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多波束测深系统在海洋及内河测量中可以获取水下地貌的点云数据,效率高、精度准,在航道地形测量、水电站库容淤积测量等方面应用广泛[1].但受限于搭载船体和水流情况,在局部浅滩、暗礁和狭窄水道区域船只难以进入,较难发挥多波束测量系统的优势.本文主要研究利用橡皮冲锋舟作为载体,对其进行设计改造以达到搭载多波束测深系统进行测量,实现扫测普通船只难以到达的区域.在某水电站坝下水垫塘急泄洪洞等区域,已成功应用设计改造的橡皮冲锋舟搭载R2 SONIC 2024多波束测深系统进行扫测.  相似文献   

2.
扫海测量主要目的是为新设计港池及其航道范围内探明是否有危及航行安全的障碍物存在,以确定航道的通航水位或制定通航乘潮水位,绘制水下地形图,保证船舶通航安全。本文主要针对Sonic2024多波束扫测功能、亮点,结合试验数据简述系统扫测适用性及其扫海测量发现水下障碍物能力,并对扫测结果做出精度分析,控制海测工程质量,为海道测量提供高新、高效优质服务。  相似文献   

3.
水电站坝前围堰对电站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高程及冲淤监测多采用常规测量手段,存在数据精度低、点位代表性差、无法清楚地了解水流冲刷情况等问题。多波束测深系统可采集高密度点云数据,在淤积监测和构筑物扫测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主要讲述了多波束测深系统在水下测量的及优势,采用多波束测深系统在电站围堰监测中的应用方式,利用断面法和DTM模型法进行冲淤分析,来评价电站冲沙孔排沙运行效果,为电站安全高效运行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34)
本文结合在水下测量中的应用事例,用美国RESON公司生产的Sea Bat 7125多波束测深系统,在实际水下沉船、水下管道、跨江桥梁等工程中进行的水下扫床测量,简要地论述了内业数据处理和三维DTM模型的建立,为同类型水下地形测量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5.
海洋侧扫声呐探测技术是探测海洋底部形貌的一种主要技术手段,具有经济效益高、分辨率高的特点,经常应用于近岸海洋工程测量、港口河道测量等工作中,同时也能够对海底的沉船、礁石、电缆、管道以及其他水下目标等进行有效的探测。基于此,论文主要对海洋侧扫声呐探测技术的测扫声呐结构和原理进行简单的介绍,分析现阶段国内外侧扫声呐的发展现状,最后展望海洋侧扫声呐的未来发展趋势,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朱钦卿 《城市勘测》2012,(4):121-124
多波束测深系统集成了水声、计算机、卫星定位和数字化传感器等多种技术的装备,在水深测量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束控多波束和相干多波束为探讨对象,分别用SwathPlus和Sonic2022作为两种多波束测深系统的代表,从数据密度、测深点水平分辨率、覆盖宽度、中央测深点准确度、单位时间生成数据量方面分析了两种方法的差异,得出了一些有益结论。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中采用多波束测深系统进行外海深水基槽检测与监测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水下地形测量数据的精度评定方法并编写了基于Excel VBA的相应程序。通过实际应用,该程序运算快速准确,操作易懂,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测量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增强了测深数据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主要介绍多波束测深系统与GPS-RTK技术集成的工作原理,系统地分析传统以及新型多波束测深系统测深的优缺点,以渤海湾航道的水深测量为例,探究多波束测深系统与GPS-RTK技术的联合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典型的多波束测深系统组成,以及SONIC 2024型多波束测深仪、VS110型GPS及MRU-5型姿态仪性能与特点。提出了GPS与姿态仪优化配合的思路,通过对比研究GPS与姿态仪各自独立工作、GPS仅向姿态仪提供速度数据以及GPS同时向姿态仪提供速度与方向数据3种情况下对航道测深结果的影响,得出了GPS同时向姿态仪提供速度与方向数据可提升水深测量精度的结论。通过在天津市临港经济区三期14区围堤及部分吹填工程的应用,证明了该优化方案的实用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文章简述了水利工程测绘的现状以及现代测绘技术的相关情况;介绍了现代测绘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一些应用,包括测量质量的控制措施、施工变更阶段相关技术应用、多波束测深系统的水下勘测应用以及数字地图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大连市某海域一工程区海底地形特征,在GNSS技术的支持下,详细介绍了多波束测深系统测量海底地形的方法和过程,同时对海底地形测量中的注意事项进行了总结。结果表明,该方法是一种外业操作简单、数据处理便捷、测量精度可靠的海底地形测量手段。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GeoSwath条带测深系统工作原理以及技术指标和该设备的安装与校核。以"三条测线法"为例,探讨了各种误差的来源及校准方法。具体通过对时间延迟、偏航、横摇、纵摇以及动态吃水的误差分析来探讨GeoSwath条带测深系统的误差产生的根源和控制误差的方法。结合在小浪底水库水下地形测量中的具体操作,总结了作业经验及Geo...  相似文献   

13.
王志豪 《城市勘测》2015,(6):113-116
深圳经济发展迅速,特别是沿岸段海岸线的开发与利用,使得部分海岸线变迁较快,依据实际现状对现今海岸线进行全面、系统的测量 、修正、补充、绘制和分析 ,确保海岸线的现势性具有重要意义 . 论文介绍深圳全市海岸线的定测以及海岸线两侧的地形测量方法,即采用GPS RTK 、GPS等方法进行全市现状海岸线定测工作,采用GPS动态测量(RTK)配合PDA方法对陆域方向300米、GPS配合测深仪采用无验潮测深法向海域方向500米进行 1 :2 000 水下地形测绘工作. 给出了海岸线数据转换、地形图转换 、陆域高程转换、水域高程转换等方法和结果,为今后的各项用海提供了科学、精准的海岸线数据.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解决在水下、山地等复杂环境下地形测绘精确度不足问题,一种用于山地、水下或昏暗环境的超声波地形测绘新技术孕育而生,测绘飞行器新技术由机架、撑脚、旋翼系统、供电系统、飞行控制系统、地面遥控系统及超声波地形测量仪组成,利用仿真技术对多波声呐成像进行模拟,初步定位和认识地形,再利用GPS进行精度确认,最后用水声测绘系统回波信号处理,提高飞行器环境适应性及测量准确性。数据表明,飞行器测绘新技术具有移动高效、低能耗特点,克服了传统超声波地形测量技术限制,大幅提高了测量精确性,可用于山地、水下的地形测绘。  相似文献   

15.
建设海上风电场的前期地质工作是调查研究场址的地质条件适宜性问题,地质条件适宜性体现在地层的稳定性和地层的承载力两个方面。为研究海南岛东方市近海建设海上风电场适宜性问题,在研究区域进行了侧扫声呐测量、单道地震测量和地质钻探工作,利用侧扫声呐图像数据研究测区海底地貌单元,识别可能引发小型地质灾害的潮流沙脊、沙波等地貌单元;利用单道地震数据研究海底浅地层沉积状况,识别可能引发地质灾害发生的断层、古河道、浅层气及海底滑塌等构造;根据地质钻孔岩芯样品的物理力学指标定量分析地层稳定性和承载力。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地层稳定性较好,有2个较好的持力层,满足风力发电塔承载力要求,研究区域适合海上风电场建设。  相似文献   

16.
以胜利油田海底管道为检测对象,采用双探头多波束系统对非掩埋海底管道进行了检测。检测实验结果证明扫测区波束密度加大,边缘波束质量得到明显提高,扫测盲点及盲区明显较少,能够较准确地反映管道的状态。同时双探头多波束系统降低了对测线的布设要求,减少了工作量,提高了检测效率。实验证明不同波束开角对双探头多波束系统检测结果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屈晓飞 《城市建筑》2012,(17):241+246
目前对水下地形进行测量对于港口城市具有重要意义,不但可以弄清楚水下地形结构,还能够根据水下地形结构制定具体的航运计划和航道设定。同时,我们还能够根据水下地形测量的数据,对水下的矿产资源进行分析和测定。所以,对水下地形测量是十分必要的。从目前的水下地形测量技术来看,GPS和测深仪组合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积极的效果。为了保证水下地形测量取得预期效果,我们要积极采用GPS和测深仪组合系统对水下地形实现全面测量,并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和比对,确保数据的准确性,提高我们对水下地形的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8.
陈军  刘建军 《城市勘测》2011,(1):156-158,163
简述了水域磁测、浅层剖面、侧扫声呐等物探方法的原理及工作方法,通过工程物探实例,展示了这些物探方法在水下管线探测中的应用效果,并简要分析了这几种方法的局限性.根据物探方法的适用性,合理地选择将要实施的方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潜堤是建在水面以下的建筑物,长期受风浪作用,周边会产生冲刷,为了保障其安全,需掌握潜堤周边的回淤及冲刷情况。因常规陆域设备无法直接观察其状态与形态,为此采用多波束结合侧扫声呐技术方法对其进行定期监测,通过数据分析比较能够有效地判断潜堤的状态与形状,摸清潜堤回淤及冲刷情况,从而采取科学的工程技术进行加固维护,保障工程安全、提高经济效益。通过项目的实施从地形声学图上和测量数据两个方面对浅堤的形态进行了验证,获取到了直观可靠的监测结果。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8,(2)
系统阐述了利用水下爆炸声源作为发射声源,辅助声呐系统实现水下目标定位和目标方位、距离参数估计的方法。研究了目标散射信号的窄波束混响模型,以及混响背景下的目标方位参数的估计方法。对目标参数估计误差进行研究,证明方位参数、距离参数的估计误差近似满足高斯分布,并推导了距离参数估计误差方差的表达式。利用仿真实验对目标距离参数估计误差及其标准差进行研究,得出了一系列提高距离参数估计精度的措施。仿真和湖试数据处理结果显示,在存在一定爆炸声源距离误差的条件下,本文方法可实现对远距离水下目标的准确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