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以水中2,4-二氯苯酚为目标污染物,比较了不同活化方式下过硫酸钠对2,4-二氯苯酚的降解去除效果以及热活化过硫酸钠降解2,4-二氯苯酚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过硫酸钠的活化效果依次为:热活化碱活化超声波活化过氧化氢活化无活化。升温有利于提升过硫酸钠的活化效率,60℃时活化过硫酸钠的降解效果可达到最佳。热活化过硫酸钠降解的适宜条件为:2,4-二氯苯酚与过硫酸钠摩尔比为1∶30、过硫酸钠分3次等量添加、pH为11~12、反应时间200 min,该条件下水中初始质量浓度为50 mg/L及以下的2,4-二氯苯酚几乎完全降解去除。研究结果表明,热活化过硫酸盐氧化法能高效去除水中的氯苯酚类污染物。  相似文献   

2.
采用微波强化二氧化锰氧化降解偏二甲肼(UDMH)废水,通过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中间产物,使用Ecosar软件分析中间产物毒性。采用芬顿氧化法处理UDMH废水,并对其反应条件(双氧水加入量、废水初始pH、亚铁离子与双氧水的比例)进行了优化探究,确定最优反应条件为:双氧水加入量为100 mL/L,废水初始pH为3,亚铁离子与双氧水的摩尔比为1∶12。芬顿氧化法能降低中间产物的毒性。芬顿反应后,再使用活性炭吸附处理UDMH废水,进一步降低废水毒性和化学需氧量(CODCr),最优活性炭加入量为50 g/L。结果表明,芬顿氧化-活性炭吸附联用法显著降低UDMH废水生物毒性,并使废水的CODCr和甲醛浓度分别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二级和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紫外光活化过硫酸钾技术处理亚甲基蓝模拟染料废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紫外光/过硫酸钾对于亚甲基蓝降解有明显的促进效果,在过硫酸钾浓度为50 mmol·L~(-1)、亚甲基蓝初始浓度为50 mg·L~(-1)、反应温度为40℃、光照时间为10 min的条件下,亚甲基蓝降解率最大,为95.03%。硫酸根对染料废水降解有少许的抑制作用,亚铁离子在0.6 mmol·L~(-1)以下的浓度范围内对降解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亚铁离子活化H_2O_2/PS(过硫酸盐)降解水中的卡马西平(CBZ),对亚铁离子活化H_2O_2/PS降解卡马西平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H_2O_2)/n(PS)为3∶1、Fe~(2+)的浓度为0. 1 mmol/L、pH=3、反应时间为30 min时,卡马西平的降解率达到62. 9%。增加Fe~(2+)的浓度能提高卡马西平的降解效率,增加卡马西平的初始浓度会降低卡马西平的去除率,但提高了卡马西平总的去除量。通过甲醇和叔丁醇淬灭实验验证了在亚铁离子活化H_2O_2/PS体系中HO·是主要的反应自由基。该研究为降解水中卡马西平提供了一种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研究了Fe2+活化过硫酸钠处理印染废水的工艺,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硫酸亚铁投加量、反应pH、反应时间、过硫酸钠投加量对印染废水的COD去除效果的影响。实验表明,当硫酸亚铁投加量1000 mg/L、废水pH为4、反应时间为30 min、过硫酸钠投加量为1.2 g/L,印染废水的去除率最优,达到70%以上。  相似文献   

6.
程爱华  马万超  徐哲 《化工进展》2020,39(2):798-804
采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海绵铁表面进行改性,并将其用于活化过硫酸盐(PS)处理含酚废水。通过氮气等温吸附(BET)、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对改性前后的海绵铁进行表征分析。以苯酚为目标污染物,通过静态实验考察催化剂投加量、催化剂/PS摩尔比、pH和苯酚初始浓度对等离子体改性海绵铁活化PS处理含酚废水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后的海绵铁比表面积、孔容及孔径均有增大,活化PS能力显著提高;在最佳反应条件(等离子改性海绵铁的投加量为0.4g/L,催化剂/PS摩尔比为1∶15,溶液pH为2,苯酚的初始浓度为250mg/L)下,苯酚的去除率可达95%;反应过程符合二级反应动力学,主要是硫酸根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起氧化作用。等离子体技术改性海绵铁活化过硫酸钠可有效去除水中苯酚,为实际含酚废水的处理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7.
以水中盐酸金霉素为目标污染物,研究了活性炭活化过硫酸钠对盐酸金霉素的降解效果及机制。结果表明,活性炭与过硫酸钠联合体系对盐酸金霉素的去除效果要好于活性炭和过硫酸钠的单一体系。活性炭活化过硫酸盐体系的最佳条件为:活性炭投加质量为0. 2 g、盐酸金霉素与过硫酸钠摩尔比为1∶50、p H为3,该条件下对初始质量浓度为50 mg/L的盐酸金霉素的降解率可达到80%以上。活性炭的重复利用性能较高,3次重复使用后降解率仍保持在60%以上。无机盐离子对体系氧化降解盐酸金霉素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自由基鉴定试验结果表明,·SO_4~-在整个处理体系中起主要的降解作用。紫外-可见光谱分析发现,盐酸金霉素在分解过程中其苯环结构被破坏。活性炭活化过硫酸盐氧化法可高效去除水中的四环素类抗生素。  相似文献   

8.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改性剂,对钠基膨润土进行活化改性,考察了改性膨润土加入量、吸附时间、吸附温度以及pH值等因素对改性膨润土去除低浓度甲醛模拟废水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改性膨润土对甲醛模拟废水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当改性膨润土用量为4g· (100mL)-1,吸附温度为30℃,吸附时间为30min,pH值为中性时,甲醛...  相似文献   

9.
针对电镀废水处理难度大、氨氮浓度高等问题,为了验证次氯酸钠对电镀废水中氨氮的处理效果,采用次氯酸钠氧化法对氨氮浓度为100 mg/L的模拟电镀废水进行预处理,研究了次氯酸钠投加量、反应时间、初始p H值、反应温度等因素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常温条件下,当m(Cl2)∶m(N)=5∶1,反应时间为5 min,初始pH值在6~7之间,次氯酸钠对模拟电镀废水中氨氮的处理效果好,氨氮去除率高达85.5%,剩余氨氮浓度符合GB 21900-2008《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表2中的氨氮排放标准,说明了采用次氯酸钠氧化法去除电镀废水中的氨氮是可行的,同时也证明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存在会影响次氯酸钠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通过在含氟废水中投加可溶性镧盐,形成La-F胶体,再利用氯化铁-氧化钙-聚丙烯酰胺(PAM)混凝体系沉淀去除水体中的氟离子。利用较优的除氟工艺,即La3+∶F-(摩尔比)=2∶3,pH=5,PAM∶F-(质量比)=5∶1,处理初始氟离子浓度为20~200 mg/L的含氟废水,可将出水氟离子浓度控制在1 mg/L以下。由于La3+与F-之间较强的亲和作用,二者在水中可形成以LaFx(OH)3-x形式存在的胶体颗粒,后续加入的氯化铁和氧化钙破坏了胶体体系的稳定状态,并通过Fe3+和PAM的凝聚-絮凝作用去除水体中的氟离子。该工艺的沉淀副产物可作为染料废水脱色用吸附剂,其对模拟污染物刚果红的吸附容量达337.8 mg/g,且大部分有效吸附发生在前3 min。  相似文献   

11.
高浓度甲醛废水预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石灰对高浓度甲醛废水进行预处理,考察了甲醛初始浓度、[Ca(OH)2]/[HCHO]摩尔比、反应温度、催化剂种类等因素对甲醛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甲醛初始浓度越高、[Ca(OH)2]/[HCHO]摩尔比越大、反应温度越高,反应趋于平衡的时间越短,甲醛的去除率亦越高。对一定浓度的甲醛废水,适宜的反应温度是65℃、适宜的[Ca(OH)2]/[HCHO]摩尔比值约为0.1。此外,实验还发现,只有当Ca2+和OH-同时存在时才能催化甲醛的去除,其它金属氢氧化物或氯化钙对甲醛的去除几乎没有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2.
化学沉淀法脱氮工艺条件和甲胺废水中氨氮去除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化学沉淀法去除废水中的高浓度氨氮,试验结果表明:在最佳工艺条件pH=10.1、n(Mg):n(N):n(P)=1.4:1.0:1.1下,氨氮的去除率在95%以上.进而采用化学沉淀法对甲胺模拟废水氨氮去除情况进行研究,得出氨氮去除率达到90%时去除一甲胺废水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H=10.5、n(Mg):n(N):n(P)=1.1:1.0:1-0,此时废水中一甲胺的质量浓度必须小于等于528mg/L.  相似文献   

13.
以磷酸钠为电解液,采用微弧氧化技术制备钛基TiO2膜,以该膜为阳极,钛片为阴极与40 W紫外灯和稳压电源组成电助光催化体系,以大红染料模拟废水来评价TiO2膜光电催化能力。研究了酸度和亚铁离子质量浓度等因素对光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电催化提高了TiO2膜阳极的降解率;阴极槽内亚铁离子存在会形成电-芬顿体系,有助于提高光电催化降解率。当电解液中支持电解质硫酸钠浓度为0.5 mol/L、pH=3时阳极槽的降解率达到38%,阴极槽亚铁离子质量浓度为3.0mg/L时降解率达到68%。  相似文献   

14.
首次报道了采用亚硫酸亚铁铵沉淀法去除高浓度氨氮废水。系统地研究了该方法的反应过程特性、产物纯度及溶解度特征,同时研究了影响氨氮脱除效率的工艺参数(反应初始pH、药剂量、反应温度)。结果表明:亚硫酸亚铁铵法去除氨氮的反应过程呈两阶段变化,在pH为6,加药量n(NH4+)∶n(Fe2+)∶n(SO32-)为0.5∶1∶1,反应温度为25℃时,可实现氨氮浓度为14 000 mg/L的模拟废水的去除88.04%氨氮,并以高纯度的亚硫酸亚铁铵结晶回收。另外,该反应能在氧气气氛下发生,且不能影响反应效率。  相似文献   

15.
采用铁氧体工艺处理含铜亚甲基蓝废水,优化了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常温、n(OH)∶n(M)=1.7、n(Fe)∶n(Cu)=2的条件下,5 min即可实现对Cu~(2+)和亚甲基蓝的高效去除。所得沉淀物经高温煅烧后得到铜铁氧体材料,可作为磁种或催化剂回收利用。铁氧体工艺对实际染料废水中染料和Cu~(2+)的去除率可达78.6%和99.8%。  相似文献   

16.
以EDTA可以螯合铁离子为研究思路,在Mannich反应机理的基础上,以聚丙烯酰胺(PAM)、甲醛、亚氨基二乙酸(IDA)为原料,制备了部分胺化接枝型絮凝剂,并对其螯合铁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大量实验考察了絮凝剂合成的最佳条件和螯合铁的最佳条件。在pH9~10,反应物配比PAM∶甲醛∶亚氨基二乙酸=1∶1.1∶0.7,50℃反应3 h合成的絮凝剂接枝率最高,絮凝效果可达92%;用该絮凝剂处理325 g/L的模拟含铁废水,结果表明该絮凝剂具有螯合铁的能力,为除铁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黄铁矿/过硫酸钠工艺并将其应用于去除水中典型抗癫痫药卡马西平,考察了黄铁矿投加量、过硫酸钠浓度、初始p H和温度对降解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黄铁矿能够有效地活化过硫酸钠去除卡马西平,60 min内超过95%的卡马西平被去除。最佳的黄铁矿投加量和过硫酸钠浓度分别为0.5 g/L和1 mmol/L。卡马西平的去除与溶液pH密切相关,最佳去除效果发生在pH=3.5。升高温度能够显著地提高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18.
《硅酸盐学报》2021,49(6):1176-1184
研究了不同温度热活化凹凸棒石去除甲醛的作用及甲醛浓度、气体停留时间对去除效率的影响规律,并通过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研究了甲醛在凹凸棒石表面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250℃热活化凹凸棒石(Pal-250)具有最好的甲醛去除性能,空气中氧增强了Pal-250对甲醛的去除,表明热活化凹凸棒石对甲醛去除机制不仅为物理吸附,同时包含催化矿化过程。部分吸附态的甲醛可以通过羟基和活性氧在凹凸棒石表面发生矿化反应,生成亚甲基二氧、甲酸盐、碳酸盐等物种。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不同温度热活化凹凸棒石去除甲醛的作用及甲醛浓度、气体停留时间对去除效率的影响规律,并通过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研究了甲醛在凹凸棒石表面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250℃热活化凹凸棒石(Pal-250)具有最好的甲醛去除性能,空气中氧增强了Pal-250对甲醛的去除,表明热活化凹凸棒石对甲醛去除机制不仅为物理吸附,同时包含催化矿化过程。部分吸附态的甲醛可以通过羟基和活性氧在凹凸棒石表面发生矿化反应,生成亚甲基二氧、甲酸盐、碳酸盐等物种。  相似文献   

20.
阳杰  杜保森 《广州化工》2020,48(14):88-90
被碱活化后的过硫酸钠,可以加快污染物氧化降解效率,对多环芳烃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本实验使用控制变量法把生石灰的添加量及反应时间设置为固定值3%和5天,从而研究在碱活化的情况下,添加不同比例的过硫酸钠对多环芳烃的降解率。添加1.5%的过硫酸钠能达到相应标准限值,对PAHs的去除率随着过硫酸钠比例的增加而增加,在添加3%过硫酸钠时,去除率趋于稳定。对于不同浓度PAHs添加相同比例过硫酸钠的污染土壤,浓度越高的PAHs,去除效果也越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