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实验证实照射也能引起多药耐药性[1],但照射引起多药耐药基因(multidrug resistance-1,MDR1)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较少.以往研究表明p53蛋白、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s-70,HSP70)在MDR1转录调节中起重要作用[2].本实验采用体外培养乳腺癌MCF7细胞系,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照射前后MDR1 mRNA表达和p53、HSP70蛋白表达变化,探讨其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是热休克蛋白家族中重要成员之一.它作为"分子伴侣",在细胞生长过程中与许多促凋亡和抗凋亡分子相互作用,调节其靶蛋白的活性和功能,因此与细胞凋亡有着密切联系.本文仅就HSP70与肿瘤细胞凋亡相关性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Tang WB  Ma PQ  Ni H  Zeng WT  Zhu KL 《癌症》2003,22(9):954-958
背景与目的:研究提示热休克蛋白70(heatshockprotein70,HSP70)可抑制细胞凋亡,降低肿瘤热疗、化疗的疗效,但其与细胞化疗耐受性的内在关系尚不甚明确;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是一种耐药蛋白,在肿瘤耐药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拟通过热休克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表达HSP70和P-gp,并观察槲皮素(quercetin,Qu)对二者表达的抑制效应。方法:恒温水浴法,42℃热休克HepG2细胞90min,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热休克前及热休克后2h、4h、8h、12h、24h时HSP70和P-gp的表达情况;并于热休克前1h应用不同浓度槲皮素作用于HepG2细胞,观察其热休克后4h二者的表达。结果:(1)热休克诱导后,免疫组化显示细胞内HSP70表达增多,“核内迁移”;流式细胞术示HSP70阳性细胞数升高,4h达到最高(11.47%),较对照组(6.64%)升高近一倍(P<0.01),24h后回落到低值;P-gp阳性细胞数随HSP70升高后升高,12h达到最高值(96.31%),较对照组(33.95%)升高近两倍(P<0.01),24h后回落到低值。(2)热休克前应用槲皮素能有效抑制热休克诱导HSP70和P-gp的过量表达,以100~200μmol/L槲皮素作用明显(P<0.01),呈浓度依赖性。结论:热休克可诱导HepG2细胞HSP70和P-gp的过量表达,P-gp的表达可能与HSP70的表达有关;槲皮素可阻断热休克诱导HepG2细胞HSP7  相似文献   

4.
热休克蛋白(HSP)在一系列肿瘤中呈高表达,其家族各成员不仅促进了肿瘤细胞的增殖,而且抑制了其死亡途径,对于肿瘤的发生发展十分重要,并与肿瘤免疫、耐药和不良预后关系密切.因而,HSP已成为新抗癌策略的靶向.  相似文献   

5.
目的用基因工程方法表达、提纯人热休克类似蛋白73(HSP73),制备抗体,检测吐温80协同41℃温热对肿瘤细胞HSP70表达的影响.方法用人HSP73基因构建原核细胞表达载体pETHSP73,在大肠杆菌BL21中用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经电泳法和ATP亲和层析法提取HSP73并作检测.用提纯蛋白免疫新西兰兔,制备抗HSP70多克隆抗体,测定其活性,用此抗体作免疫组化法观察41℃温热和吐温80协同时BGC-823胃癌细胞及B16黑色素瘤细胞的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情况.结果人基因重组构建的pETHSP73能很好地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出分子量为73kD的蛋白.两种提纯方法均能有效提取表达蛋白,用3a3单抗作Westrn blot检测证明该蛋白具有人HSP70的抗原活性,所得蛋白氨基酸测定和N端测序的结果与有关报道一致.以此蛋白制成的抗体活性可达18000以上.并可检测出吐温80合并温热有明显抑制肿瘤细胞SHP70表达的作用.结论2.1kb的基因片段构建的高表达载体能很好表达人HSP73活性蛋白.该蛋白免疫新西兰兔所得多克隆抗体具有很高抗人和鼠HSP70活性.用该抗体免疫组化法检测表明吐温80协同41℃温热可明显抑制肿瘤细胞HSP70的表达和耐热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6.
热休克蛋白70与肿瘤细胞凋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是热休克蛋白家族中重要成员之一。它作为“分子伴侣”,在细胞生长过程中与许多促凋亡和抗凋亡分子相互作用,调节其靶蛋白的活性和功能,因此与细胞凋亡有着密切联系。本文仅就HSP70与肿瘤细胞凋亡相关性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热休克蛋白70(HSP70)在许多肿瘤组织和细胞中过表达,与肿瘤的恶性程度、治疗预后密切相关.HSP70作为分子伴侣参与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凋亡和细胞增殖与分化,在肿瘤治疗中,抑制抗癌药物、放疗射线照射等因素介导的凋亡.HSP70不仅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发展,还在肿瘤耐药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热休克蛋白Gp96与肿瘤免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颖  伍烽 《实用癌症杂志》2003,18(4):434-435
热休克蛋白 (heatshockprotein ,HSP)是 1组应激状态下表达、高度保守的蛋白分子 ,包括HSP60、HSP70、HSP90等 10个家族。近年的研究表明 ,HSP家族中的HSP70、HSP90和Gp96由于其独特的分子伴侣功能 ,参与了肿瘤抗原合成、装配、加工和抗原递呈 ,并与抗原肽形成HSP -肽复合物 (H  相似文献   

9.
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HSP70蛋白及mRNA的表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热休克蛋白70(HSP70)在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方法RT-PCR法和Westernblot法检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前、化疗后及正常人HSP70mRNA及HSP70蛋白的表达。结果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前HSP70mRNA及HSP70的蛋白表达明显低于正常人(P<0.05),化疗后明显高于正常人(P<0.05)。结论化疗后能明显提高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HSP70基因转录和蛋白的表达,而对癌细胞则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肿瘤热休克蛋白70对几种Th1型细胞因子的诱升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肿瘤热休克蛋白 70 (HSP70 )免疫后小鼠体内几种Th1型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 ,探讨肿瘤来源的热休克蛋白 70的抗肿瘤免疫机制。方法 :用肿瘤细胞中提纯的HSP70免疫小鼠 ,ELISA法测定免疫前后体内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 ,并观察其抗移植肿瘤的效果。结果 :HSP70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 ,HSP70免疫后的小鼠外周血中IL 2、TNF α、TNF β、IFN γ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差异具有极显著性 (P <0 0 1) ,IFN γ在升高后 4周后仍未见下降。结论 :HSP70对Th1型细胞因子有明确的诱升作用 ,Th1型细胞因子的升高对于机体产生及维持抗肿瘤免疫效应是HSP70抗肿瘤免疫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1.
热消融治疗肝肿瘤能够提高机体抗肿瘤免疫水平,还能改变肿瘤细胞热休克蛋白(HSP)的表达水平和定位分布,甚至使之释放到细胞外,而HSP可以通过多个环节参与获得性和天然免疫过程,HSP的细胞膜表达增加和细胞外释放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肿瘤热休克蛋白70对几种Thl型细胞因子的诱升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肿瘤热休克蛋白70(HSP70)免疫后小鼠体内几种Th1型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探讨肿瘤来源的热休克蛋白70的抗肿瘤免疫机制。方法:用肿瘤细胞中提纯的HSP70免疫小鼠,ELISA法测定免疫前后体内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并观察其抗移植肿瘤的效果。结果:HSP70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HSP70免疫后的小鼠外周血中IL—2、TNF-α、TNF—β、IFN-γ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极显著性(P<0.01),IFN-γ在升高后4周后仍未见下降。结论:HSP70对Thl型细胞因子有明确的诱升作用,Th1型细胞因子的升高对于机体产生及维持抗肿瘤免疫效应是HSP70抗肿瘤免疫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手术联合应用肿瘤来源热休克蛋白 70 (HSP70 )对荷肝癌HCaF的 6 15系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用液相色谱法纯化小鼠肿瘤细胞株中的HSP70 ,用SDS PAGE及Western blot对纯化产物进行定性分析 ,毛细管电泳鉴定其纯度。通过动物实验观察HSP70及手术对荷瘤小鼠的治疗作用。结果 :HSP70 10 μg组平均生存期 [>(5 9 2± 2 9 6 )d]与对照组 [平均生存期 (17 8± 3 8)d]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2 5。手术与HSP70 10 μg联合应用组平均生存期 [>(82 0± 17 9)d]与对照组及单纯手术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2 5、P <0 0 5。结论 :HSP70能提高生存率 ,手术与适当剂量的HSP70联合应用使生存率更加提高 ,证明手术与HSP70免疫治疗联合应用优于单一治疗  相似文献   

14.
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是高度保守的多肽蛋白,作为分子伴侣,在蛋白稳态、细胞凋亡、侵袭、细胞信号转导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HSP70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归有密切联系,其在正常情况下呈低水平表达,而在肿瘤组织中呈高表达。肝细胞癌起病隐匿,相关研究报道HSP70表达水平的高低可以作为早期肝细胞癌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敏感性生物学指标,同时影响着肝细胞癌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本文就此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是一类在生物进化中高度保守、广泛存在于原核及真核生物中的蛋白质。近年热休克蛋白在免疫中的作用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已证实其能与肿瘤细胞内多肽分子结合,通过抗原提呈细胞上的受体,将抗原肽传递给细胞毒T细胞诱导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应答。热休克蛋白肽复合物作为一种疫苗,在生物治疗方面拥有广阔的治疗前景,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HSP70在卵巢癌中的表达与化疗耐药和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琳  陈惠祯  胡昆 《癌症》2001,20(4):437-438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5年生存率仅为25%~30%,危害极大。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是机体细胞在受到各种刺激时产生的一类高度保守的蛋白质,分为90、70、27等家族,有报道HSP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肿瘤免疫以及机体对肿瘤治疗药物耐药性的发生和肿瘤预后都有关[1]。我们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卵巢癌组织中HSP70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它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热休克对人胶质瘤热休克蛋白70表达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热休克人胶质瘤细胞的方法,观察热诱导热休克蛋白70(heatshockprotein70,HSP70)在人胶质瘤细胞的表达。方法:经43℃热处理2h的人胶质瘤细胞,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免疫组化技术检测HSP70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热休克蛋白人胶质瘤细胞表达阳性率为(39.40±14.40)%,对照组为(8.50±4.60)%及HSP70mRNA表达光密度值为0.23±0.05,对照组为0.13±0.03与内参照βactin比值经单因素方差分析q检验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的升高。结论:热休克的方法可以明显诱导人胶质瘤细胞HSP70的表达。  相似文献   

18.
背景与目的 :研究维生素E琥珀酸酯(VitaminESucciaate,VES)对人胃癌SGC_7901细胞增殖和分化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材料与方法 :采用噻唑蓝(3_[4,5_dimethylthiazol_2_yl]_2,5diphenyltetrazoliumbroide,MTT)法检测细胞的生长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的分布 ;分光光度法检测分化标志酶的活性 ;WesternBlot法检测不同剂量VES对人胃癌SGC_7901细胞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影响。 结果 :VES可抑制SGC_7901细胞的生长 ;VES作用48h可使细胞出现G0/G1期停滞 ,分化标志酶AKP、LDH活性降低 ,并使HSP70蛋白表达降低。结论 :VES可抑制SGC_7901细胞的生长并诱导分化 ,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HSP70的表达而使细胞发生G0/G1 期阻滞 ,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 ,诱导SGC_7901细胞发生分化。  相似文献   

19.
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us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是我国食管癌的主要病理分型,它起病隐匿、转移速度快,且给予治疗时产生耐药的速度快,导致预后不理想。热休克蛋白90(Heat shock protein 90,HSP90)调控的众多下游蛋白参与细胞的增殖等过程,所以在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常扮演重要角色。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HSP90在多种恶性肿瘤中高表达并可影响肿瘤耐药性。近年来,对HSP90在ESCC中相关作用的探索也收获了许多值得关注的成果,本文将对HSP90在ESC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热休克蛋白在骨肉瘤中的表达 ,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35例骨肉瘤病例为观察对象 ,以 10例骨软骨瘤切除病例肿瘤基底部周围正常骨组织为对照组。SP法免疫组织化学标记HSP70、HSP90α、HSP90 β及C erbB2基因、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 结果 :各组织学类型的骨肉瘤细胞均有HSP70、HSP90α、HSP90 β阳性表达。骨肉瘤组与对照组比较 ,HSP70、HSP90 β、PCNA、C erbB2表达差异有显著性。分化较差的骨肉瘤HSP70、HSP90α、HSP90 β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分化较好者。 结论 :HSP70、HSP90α和HSP90 β在骨肉瘤的增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