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按病种付费即固定每个病种服务包的价格,同时规定质量标准,盈亏自负,结余归医院,超支不补。其中,定价和质量控制是两个非常关键的环节。临床路径从过程控制的角度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按病种付费在监管中的盲点,两者相结合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按病种付费和临床路径管理各有自己的适用范围,超出应用范围后,应采取其他的支付方式和质量监管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按病种分值付费(Diagnosis-Intervention Packet,DIP)支付方式改革背景下广州市某三甲公立医院肿瘤病组住院患者的费用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成本管控策略。方法 选取改革前(2016年1月—2017年12月)患者3 474例和改革后(2018年1月—2020年12月)患者9 197例,采用ICD-5版本分组最终纳入558个DIP分组共计12 670例患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改革后住院总费用、手术费用、护理费用、治疗费用均具有正向反馈(P<0.05),一定程度上能减少患者的住院费用。D12.2、D12.4、D24.X病组盈亏与改革具有相关性,且疾病严重程度、住院日是其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DIP支付方式改革政策下医院应强化控费意识,降低医疗成本;优化病种分值和入组设置,注重遴选优势病种;严控住院标准,避免低标入院等。  相似文献   

3.
中江县人民医院在精细化管理路径的实践中重视基础数据管理,向病案要效益;关注病种成本,优化收入结构;提升运营效率,降本增效助力精细化;优化诊疗流程,提升服务品质;强化能力建设,提升综合实力。基于DIP支付的管理体系再造,使管理模式更贴合县级医院发展实际,精细化管理路径实现管理体系的迭代升级,为医院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医院近三年医疗收入呈上升趋势,2023年住院次均费用较2021年下降16.19%,药占比、抗菌药物使用率等呈逐年下降趋势,高值耗材上升、低值耗材下降的结构化调整,病种结构、手术结构都得到有效改善,实现了医院运营提质增效,患者就医降费减负。2022年DIP年度付费清算,医院结余资金上千万,在医院、医保管理和惠及患者中找到最佳平衡。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波士顿矩阵分析DIP付费实施后某三级医院各科室、病种运营情况,探讨三级医院费用控制与精细化管理措施。方法:利用波士顿矩阵对医院科室及病种分别进行分析,以结算病例数为横轴,次均费用为纵轴,综合评价确定不同象限的发展策略。结果:DIP组内例数前10的科室及病种中共有“高结算病例数,高次均费用”科室1个、病种1个;“高结算病例数,低次均费用”科室11个、病种2个;“低结算病例数,低次均费用”科室18个、病种4个;“低结算病例数,高次均费用”科室7个、病种3个。结论:DIP付费改革给医院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利用波士顿矩阵可以充分考虑不同科室及病种发展战略的差异性,实现分区施策、精准发力,有效节约医院管理成本。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淮安市作为医保改革的先行试点地区,早在2003年,该市就开始实行了按病种分值付费,2020年11月,该市成为了全国首批DIP试点城市.文章在对淮安市医保改革的背景与成效进行描述的基础上,分析新形势下医疗机构在医保管理方面所面临的问题,如不合理诊疗、单病种管理组间差异较大、医疗行为监管信息化水平不高等现象,并针对上...  相似文献   

6.
新一轮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推进以来,按病种分值付费(Diagnosis-Intervention Packet,DIP)在全国71个试点城市铺开,对公立医院的运行管理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对康复类专科医院在实施按病种分值付费后产生的结算亏损等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分析,针对性地提出进一步提质控费、优化成本、强化监管,落实执行等对策,基于本地实践取得的良好效果,希望能为公立专科医院运营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2018年1月1日,广州市医保付费方式由定额结算付费正式转变为按病种分值付费。这种付费方式能够对医疗费用上涨进行有效控制,并且能够对医疗服务中医方、保方与患者三方的关系进行有效调整,最大程度上发挥出有效卫生资源的作用。从保方来说,支付方式的转变,可达到“总盘子不穿洞”的目的,但对院方来说,医院医保管理模式必须从以“量”增收向以“成本”提效转变。2020年广州某三级医院(以下简称A医院)从按病种分值付费的政策及核算规则出发,提炼影响支付方式的关键要素,“抓大放小”,转变了以往亏损严重的情况,达到了扭亏为盈的局面。  相似文献   

8.
随着DRG支付改革的逐步深入,医院病种成本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医院的运营效率和发展空间。在此背景下,医院提出了病种成本与临床路径循环管理的新模式。以建立医疗项目成本库为核心,围绕核心建立成本管理和临床路径两个管理循环,通过定期病种成本效益分析使其与临床业务相互映射,优化治疗方案激活循环动力,最终实现医疗收费严格管控、费用结构逐步优化、预算成本一体建设、诊疗方案科学合理、信息水平稳步提升的总体目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按病种分值付费对脑血管疾病住院患者住院费用及天数的影响。[方法]选择广州市某大型三甲医院2017年7月15日-2019年3月31日脑血管疾病(ICD编码为:I60-I69)住院患者的病案首页费用信息。采用双重差分法对患者的住院总费用、住院天数、药品费用、西药费用、中药费用进行净效应评估,并基于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权重、DRGs分组的治疗方式对患者进行分组,分析不同组别的住院费用情况,评价DIP的实施效果。[结果]DIP实施后患者的住院总费用较实施前下降1657.87元。疑难病例组的住院总费用下降5946.90元,药品费用下降596.45元,西药费用下降521.18元;手术组的药品费用下降1555.22元、西药费用下降1683.14元;非手术室操作组的住院总费用下降8594.75元,住院天数下降6.74天,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按病种分值付费改革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直接经济负担、提高医疗机构的运营效率,强化医疗机构的自主管理。在医保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应保证门诊等支付方式改革的协同性,警惕住院费用转移;在医疗机构的精细化管理过程中,应特别重视病案首页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按病种分值付费(Diagnosis-intervention Packet,DIP)的实施效果。方法:本文以2014年DIP试点城市——广东省清远市作为处理组,以省内其余19个非试点城市(除中山市,其在2010年已开始试点)作为对照组,构建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中的合成控制法评估DIP的实施效果。结果:清远市实施DIP 3年后住院患者的平均住院日比对照组降低1天,平均住院费用比对照组低1000元左右。结论:实施DIP可以降低患者的平均住院日和平均住院费用的增速,从而缓解医保基金支出增长过快,并提高医院的服务效率,减轻住院患者的经济负担。试点地区应更加科学地制定病种分值,完善医保监管,加强医保政策的宣讲培训,使DIP改革具有更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11.
以广州市某三甲医院住院数据为例,深入剖析广州市按病种分值付费在划分病种、设定医疗机构权重系数、建立偏差病例调节机制、制定结算办法等核心环节的做法,对比分析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前后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服务效率、费用控制、质量监管、基金监管等运行指标的变化,从而分析改革的成效和主要挑战,为调整完善按病种分值付费政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索公开发文的按病种分值付费(DIP)试点工作方案,了解试点改革实施现状,提出促进改革有效开展的政策建议。方法:搜索试点公开发布的相关政策文件,利用内容分析法从6个维度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检索到19个试点共21份文件,比较发现目前我国DIP试点工作推进状况总体良好,但还有部分方面有待完善。结论:从适当拓宽付费范围,在病种权重制定及分值纠偏方面减少病例单议专家评审,探索智能监管模式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黑龙江省按病种分值付费(Diagnosis-Intervention Packet,DIP)政策实施效果,并提出相关建议。方法 运用统计描述和双重差分模型分析DIP政策对关键指标的影响情况。结果 DIP实际付费后平均住院天数、次均住院费用和平均自付金额均呈现下降趋势,病案书写质量有所提升,受多种复合因素影响,双重差分分析结果显示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黑龙江省国家试点城市DIP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随着DIP改革的推进,要持续完善病案书写质量,提高分组的合理性;进一步完善监管考核体系和加强信息系统建设,制定全省统一的DIP监测指标体系,不断提高DIP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构建一种以病种特点为前提,以临床路径为核心的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测算方法,为相关部门制定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动态调整机制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方法 根据病种的临床路径析出病种的成本要素,并在此基础上加入病种作业的技术难度系数和风险系数构建医疗服务项目直接成本测算模型,再根据ICD-10-CM选取白内障、锁骨骨折和混合痔3种不同类型的病种验证测算模型或测算方法的可行性。结果 老年性白内障病种直接测算的各项目成本差值为18.77~675.86元,合计成本低于实际收费797.46元。锁骨骨折手术的直接成本测算的成本值与医院实际收费差值为40.29~1 268.16元,合计成本高于实际收费559.46元。混合痔并发症的直接成本测算项目成本与实际收费差值为15.96~1 212.69元,合计成本高于实际收费2 447.75元。结论 不同病种测算成本与实际收费存在一定误差,但整体构建的测算模型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可作为相关部门制定病种收费标准的测算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梳理黑龙江省3个国家试点城市按病种分值付费(Diagnosis-Intervention Packet,DIP)政策基本运作模式与现状,总结做法与经验,为进一步深化DIP改革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 基于利益相关者访谈和内容分析法,对3个DIP试点城市政策文件进行系统编码与分析。结果 黑龙江省3个DIP试点城市基于技术规范指导,积极创新本地化DIP管理办法,改革成效显著,次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天数和平均自付金额均显著下降。改革过程中存在DIP辅助目录不健全、医院对DIP认知不足、医疗机构功能定位模糊等问题。结论 加强协议管理,进一步完善辅助DIP目录库和结算规则,不断提高对DIP的整体认知水平,倒逼医疗机构开展精细化管理,提升整体服务能力;促进医保、医疗间的协调联动,发挥DIP改革效能。  相似文献   

16.
病种成本测算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成本核算理论和方法现状的研究,总结目前我国病种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结合医院实际情况,构建病种成本测算方法,为按病种付费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7.
目的实行按中医特色病种付费试点改革,有助于完善医保支付制度改革,优化中医医疗服务的资源配置。方法通过南京市按中医特色病种付费的可行性分析,从病种选择、疾病编码、支付标准探索按中医特色病种付费的实施途径。结论按中医特色病种付费试点改革需要在中医特色病种优势发挥、按病种付费支付明确和中医临床路径执行规范的基础上,完善中医诊疗项目收费标准,稳步推进医保支付制度改革,助推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国家、省、市三级按病种分值付费(Diagnosis-Intervention Packet, DIP)政策的共性与差异,为各省市的政策设计提供参考建议。方法:检索政府官网、北大法宝法律数据库系统收集国家及各省市有关DIP的政策文本,在文献资料和访谈资料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内容分析法进行提炼总结。结果:自2020年至今,国家医疗保障局共出台7份政策文件推进DIP支付方式改革,随后我国8个省份、7个地级市发布了相关政策文件26份。各省市的DIP政策适用范围与国家要求基本保持一致;在国家顶层设计的指导下,各地根据实际对关键要素设计(病种目录、分值、医疗机构系数)、监督管理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调整与细化;病种分值方面,国家及多数省市均以历史数据为基准测算,但测算依据并不一致,不少地区要求考虑各病种间的相对权重。结论: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出台指导性政策文件推进当地DIP改革,在设计政策时明确政策适用范围,建立关键要素动态调整机制,加强对医疗行为的监管并重视DIP在推进分级诊疗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芜湖市作为国内较早一批探索按病种分值付费的城市之一,通过多年实践探索出了病种标准、医院系数、特例单议、个人负担控制比例、费用结算、医院互查及沟通协商等一套传统的按病种分值付费体系。为顺应国家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趋势,文章依据芜湖市经验就如何实现传统按病种分值付费向总额控制下基于大数据的按病种分值付费模式的转变,如何实现“同病同城同保障”,为按病种分值付费与特殊医疗需求的矛盾等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基于在我国实施按病种分值付费典型地区的实地调研资料,总结按病种分值付费的关键技术环节,分析目前实施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该制度应该完善的技术。方法:采用实地调研深度访谈法和文献分析法相结合,整理我国按病种分值付费的设计和实施的关键环节,通过深度访谈收集和分析按病种分值付费目前存在的技术问题。结果:我国按病种分值付费还存在一些技术问题,如病种区分方法粗放、医疗机构考核监督不够、等级系数确定不合理。结论:按病种分值付费符合我国支付方式改革的方向,针对以上问题,提出通过提高病种区分技术水平、强化考核水平、扩大实施范围、强化协商管理的手段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