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临床护士医学叙事能力与共情能力及一般自我效能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 选取焦作市人民医院的106名临床护士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医学叙事能力量表、共情能力量表及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调查, 分析临床护士医学叙事能力、共情能力、一般自我效能感的相关性。结果 106名临床护士的医学叙事能力总分(149.38±21.03)分, 共情量表总分(108.89±16.32)分, GSES得分(24.31±5.17)分。临床护士医学叙事能力与共情能力及一般自我效能感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27、0.569, P均<0.001), 共情能力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呈正相关(r=0.518, P<0.001)。结论临床护士的医学叙事能力、共情能力及一般自我效能感三者呈正相关, 提示应该加强对临床护士的培训及管理, 促进其各项能力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理实习生的共情能力、职业获益感水平及两者的关系。[方法]采用杰弗逊共情量表和职业获益感量表对福建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201名护理实习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生的共情能力总分为(80.60±9.44)分,职业获益感总分为(59.95±16.27)分;共情能力与职业获益感呈正相关关系(r=0.395,P<0.01)。[结论]实习护生共情能力处于中等水平,职业获益感处于较低水平,两者存在正相关。护理教育者可根据两者现状及关系有针对性地制定提升共情能力和职业获益感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心理资本与共情能力的现状及相关性,为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提供建议。方法:采用方便取样法对湖北省1所三级医院、3所二级医院1 064名临床护士采用心理资本量表和人际反应指针量表进行调查。结果:临床护士心理资本得分为(91.62±14.50)分,共情能力得分为(52.95±10.36)分;临床护士心理资本总分与共情能力总分呈正相关(r=0.366,P<0.05)。结论:临床护士心理资本与共情能力均处于中等水平,护士心理资本越高,其共情能力越强;可以通过提升临床护士的心理资本进一步提升其共情水平。  相似文献   

4.
邓艳 《天津护理》2023,(6):656-659
目的:探讨肿瘤科新入职护士职业转型冲击与组织支持感和共情能力的相关关系,为医院护理管理者制定职业培训规划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的取样法,选取天津市某3所三级甲等医院276名肿瘤科新入职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新护士转型冲击评价量表(TSNGNS)、护士组织支持感量表(OSS)、杰弗逊共情量表-护士版(JSE)和一般资料调查表进行调查,使用SPSS 21.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76名肿瘤科新入职护士职业转型冲击总分为(88.76±35.14)分,得分率为66.4%。共情能力总分为(80.72±5.09)分,组织支持感总分为(45.88±12.60)分。肿瘤科新入职护士职业转型冲击总分与组织支持感总分及各维度呈负相关,与共情能力总分及换位思考维度呈负相关(P<0.05),与观点采择和情感护理维度不相关(P>0.05)。结论:护理管理者应注意加强对肿瘤科新入职护士的组织支持,提升其共情能力,以期降低其职业转型的冲击程度,减少离职率,稳定护理队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临床护士共情能力与人格的相关性,为护理管理者和护理教育者选拔和培养护理人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杰弗逊共情量表(医护人员版)和大五人格量表(简版)对343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临床护士的共情能力总分为(100.35±13.69)分;其人格特质各维度得分从高到低分别为谨慎性、外向性、亲和性、开放性和神经质。神经质与共情能力总分呈负相关(P0.01);开放性、亲和性和谨慎性与共情能力总分呈正相关(P0.01)。谨慎性是影响临床护士共情能力的主要因素。结论临床护士共情能力与人格具有相关性,护理管理者和教育者在选拔护理人才和培养护士共情能力应考虑其人格特征。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护生共情能力和人际交往效能感现状,分析共情能力与人际交往效能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杰弗逊共情量表-护生专用版(JSPE-NS)、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量表,对118名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生共情能力总分(104.96±13.26)分,人际交往效能感总分(124.06±11.57)分,护生共情能力与人际交往效能感呈正相关(r=0.402,P<0.01)。结论护生共情能力水平处于中等水平,与人际交往效能感呈正相关性。护理教育者在教学中可融合二者的共性,寻找恰当的护理教育对策,提升护生的共情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门诊护士关怀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门诊护士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23年2月至4月广东省某3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335名门诊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关怀行为量表(caring behaviors inventory,CBI)、杰弗逊共情量表(Jefferson scale of empathy-health professionals,JSE-HP)进行问卷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门诊护士关怀行为与共情能力的相关性,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关怀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 307名门诊护士完成研究。门诊护士关怀行为总分的条目均分为(5.14±0.72)分,处于高水平,各维度得分从高至低排序为知识和技能、支持和保证、尊重患者。门诊护士共情能力总分的条目均分为(5.86±0.66)分,处于高水平,各维度得分从高至低排序依次为:观点采择、换位思考、情感护理。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门诊护士关怀行为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共情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呈正相关(均P<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观点采择、换位思考是门诊护士关怀行为的影响因素(均...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护士共情能力及职业获益感现状,探索护士共情能力对职业获益感的影响。方法:2020年1月以整群抽样方法对上海某三级甲等医院的253名临床护士开展调研,以一般资料问卷、临床护理人员共情能力调查问卷、护士职业获益感问卷为研究工具。共发出问卷270份,收回有效问卷253份,有效回收率93.70%。结果:253名护士共情能力总分为(113.63±14.24)分,护士职业获益感总分为(145.78±16.89)分。护士共情能力总分及其各维度得分与职业获益感得分均呈显著正相关(r=0.413~0.646,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护龄、每月夜班次数、护士共情能力总分是职业获益感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护士职业获益感总体属于中等偏上水平,需要继续提升;共情能力对护士职业获益感具有重要的影响力。管理者有必要采取强有力的干预措施,提高护士的共情能力,如护患沟通技巧培训、叙事护理实践、团体心理辅导等,进而促进护士职业获益感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肿瘤科护士生命意义感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生命意义感量表、姑息护理知识量表、死亡态度量表、共情能力量表、照顾临终病人量表对528名肿瘤科护士进行调查,并进行肿瘤科护士姑息护理知识、死亡态度、共情能力与生命意义感相关性分析及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肿瘤科护士生命意义感总分为(46.91±8.42)分,姑息护理知识量表总分为(10.66±1.78)分,死亡态度量表中死亡恐惧维度得分为(21.45±4.87)分、死亡逃避维度得分为(15.63±3.86)分、自然接受维度为(19.22±3.08)分、逃离接受维度为(14.28±3.84)、趋近接受维度得分为(30.04±6.61)分,共情能力量表总分为(79.56±4.59)分,照顾临终病人态度量表总分为(104.07±10.66)分;姑息护理知识总分、死亡恐惧得分、死亡逃避得分、自然接受得分、趋近接受得分、照顾临终病人态度总分与生命意义感总分呈正相关(P0.01);整体照顾意识、自然接受、死亡逃避、心理社会精神支持、姑息护理哲理和原则、积极态度、基础学历、讨论死亡话题的情景、逃离接受、趋近接受是肿瘤科护士生命意义感的影响因素。[结论]肿瘤科护士生命意义感处于中等水平,应针对生命意义感影响因素,提升个体幸福感,并引导肿瘤病人思考生命意义。  相似文献   

10.
高春霞  张楠  于晴  吴医学 《全科护理》2024,(9):1751-1755
目的:调查青岛市重症监护室(ICU)护士职业幸福感、职业悲伤及体面劳动现状,分析ICU护士职业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其与职业悲伤、体面劳动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医务人员职业幸福感量表、修订版悲伤体验量表、体面劳动感知量表对青岛市235名ICU护士进行调查研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线性回归分析三者之间关系。结果:235名ICU护士职业幸福感、职业悲伤及体面劳动感得分分别为(71.33±9.18)分、(36.00±7.01)分、(50.20±15.64)分。相关分析显示,职业幸福感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职业悲伤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呈负相关(均P<0.01),与体面劳动感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呈正相关(均P<0.01);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月收入(β=0.238,P<0.01)、职业悲伤(β=-0.133,P<0.05)、体面劳动感(β=0.491,P<0.01)是ICU护士职业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结论:ICU护士职业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提高护士收入,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护士职业悲伤感,从各方面尊重护理工作,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护士职业幸福感,以稳定急危重症护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内科护士专业自我概念与职业获益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2020年4—8月,选取长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在职护士152名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士职业获益感问卷、护士专业自我概念量表对其进行调查。本研究共发放问卷152份,回收有效问卷145份,有效回收率为95.4%。结果145名心内科护士职业获益感问卷总分为(133.49±21.75)分,专业自我概念量表总分为(89.39±14.65)分。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心内科护士专业自我概念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职业获益感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呈正相关(P<0.01)。结论心内科护士职业获益感处于中等水平。应通过提高护士的自我概念来提高其职业获益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临床护士关怀能力的现状,并分析与情绪自我调节效能感、死亡态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护士关怀能力量表、情绪自我调节效能感量表、死亡态度描绘量表对290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290名临床护士关怀能力总分为(191.27±28.50)分,情绪自我调节效能感总分为(66.53±5.27)分,死亡态度总分为(97.72±23.50)分。关怀能力与情绪自我调节效能感呈正相关(P<0.01),与死亡态度呈正相关(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临床护士科室、是否有丧亲经历、管理消极情绪自我效能感及死亡态度是护士关怀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P<0.01)。结论 临床护士关怀能力处于较高水平,针对不同科室、无丧亲经历、情绪自我调节效能感低、有负向死亡态度的护士,建议采用制订个体化的培训计划、死亡教育、进行肿瘤科或临终关怀科轮转等方法进行干预,以提高临床护士的关怀能力。  相似文献   

13.
李珊  李陶幸子   《护理与康复》2020,19(3):77-80
目的探讨ICU护士共情疲劳与社会支持及职业认同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共情疲劳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及职业认同评定量表对2所三级甲等医院的393名ICU护士进行调查。结果393名ICU护士中,轻度共情疲劳67名(17.05%),中度共情疲劳191名(48.60%),重度共情疲劳120名(30.53%);社会支持与共情满意呈正相关(r=0.339,P<0.01);职业认同与共情满意呈正相关(r=0.700,P<0.01);职业认同与职业倦怠呈正相关(r=0.241,P<0.01)。结论ICU护士共情疲劳程度较高,社会支持、职业认同与共情满意呈正相关,职业认同与职业倦怠呈正相关,护理管理者应关注ICU护士的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儿科护士共情能力现状并探讨其与职业倦怠感及职业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 2021年2—3月对本省10所医院儿科护士220名进行问卷调查,采用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RI-C)评价共情能力、职业倦怠量表(MBI)评价职业倦怠感、护士的工作生活质量(QNWL)量表评价职业生活质量。结果 最终获取有效调查对象211名,IRI-C量表总分为54.60±3.46分,条目均分2.48±0.80分,依据条目均分低水平35名(16.59%),中等水平117名(55.45%),高水平59名(27.97%)。不同年龄、职称、儿科工作年限、生育状况的护士共情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BI量表总分为64.49±5.50分,条目均分2.94±1.05分;QNWL量表总分155.68±12.48分,条目均分3.70±1.15分;不同共情能力水平的儿科护MBI、QNWL量表总分及条目均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提示,职业倦怠感与护士共情能力存在负相关性(r=-0.561,P<0.05),职业生活质量与护士共情能力存在正相关性(r=0.504,P<...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通情能力与组织氛围现状,探讨二者相关性。方法采用一般人口学资料调查表、通情量表、组织氛围量表对570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临床护士通情能力与组织氛围相关性。结果临床护士通情能力总分为(8.37±1.97)分;组织氛围均分为(3.42±0.57)分。临床护士通情能力与组织氛围总分及其温暖和工作主动性等维度呈正相关(P0.05或P0.01),与冲突呈负相关(P0.01)。结论临床护士通情能力处于中等水平,组织氛围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护士较高的通情能力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组织氛围,和谐的组织氛围有益于提高护士的通情能力。可采取有效措施创造良好的组织氛围,以提高护士通情能力,从而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儿科护士共情能力与工作适应障碍现状,并研究其相关性。方法运用杰弗逊共情量表、工作适应障碍量表调查189名儿科护士,并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儿科护士共情能力与工作适应障碍的相关性。结果儿科护士共情能力总分(76.32±5.03)分,工作适应障碍总分为(23.69±6.03)分。儿科护士共情能力及其各维度与工作适应障碍呈负相关(均P0.01)。结论儿科护士共情能力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工作适应障碍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儿科护士共情能力水平越高,工作适应障碍程度越低。医院相关人员应采取措施提高儿科护士共情能力,护士也应积极培养自己的感知力,提高共情能力,从而更加适应儿科护理工作,降低工作适应障碍程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护士角色认知、工作倦怠与共情能力的相关性。[方法]2013年6月—2014年6月应用角色认知量表、Maslcah工作倦怠量表及杰佛逊共情量表对我省6家三级甲等医院128名ICU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分析ICU护士角色认知、工作倦怠与共情能力的关系。[结果]ICU护士工作倦怠中去人格化、情绪衰竭得分分别为6.42分±2.45分、23.25分±7.12分,均属中度倦怠,而个人成就感得分为32.08分±8.25分,属高度倦怠。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角色冲突、角色模糊与情绪衰竭、去人格化呈负相关(P0.05),而与个人成就感呈正相关(P0.05)。共情能力总分及各维度与情绪衰竭、去人格化呈负相关(P0.05),与个人成就感呈正相关(P0.05)。[结论]ICU护士工作倦怠程度较严重,主要受角色认知及共情能力影响,可通过提高其角色认知能力和共情能力来改善其工作倦怠感。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肿瘤医院护士自我效能感与科研能力现状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采用自我效能感和科研能力测评量表对肿瘤医院640名临床一线护士进行调查。结果肿瘤医院护士自我效能感总分为(2.82±0.59)分,科研能力总分为(57.26±19.64)分;肿瘤医院护士自我效能感评分与科研能力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均呈正相关(P0.01或P0.05)。结论肿瘤医院护士的自我效能感与科研能力处于较低的水平,二者呈正相关。护理管理者应着重培养护士的自我效能感,提高其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肿瘤专科医院新入职护士人文关怀品质与共情能力,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护士一般资料问卷、护士人文关怀品质量表及人际指数量表对江苏省肿瘤医院新入职的101名护士进行人文关怀品质及共情能力调查,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01名护士中人文关怀品质总分为163.49±15.45,各维度得分为:人文关怀理念(37.31±0.16)分,人文关怀知识(41.27±4.33)分,人文关怀能力(51.04±4.79)分,人文关怀感知(33.87±3.63)分。共情能力总分为86.35±7.53,各维度得分为:观点采择(23.40±2.74)分,幻想(20.11±3.30)分,共情关注(21.64±2.30)分,个人悲伤(21.20±2.61)分。新入职护士共情能力与人文关怀品质呈正相关;新入职护士的性别、共情能力是其人文关怀品质的影响因素。结论在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中,应采取相关培训措施提高护士的共情能力,从而提高其人文关怀品质,特别要关注新入职的男性护士共情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三甲医院护士伦理敏感性和共情能力现状,并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2017年12月-2018年4月采用便利抽样法对422名三级甲等医院护士应用中文版护士伦理敏感性调查问卷(MSQ-R-CV)和杰弗逊共情量表(JSE-HP)进行调查。结果三甲医院护士的伦理敏感性得分为(35.78±7.86)分,共情能力总分为(78.84±11.86)分,伦理敏感性与共情能力呈正相关(r=0.428,P0.01)。结论三甲医院护士伦理敏感性与共情能力关系密切。提示医院管理者应注重在日常培训中加强伦理敏感性相关的培训,从而提高护士的共情能力,以提高工作效率,稳定护理队伍,减少人才流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