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及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康复的效果,为临床康复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124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采用急性脑梗死常规治疗方案进行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干预方案的基础上,采用健康教育以及早期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成功戒烟、戒酒的比例,比较两组患者能够合理调整饮食结构、积极配合康复训练的比例,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简式 Fugl-Meyer 评测法(FMA)和 Barthel 指数积分的评估结果。结果观察组成功戒烟的比例为80.65%、成功戒酒的比例为78.9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00%、41.18%(χ2=10.554、3.914,均P <0.05);观察组能够合理调整饮食结构的比例为77.42%、积极配合康复训练的比例为67.7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32%、35.48%(χ2=17.619、11.657,均 P <0.05);两组患者干预后的 FMA 评分和 Barthel 积分指数均显著高于干预前(均 P <0.05),观察组干预后的 FMA 评分为(68.92±25.83)分、Barthel 积分指数为(56.81±16.0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26±24.37)分、(41.49±14.52)(t =2.975、2.582,均 P <0.05)。结论健康教育和早期康复训练能够帮助急性脑梗死患者纠正不良生活习惯,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促进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3月一2013年3月收治的8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2组均实施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观察2组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及用药依从性评分。结果观察组在个人整洁、社会能力、社会兴趣方面NOSIE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迟缓、抑郁、激惹、精神病表现方面评分较对照组低,用药依从性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用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出院健康教育对肾病综合征复发的影响。方法将70例肾病综合征患儿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干预组接受“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为指导制定的出院健康教育方案,对照组延续现在的健康教育方法。结果干预组出院后的疾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遵医行为及复诊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出院后复发诱因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病人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可使肾病综合征患儿及家长掌握疾病相关知识,提高其出院后治疗依从性,降低疾病复发率,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在护理食道癌患者时实施全程健康教育对于医护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60例食道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在护理过程中进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全程健康教育,比较2组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医护依从性。结果健康教育前2组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在接受健康教育后的合格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6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优良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食道癌患者时实施全程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医护依从性,并且增加了患者对于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穆玉娟 《中国医药指南》2013,(25):321-321,323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收集老年高血压患者1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健康教育干预,干预6月以后调查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以及高血压控制率。结果观察纽的服药依从率为78.6%,对照组为54.3%,观察纽显著高于对照组护〈0.05);观察组的血压正常控制率为74.3%,对照组为44.3%,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O.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合理有效的健康教育,可提高老年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有利于控制高血压,提高正常血压控制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阶段健康教育在乳腺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接受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130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接受分阶段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对手术的满意度以及复诊率。结果观察并发症发生率为16.92%,低于对照组的41.54%(χ^2=6.561,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3.98±3.24)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8.34±4.39)d(t=7.329,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5.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38%(χ^2=5.934,P<0.05);观察组复诊率为96.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85%(χ^2=4.697,P<0.05)。结论乳腺癌手术患者接受分阶段健康教育,能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患者满意度更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患者生命体征、精神状态、生活质量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113例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n =50)和干预组( n =63)。对照组采用常规宣教模式,干预组采用健康教育模式。观察2组生命体征[患者入院时、置管前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的变化]、精神状态[运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对患者干预前、置管第2、7天精神状态进行评估]、生活质量[应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 GQOLI-74)评价患者置管后30 d生活质量]及自我管理能力(肿瘤患者PICC自我管理能力量表)。结果2组健康教育后,在置管前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较入院时升高,其中对照组置管前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n.05),但干预组置管前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2组置管第2、7天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且置管第7天评分低于第2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干预组置管第2、7天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干预组躯体、心理、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和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干预组日常导管观察、维护依从性、导管管理信心、异常情况处理、信息获取、带管运动、带管日常生活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健康教育模式能够稳定患者置管前血压、心率,减少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同时能够提高患者置管后的生活质量,针对性的教育模式还可以使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得到提高,使患者获益。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提高早期糖尿病肾病( diabetic nephropathy,DN)患者治疗依从性在疾病进展中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在干预3个月和6个月后,对2组患者进行心理状态,治疗依从性,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血压等测定。结果干预3个月及6个月后干预组心理状态、治疗依从性分值优于对照组( P <0构.05),干预后6个月干预组HbA1c、ACR、血压值优于对照组( P <0.01)。结论对早期DN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治疗依从性,维持血糖、血压稳定,减少尿微量白蛋白排泄,有效延缓DN进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影响高尿酸血症患者健康教育依从性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不同的文化程度、年龄组及职业的256例高尿酸血症患者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程度及遵医行为的调查。结果患者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与期文化程度呈正相关( r =0%.67, P <0.05)。患者健康教育依从程度与疾病知识的知晓程度呈正相关( r =0.63, P <0.05)。健康教育依从性与疾病相关程度知识的知晓程度呈相关( r =-0.46, P <0.05)。结论高尿酸血症患者健康教育依从性,即遵医行为,除自身的文化、年龄、职业及家庭、社会环境有密切关联外,个体心理因素不可轻视。  相似文献   

10.
赵晶晶  刘美  刘莹 《贵州医药》2015,(4):381-382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对肿瘤化疗患者的干预作用。方法观察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则采取常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健康教育效果、护理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健康教育达标率、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胃肠道反应、药物外渗、静脉炎及口腔溃疡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骨髓抑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对肿瘤化疗患者的干预效果显著,能明显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干预对降低胃镜检查患者术前焦虑的价值。方法76例胃镜检查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38例。两组均实施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干预。比较两组插镜前5 min血流动力学变化及焦虑情况。结果观察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4.005、-3.479,均P<0.05),观察组心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t=-4.997,P<0.05);观察组焦虑发生率及焦虑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6.001,t=-8.024,均P<0.05)。结论健康教育干预应用于胃镜检查,有利于减轻术前焦虑,且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在健康教育中应用细分理论对提高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效果。方法将56例糖尿病患者分为干预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干预组实施以细分理论为指导的护理干预。对照组按常规行统一教育干预结束后,评价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糖尿病控制指标-空腹血糖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自我评价遵医行为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细分理论应用于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实行特征变量分析,有利于提高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干预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干预。在入院时和出院6个月时采用生活质量量表中文版( SF-36)评价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出院6个月时观察组心理健康、情绪角色、躯体功能、躯体角色、机体疼痛、社会功能及活力得分均较入院时显著升高(t=11.34、8.78、10.56、7.92、9.31、12.92、10.11,均P<0.05),且显著高于对照组(t=6.20、5.12、5.28、4.98、4.32、4.52、5.51,均P<0.05)。结论健康教育干预可以很好地改善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社区健康教育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疗效和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在本社区范围内随机抽取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78例,随机分为常规结合健康教育的观察组和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每组39例,干预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价,随访观察依从性。结果经健康教育后,观察组有效率为87.18%,优于对照组的71.79%,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经过健康教育的糖尿病患者,在相同的时间段内,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进行组内比较后发现,治疗到12个月时,对照组治疗依从性要显著低于治疗6个月时(P〈0.05)。结论健康教育干预不仅可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疗效,而且对于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行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按骨科疾病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不同的护理需求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并进行干预。分别对两组不良心理状态改善情况、健康教育内容掌握情况、遵医行为、医生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出院后随访情况等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患者术前焦虑、抑郁情况较对照组明显改善(t=5.14、5.32,均P<0.05);两组患者遵医行为、健康教育掌握情况、患者及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出院后功能锻炼依从性、按时复诊率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合理饮食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患者遵医行为、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情况、出院后功能锻炼依从性以及按时复诊率,并提升患者及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网络互动式健康教育在改善炎症性肠病患者生存质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72例炎症性肠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网络互动式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健康相关生存质量及临床疗效。结果干预后两组情感能力[(71.86±7.42)分与(79.67±4.68)分]、社会能力[(31.65±3.65)分与(33.59±3.56)分]及总分[(196.45±15.88)分与(211.49±8.53)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85、4.45、4.24,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溃疡性结肠炎疾病活动指数(UCDAI)总分为(3.06±1.58)分,对照组为(3.45±2.17)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6,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χ2=4.36, P<0.05)。结论网络互动式健康教育护理炎症性肠病患者能显著提升患者情感能力及社会能力,改善生存质量,提高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延伸护理对原发性高血压病( EH)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36例EH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观察组出院后实施延伸护理12个月,对照组未给予任何护理干预。结果2组出院后6、12个月的依从性评分均较出院前1d减低(P<0.05),但观察组评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12个月后观察组的血压控制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延伸护理可显著增加EH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提高血压控制达标率。  相似文献   

18.
宋德宽  李新霞 《中国当代医药》2013,(33):150-151,154
目的 研究健康管理对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2010年1月~2013年2月收治的5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管理组给予健康管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随访.观察两组患者原发性高血压危险因素流行率、健康知识知晓率以及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等情况.结果 除高脂血症外,管理组缺乏体育锻炼、心理压力、肥胖、咸食、吸烟以及酗酒等原发性高血压危险因素流行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管理组健康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管理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等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健康管理能够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的掌握程度,减少原发性高血压危险因素流行率,提高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时秀洁  牛志梅 《河北医药》2014,(20):3193-3195
目的研究规范化护理健康教育在提高弱视儿童治疗依从性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在眼科门诊就诊的弱视儿童150例(186眼),随机分成研究组(75例,92眼)与对照组(75例,94眼),对照组儿童、家长实施常规眼科健康宣教,研究组儿童、家长则实施全面的、规范化的护理健康教育。比较2组筑祝儿童、家长的治疗依从性情况,比较2组弱视儿童视力水平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弱视儿童在按规定进行遮盖、按要求坚持眼锻炼以及科学使用眼睛依从性比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弱视儿童家长在督导、准时复诊、与医护人员沟通以及对弱视相关基础知识等方面的依从性比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弱视儿童及家长实施规范化的眼科护理健康教育,能有效提升儿童、家长的治疗依从性,提高弱视治疗的效果,对提高儿童视觉功能、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以及提高儿童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合理有效的健康教育及优质全方位的护理服务对糖尿病患者减轻病情、维持血糖稳定、降低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健康教育组和普通组,每组50例。健康教育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普通组采用常规观察。对照2组患者的依从性、睡眠、情绪、血糖变化并跟踪观察其病情发展。结果健康教育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降低、血红蛋白降低明显优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构.05);2组餐后2 h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健康教育组患者的依从性为94.0%明显高于普通组的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健康教育组患者的HAMA评分低于普通组,睡眠深度优于普通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普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有效的健康护理教育并督促患者实施,提高了患者对有关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及进展等知识的掌握,还能改善和促进和谐的医患关系,纠正和约束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自我管理能力得以提高,自控能力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