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0 毫秒
1.
孙太旻 《中国水利》2003,(17):53-54
元坪流域坝系建设,通过对淤地坝和产权制度改革,提高了群众建设和管理淤地坝的积极性;针对坝系工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沟道坝系工程建设的基本对策,即完善坝系结构,提高防洪能力和水沙资源利用率,建设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实现坝系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西北地区水污染防治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元坪流域坝系建设,通过对淤地坝和产权制度改革,提高了群众建设和管理淤地坝的积极性;针对坝系工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沟道坝系工程建设的基本对策,即完善坝系结构,提高防洪能力和水沙量濠利用率,建设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实现坝系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赵石畔流域坝系发展过程的基础上,根据流域的实际情况,建设流域拦、蓄、淤、种有机协调、循环提高的坝系工程防护体系,对流域坝系相对稳定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流域坝系实现相对稳定是完全可能的,该流域坝系防护体系建设对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一副区小流域沟道坝系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赵石畔流域坝系发展过程的基础上,根据流域的实际情况,建设流城拦、蓄、淤、种有机协调、循环提高的坝系工程防护体系,对流域坝系相对稳定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流城坝系实现相对稳定是完全可能的,该流域坝系防护体系建设对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一副区小流城沟道坝系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5.
苏瑜 《水利天地》2016,(4):77-80
延安市淤地坝建设历史悠久,但淤地坝系统监测和研究却相对滞后。为认识和掌握淤地坝对流域水沙的拦截、调节和蓄存机理,揭示坝系相对稳定规律,分析坡面侵蚀与沟道侵蚀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选择距延安市8km的麻庄流域、50km的高庄流域开展淤地坝示范坝系建设,通过分析坝系概况、监测内容与方法,提出了科学的监测站网布置方案。  相似文献   

6.
申雷 《陕西水利》2016,(3):119-120
本文通过分析无定河陈石畔小流域的情况和沟道工程运行现状,对坝系的防洪能力、保收能力和存在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陈石畔小流域沟道工程建设应以骨干工程为中心,配套中小型淤地坝的布设方案,可供情况相近流域治理时借鉴。  相似文献   

7.
李瑞娥 《陕西水利》2009,(5):111-112
加强沟道坝系工程建设,对陕北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碾庄流域概况入手,从六个方面分析了延安市宝塔区碾庄流域坝系形成过程,可为陕北的坝系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张红梅 《陕西水利》2012,(6):99-100
在分析柳树沟流域水土流失规律、沟道特征、建坝资源、淤地坝运行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柳树沟前沟坝体流域(片)工程进行了布局方案设计、防洪能力分析和保收能力探讨,提出了坝体加固建设方案,以保证加固工程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9.
在阐述鄂尔多斯高原多沙粗沙区水土流失特点的基础上,运用几条流域坝系建设的典型调查资料,分析和论证了沟道坝系建设在水土流失治理中的不可替代性和速效性,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坝系相对稳定系数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英顺  马红 《中国水利》2003,(17):57-58
小流域沟道坝系建设是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重点工程.坝系相对稳定理论的研究对今后搞好相对稳定坝系规划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坝系相对稳定理论的研究,并结合正在开展的黄河中游地区15条坝系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实践,提出了坝系相对稳定的内涵、坝系与相对稳定坝系的区别以及不同类型区坝系相对稳定系数的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隆德县五龙、李太平、温堡三条典型流域实地调查和对比分析,说明已治理的小流域综合效益显著。根据治理经验,在今后流域治理中应实施坡面与沟道工程并举,采取荒山荒坡造林种草、沟道建坝拦泥蓄洪,突出"治、拦、蓄、用"的原则,按照"山顶退耕林草戴帽子,山腰梯田、地埂林系带子,沟底林草、库坝穿靴子"的模式,基本达到了"洪水不成灾,泥沙不出沟"。  相似文献   

12.
腾王沟流域坝系建设是河南省第一批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工程,共规划31座淤地坝,工程总投资1681万元。该流域坝系建设受到了黄河上中游管理局等单位领导和专家的一致好评。作者对在腾王沟流域坝系建设中特别推行旁站监理制发挥的重要作用作出了深刻论述,为新时期、新形式下在水保工程建设中大力推行旁站监理制,确保水保工程建成精品优质工程,具有良好的示范性和推广性。  相似文献   

13.
坝系相对稳定系数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小流域沟道坝系建设是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重点工程。坝系相对稳定理论的研究对今后搞好相对稳定坝系规划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坝系相对稳定理论的研究,并持舍正在开展的黄河中游地区15条坝系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实践,提出了坝系相对稳定的内涵、坝系与相对稳定坝系的区别以及不同类型区坝系相对稳定系数的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黄土高原坝系建设的主要问题是集中投入不够,因而使坝系建设力度呈逐年下降趋势,在“十五”之初新启动的黄河生态工程建设项目中,仍缺乏沟道坝系工程建设的实施安排及要求,影响沟道坝系工程实施的原因是:(1)各方面重视不够;(2)实施过程存在一定阻力;(3)缺乏计划监督管理;(4)缺乏一套稳定的建设保证机制。  相似文献   

15.
蒋钢 《人民黄河》1997,19(4):27-30
本文从黄土高原地区治沟工程现状及其水毁情况分析入手,认为造成治沟工程水毁的主要原因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施工质量问题:二是管理养护问题;三是沟道内末形成坝系或坝系布局不合理。其中,沟道内末形成坝系或坝系布局不合理是造成治沟工程水毁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6.
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防洪安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淤地坝是黄土高原地区沟道治理的主要工程措施,现行淤地坝的防洪标准符合黄土高原地区的洪水泥沙特征,能够满足淤地坝防洪与生产的安全需要.开展以小流域为单元的坝系建设,在坝系内布设具有一定防洪能力的治沟骨干坝,可发挥上拦下保的作用,有效提高小流域坝系防洪标准,确保整个坝系工程的防洪安全.  相似文献   

17.
段菊卿  王逸冰 《中国水利》2003,(9):47-47,46
淤地坝是黄土高原地区沟道治理的主要工程措施,现行淤地坝的防洪标准符合黄土高原地区的洪水泥沙特征,能够满足淤地坝防洪与生产的安全需要。开展以小流域为单元的坝系建设,在坝系内布设具有一定防洪能力的治沟骨干坝,可发挥上拦下保的作用,有效提高小流域坝系防洪标准,确保整个坝系工程的防洪安全。  相似文献   

18.
酒流沟小流域位于洛阳市伊滨区南部山区,属于伊河的一级支流,通过该流域侵蚀模数、水文特征的分析与确定,针对目前坝系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确定酒流沟小流域治理以骨干坝为重点,结合中小型淤地坝等沟道工程,建成一个较为完整、稳定的淤地坝工程体系,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水土资源,发挥投资效益。  相似文献   

19.
陈智汉 《中国水利》2003,(17):51-52
针对我国黄土高原地区沟道坝地利用方式单一、利用期滞后和效益尚未充分发挥的问题,提出坝地利用应按沟道坝系、坝型及不同时期坝地形成特点,选择不同的坝地利用方式、相应的防洪保收设计洪水频率及工程布局形式,从而实现沟道坝地优化利用,并提出坝地优化利用方式的选择原则、主要利用方式类型.  相似文献   

20.
皇甫川流域水沙特性分析及其治理对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作者对皇甫川流域从径流泥沙来源、水沙特性、水沙变化趋势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地分析和研究,据此提出皇甫川流域近期治理方略是:以沟道坝系建设为切入点;积极推进林草植被建设;对砒砂岩地区实行大面积封禁治理。流域近期至2010年,治理的重点建议放在十里长川、沙圪堵至皇甫区间和沙圪堵以上的纳林川左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