧向冲孔工艺模具零件强度不足的风险,简化了模具结构,保证了零件冲孔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9.
锆合金常用于制作核电设备的重要元器件。为了提高国产锆合金板料冲裁的产品质量与模具寿命,针对锆合金板料价格昂贵和各向异性明显的特点,利用有限元模拟软件研究不同冲裁间隙下的冲裁效果。通过试验测得国产锆合金的材料参数,利用有限元软件模拟分析在冲裁过程中冲裁力、冲裁功和工件断面质量随冲裁间隙变化的趋势;研究合理冲裁间隙的取值、以及厚向异性系数对合理冲裁间隙和断面质量的影响;通过裂纹扩展方向分析和实物断面分析验证了模拟分析的正确性。结果表明,厚度为0.47 mm锆合金板料的合理冲裁间隙为0.035 mm;厚向异性系数的变化对合理冲裁间隙的取值没有明显影响,但是对工件断面质量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对钢管无凹模冲孔进行了实验研究,分别采用平凸模、凹凸模、尖凸模和斜凸模对圆钢管进行冲孔,分析了钢管无凹模冲孔时孔缘变形量的大小与凸模形式间的关系,提出了最佳凸模形状设计。实践证明:优化后的凸模在很大程度上减小了凹坑的塌陷量,提高了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